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雄:體驗步型腳下要求為啥這樣練

以楊氏太極拳115式大架為例說明,下肢站成開立步的拳式有「預備勢」、「起勢」、「十字手」、「雲手」中的過渡動作等。我的一些初學的學生和弟子打拳練到以上拳式勢時,開立步的兩腳站成外「八」字,就是兩腳分別外撇過多像個「八」字。

按規範的技術要求來說,楊式太極拳的開立步外形姿勢是兩足左右開立,距離同肩寬,腳尖皆朝前;陳式太極拳的開立步外形姿勢是兩足距離比肩略寬,兩足尖微外撇。對於那些學生和弟子出現的外「八」字開立步,我指出不規範之處有幾次了,但是還有部分人記不住改不了。於是我叫那些學生和弟子以對練方式來體驗一下開立步樁為啥不宜站成外「八」字。

技術要求中的「腳尖皆朝前」是為了姿勢漂亮好看嗎?

我認為主要是為了在立身中正的狀態下站得更穩一點。怎樣體驗呢?你試試分別以不同的腳下要求站兩個開立步樁對比一下,第一個是外「八」字的開立步樁,第二個是「腳尖皆朝前」的開立步樁,同樣是虛領頂勁、松肩垂手、松腰塌胯、扣足展膝的站樁,讓師兄弟或者拳友喂一點勁力推按你胸部,通過這樣的對練體驗,你就會覺得第二個開立步樁比第一個開立步樁要站得穩;即使除去樁法,步子也是第二個開立步比第一個開立步要站得穩一點。

外「八」字的開立步樁為啥比不上「腳尖皆朝前」的開立步樁站得那麼穩?

主要原因一是外「八」字開立步樁的兩腿前胯與腳散開,不利於腿生力腳生根;「腳尖皆朝前」開立步樁的兩腿是合胯合腳,有利於腿生力腳生根。二是外「八」字開立步樁的兩腿前胯與腳散開,不利於扣足展膝產生的襠勁和膝勁;「腳尖皆朝前」開立步樁的前胯與腳要恰到好處的相合才有利於扣足展膝產生的襠勁和膝勁。

在此指出:如果不曉練合胯合腳和松腰塌胯、扣足展膝,兩腿腳位再標準也沒有那麼好的功效。體驗了就會心中有數,心中有數了就有利於改拳。

弓步,是太極拳運動中的一個基本步型,在拳架中用得較多的步型之一,弓步占拳架中步型的將近一半,足見弓步在太極拳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弓步是我的一些初學的學生和弟子也好,其他太極拳初學者也好,對於弓步後腳或前腳定勢時的角度是不大注重的,不知練法為啥這樣站那樣站。按規範的技術要求來說弓步的腳下角度,有前腿腳尖朝前的,也有前腿腳尖斜朝向對側前方的;後腿腳尖斜向前方約45度,也有稍大於45度或稍小於45度的,不必死板地拘泥於腳尖斜向前方45度,後腿腳尖的朝向角度應該服從於拳勢的實際需要,可以隨時以腳跟為軸作適當調整的。

有些人打拳練到諸如「右摟膝左拗步掌」、「單鞭掌」「進步搬攔捶」的拳式定勢時,弓步的前腿腳尖不是標準朝前,而是少許外撇(腳尖外撇大約二十幾三十度),這樣的弊端是前實腿之胯與腳散開,不利於腿生力腳生根。

你不妨分別以不同的腳下角度站三個弓步樁對比一下,第一個弓步樁的前腿腳尖外撇大約二十幾三十度,第二個弓步樁的前腿腳尖朝前,第三個弓步樁的前腿腳尖內扣大約二十幾三十度(亦稱前腿腳尖斜朝向對側前方的弓步),同樣是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前腿松腰落胯、氣沉丹田、開胯圓襠、後腿松腰塌胯的站樁,讓師兄弟或者拳友喂一點勁力推按你胸部,通過這樣的對練體驗,你就會覺得第三個弓步樁站得最穩,其次是第二個弓步樁,相對最差的是第一個弓步樁。

為啥原因呢?

第三個弓步樁的前腿腳尖內扣大約二十幾三十度,有利於前腿胯根內收和松腰落胯,所以站得最穩;不足之處是不利於前腳的外撇或外碾。所以適合下一個動作不用前腳外撇或外碾的拳勢,如「翻身撇身捶」、「翻身撇身掌」。「翻身撇身捶」的下一個拳式是「卸步搬攔捶」,換拳式的初始動作不用轉變前腳角度,而是左腿開胯帶動左腳外碾。第二個弓步樁的穩固度居中,由於腳尖朝前的角度有利於前腳外撇、外碾或內扣、內碾,方便進步和退步,所以在拳架中用得最多。第一個弓步樁的前腿腳尖外撇大約二十幾三十度,這是拳病所為。

有些人打拳從「攬雀尾」練到「單鞭掌」、從「左摟膝右拗步掌」練到「右摟膝拗步掌」、從「右倒攆猴」練到「斜飛勢」、從「扇通臂」練到「翻身撇身捶」、從「左玉女穿梭」練到「右玉女穿梭」的拳式定勢時,弓步後腿腳尖不是斜向前方約45度,而是斜向前方少許或十幾度,這樣的弊端也是後腿之胯與腳散開,不利於腿生力腳生根。你不妨分別以不同的腳下角度站兩個弓步樁對比一下,第一個弓步樁的後腿腳尖是斜向前方少許或十幾度,第二個弓步樁的後腿腳尖是斜向前方約45度,同樣是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前腿松腰落胯、氣沉丹田、開胯圓襠、後腿松腰塌胯的站樁,讓師兄弟或者拳友喂一點勁力推按你胸部,通過這樣的對練體驗,你就會覺得第二個弓步樁站得最穩,

為啥原因呢?

第二個弓步樁的後腿腳尖是斜向前方約45度,有利於後腿合胯合腳,有利於裹襠挺膝形成腿生力腳生根,所以站得最穩。

在此指出:如果不曉練合胯合腳和裹襠挺膝,後腿腳位再標準也沒有那麼好的功效。

在練以上拳式時,倘若由於腰胯和踝關節不夠松而不能一步到位的或內扣或內碾成腳尖是斜向前方約45度,可以分成兩步完成,按照我在《中華武術》雜誌2016年第3期發表的《楊氏太極拳115式大架的練法與技術內涵》文中介紹的「邊沉邊轉邊碾腳」去練。

弓步後腿腳位或扣或碾合適了,還得注意靜勢不能「掀腳」、動勢不能「丟跟」(亦稱「拔跟」)的細節拳病。

何謂「掀腳」?就是腳掌、腳跟外側離地。

「掀腳」的主要原因是踝關節不夠松或是用意過重而緊硬,使腳掌不能完全貼地。

何謂「丟跟」?就是腳下或內扣或內碾的吃勁點不是在腳跟,而是在腳掌,所以俗稱「擰腳掌」。

「丟跟」的原因多是練法問題,如果不是追求太極拳的體用結合,而是隨意的練練「太極操」,那麼就不必較真哪種練法,想練哪種就哪種,動作順遂就行了。如果是追求太極拳的體用結合,傳統架子的行拳,腳跟是不可以滑動的 ,要定根收腳尖;倘若腳下之根和力發於腳跟受到明顯影響,動作再順遂也不是傳統太極拳所追求的東西。

你不妨分別以兩種同練法試推對比一下,第一種是以弓步後腳「丟跟」的練法去推按師兄弟或拳友的胸部,第二種是以弓步後腳不「丟跟」的練法去推按師兄弟或拳友的胸部,同樣是以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塌腰沉胯、氣沉丹田的拳勢發放。試推過後你會覺得第二種不「丟跟」練法的發放功效較好,為啥第二種不「丟跟」練法的發放功效比第一種「丟跟」練法要好呢?第一種練法由於「丟跟」而減弱了發於腳跟之勁力,所以比不上第二種不「丟跟」練法那麼勁整,不「丟跟」的勁整體現了真正的動作順遂。


推薦閱讀:

一位大叔用親身體驗,分享30~35歲的男士上班穿什麼皮鞋?
不同星座男生取一個天秤座女生做老婆是種什麼體驗?
在太空拔河是怎樣一種體驗?
體驗上汽大眾G
為您提前直播 | 「五一」裝逼大賽

TAG:體驗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