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在武漢的最後歲月
06-04
在某種程度上講,鐵路可左右一個城市的興衰,這也是各地熱衷於上鐵路項目的原因之一。 說到鐵路,就不得不說「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1861—1919)廣東南海縣(今屬廣州市)人。字眷誠。1872年(同治十一年),12歲時到香港考取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成為首批清代官派赴美留學30名幼童之一。1878年(光緒四年)入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鐵路專業學習。1881年(光緒七年)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同年8月回國,任教於福州船政局。1884年至1888年,應兩廣總督之邀,在黃埔長洲島廣州博學館、海圖水陸師學堂任教,併兼修築沿海炮台和測繪廣東海圖工作。1888年後參與修築津沽鐵路,一度充任潮汕鐵路總工程師。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任(北)京張(家口)路會辦(後升總辦)兼總工程師,至1909年(宣統元年)主持修築中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同年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吸收為會員,不久,又當選為英國皇家工商藝學會會員、英國北方科學與文藝學會會員,成為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工程師和科學家。1910年(宣統二年)夏秋之際,被清政府學部聘為歸國留學生主考官與學部一等咨議官,主考歸國留學畢業生。1909年至1911年期間,同時擔任了張綏鐵路總工程師、四川商辦川漢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河南商辦洛潼鐵路公司工程顧問、廣東商辦粵漢鐵路公司總理兼總工程師等四條鐵路的六個職務,為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12年7月,出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武昌至長沙鐵路總辦。為了便於工作,詹天佑親自設計,親自選地,在湖北漢口俄租界區鄂哈街9號(今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建造了一幢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這裡背靠大智門火車站,與粵漢鐵路的起點徐家棚車站隔江相望。佔地面積782平方米,建築面積920平方米,樓房呈正四方體,周圍有一個院落。同年底,舉家遷入定居,從此,在漢口度過了其人生最後七年。詹天佑到武漢後,首先抓了粵漢和川漢兩鐵路的復勘定線。經過勘測比較,將川漢鐵路的起點改在漢口,並考慮粵漢鐵路通車要與京漢鐵路接軌,責成湘鄂線工程局為長江大橋選址,而這個地點,正是今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址。1913年詹天佑被任命為交通部技術監督一職,主持全國交通技術工作。1914年6月升任漢粵川鐵路督辦。期間主持修築粵漢鐵路武長段、川漢鐵路漢宜段的工程,創設了「中華工程師學會」,被選為會長;並參與制定了全國鐵路幹線建設規劃,籌劃設立了中國第一家交通博物館,設立了「鐵路技術委員會」,並親自主持、規劃與統一全國鐵路的修築標準和鐵路類型,對鐵路的法規建設也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著有《京張鐵路工程記略》、《京張鐵路標準圖》、《新編華英工程字彙》》、《京張鐵路工程紀略及圖冊》等書籍。1916年獲香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2月,詹天作為中國政府代表赴前蘇聯海參崴、中國哈爾濱出席聯合監管遠東鐵路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因過度操勞,腹疾複發,於4月18日請假離開哈爾濱,20日回漢,入住漢口仁濟醫院,24日在漢口病逝。5月4日,其靈柩被暫存於今鍾家村附近的漢陽廣東山莊,1922年遷往北京。同年,詹天佑的全身銅像在八達嶺青龍橋火車站塑成。1982年,詹天佑的靈柩遷葬於青龍橋火車站。值得一提的是,據說詹天佑在擔任川漢鐵路宜萬段總工程師期間,曾在名為「宜昌新碼頭」附近設計並自費建造了一棟兩層住宅,惜如今找尋未果。史載1909年和1910年,詹天佑曾兩到宜昌,出席國開工典禮和巡視工地。今武漢詹天佑故居陳列館收藏有詹天佑自費在宜昌修建的住宅樓設計圖。詹天佑故居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建於1912年,系詹天佑親自設計建造。房屋坐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782平方米,建築面積920平方米,是一棟具有歐式風格的磚木結構二層樓房。詹天佑病故後,家人將其房產變賣給一比利時人。抗戰時期,曾經被戰時紅十字會急救中心徵用過。1949年後這裡作為湖北省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職工宿舍一直到1993年。後經詹天佑孫子詹同濟確認為詹天佑住宅。1993年4月26日詹天佑故居陳列館對外開放。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是一棟磚木結構的西式二層樓房。其向陽的東、南、西三面環以迴廊,其中東立面迴廊採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則為廊廡。主入口為八字形石台階,大門、走廊均居於正中,呈內走廊布局。在上下兩層走廊的兩側各有三間大小不等的房間,樓上右前房為詹天佑的卧室。頂部為紅瓦四面坡屋面,設有閣樓和老虎窗。樓前是種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現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陳列,陳列分原狀陳列和輔助陳列。現有文物藏品43件﹝套﹞。其中有詹天佑出國留學時使用的木箱,修築鐵路時用的計算尺,工作學慣用的英漢大詞典及詹天佑親筆題字送給其子的照片等。有意思的是,詹天佑孫子詹同濟還確認火車自動車鉤和發明了之字形路線不是其祖父的首創。雲自動車鉤是美國工程師姜坭於19世紀末研製成功,而「之」字形路線是美國在山區森林鐵路或礦山鐵路所採用的路線,最先將這種路線應用於幹線鐵路。知識鏈接大智門火車站位於江岸區京漢街,是原京廣鐵路的漢口終點站,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准軌鐵路的大型車站。建於19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漢口火車站。其主體建築候車大廳年代較早,為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尚存的重要歷史見證。1991年10月1日,新的漢口火車站建成後,這座火車站停止使用,2001年06月25日,大智門火車站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月子才是中國式婚姻的照妖鏡
※張守世談中國山水畫的藝術之美
※還記得給紐約街頭流浪人的理髮師嗎?他來中國了!
※即使有錢也不能當別人爸爸
※《中國詩學體系論5·入神篇》/作者:陳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