DC用戶必讀!實戰相機曝光補償

什麼是曝光和曝光補償

本文作者:悟空H

在傳統的膠捲相機拍攝過程中,曝光正確(這需要很多的理論知識和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是非常重要的,獲得正確的曝光主要依賴於準確的測光。而對數碼相機來說,由於拍攝效果馬上可以看到,有的還可以採用包圍曝光,而且可有後期的數碼調整和製作,因此在拍攝時有更大的自由度。相對來說,DC拍攝時壓力比較小。

但是,在某些場合一次就掌握正確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抓拍一些轉瞬即逝的精彩畫面時;另外很多色友對數碼暗房的技巧不是很熟悉,因此最好是一次就獲得正確的曝光,況且如果拍攝時沒有得到足夠的細節,後期處理也是很困難的。在我們過去的文章對,已經對各種測光方式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但在有些情況時僅通過測光好像也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結果,這時候掌握曝光補償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很多像我一樣的菜鳥攝友對曝光補償不是很明白,尤其在具體使用時應該加還是減不是太清楚,有一些朋友從來就不用曝光補償,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實驗直觀地體會曝光補償的原理,然後大家就可以經常實踐逐步熟練掌握曝光補償,拍出更滿意的照片。

首先我們要了解傳統膠捲攝影時,有目的的曝光分正確曝光和準確曝光兩種。

準確曝光即按膠捲所需的曝光量進行曝光,這時的曝光數值是按把被攝物再現成18%反射率(中性灰)的亮度進行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取豐富的影調和層次,這是一個客觀的曝光量。

正確曝光是指在準確曝光的基礎上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對準確曝光值進行的修正。由於我們得到的反射曝光值是要把被攝景物再現成18%灰的亮度,所以這時對白色物體來說就會曝光不足,拍出來後會變成灰色(不夠白),而對黑色物體來說就會曝光過度,拍出來也是偏灰(不夠黑),這時我們就要根據所要表達的主題對曝光量進行適當的增減,這是一個主觀的曝光量。那麼曝光補償的目的主要是修正客觀測光的結果以達到主觀設想的目的。

通常的情況下我們用EV值量化曝光量,至於EV值的概念很多地方都談到,大家可以自己看,這裡就不說了。

從上面的描述大家可以體會到曝光補償是在測光結果的基礎上考慮的,因此曝光補償和測光方式是緊密聯繫的,在對各種不同測光方式已經清楚了解的前提下,下面我們以富士FinePix S602(在A、S、P模式下補償範圍是從-2EV以1/3EV為步長到+2EV)作為試驗機來直觀體會看看曝光補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以下不加特殊說明一般都用點測光方式,因為點測光對局部EV值的評價比較容易掌握,其它測光方式可參照進行。

曝光測試的準備工作

首先請各位調校一下自己的顯示器,注意下面的圖片(轉自http://www.dpreview.com/),調整顯示器使下圖中從最亮到最暗的細節都能區分清楚。

在PHOTOSHOP中建這樣一個文件,中間佔總面積不少於4%的部分以18%灰度填充,上下各貼一個從R:G:B=250:250:250到R:G:B=25:25:25均勻分布呈16段不同灰度的灰度卡作參考,其餘部分以白色填充。此圖參考了AGFA公司的IT8標準色標卡(Kodak也有類似的色標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修改此圖,修改前請參考[url]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fujis602z/page11.asp[/url] 中有關白平衡的測試樣片。

由於手頭沒有現成的色標卡,把上圖沖印到6寸相紙,16階灰度應該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來,用相機拍攝,拍攝參數:光圈F7,快門1/600s。

大家觀察拍出的結果,儘管亮度和上面的有很大的不同(不過這是由顯示器輸出特性、數碼沖印本身的灰度誤差,相機本身寬容度、拍攝環境等因素限制的),不過灰度卡上的16階灰度的細節都可以分辨出來,所以這個曝光組合基本是合理的,大家可以試試調整組合看能不能得到比這個更多細節的結果,雖然輸出的18%灰度不一定準確,但中央色塊的灰度和上下灰度卡最亮最暗處的相對程度不會有太大變化。考慮到顯示器的特性差別以及個人的不同設置,大家看到的結果可能與我上面所說略有不同,因此上面結果以及下面要說的只做相對定性參考。

富士FinePix S602的點測光原理其實就是以18%灰(中性灰)再現取景框中心約4%左右面積部分被攝景物的亮度,此處所指中心4%左右面積的部分是點測光取樣的區域,不同相機這個比例有所不同。測光系統是沒有視覺的,它是針對通常的被攝景物設計的,也就是說當取景框中心約4%左右面積部分景物恰好是18%反射率的中性灰或者其綜合亮度是呈18%中性灰時,按測光讀數進行曝光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現景物各種亮度層次的曝光。

當畫面中心偏亮白的時候。。。

把上面做的圖片中間部分代之以白色填充:

輸出後再拍一次,參數:光圈F7,快門1/850s。

注意灰度卡上最暗部兩處灰度不太容易區分,有一點點欠曝。也就是說當被攝物為白色物體或反射率高過18%時,它所給出的測光值比實際值就會偏小,也就是曝光可能會不足,白色拍成了灰色。

這時要想曝光結果更合理些,就應該加補償,使白色更接近白色。下圖是在上面基礎上+0.7EV(+2格)所得結果,光圈F7,快門1/550s。:

加2格補償後,暗部細節比剛才增加,亮部細節依然保持,基本達到了圖A1的程度。

當畫面中心偏暗黑的時候。。。

再把原來的圖片中間部分代之以黑色(R:G:B=25:25:25)填充:

輸出再拍一次,參數:光圈F7,快門1/26s。

顯然上圖最亮部到中間段的細節全部損失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過曝。也就是說當被攝物為黑色物體或反射率低過18%時,它所給出的測光值比實際值就會偏大,也就是曝光會過度(黑色拍成灰色)。

這時要想曝光結果更合理些,就應該減補償,使黑色更接近黑色。下圖是在上面基礎上–2EV(–6格)所得結果,光圈F7,快門1/100s。

減6格補償後,相對來說亮部細節比剛才明顯增加,但最亮部分的細節還是損失較大,要想得到更好的結果,只能通過手動M檔再調小快門速度,因為剛才已經達到相機減補償的極限。

曝光補償該怎麼掌握?

再看看富士FinePix S602的說明書上是怎麼說的:

曝光調節特別有效的拍攝對象:

一、曝光指示器向+方向移動:印刷內容的拷貝(白紙黑字)+4格(+1.3EV);逆光肖像+2至+4格(+0.7至+1.3EV);很明亮的場景(如雪景)和反射很強的拍攝對象+3格(+1EV);主要以天空構成的照片+3格(+1EV)。

二、曝光指示器向–方向移動:聚光燈下的拍攝對象,特別是在黑暗背景下–2格(–0.7EV);印刷內容的拷貝(黑紙白字)–2格(–0.7EV);反射能力很低的場景,如拍攝松樹或暗葉–2格(–0.7EV)。

根據前面的理解大家知道上面這段話只能作參考,因為在不同的測光方式下,需要做曝光補償的程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別,而上面這段話隻字未提測光方式的選擇。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實例:拍攝對象是黃庭堅抄寫的金剛經碑帖中的一頁,黑底白字,用中心測光方式(這種情況用三種測光方式得到的結果應該是一樣的),拍攝參數:光圈F10,快門1/3s。

這種灰度分布階數很少的場景拍攝難度較小,很容易獲得所有細節,只不過上圖看到的效果整體偏亮,和我們的實際感覺有較大的差距,為此–5格(–1.7EV)得到下圖,感覺更接近實際景物(上圖通過後期處理也能很容易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基本的細節都有了)。

以上是幾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實際應用時情況千差萬別,不好一概而論。就目前技術角度來說,一般數碼相機拍攝時所獲取圖像的色彩及灰度的寬容度遠小於自然景物環境的寬容度,因此實際拍攝時景物的明暗寬容度如果小於或等於數碼相機所能獲取的寬容度時還比較容易,但如果實際景物的明暗寬容度大於相機所能獲取的寬容度時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考慮到多數朋友都要對所拍的圖片進行後期的數碼處理,因此我們通過曝光補償調整快門光圈組合要達到的目的應該是儘可能地獲得更多的細節,尤其是暗部和亮部細節的兼顧和平衡。也就是說實際拍攝時一幅構圖中的最亮處和最暗處是相對的,合理的曝光補償應該建立在這基礎上,當測光採樣的部分的亮度偏向最亮處時需加補償,而測光採樣的部分的亮度偏向最暗處時則要減補償,當然追求特殊構圖效果者除外。

看看幾個室外的曝光補償實例

下面看幾個室外的實例。

場景一:F3.6,1/160s

此場景中心測光採樣的部分是劍蘭背光的葉子,幾乎是整個構圖中最暗的部分,因此整個圖片明顯過曝,需要減補償。–3格(–1EV)後得到下圖:

F2圖片, F3.6,1/320s:

顯然細節比剛才多了,但近處的路面和遠處的樓頂還是缺乏細節,–5格(–1.7EV)再看:

F3圖片F3.6,1/550s:

這張和前面兩張比較,基本再現了大多數細節,所以F1這種情況–5格(–1.7EV)可能比較合適。

再看另外一種例子:G1圖片F10,1/680s:

中心測光採樣的部分是天空中的白雲,是整個構圖中偏亮的部分,造成下方的建築偏暗,近處的樹木欠曝,沒有細節,需要加補償。+3格(+1EV)後得到下圖:G2圖片F10,1/340s:

這次中間建築比剛才亮了,樹木的基本細節也表現出來了,天空雲的細節也表現良好,所以G1這種情況+3格(+1EV)可能比較合適,有人可能覺得樹木還有些偏暗,再加補償時就要慎重考慮,注意不要丟失天空中雲的細節。

通過上面的實驗我想各位菜鳥朋友們對曝光補償差不多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尤其在實踐中應該加補償還是減補償已經比較清楚了,不過具體加減的量恐怕不好一概而論,這需要個人在實踐過程中逐步總結經驗才能熟練掌握並應用好,在此只能再提醒大家:在搞清測光原理的基礎上想像一下18%的灰度在從白(0%)到黑(100%)的灰度分布中的相對位置。這18%灰度在從白(0%)到黑(100%)的灰度分布中的位置離白的這端很近,離黑的那端相對較遠,這一點請大家在考慮具體加減的量時注意。

對於曝光補償應用的總結

友情提示:

1.由於數碼相機拍攝時的寬容度比膠捲的要差很多,所以同樣情況下要求數碼相機拍攝時的曝光補償的量更精確,比膠捲補償的餘地校2.前面討論的只是一般情況下的規律,有時適當的反其道而行之可以獲得特殊效果的影像。

3.個別光線較暗的場合下,適當利用曝光補償(–EV)可以縮短快門速度,提高拍攝成功率,當然代價是可能欠曝,需要後期處理。

4.有些特殊場景下合理選擇測光方式可以避免曝光補償。

5.很多相機提供曝光鎖定(AE-L)功能,很多情況下結合點測光善用AE-L(曝光鎖定)可以避免曝光補償。

下面看看六叔作品集(富士602)之人像篇中的一幅圖片,希望六叔同志不要介意。

注意上圖如果沒有裁切的話,由於曝光補償為0,如果點測光區域在圖片中心的話是不可能直接拍出這種剪影效果的,如果沒有後期處理的話,估計是先對圖片中較亮的天空部分測光,然後用曝光鎖定(AE-L)功能重新構圖得到的效果。

到這兒我要說的話基本差不多了,想我進入富士區一周年了,近一年來富士區的各位斑竹、資深以及色友們給了我很多無私的幫助和指導,使我伴著富士區一起成長。上述有關曝光補償的內容構思了很長時間,中間變動了若干次,一直懶於寫出來,因為碼字兒對我來說實在是痛苦,這幾天寫出來正趕上論壇改版,貼出來算是祝賀,也算我加入PCHOME一周年紀念,希望對大家尤其是像我一樣的菜鳥朋友們能有所幫助,不知大家能否接受?

當然由於所謂的正確曝光有很大的主觀 性(實際上攝影藝術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在很多問題的理解上不一定非得有唯一解,再加上本人只是菜鳥一個,有些專業概念的描述不一定準確,故以上部分內容純屬個人信筆胡言,內容如有錯誤和不妥,請俱樂部各位斑竹、資深會員、色友們大肆砍磚!


推薦閱讀:

Keep創始人:20個月突破6000萬用戶,Keep靠這三句話
為了讓你用上好 App,設計師有時會啥也不幹? #024
陳亮:為什麼你的產品那麼好,卻沒人買單?
分期樂案例分析:用戶視角的兩個核心?
王公_用戶5194820534的博客

TAG:相機 | 用戶 | 曝光 | 實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