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文化講座

漫談孝文化

同學們好,受學校委託,今天由我給大家進行一次以孝心敬長為話題的講座,那麼,我講的題目是《漫談孝文化》。

同學們,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化表現。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又有「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之說。「孝」長久的存在於中國的歷史之中,是構建於血緣關係上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它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不陌生,在世界文化範圍內,中國文化中的孝也是獨特的,沒有其他哪一種文化中像中國文化這樣強調、重視、宣揚孝。據不完全統計,在11000多字的《增廣賢文》中,關於孝悌的內容就已多達200餘字,除了前面提到的「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還有「孝當竭力,非徒養身」、「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謙恭待人,忠孝傳家」、「父老賓士無孝子,要知賢母觀兒衣」等多種說法。從秦漢後二千多年裡,史學家、文學家、詩人等先哲聖賢,無不贅述這個孝字。正如晚清曾國藩所說:「讀盡天下書,無非是一個孝字」,雖然這是見仁見智的說法、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了。我們傳統的中國文化,在這種意義上,也經常被稱為是孝的文化。

一、孝的本義和延伸義

中國人的孝的觀念可謂源遠流長,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孝」字,就是說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以前,我們華夏先民出現了「孝」的觀念。那麼,究竟什麼是孝呢?從文字學的角度說,「孝」是會意形聲字。上為預設的「老」、下為「子」,從形狀上看,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子承老形,意思就是下一代能夠贍養老人,順著老人的意。所以它的本義是「善事父母者」,即是奉養父母,此之謂「孝」。這點在《說文解字》老部中可以得到證實:

「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同樣地,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下「教」字,它是由左「孝」右「文」組成,告訴我們,教育就是要通過文化來傳播孝道。因為這個,古人把宣傳、弘揚孝道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如:

《詩經》曰「孝文不匱,永錫爾類」;

《尚書、堯典》:「克諧以孝」;

《左傳》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庄公」;

《論語、里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子、萬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如今,中華民族講孝道已幾千年了,孝的基本原則一直沒有變,那就是:幼尊長。但是含義卻稍有變化,我認為,孝有廣狹義之分。狹義的孝,是家庭內部的孝,指贍養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顧老人,盡人子之責。但是我們更推崇高層次的孝,即在家庭外,我們還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成為一個力求上進、實現人生價值、最終可以報效民族和國家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孝,擁有這種孝心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服務於社會。

二、孝觀念產生的思想淵源

  孝觀念的產生可能有諸多原因,比如:西周后期禮壞樂崩的局面,社會的戰亂等,都可能是促進孝觀念產生和發展的重要的因素。但是,一般認為,孝觀念最早來自於上古先民們對於祖先的崇拜。

上古先民們的生活,宗教信仰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信仰習俗包括祖先敬奉、禮儀、禍福觀等。在宗法社會裡,祖輩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並且十分重視血統的傳續,把祖先作為宗族或家族血緣的象徵,因而將祖先奉為神明。

在殷周時代中國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傳統,祖宗神被抬到了僅次於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復一年地受到後代的祭奠。到了西周,王朝的統治者們更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史料記載,周代有這樣的規定:「大夫七十而致仕」,「致仕」就是退休,意思是說,大夫一級的貴族官員,七十歲就要告老還鄉。貴族官員退休後,朝廷還要奉養他們。在《禮記·王制篇》中是這樣說的:「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又說:「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這裡的「國老」,就是卿大夫一級退休的貴族;所謂「庶老」,就是普通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周代把退休的官員和百姓中的長者奉養於官學,讓他們「發揮餘熱」,兼任學校的老師,以傳播知識,教化百姓,可見其養老、尊老的措施是十分完備的。但此一時期,人們對於「孝」的含義的推演並不深入,養老、尊老、敬老似乎只是一種天經地義,沒有理論上的高度。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從各自的立場出發,對孝有了新的認識。

三、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對孝觀念發展的意義

一般認為,孝僅僅是儒家的思想觀念,因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實,在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幾乎都對孝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

老子:「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墨子:「孝,利親也」。

莊子:「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

「事親則孝慈。」

韓非子:「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

儘管其他學派都提出了自己對孝的看法,但是比較起來,儒家思想在孝的認識上更為系統、深入、全面,因此,久而久之,人們都把孝當作是儒家思想特有的了。為了說明儒家思想對孝的意義,下面舉幾位代表人物加以說明。

(一)孔子

先秦諸子對孝這一概念論述最為詳細、深入、全面的,是孔子。他對孝的認識也成為後來中華民族道德倫理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儒家)學說,以仁為核心,而孝是仁之本。孔子經常和弟子論孝,把孝道看得高於一切,家庭的孝悌也成了每個人必備的最基本德行。孔子對孝的意義在於:

①他最早將孝與禮結合了起來,對父母長輩,應該「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也就是說,對於父母的孝只要做到合乎「禮」就可以了。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觀念,甚至有人認為禮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②孔子還將孝分為兩種,即養與敬,所以他又說:「今之孝子,是謂能養。天下犬馬,皆能有所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如果只是供養父母,動物也能做到;對父母不是發自內心的尊敬,不是同動物一樣嗎?這一見解非常值得重視,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通常人們認為,只要讓父母吃好喝好就是孝,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對此種錯誤認識進行了否定,並提出了「敬」這一概念。

③同時,孔子還提出了「怎樣才算孝」的問題。孔子有兩句話值得注意,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他又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前一句話的意思是,做兒女的,要事事讓父母放心,父母對兒女的擔心僅僅停留在你的健康方面。後一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在堂,盡量不要出遠門,如果不得已必須出門,則必須要通報父母你去的地方。這兩句話講了同一個問題,即,讓父母放心。這才是孝。

④孔子還從根本上講了為什麼要孝的問題。他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最根本的道德,是教育的基礎,是德的核心。「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明學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思想是從孝那裡引申出來的,孝是仁的根本。

⑤另外,孔子還認為,孝是忠的前提,一個人如果不孝,則談不上忠。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他就不會忠於國家。這就把小我的孝,上升到大我的忠上面來了。

⑥ 在孝的具體操作方面,孔子也提出了許多見解,他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二)孟子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集大成者,他對於孝的論述就更多了,孟子對孝的意義首先在於他大大擴展了孝的範圍和內容。這一點在《孟子》一書多有論述:

《孟子、萬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前者把事親尊親作為衡量一個人道德是否高尚的標準,而後者強調的卻是孝親後的泛愛眾觀念,如果前者局限在家庭內部,是小孝的話,那麼後者超越了家庭,把愛灑向眾生,那就是大孝了。

另外,孟子還把無後視為最大的不孝。《孟子、離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是如此的可笑,但在當時卻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因為當時是戰禍連年,經濟凋敝,人丁稀少,勞動力嚴重缺乏的一種社會現實,所以多生後人使人口增多就變得十分重要。與之相反,如果在成家立業後還不生養後人,那就是真的不孝了。

此外,孟子還把上古之「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改為「五倫」。在社會中,孟子認為最重要的是父子、君臣關係,他提出:「未有仁則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最終把仁義和孝於親、忠於君結合起來,促使天下仁仁、親親。再如:《孟子、告子》:「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把上古之盡孝作為楷模進行宣傳,這樣,孟子通過努力,將孝悌作為倫理道德之基石,主張君王和聖賢都要盡孝,做天下人之表率,最終和孔子的孝悌合二為一,發揚光大。

(三)曾子和《孝經》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他的孝道理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在《孝經》一書里,曾子提出了「孝治天下」思想,闡發了孝與家庭、孝與政治、孝與社會的關係,認為「夫孝,始於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對天子、諸候、卿大夫、士、庶人的行孝事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由「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由「在上不驕.滿而不溢」到「以孝事君,以敬事長」;由「愛敬盡於事親」到「德孝加於百姓」;由「孝」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而天下平。可以說,在春秋戰國時代,對於孝道思想,《孝經》是集大成。

(四)荀子

荀子,戰國後期人。孔子死後,儒分八派,孟子發展孔子學說,荀子予以總結,並融合法家思想,形成了荀子學說,儒八派之一。荀子在孝道問題上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觀,針對當時社會上臣服從君王,子服從父親的風氣和規則,提出「三不從」的觀點,認為,一味盲從只能導致錯上加錯,孝子應該慎重思考,對錯分清楚後才服從,這才是孝道:

「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

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哀;

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

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荀子、子道》

(五)董仲舒

歷史的車輪駛向了西漢,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以孝治天下的設想,並注意從正面加以導向,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義傳》,記載了許多孝子賢孫的故事,並且,朝廷還開設「舉孝」科目,選拔任用「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廷做官。這一措施一直延續下來,到了唐代還有「孝悌力田科」,唐玄宗還曾親自為《孝經》作注,從而使《孝經》成為《十三經註疏》中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釋的儒家經典。直到清代科舉考試還設有「孝廉方正科」。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統治者的過分強調,後來的孝道有的已經偏離了孔子那個時代所奠定的基本原則,孝完全成了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或者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孝完全是一種愚孝。這方面造成的悲劇屢見不鮮。

四、總結

同學們,孝是形成和睦社會風尚、保持社會穩定的精神措施,是民族團結、興旺發達的精神基礎,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作為一個小公民,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孝,樹立正確的孝觀念,實現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國家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共同發展。


推薦閱讀:

閻河冰奇門遁甲講座
風水講座
詩法講座
講座整理|「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34/69(發大誓願第六)

TAG:文化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