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蕭何的惶恐與無奈

蕭何(左)和劉邦

來源:網路

秦代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後,各國諸侯風起雲湧,乘勢造反。這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在秦末漢初追隨劉邦打天下的諸多功臣中,蕭何的地位最高,與劉邦的私人關係最密切,也最受劉邦的信賴。漢三傑中,張良早年追隨故主韓王,一直謀求恢復他的祖父和父親曾經輔佐過的韓國,直到韓國復興無望,才死心踏地追隨劉邦。韓信出身貧賤,早年是個連飯都吃不上的窮光蛋,在項羽軍中混事又不得志,蹉跎多年,直到秦亡以後才投靠劉邦,與劉邦沒什麼私人交情,加之他才智過人,善於用兵,屢建奇功,在漢軍中有極高的威望,因此劉邦對他始終心存戒備。

蕭何是劉邦早年的同鄉好友,平日對劉邦多有關照。秦末劉邦到咸陽送役夫,朋友們為他湊盤纏時,別人每人掏三個銅子,只有蕭何掏了五枚大錢,這件事讓劉邦一直念念不忘。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沛縣起兵造反後,又是蕭何設計使劉邦得到沛縣,並擁戴他當了沛公,使劉邦積攢了最初爭天下的資本。徼悻率軍攻入關中之後,以為功成名就的好色之徒劉邦準備住進秦宮風流快活,其他將領也只顧爭搶金銀細軟美女豪宅時,只有蕭何忙著搜集整理秦王朝的律令、戶籍、圖表等圖書、檔案,以謀求更輝煌的大業。從劉邦起事之後,蕭何就充當著劉邦的內當家的角色。

秦王朝滅亡之後,項羽大封天下,劉邦被封在偏遠閉塞的漢中做漢王。當時漢營中的軍官多為沛地人,暴秦被誅滅之後人心思歸,軍心渙散,許多將領見搏取功名無望不辭而別,當了逃兵。而蕭何卻一心一意為劉邦操持政務,治理疆土,網羅人才。在蕭何的經營下,漢中成為漢王朝奪取天下最早的根據地。

蕭何經營漢中的時間十分短暫,大約只有一年多時間。就在這短短的一年多里,他讓漢中人民永遠記住了他。他領導漢中人民所修的山河堰,是漢中歷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這一工程築堰修渠,引清澈的褒河水灌溉漢中盆地數萬畝良田,使漢中成為北國江南,魚米之鄉。蕭何的這一歷史功績一直恩澤著今天的漢中人民,現今的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舊線修建的。漢中人民沒有忘記他,修了多處祠、廟紀念他。

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不僅善於理政,還慧眼識英雄。他在與韓信的短暫的交談中發現韓信是位國士無雙的帥才。當得知韓信逃離漢營時,披星戴月,策馬一百多里,連夜追回韓信。并力排眾議,說服劉邦隆重地拜韓信為大將軍,留下了一段「月下追韓信」的千古佳話。韓信也不負蕭何的厚望,成為劉邦在軍事上打敗項羽的關鍵人物。

在楚漢相爭的五年中,蕭何精心治理著大漢的後方,建立政權,安定民心,發展經濟,恢復建設,源源不斷地向前線輸送兵員、糧食及其他軍需物資,使馳騁前線指揮作戰的劉邦從無後顧之憂。為了戰爭的勝利,蕭何動員自己的子弟親屬數十人奔赴前線為劉邦賣命。蕭何對劉邦的忠誠,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對於蕭何的才幹與功績,劉邦也有中肯的評價,他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蕭何畫像

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消滅項羽之後,在洛陽大封天下功臣,諸將爭功,爭執不休,其中針對蕭何的意見尤為尖銳。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功臣皆曰:『臣等身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而劉邦毫不客氣地批駁了自恃勞苦功高的武將們的意見,以打獵為喻,說那些馳騁疆場廝殺的武將如同打獵時追逐走獸的獵狗,而把蕭何比喻成指示獵狗追逐獵物的獵人,直言不諱地說諸將是「功狗」,蕭何是「功人」,給予蕭何極高的評價。加之關內侯鄂秋時對蕭何功績客觀公正的分析評說,蕭何被評為大漢王朝的第一功臣。其實客觀地說,消滅楚霸王,建立大漢王朝的第一功臣應該是韓信,只是此時的韓信剛剛被劉邦以「莫須有」的罪名由楚王貶為淮陰侯,此時絕沒人敢為韓信評功擺好。與其他人相比,蕭何的第一功臣是當之無愧的。

漢王五年之後,大漢王朝表面上雖已一統天下,但其實天下並未太平,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匈奴鐵騎不斷騷擾入侵,韓王信勾結匈奴乘機作亂,六國貴族心懷叵測蠢蠢欲動,陳豨、英布相繼起兵造反,朝中諸呂窺視、王子奪嫡、矛盾尖銳。此時的劉邦也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但他的疑心、他的猜忌、他的自負使他不願將兵權交給其他將領代行征討,只得強撐著病體連年征戰。即使精明幹練的蕭何把國內治理得繁榮昌盛、井井有條,但劉邦依然放心不下。此時的劉邦擔心的並不是國家治理得如何,而是擔心蕭何是否會取代自已。

也許是蕭何太能幹了,以至於功高震主;也許是本性無賴的劉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懷,把蕭何想的與自己一樣奸詐無恥,此時的劉邦對與他一起出生入死幹革命的老朋友也不放心了。當蕭何為呂后設計未央宮鍾室斬殺韓信後,蕭何自己又成了劉邦的心頭之患。蕭何長期留守後方,經營關中,愛護百姓,治國有方,因此深得民心。這正是劉邦懷疑、猜忌蕭何的根本原因。韓信被誅之後,遠在征討陳豨前線的劉邦派使者回長安嘉獎蕭何,晉陞他的官職,增加他的封邑,並派五百名兵士擔任他的警衛。朝中大臣紛紛向蕭何表示慶賀。蕭何自己也盲目樂觀,沉溺於喜慶之中。此時只有長安城外的一位種瓜的隱士邵平看出了其中隱藏的殺機,他提醒蕭何說:「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淮陰候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蕭何聽從了邵平的計謀,不僅謝絕了劉邦的賞賜,還把自己的私人財產也拿出來給劉邦作軍費,這才消解了劉邦的疑慮。

從此之後,蕭何就生活在莫名的惶恐之中。小心謹慎又不知如何是好。劉邦征討英布時,還時時操心蕭何。此時的蕭何權力也非一般人能比,正如《史記·蕭相國世家》中所記載的一位姓王的禁軍軍官對劉邦所說的那樣:「陳豨、英布造反時,陛下您親自率軍征討,那時蕭相國守衛關中,只要他跺跺腳,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就不是陛下您的天下了。」而蕭何在其權力頂峰之時,對劉邦毫無二心,兢兢業業地為劉氏江山操勞。而劉邦在前線常常派人監視蕭何的所作所為,讓蕭何心驚膽顫,不知所措。此時的蕭何不知是否明白張良的韜晦之計,不知是否想到韓信的前車之鑒。此時的蕭何與劉邦只有君臣之分,絕無朋友之誼。做為過去的朋友,他十分了解劉邦無恥卑劣、不講信義的性格;做為現實的臣下,他見到了太多的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劇。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家性命擔憂。蕭何的一位門客對他說出了心中的惶恐:「蕭相國您被滅族的日子也不久了。你位尊為相國,是大漢朝第一功臣,其榮譽地位不可復加。您人關中後深得百姓之心,十餘年來,關中的百姓都依附於您過著美好的日子。皇上之所以多次探問您的情況,就是擔心您憑藉關中的地力民心背叛他。」這段話準確地道出了劉邦擔憂和蕭何恐慌的緣由。

蕭何畢竟是精明的政治家,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聽從了門客的建議,一改一往清正廉潔的形象,強買百姓的土地,廣置房屋田產,放高利貸盤剝百姓,並大肆收受商人的賄賂,搞得百姓對他怨聲載道。以至於劉邦征英布班師回朝時,老百姓攔住劉邦向他告蕭何的狀,使劉邦都不敢相信眼前告「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的狀是真實的。蕭何用自污納賄的手法敗壞自己的形象,向劉邦表明自己並沒有贏得關中百姓的愛戴,這實在是一種違心的無奈之舉。當一位追求道德完美,勤政為民的政治家不得不以向自己身上潑污水,自己貶損自己的道德情操來保全身家性命時,他內心所遭受的折磨恐怕是難以言表的。蕭何晚年的某些「劣跡」,是劉邦逼迫下的無奈之舉。好在司馬遷對他有客觀公正的記敘,使後人理解、原諒了他的某些過錯,他依然是人們心目中精明、幹練、勤政、愛民的政治家。

推薦閱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話有何典故?
名相蕭何:與少年劉邦稱兄道弟 關鍵時刻敢拆台
齊名蕭何的漢相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看看擁有「翻雲覆雨手」的一代丞相蕭何是如何當官的!
蕭何傳略

TAG:無奈 | 蕭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