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道釋家】儒釋道文化

【儒道釋家】儒釋道文化 儒家最高稱聖,佛家最高稱佛,道家最高稱仙。 儒釋道,儒指的是孔子開創的學派,也稱儒教。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其影響波及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中亞、東南亞等地區;釋是古印度(今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因悉達多為釋迦牟尼佛,故又稱釋教;道指的是東周時期黃老道神仙家依據《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而長期演變創立的宗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在中國境內廣泛傳播,影響巨大。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 儒道釋俗稱「三教」,是在中國乃至東亞的傳統文化中指的是儒教(或儒家)、佛教(釋教)、道教三家,又稱「儒釋道」。 三教概念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又是一個階段。在最初,雖然有三教連稱,不過彼此是完全獨立的,之後相互影響,互相融合,最後形成了「三教」合一的中國文化宗教。三教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包容並融合,形成了一個整體。 儒釋道三家的區別是什麼 國學所提供的精神資源主要是儒釋道三家。三家互補,共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鑄就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釋道都重視個人的人生修養,重視理想人格的實現,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了對人的價值的關切。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道家則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在人與道的合一中發掘人生命價值。佛家則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愿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在剋制慾望、追求涅槃境界的過程中體現今生的價值。  其次,儒釋道三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動力,幫助人們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知其不可而為之,以直面現實、經世致用為人生最高的追求,並把這種追求歸結為「天下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主張通過「體道」回歸自然境界,無私無欲,把與自然同體、與自然為一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佛家倡導無私無欲,超脫自在,主張通過行善事引導人們追求「真如」佛性。儒釋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鮮明的特色。  再次,儒釋道三家都重視人生與道德的關係,強調心性修養的必要性。儒家用「禮」來約束人的行為舉止,用「誠意」「正心」「慎獨」來規範人的內心世界。道家則以虛寂守靜來開發人的自然本性,主張排除雜念的干擾,求得心靈的寧靜。佛教則要求人們在心中「念」才起之時,就立即遏制住,不讓它生起,從而保持內心的清凈。由此可見,重視人生道德,關注心性修養,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觀儒釋道三教,一般就個性而論,強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篤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儒釋道三者都可以滿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個社會而言,當其蒸蒸日上之時,往往視儒家學說為典範;當其陷入困境之時,往往也會從道家或佛教那裡尋求解救問題的智慧。在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過程中,儒家的仁、禮、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華民族溫和謙恭、彬彬有禮、剛毅進取、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樂觀向上的優良品質,造就了許多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無為、雌柔不爭、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賦予了中華民族瀟洒飄逸、高風亮節、絕塵而超俗的風骨,造就了許多清新典雅、仙風道骨的「採菊之士」「竹林飲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覺覺他」「去惡從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培養了中華民族善良、寬容、奉獻、無畏的性格內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歸。儒、道、佛三家經過約二千年的互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相互補充,相互依存,成為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資源。 道家的大氣,佛家的靜氣,儒家的正氣 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氣,所謂元氣;中國人最重視的精神之一,也是氣,所謂人活一口氣。養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修養工夫。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大家,也無一不著力於養氣工夫。主要養的氣雖有差異,卻都是根本之氣,源頭之氣。養好這三氣,靜可守一心之妙,動可達天地之奧,行可成中正之道,乃成大人。 道家的大氣

道家的特質,就是「大」,眼界大,氣象更大,直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這種眼界與氣象來自何處?來自將眼光投向天與地,將洞察直抵道與氣。合之,才有了內斂其內的大道,與顯明其外的大氣。於是老子才看到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導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鄭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這一切,都由一句話來貫通——「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概括成一個詞,便是大氣。所以真正的大氣,可以通天徹地,一氣貫通而天地和。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間而法天地之大氣,這種境界便是莊子《齊物論》里那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有了這種眼界和氣象,世間那些迷人眼的東西又算什麼?為人處事自然可以大氣豪邁。 怎樣才能學到道家的這種大氣呢?要以大道為心,以自然為意,以日月為雙眼,以天地為視野。別怕高不可及,說白了,就是以大觀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問題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體,不狹隘、不偏頗,便已經是在抵達大道、通往大氣的路上。 佛家的靜氣

靜,對立面是亂;亂的根由,是欲。佛家能入靜,就是因為能夠無欲。無欲是因為看得透,看透的便是《金剛經》里那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如一夢,諸事皆夢境,如《永嘉大師證道歌》中所言: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因為看得透,便能放得下。跟佛家學靜氣,學得便是這種看得透,放得下。《華嚴經》里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告訴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佛偈又講: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又告訴我們必須看破、放下,不可妥協,不能拖延。 如何才能做到呢?要說怎麼做,就已經錯了,因為我們的欲盛、心亂,正是因為我們總是要這樣做、那樣做,背後脫不開一個有所求。而拋開這些念頭,將應該怎麼做交給隨緣,事來則應,當行便行,便自然能夠靜下來。所以夢窗禪師說:眼中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衡山上有首詩也說:何事人間頻乞食,此心已是負煙霞。學會無事,正是靜心的最好法門。 儒家的正氣

儒家講正氣,何為正氣?於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間的至大至剛之氣,文天祥《正氣歌》中所以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於人,便是光明正大、剛正不屈之氣,文天祥《正氣歌》所以又說: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就是孟子「浩然之氣」的含義,天道在其中,人道也在其中。人心中的浩然正氣到底是什麼?孟子也說得清楚: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這種氣靠的是正義和道德的日積月累,否則只會消退無力;只會存在於真君子的身上,絕非偽善的人掛個招牌就能擁有。所以,浩然正氣,靠的是養;養,靠的是誠。唯有真心追求之人,方可靠近。 如何養呢?氣概浩大的孟夫子也明白跟我們說了:夫志,氣之帥也……夫志至焉,氣次焉。——志,是氣的統帥,志向著哪裡,氣就跟隨到哪裡。養氣,先要立志;立什麼樣的志,就會養什麼樣的氣;要養浩然之氣,必靠浩然之志。浩然者,盛大也。所以元代王冕說: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正氣滿乾坤;西晉楊泉言:一身正氣為人師,兩袖清風能生威。

綜上:養好儒釋道這三氣,則萬法不亂心,萬物不遮眼,萬事不礙行。那麼天地之間,又哪裡不是通途呢?儒釋道三家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你知多少?易興居 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學術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儒家最高稱聖,佛家最高稱佛,道家最高稱仙。聖、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學的成果。儒、佛、道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精神財富,是人類對主客體認識的知識結晶。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以及現代、未來的文明人類的前途,都與儒、佛、道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繼承、研究、融合、發展儒、佛、道的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文明的承前啟後。

    1.儒家創始人:孔 子  代表人物:孔 子、孟 子、荀 子。 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論;義利觀,先義後利。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 ①仁:對於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具有積極的作用,對現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鑒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的精神。 ②禮:帶有承認等級和階級剝削、壓制人民鬥爭的消極性,以後的歷代統治者都把它作為進行階級壓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創始人:老 子 代表人物:老 子、庄 子  道家學說形成於先秦時期,與儒家文化互相激蕩,相輔相成一起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學說是以道為最高哲學範疇、道是世界的最高實體,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也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道家學派以道來探究自然、社會、人生之家的關係。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道家之名,始見於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指》,稱為「道德家」。《漢書·藝文志》稱為道家,列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前或同時,有楊朱的「全性葆真」說,宋鈃、尹文的「情慾寡淺」說,彭蒙、田駢、慎到的「棄知去己」說,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稱之為道家別派者。道家學說以老莊自然天道觀為主,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絕仁棄義」,以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與儒墨之說形成明顯對立。其後,道家思想與名家、法家相結合,成為黃老之學。為漢初統治者所重。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黃老漸衰。同時,道家思想流入民間,對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運動中道教思想的產生有所影響。魏晉間玄學盛行,王弼、何晏輩首以老莊解釋儒家經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學傳入中國後,學者用老莊詮釋佛典,又有釋、道合流之勢。宋明理學家力倡儒家道統,佛、老並斥,但對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對中國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莊子》等。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  3.佛教代表人物:梵 文  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約前566年~前486年),釋迦摩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佛,梵文為Buddha,意為「覺悟」,漢譯音為「佛陀」。梵語 Sakyamuni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是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譯作「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俗名悉達多,生於公元前566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併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他創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一道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相傳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4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髮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頂禮膜拜。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  1987年法門寺地宮發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節中指骨。  儒釋道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儒釋道三家互補,共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鑄就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釋道都重視個人的人生修養,重視理想人格的實現,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了對人的價值的關切。  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道家則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在人與道的合一中發掘人生命價值。  佛家則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愿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在剋制慾望、追求涅槃境界的過程中體現今生的價值。  其次,儒釋道三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動力,幫助人們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知其不可而為之,以直面現實、經世致用為人生最高的追求,並把這種追求歸結為「天下為公」的「大同之道」。  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主張通過「體道」回歸自然境界,無私無欲,把與自然同體、與自然為一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佛家倡導無私無欲,超脫自在,主張通過行善事引導人們追求「真如」佛性。儒釋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鮮明的特色。  再次,儒釋道三家都重視人生與道德的關係,強調心性修養的必要性。  儒家用「禮」來約束人的行為舉止,用「誠意」「正心」「慎獨」來規範人的內心世界。  道家則以虛寂守靜來開發人的自然本性,主張排除雜念的干擾,求得心靈的寧靜。  佛教則要求人們在心中「念」才起之時,就立即遏制住,不讓它生起,從而保持內心的清凈。由此可見,重視人生道德,關注心性修養,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觀點  通觀儒釋道三教,一般就個性而論,強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篤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儒釋道三者都可以滿足不同的精神需求。  就一個社會而言,當其蒸蒸日上之時,往往視儒家學說為典範;當其陷入困境之時,往往也會從道家或佛教那裡尋求解救問題的智慧。在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過程中,儒家的仁、禮、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華民族溫和謙恭、彬彬有禮、剛毅進取、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樂觀向上的優良品質,造就了許多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  道家的自然無為、雌柔不爭、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賦予了中華民族瀟洒飄逸、高風亮節、絕塵而超俗的風骨,造就了許多清新典雅、仙風道骨的「採菊之士」「竹林飲者」。  佛教「慈悲平等」「自覺覺他」「去惡從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培養了中華民族善良、寬容、奉獻、無畏的性格內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歸。易興居觀點:儒、道、佛三家經過約二千年的互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相互補充,相互依存,成為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資源。 儒釋道之差別 儒釋道文化是構成幾千年中國人的精神和歷史的脊樑。猶如三座山峰,齊頭並進,聳立於中華這塊靈秀的土地上。並都以弘揚真善美,來喚醒人性的光輝。他們既相互制衡又互相促進,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美。也是中國人修身處世,判斷是否的標準。下面對儒釋道作個比較: 儒家講正氣,道家講清氣,佛家講和氣。儒家地地道道做人,道家真真切切做人,佛家清清白白做人。學儒家洒脫,學道家超脫,學佛家解脫。儒家智者樂水,道家上善若水,佛家智慧如水,阿彌陀佛。儒家拿得起,道家放得下,佛家想得開。儒家講有為,道家講無為,佛家在有無之間,講善心。儒家講入世的方法,道家講出世的智慧,佛家出入皆講,講散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儒家以詩書教化,道家以玄理點化,佛家以慈悲感化(靠自化)。 人生三修: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用道家的思想做人,用儒家的思想做事,用佛家的思想感悟人生」。我覺得這三句話,大致上就是人生修養觀。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儒、佛、道三家始終是貫穿於中國文化的主線,始終在諸子百家中佔據主導地位。儒家講正氣,向來正氣秉然;佛家講和氣,嚮往和氣共生;道家講清氣,崇尚清靜無為。  用道家的思想做人,就要有清靜無為的思想觀念,不與人爭強好勝,不與人較勁鬥狠,用一種平常的心情對待社會,對待世事,對待人情。著名學者胡適先生有三味葯,叫做「問題丹、興趣散、信心湯」,我以為這是我們人生修養的良方,也是治療心理疾苦的靈丹妙藥。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道家的思想做人,這個社會就要少許多紛爭,少許多打鬥,少許多違法犯罪。  用儒家的思想做事,就是要施仁政,講孝心,愛國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國家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做到人民利益至上。國學大師季羨林有句名言:「愛國孝親尊師重友」,這應該是我們當今做人的基本準則。仁者愛仁,古代仕人講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一種做人的智慧,也是一種處世的方法,自己身家貧窮,那麼就要獨善其身,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自己身居高位,身為要職,發達了,掌權了,就要用手中掌握的權力為人民謀福祉,為天下的老百姓著想,也就是國父孫中山倡導的「天下為公」。當今時代,不是提倡「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嗎?用儒家思想做事,恰在此時。如能將儒家的仁政廣施天下,我們這個社會才會真正和諧,貪官污吏就會少許多,人民大眾才會真正過上好日子。只有當官員真正形成愛民如子之風,只有社會賢達真正兼濟天下之時,形象工程才會減少,政績工程才會收斂,科學發展觀才會真正確立。 用佛家的思想感悟人生,理所當然要突出一個「和」字,和氣生財,和睦共處,和平友好,和舟共濟。人的一生本來就很短暫,如果將自己的一生陷入無聊的苦悶中,是最不合算的。如果人的一生陷入無休無止的打鬥中,那就太沒有意思了。而人如果時時算計別人,更是不可取的,在給別人增加痛苦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增加無盡的煩惱,那無異於慢性自殺,也是最痛苦、最陰暗的。佛教雖是外界傳入,卻在幾千年的傳承中,進入到華夏民族的骨髓里,成為中國人感悟人生的至高境界。佛讓人靈魂清靜,佛讓夢想與心境一樣豁達,佛讓人永遠保持一種平淡處世的姿態。還是著名作家唐櫻說得好,佛家讓我們擁有「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的閑適;擁有「胡笳幽怨起,大漠孤煙直」的況味;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定;成就自己淡泊名利,修身養性的原則。滾滾紅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素麵朝天,榮辱不驚,這才是一種高不可攀,令人仰止的人生境界(唐櫻:《走過天福寺》)。 所以,在這個酷熱難耐的處暑季節里,我以書為伴,以書為友,尋找到了無盡的樂趣,有了以上一些人生修養的膚淺感悟,於是流諸筆端,與朋友們分享。


推薦閱讀:

你贊不贊同強制廢除「娶」、「嫁」兩個字,以後只能用「結婚」等平等的詞語來形容兩個人結為伴侶的行為?
為什麼中國的山海經和西方的希臘神話中,都出現了有關「人魚」形象的傳說?
邱興華與黃文義對傳統文化的"攻陷"!!!!!!!!!!!!!!!!!!!!!!!!!!!!!!!!!!!!!!!!!!!!
從零開始學八字(四六): 長生訣
如何看待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TAG:文化 | 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