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稱謂語文化差異比較
英漢稱謂語文化差異比較 |
論文導讀:人際間的相互稱謂語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橋樑,是人們之間對相互關係的一種語言表述,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集團規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稱謂系統。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了解和掌握英漢語言稱謂語的文化差異,根據交際語境,恰當運用能融洽交流雙方關係的稱謂語,能有助於雙方的進一步交流,對順利完成交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鍵詞:稱謂語,稱謂系統,語用機制,文化差異 人際間的相互稱謂語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橋樑,是人們之間對相互關係的一種語言表述,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集團規範。前者體現了人類社會中交際雙方的角色關係、社會地位關係;後者則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情感好惡關係。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稱謂系統。每種稱謂系統都是這個民族內部社會交際的產物,反映著該民族獨特的風俗和文化。在人們交際活動中,言語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條件之一就是恰當、得體的稱謂語。不恰當的稱謂語會給言語交際活動帶來障礙,會讓交際雙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種印象,給以後的交往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際中,了解不同語言的稱謂系統的差異,並遵循對方語言稱謂系統的語言表達規範是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漢稱謂語之選擇方略 選擇何種方式稱呼對方取決於諸多因素。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漢兩種語言中的稱謂語在數量上和指稱的範圍上都各有特色。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來看, 各民族的稱呼行為都具有極其豐富的社會和文化內涵,它可能是該社會中權勢性和平等性的象徵。從稱謂語的交際功能上來看,稱謂語選擇之方略則可以分為三大類:親屬稱謂語、社交稱謂語、描述性稱謂語[1]。親屬稱謂語是用來表示家庭結構中家庭成員相互關係的稱謂語。社交稱謂語則是用來直接反映社會的政治制度和人際關係的稱謂語,它包括關係稱謂、職銜稱謂、敬稱稱謂、謙稱等,如漢語中的李局長、何教授、犬子等,英語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稱謂語是指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出於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發說話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強語言的藝術感染力而使用的稱謂語。這類稱謂語主要在漢語中使用較廣泛,而英語中較少使用。它們用詞簡練、語言生動、形式多樣,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稱謂的指稱作用,而是表示親昵、喜惡、戲謔、諷刺、請求、辱罵等情感意義,這是描述性稱謂語的重要的語用功能。描述性稱謂語包括親昵稱謂、戲謔稱謂、轉稱、雅稱、貶稱和罵稱等,如漢語中的乖乖、辣妹子、沒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稱謂語使用所遵循的語用機制——會話含義、禮貌原則和得體性原則 稱謂語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話者注意和保持發話者同受話者之間的聯繫。稱呼語能夠傳遞與說話情景相聯繫的、有關發話者和受話者之間社會關係等諸多方面的語用信息。 會話含義是格萊斯提出的一種語用推理,它以話語的語義內容和對一般語言交往的合作本質所作的交涉為基礎[2]。交際雙方要正確推斷出話語的會話含義,必須都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所說話語的規約性內容、合作原則及其準則、說話的語境、發話者和受話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識。對於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國人來說,漢語中的稱謂語,可以讓受話者感受到尊重、喜愛和禮遇的特殊含義,因而能縮小交際雙方的心理距離,密切相互關係,會話含義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而對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來說,他們就可能無法體會到這些不同的稱謂語所蘊涵的特殊含義。 無論是漢文化中的稱謂語還是西方文化的稱謂語,它們的使用都遵循禮貌原則和得體性原則,讓受話者從發話者的稱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間的親疏遠近、情感好惡,而這種親疏遠近關係將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交際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要遵循禮貌原則首先使用得體的語言。所謂得體的語言,就是發話者面對確定的受話者,能夠選用符合該語言文化背景的,對當時當地場景來說最合適的稱呼語。因為能夠得體的稱呼交際對象,才能為成功地交際創造有利條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際活動順利進行。在中國,大家庭是社會的主要組織形式,人們的宗法家庭觀念很強,極為重視相互之間的親緣紐帶關係。在親屬關係和一般人的關係上,非常講究名分、輩分、社會關係。論文參考網。長幼有序、尊卑不同、親疏不同、內外有別,所以漢語的親屬稱謂系統的稱呼禮儀繁多,名稱區分非常細緻。人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在各種場合中要使用準確、適當、得體的稱呼形式,在正式場合中更是不允許出現稱呼錯誤。 三、英漢稱謂語的文化差異比較 由於英漢語分別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構、血緣關係以及文化價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稱謂語系統存在很大的差異。 1. 不同的社交稱謂語體現出兩種文化中不同的禮貌原則。 禮貌是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表現。一個民族使用什麼樣的禮貌稱謂取決於該民族語言的特點和文化的傳統習慣。 「講禮貌、尚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人向來遵從「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禮貌原則。要做到以禮待人,稱呼語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漢語的親屬稱呼也講究長幼尊卑之分,特別是對長輩,交談雙方必須使用恰當的稱謂,如大哥、二叔、三姨等,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同時,除了朋友之間,上級對下級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諱,甚至給孩子起名也要特別注意不要與長輩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語國家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輩孩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摯友之間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親熱隨和,更有甚者孩子對父母、長輩老師也都直呼其名。這就使得英語中的親屬稱呼語貧乏而鬆散,長幼無別。英美人對父母親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個稱謂即cousin,甚至連「祖母(婆婆)」與「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區別,統稱為grandmother。中國文化提倡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人們用「老」表示尊敬愛戴,資深歷練,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師傅」等,這些詞是對老年人的尊稱,顯得親切、文雅有禮。但這種尊稱在英美人中卻行不通,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詞,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來代替old。此外,漢語中的親昵稱謂和擬親屬稱謂語,也都頗能體現漢民族的文化內涵。他們能讓對方感到尊重和親近,因而能夠縮短交際雙方的距離,收到良好的交際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要禮貌地運用「王叔叔」、「志剛哥」等充滿人情味兒的稱呼語。而在英語國家,對於親屬關係以外的人使用親屬稱謂,即擬親屬稱謂語,是不符合西方習俗的。 在西方社會中,由於其文化價值取向、道德觀、社會格局、人際關係等與中國截然不同,對相互稱呼語的使用和對其意義的解釋也自然相差懸殊。一般來講,西方人際交往相互稱呼時,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地位,即交際雙方是「權勢」關係還是「平等」關係。如果是「平等」關係,雙方將會採用對等式交流,即雙方都直呼其名,或採用親昵稱謂。但當交際雙方之關係是一種「權勢」關係,即雙方社會地位有距離,或雙方屬於初次交往,那麼雙方就會採用一種「非對等式交流」,即採用直呼其名、頭銜稱謂和恭敬稱謂。此時,地位較高者所使用的稱呼語無疑是一種權勢的標誌,而地位較低者使用的稱呼方式無疑是一種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過,由於受平行社會關係、個人本位取向的影響,西方國家的人們較崇尚對等式稱呼,這體現出一種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對陌生人,可直接單獨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一味地稱呼男人為Mr. soand so,女士為Miss soand so,容易使對方感到不快。因為英美人很注重個人的功名與成就,個人主義較強。在我們不了解對方的身份時,這樣稱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對方是校長,教授或博士時,就應根據他們的學銜、職稱來稱呼。 2. 不同的親屬稱謂語體現出不同的稱謂體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親屬稱呼語反映出兩種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結構、親屬觀念和文化價值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重名分、講人倫」的封建倫理觀念,與西方社會「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念,使得漢英語言在稱謂體系上存在明顯的差異。 中國經歷了極為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使中國形成了一個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親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構成了社會的基本單位,同族內部成員十分重視血緣宗親關係。因此,在中國,常常用表示血緣或親屬關係的名詞去稱呼家人、親屬,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稱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這種稱謂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見的。同時由於中國的福利制度還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依然存在。另外,與英美人的個人主義相比,中國人則更多地遵從忍讓、敬老、服從和犧牲的文化價值觀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權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種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與中國傳統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這種類型的家庭大多與富庶、權勢之家相連。後者在西方家庭結構中則佔據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緣觀念十分淡薄,親屬關係相對鬆散。一方面,他們的家庭成員居住較分散,流動性相對較大,特別是家庭內部子女一旦成年就獨立門戶,各自謀生。另一方面,由於在西方社會中,人們崇尚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因此個人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整個社會比較注重個人的功名與成就,很少以父母親屬的成就為榮,這也就更加劇了社會中人際關係的冷漠。此外,由於西方社會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國家,家庭成員在經濟上不存在誰依靠誰的問題。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開始疏遠,子女只是到了過年過節才回家看望他們,平時很少往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尚且如此,其他的親屬關係就更加淡薄了。 漢文化中的親屬稱謂語數量多,語義明晰,內外有別,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親屬稱謂語數量較少,語義模糊。漢語語言中的親屬稱謂語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語義明晰。在中國封建社會大家族中,幾代同堂,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人員關係極為複雜,但指稱卻十分明確。論文參考網。趙元任[5]先生在《中國人的各種稱呼語》一書中列舉了114種親屬的稱呼語。每種又有正式名稱、直稱與比較文氣的稱呼之分。論文參考網。如父親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漢語中的正式名稱是「曾祖」,直接稱呼是「老爺爺」,書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會中,無濃厚的宗族觀念,家庭結構比較簡單,成員數量較少,相互關係明確,因此導致親屬稱謂語不僅數量較少,而且指稱寬泛,語義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爺爺;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區分清楚,則加上paternal(父親的)和maternal(母親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親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親方面的)這類表達法附加說明[6]。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西方社會由於各自的文化取向、社會格局、人際關係、價值觀念等截然不同,導致英漢兩種語言對稱謂語的使用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了解和掌握英漢語言稱謂語的文化差異,根據交際語境,恰當運用能融洽交流雙方關係的稱謂語,能有助於雙方的進一步交流,對順利完成交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否則,稱謂失誤,就容易使交際雙方產生心理距離,導致交際失敗。參考文獻:[1] 包惠南,包昂. 中國文化與漢英翻譯 [M]. 外文出版社, 2004.[2] 姜望琪. 當代語用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3] 田惠剛. 中西人際稱謂系統 [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際翻譯[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3.[5] 趙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6] 王拯亞. 語言與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推薦閱讀:
※如何品鑒一個古墓?了解探墓題材這類電影背後的故事~
※蘇軾和蘇轍的關係怎麼樣?
※聚焦創造力·變革力·影響力弘揚中國文化力量
※如何評價《追風箏的人》這本書?
※為什麼歷史上在洛陽定都的王朝都衰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