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密碼》連載 ● 第三部 八路軍在晉東南對日作戰軍事方略回顧 (二)
06-04
作者:admin 日期:2008-03-23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肯定不是偶然。這裡面有許多參數的累計,思考起來很複雜。史料顯示,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出兵山西後,中央軍委起初並未選擇這裡,而是打算把三個師投放到晉北的恆山山脈,並以此為依託,逐步向燕山山脈一帶發展,以側擊向冀察綏進攻的日軍,配合平綏線和平漢線上國軍的正面抵抗。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日軍在河北很快擊潰了國軍,而後一路直取山西,華北軍事急轉直下。中共深知在沒有友軍正面抵抗的情況下,以區區三個師四萬之眾作戰,無疑是以卵擊石。為避免陷於日軍的戰略大迂迴中,在戰略上處於機動位置,於是,中共迅速作出軍事調整,決定分兵堅守山西,以山西作為華北抗戰的「戰略支點」。從後來的運作看,八路軍三個師一分為四,迅速散向山西四角的山嶽地區,以應對日軍侵晉。其意圖是,「我們以此四個區域實行戰略展開,必將向著進佔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之敵取四面包圍的態勢」(《劉少奇和華北抗戰》,山西人民出版社)。這就是晉西北、晉西南、晉東北、晉東南四個根據地。毛澤東把此舉形象地比喻為「在山西這個大棋盤上做了四個眼」。對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共最關注的首先是八路軍對日作戰的安全問題,隨時要求八路軍依託山地,保持在敵之側翼,反對將八路軍投入正面防禦和進行大規模運動戰。這反映出毛澤東對形勢判斷的擔憂,對自己軍隊本錢的擔心。在此我們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反覆強調的「獨立自主山地游擊戰爭」的內在含義:一是自己要說了算,不完全聽蔣介石的,保證有較大活動自由;二是不打硬仗,不拼消耗,只能搞游擊戰,活動地區首選敵後之山地。這種謀略在黨內外曾有過爭議,起初並沒有佔主導地位,後來才逐漸形成共識。歷史證明,這種謀略的政治價值極大,中共由此大獲成功,軍隊不僅沒有打光,而且連同地盤獲得驚人的發展。此後逐漸「坐大」的中共武裝,為將來與國民黨爭奪天下打下了軍事和政治基礎。此為後話,現在再回到1937年。從原來設想看,中共計劃把129師放到晉西之呂梁山脈,115師暫時置於恆山山脈南段,不利時可以南退至晉東南。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後來129師轉移到晉東南。從歷史上看,晉東南並非發達地區,其最大特點是交通閉塞,山地眾多,地瘠民貧。然而,這裡卻有著特殊的軍事價值。這點,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根本瞞不過軍事家毛澤東。據說,在1936年紅軍東征時,毛澤東就盯住了這塊神秘的地方。事後證明,晉東南成了中共最大的一塊發家之地。八路軍選擇晉東南很好理解,那是看中了其險要地形——山地可以彌補其兵力和戰鬥力的不足,而適合於其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這是起碼的軍事常識。而晉東南得天獨厚,這裡有太行、太岳兩座山脈憑靠,南面靠近中條、王屋二山,有黃河襟帶,東面是平漢鐵路,北面是正太鐵路,西面是同蒲鐵路,號稱「四山三路一水」,歷來是用兵之地,戰略價值極高。因有太行山南北縱貫,人們習慣地稱其為太行、太岳區。地盤雖然包括冀豫部分,但主要區域在晉東南。人說井岡山險要,其實太行太岳之險要超過井岡山。這裡地形封閉,不適合日軍的機械化行動,裝備劣勢的八路軍可以憑險抗敵,以緩解戰力的不足。太行山南北縱橫上千里,東西橫跨上百公里,也為八路軍游擊提供了可能,使「保存自己」有了空間保證。正如一首歌曲所唱:「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另外,太行人民剛直淳樸單純,重義氣,受舊政權傷害很深,容易與親民的中共相處,並向其提供巨大支持,成為八路軍「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既有山險,又有活動縱深,還有人民支持,如此有利的軍事條件,八路軍為什麼不選擇呢?再看集總,它開始跟著第二戰區司令部活動,由五台到臨汾,1938年2月才從臨汾東移過來,長期駐紮在麻田、磚壁、王家峪一帶。這裡一度成為抗日的中樞,成為華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被譽為「第二延安」。那麼,為什麼要把集總、中共中央北方局也放到晉東南呢?這些很值得研究。我的分析有幾點:一是晉東南的地理位置特殊,靠近華北前沿,從長治到邯鄲,出山西可入冀南。從晉城到沁陽,沿太行山南麓可入冀魯豫邊。守則有太行山、太岳山、中條山作為屏障。對於朱彭指揮華北抗戰十分有利,這是從華北全局考慮。二是朱彭在抗戰之初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正副總指揮,其職權除了指揮中共武裝外,還負責節制駐晉東南的國民黨軍隊(簡稱「國軍」)。國共雙方為了配合作戰,需要協調關係,自然集總離國軍不宜太遠。三是從安全考慮,這是更重要的一點。毛澤東認為在強敵側翼游擊最為安全,而當時晉東南位於正太路以南,正好處在進攻晉南之敵的右翼。這些條件決定了集總的選址。事實上,集總一直處在游移不定中,先隨第二戰區行動,國民政府軍委會於2月17日命令第二戰區發動攻勢。當日,在臨汾土門,閻錫山將屬下國軍分為東、南、北三支,準備反攻太原。朱德被任命為東路軍總指揮,統一指揮晉東南國共兩軍。其作戰任務是「以一部固守晉城、陵川、黎城東陽關一線,主力襲擊榆次、太谷及同蒲路北段」日軍。接著,朱、彭回到馬牧商議後,決定將八路軍總部移駐太行山中,以便於指揮東路軍。而後,二人分頭行動——19日,彭德懷向東抵晉東南之高平縣;20日,朱德率總部機關出發,21日到安澤,——已屬古上黨界,3月2日朱正式就任東路軍總指揮後繼續向太行山轉移,先後在沁源縣南孔灘、上寨村,屯留縣西村,沁縣郭村、白家溝、小東嶺,——在這裡朱彭再度會合,並舉行大型軍事會議;而後繼續移動,又經武鄉義門、寨上村,沁縣南涅水,屯留故縣鎮,潞城北村駐紮,而後活動於七八個縣,而停留時間較長之地有磚壁、王家峪和遼縣麻田。在1938年12月,集總改稱八路軍前方總部。其軍事作用顯而易見,但也引發過爭議。後來左權犧牲,總部力量大受削弱,等到彭德懷被調回延安,八路軍總部在1943年就與129師合併而消失了,由129師一統晉冀豫。(二)八路軍129師在晉東南抗日的策略與階段游擊戰的潛台詞是:承認對手過於強大,而自己弱小,不與對手正面硬拼,而採取了非正規戰法——出其不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其目的是在襲擊、疲擾敵人的同時,保存自己有限的力量,並適時壯大。換句話說,就是「分散發動群眾,集中消滅敵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其要點著重於創造根據地和擴大軍隊,「為進行游擊戰爭創造條件」。這種戰法對於不足萬人的八路軍非常合適,是弱者的首選。總結八路軍在晉東南的活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37年冬—1941年1937年初冬,129師主要展開於晉東南長治一帶,而後選擇了其東北部之武鄉、黎城、襄垣(此後成為其腹心之地)。接著派宋任窮、劉志堅、王新亭率工作團和軍隊在長治、晉城一帶活動;北方局軍委書記朱瑞在豫北活動,唐天際則拉起晉豫邊游擊支隊,活動於晉城、豫北一帶。八路軍首先面對的就是一個「六路圍攻」。1937年12月,日軍第20師團採用分進合擊、遠距離奔襲的戰術,由北、東部(太谷、榆次、壽陽、陽泉、平定、昔陽等地)分兵六路,進攻晉東南。中共稱之為「掃蕩」,稱自己的活動為反「掃蕩」。「圍攻」與反「圍攻」,掃蕩與反掃蕩,這就是敵我雙方的主要「過招」方式。在戰爭中,日軍掌握有主動權,採用分路合擊法,每股少到一個大隊,多到一個聯隊,通過四面合圍,對付中共武裝的游擊活動。此招是日軍高層經過精心策劃後的做法,手段老辣,其缺點是兵力不足。那麼,八路軍如何破解對手的這種戰法呢?先看這次操作——劉伯承指揮其主力386旅(陳賡旅)及次一級的單位——汪乃貴支隊、秦賴支隊避敵鋒芒,轉到外線(敵占區)與敵展開周旋,尋機殲敵,小股游擊隊則在外線不斷偷襲,拖其後腿。這樣日軍無功而返,只好撤退。這是129師在晉東南第一次與日軍較量,帶有試探性,斬獲不多,但戰術運用靈活,游擊本領初顯,其自信心也體現了出來。1938年2月,日軍與國軍進行臨汾會戰,為了夾擊國軍,日軍第108師團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攻陷了晉東南東大門——東陽關,接著沿長邯公路佔領其中心長治,並在其周圍布置三個聯隊駐守,把長治作為「戰略預備隊理想的集結地域」。從此,晉東南的城市、交通線落入日軍之手。很快,第108師團與北路日軍聯手攻陷了臨汾,控制了同蒲路南段,並繼續進犯黃河各渡口。至此,國軍大規模的正面抵抗結束,退守到晉西、中條山、晉城一帶憑險抵抗,而弱小的八路軍逐漸壯大,其影響漸漸顯露出來。作為回應,東路軍於3月24日至28日,在小東嶺召開國共將領聯席會議。而後,決定第18集團軍129師打一伏擊。其做法是:將分散的部隊適當集中,預先踩點,對敵重兵集結的交通幹線和戰略要點展開猛烈的破擊戰。首先選擇的是位於涉縣和黎城之間的響堂鋪,朱德特邀與會國軍將領在附近高地參觀。3月3日上午,徐副帥指揮優勢兵力伏擊了日軍第14師團的兩個汽車中隊,結果,僅用兩個小時就殲敵170餘人,為友軍作了「示範性表演」。觀戰後,國軍將領對八路軍「大開眼界」,讚嘆不已。之前之後還進行了兩場規模更大的伏擊——長生口、神頭嶺之戰,算下來是三戰三捷。其中神頭嶺打得規模較大,殲滅日軍第16師團林清部隊和第108師團一部達1400餘人。日軍稱此戰為「支那第一流游擊戰術」、「八路軍典型游擊戰」。據陳賡事後回憶,「是役,對進攻山西長治腹心一帶之敵軍精神打擊特大」,「提到神頭之役,仍無不餘悸尚存,談虎色變」(《抗戰的回顧?八路軍回憶史料》)。這是八路軍留給晉東南日軍的一頓「記心乾糧」。從戰術上講,這都是伏擊戰,從目的上講,是破擊戰,其目的是為了破壞正太、白晉鐵路和長邯、曲高公路,遲滯日軍的運兵補給,打亂其進攻節奏。請注意,破壞敵之交通幹線,並在此伏擊敵人,這是八路軍的重點。日軍通過保持交通暢通,來維持其機械化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隨時給對手以打擊;而八路軍則拚命破壞其交通,襲擊其輜重或者移動部隊,待成功後搬運戰利品迅速撤走。在遭到八路軍、國軍打擊後,日軍把晉東南看成其心腹大患,逐漸重視起來,下決心要把這些游擊武裝肅清。1938年4月,日軍集中了3萬多人,從北東西三個方向分九路前來攻擊,這就是晉東南歷史上著名的「九路圍攻」,日軍稱之為「治安肅正」行動。這時,面對強敵犯境,朱、彭作為東路軍領導,充分調動了屬下軍隊,除了直屬之中共第18集團軍和決死第一、第三縱隊外,還暫時節制國軍多部,主要包括第3軍、第47軍,第17、第94師和騎4師等部。在朱、彭統一指揮下,八路軍和多路國軍分路對敵,利用有利地形,堵住了其中六路,只有屯留、長治、平定之敵侵入了根據地腹心,卻不斷遭到阻擊襲擾。八路軍依舊是老套路,主力(129師769團、386旅和115師344旅689團)撒開腿腳,由遼縣(今左權縣)以南轉至日軍合擊圈外的涉縣以北地區,不與敵對壘,隱蔽待機;而後由外線轉向內線,尾追敵人,尋機殲滅孤立之敵。16日晨,129師和344旅兩部採取急襲戰術,沿濁漳河兩岸實施「重心夾擊與平行追擊」,而後在武鄉長樂村河灘超越日軍後,將其分割為數段,壓縮在濁漳河河谷里。隨後,各部隊向日軍發起衝擊。據資料顯示,戰鬥相當激烈,八路軍使用了蘇制轉盤機槍,殲滅日軍甚多,傳統的說法是斃傷2200人,八路軍自己也損失很多,第772團團長葉成煥陣亡。等發現遼縣日軍千餘人來援時,129師主動撤出戰鬥。此戰具有決定性意義,剩下的三路敵人受挫後紛紛撤走,連下元熊彌師團長也坐飛機撤走了。國共兩軍乘勝追擊,又在多處殲滅日軍。值得一提的是,八路軍344旅在高平的張店截殲日軍不少,並乘機攻入長治城。日軍僅僅在長治城裡住了三四個月時間就從南門撤走了。這樣,「九路圍攻」被打破。此役價值很大,共收復晉東南18座縣城,其中包括長治、晉城。評定成績,國軍當然也有份,為了條理,主要戰績且擱到國軍篇里詳述,這裡不表。總之,國共這對宿敵為了民族大義,在反「九路圍攻」中,能夠再度攜手,共同對敵,實在難能可貴;從配合和諧上看也有可圈可點,此為抗戰史上國共最大規模合作的成功範例,值得後人作為軍事經典剖析。現在,再回到長治城。黃鎮率八路軍民運工作團20餘人很快進駐這座大城,駐潞安高等法院(府衙後),後轉到北城一民房裡,主要負責籌糧款和徵兵;——據黃鎮後來回憶,工作團成員有劉昭、黃遠、楊殿奎、楊兆春、余達富、王南等等,都活到革命成功,或高幹,或高知。當時的行政長官為晉系專員續繼川和長治縣長聶士慶,表面上大家還維持著一個團結的面子。等後來,第五專區才進駐東街師範院內。晉東南根據地也得到了全面鞏固,八路軍大致控制了太行山北部(又稱「太北」),在太行山站穩了腳跟;而後晉冀豫軍區及其所屬的5個軍分區成立,對外稱129師後方司令部。司令員、政委分由倪志亮、黃鎮擔任。此舉標誌著游擊軍對晉東南北部地區的掌控完成。同年4月下旬,朱德根據毛澤東指示,抓住日軍空虛的機會,在上寨村發出命令八路軍從晉東南出太行,開闢平原根據地。第129師主力及第115師第344旅乘機分兵,以多股部隊開始東下太行山,到冀南、豫北平原上發展去了。——這是八路軍從山區到平原的第二次戰略展開。從中可以體現出晉東南的地理地形價值,退可憑險守衛,進可下山躍進。7月初,日軍第25師團一個機械化聯隊從豫北上來,經天井關,西攻陽城、沁水,3日,在兩城間的町店一帶停下來休息。這裡北依山嶺,南即河溝,一條山溝公路曲折蜿蜒於水流中。日軍很大意,竟然未向東西兩面派出警戒,就跳到河溝里洗澡,把100輛汽車擱在公路上。此時,第344旅已奉集總命令,急行軍由長治追到町店,旅長徐海東抓住戰機,把3個團和晉豫邊縱隊分成4支,突然從山嶺上對懈怠的日軍發起攻擊,戰鬥異常激烈。翌日凌晨,日軍後續部隊數百人趕來,遭到預先埋伏的八路軍阻擊,並遭重創,30餘輛軍車被擊毀。下午,翼城增援之敵約千餘人在重武器掩護之下,進入町店戰場,黃昏時分在黃崖遭到阻擊,戰鬥呈現出混戰局面。晚9時,日軍不支,在其援兵掩護下,向沁水西竄,戰鬥遂告結束。此役共斃敵700人,傷200餘人,繳獲戰馬1000餘匹。而後344旅北移至高平一帶。此時已是1938年春夏之交,晉東南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呢?情況還處在膠著狀態,敵友我三方勢力共同存在,各霸一方。日軍敗走後不久,又於1939年7月捲土重來,重新佔領了長治、晉城等10多座城池。長治成為敵在晉東南的最大屯兵場,至少在城內外駐有一個聯隊以上的兵力,還成立了一個偽政府組織——上黨道尹公署,駐紮在大北街基督教堂(今長治市人民醫院斜對面)。日軍第36師團司令部從太原移駐長治,成為129師的勁敵。雖然駐長治日軍不斷輪換,但牢牢控制著這座城市。日軍利用這些城池,憑藉其機械化裝備,控制著進出晉東南的鐵路、公路交通線,由於其兵力有限,就顧不了那些廣大的農村。這就是他的點線布兵。在作戰能力上,仍佔有絕對優勢。國軍則主要駐紮在長邯路南部(太南)和太岳南部(岳南),生存條件相對要好;八路軍129師則控制了太北,344旅則主要活動於太南部分地區,周邊已擴展到平漢、正太、同蒲沿線和豫北,生存條件相對要差些。三方犬牙交錯,國共聯合對敵,「雙打對單打」,形成了抗戰時期的一大軍事奇觀。1938年春至1939年秋,是晉東南八路軍發展的黃金季節。一是國共合作良好,群眾抗日情緒高漲;二是擴軍快。據85歲的李慧明老人回憶,軍隊成倍增長,實力急劇壯大,那時招兵年齡沒有明確界限,小到十幾歲,大到50歲都可以。後來八路軍在與國軍的局部衝突(摩擦)中也佔盡便宜,繳獲甚多,中共軍力和其控制的根據地有了迅猛發展。1940年4月的黎城會議,使根據地建設走向深入。6月晉冀豫軍區撤銷,分為太行、太岳兩區,以129師兼太行軍區。8月1日,中共把「山西帽子」拋開,把冀南、太行、太岳三塊根據地連成一體,成立了統一的行政機構——冀太聯辦(帶有過渡性質),此舉意味著「中共統一了三個分散的根據地內的政權」。主任楊秀峰,副主任薄一波、戎子和。同時根據地的「保護神」129師也發展到9個主力旅,平均每旅約9000人,相當於國軍一個師,另有太行、太岳、冀南三個二級軍區、15個專區、115個縣,其核心仍在晉東南。此刻,中共勢力正在達到巔峰狀態,與三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據雒春普在《閻錫山與第二戰區的「冬季攻勢」》論文中指出:1939年12月8日至26日,129師與國軍還有過統一行動。作為東路軍一支,在黎潞沁一帶發起長邯戰役,「共斃傷敵偽軍700餘人,收復黎城涉縣兩城及敵據點23處」。12月10日,129師386旅與115師344旅(徐海東旅)「分別在武鄉以南、沁縣東南地區斃敵四百餘名,嗣後,連續在白晉路伏擊敵運輸車輛,先後擊敵百餘名,毀敵汽車10餘輛;同時,385旅(陳錫聯旅)「在皋落鎮西南地區斃傷敵兩百餘名,收復皋落鎮;1940年2月10日陳旅又於川口村、道佛溝、殿上村附近斃傷敵160餘名」。由於中共神出鬼沒的游擊戰,華北日軍很苦惱,使出的新招除了不斷對太行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實行「三光」政策外,還在根據地內外增設據點、碉堡,挖封鎖溝、修封鎖牆,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囚籠政策」。請注意,這是一種軍事鬥爭的「新動向」,其內涵是「設法改變其點線的控制,力圖實際佔領平原地區並把點線伸入到八路軍控制的山嶽地區來,同時通過修路築堡使點線連網,把八路軍控制區壓縮到最小的程度」,即所謂的「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其目的是把根據地困住、縮小,使八路軍無游擊的空間,從而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具體到晉東南,日軍大修白晉鐵路,白圭鎮指南關段竣工通車(後修到長治長子門車站),把晉東南分割為太行、太岳兩部分;控制臨長公路,又把太行、太岳腰斬為四區,分割成「田」字。此招果然陰毒,把八路軍的游擊空間給限制了,八路軍繼續擴軍成為泡影,而且維持現有地盤和軍隊規模也變得極其困難。到1940年夏,冀南、太行區大片土地開始變為游擊區,太行二分區幾乎所剩無幾。拿腹心之地武鄉來講,日軍佔領段村(今武鄉縣城),把武鄉分割成武東、武西兩部,武西幾乎全部淪陷,八路軍退到靠近黎城的武東。據《彭德懷自述》中透露:「大破襲戰之前,只剩下兩個縣城,即太行山的平順和晉西北的偏關。原來一面負擔的群眾變為兩面負擔(既對抗日政府負擔,又對偽政權負擔)。」就連集總剛剛建立起來的兵工企業,也因日軍進佔不退而難以保持。情況已變得異常嚴峻。如何才能將敵人趕走呢?
推薦閱讀: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到底殲敵多少人?
※粉碎關於平型關大捷的那些謠言
※八路軍一一五師平型關大捷
※八路軍戰法怪:一舉殲滅兩千多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