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79

編號079-a/133–會通四科之一 五陰即如來藏性 想陰

五十四頁第八行,想陰。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個想,是無有實相的,完全是由心裡造成的境界,所以叫做想。那麼我們中國文字造字,這一個字是會意,心裏面有這個相,當然不是真實的相,是一個虛妄的相。佛在此地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想陰之虛妄。

第一個例子,所謂是望梅止渴啊,我們說起這個酸梅啊,口裡面就流酸水,實際上並沒有見到這個酸梅,也沒有嘗到酸梅。可是,心裡頭有這個相呢,它就會起作用。那麼第二個例子,就是你想的蹋在懸崖,那麼一想到懸崖啊,這個腿就會發軟,足心酸澀,確實會有這個現象。那麼這種現象呢,對於這個意志薄弱的人來講,這種現象尤其是顯著。

那麼從這兩種境界,這是易知的境界,佛將它來比類難知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想而生的。如果我們從唯識上來講,六識取六塵境界,這就有六種想。一一妄想之中又有善、惡、無記這個三種不同的性質。這就是三六一十八種妄想。凡夫在三界之中,緣六塵境界,起貪嗔痴,這個叫惡的妄想;如果是沒有貪嗔痴,那麼這個就是善的想;要是非善非惡,我們就叫它作無記想。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八識規矩頌》,這一說我們大家都有比較深刻的印象,這是說的凡夫。

至於二乘聖者,他要是沉迷在偏真涅槃,這個就是惡的想;如果他要覺悟了,能夠從空脫假,就是說回小向大啦,那麼這個是二乘人的善想。像這些地方啊,我們要留意,由此可知,獨善其身啊,並不是真善。如果說獨善其身是真善,那麼釋迦牟尼佛應當讚歎小乘人,小乘是一個獨善其身的人。為什麼還要求小乘回小向大呢,而且讚歎他回小向大,這才是至善呢?!

那麼說到大乘菩薩,我們同修們,大家都是發大願,學大菩薩的。菩薩要是有分別心,分別二諦啊,這個想就不好了。如果我們拿這個三性來講啦,這個就是菩薩的惡性。如果了達中道,這個就是菩薩的善性。什麼叫做中呢?金剛經裡面講啊,萬法一如,經文裡面講,諸法如義啊。如,就是中道。不如,就非中道了。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如字,過去講過很多。天台家講百界千如啊,千是有差別,如則無差別。那麼換句話說,百界千如,是一,不是百千啦。是一,不是百千!尤其是大經裡面常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禪宗常講,萬法歸一啊。一就是如,一就是中道;二就到了兩邊了,就不是中道了。所以菩薩以了達中道為善,菩薩以了達中道為可貴處啊。

那麼這些相,總無實境。我們講界,講這個三界九地,講這個三性,善惡無記,這些總是屬於妄想。依此虛妄的想陰,造成了煩惱濁。煩惱從哪裡來的?煩惱從妄想裡面來的。如果我們不打妄想了,煩惱就沒有啦。我們學佛,念念希望著斷煩惱。四弘誓願裡頭,煩惱無盡誓願斷啦,我們天天念,天天在發願,想斷煩惱。斷煩惱要不斷妄想,諸位想想,那煩惱怎麼能斷呢?!不但不能斷呢,而且增長煩惱,因為你不斷妄想,就是增長煩惱。

凡夫,不知道三界確確實實是想陰,那麼就可以說,三界惟想。因為不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就妄生染著。想陰是虛妄的,想陰所生的種種境界相,哪有真實呢?!那麼我們在這個裡面起執著,為一切染污,這樣就有了見思煩惱了。見思煩惱,這個見呢,就是見解上的錯誤,由於錯誤的見解,所生的煩惱,我們叫它做見惑。思是講的思想,由於思想所生的錯誤,起的煩惱,我們就叫它作思惑。其實見思煩惱,皆無自性啊。你要不執著,不染污,見思就沒有啦。剛才說過了,只是見解上的錯誤,思想上的錯誤。

佛把這個理論,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而可惜的是我們聽了不能夠信受,不能夠奉行啦。果然能夠信受奉行,斷見思煩惱,不是難事情。在我們中國,無論是宗門教下,斷見思、斷塵沙、破無明,實在是大有人在啊。那我們想想,為什麼人家能做得到,我們做不到呢?這個原因在哪裡。別人呢,是一聽了就相信;我們聽了之後怎麼樣呢?哎,還得去研究研究。諸位要曉得,這個研究研究啊,就是聽了之後還再打幾次妄想,這研究就是妄想啊。別人那個聰明人一聽了之後啊,這個妄想就斷掉了;我們聽了之後啊,不但不能斷,還在增加幾番妄想,這個妄想如何能斷得了呢?!

這個就是佛法與世間法不相同的所在,世間法不離妄想啊,佛法是叫我們離妄想。這就是凡夫的大病,那麼說凡夫大病呢,就是說我們自己的大病啊。我們講席也常常提醒諸位同修們,真正講究修行,不是叫你不看、不聽,是叫你天天看、天天聽,在見聞當中是不打妄想,這就叫修行,這就叫用功夫啊。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就是這麼成就的。

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是六根廣泛地接觸六塵境界,他修什麼呢?正是修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啊,實在上講就是不打妄想啊,一切境界裡頭不打妄想啊。順其自然,沒煩惱啊,那麼煩惱障就可以斷啦。

那麼二乘聖者,他亦有麻煩,他也有病。他不曉得,涅槃生死也是妄想,於是乎他捨生死取涅槃。那麼諸位想想看,這有個取捨的心,就是妄想。真如本性裡面,哪有取捨呢?!那麼諸位要曉得這一樁事情,我們今天修凈土,舍娑婆取極樂啊,給諸位說,還是妄想。這是說明什麼呢?我們這個妄想丟不掉,沒有能力斷掉,但是,要是打這個妄想啊,比那個二乘人的妄想還要高明一等,確實還再高明一等。但是有取有舍,這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最高的也只能升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啊是不行的。為什麼呢?實報莊嚴土啊,取捨之情已經斷了,沒有了。

那麼何以說這個方便有餘土還有取捨之念呢?因為方便有餘土是事一心不亂。在事一心不亂裡面,像阿羅漢、辟支佛、權乘菩薩,都還有取捨的妄念,因此他們雖然能斷見思煩惱啊,塵沙煩惱他還是不能斷的,他有塵沙煩惱。菩薩也有毛病,菩薩不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惟想而生的,所以,他緣理斷九法界,根本無明斷不了。為什麼呢?那個九法界他斷掉了,他想成佛啊,他就是說舍九法界,取佛法界。所以這個菩薩心裡頭啊,還是有取捨。諸位要曉得,這個講法呢,通是講的權乘菩薩,那麼換句話說,他的根本無明煩惱還存在。總而言之,這就叫煩惱濁。

真正聰明伶俐漢,給諸位說,那個真正聰明的人啊,就是心寂靜。我們常說,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種人是真正聰明人,心是定的,一切境界裡頭他一念不生,而什麼境界是清清楚楚,心裡沒有念頭。這個叫有智慧的人,這個就是禪家所讚歎的聰明伶俐漢啦。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照啊;心裡頭如如不動,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分別,不起妄想,這個就是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這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上根之人,也就是六祖所謂上上根人。

這樣的人,是一聞佛法,他就能通達。這個通達,不是第六意識在思維研究了就叫通達,這一思維一研究就不會通達了。為什麼呢?落到意識裡面去了,那怎麼會通達呢。真正通達,就是在寂照之中通達,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換句話說,決定不會落到意地上去,他是直接的,不是間接的。

那麼讀這一段經文,也就是聽世尊這一段的開示,果真能夠了達,當是想時,即是無想,我們能不能夠表達呢?這是說實在的境界,想與無想,是不二啊,這才叫真正的無想。想與無想要是二,那是無想還是想,想無想。呵呵,想無想是什麼呢?那個功夫差一點的呢,就是無想天人,無想定。高一點的人呢,阿羅漢就是這樣的人。咱們經前面說得很清楚了,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阿羅漢想什麼?想無想。所以他只有寂,沒有照,他不起作用,這個釋迦牟尼佛說是他墮到涅槃坑裡去了,是這麼一個境界。

所以佛法裡面講無想,是講想無想不二,這是真的無想。到這個境界,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無想。這越說越玄了,呵呵,越說越難懂了,但這是真的,這樣才能破想陰啊,才能夠見性。才曉得想陰它的真性是什麼,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元是妙真如性啊。

古德有一首偈子說,「妄想元來本自真,除時又起一重塵,言思動靜承誰力,仔細看來無別人。」正與永嘉證道歌一開頭,他老人家也是這麼說,「不除妄想不求真」,為什麼呢?妄想跟真,是一不是二。二,才有取捨。一,哪裡有取捨?!一沒有取捨啊,有取捨就錯了,這也是最難體會的一層意思。那麼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莊嚴,想陰是主宰,都是從想陰而生的啊。

那麼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世尊就從這個兩個比喻上來說明想陰之虛妄不實在。說: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

就是我們講這個酸梅啊,口說酸梅,聽到的人就流口水啊,這個是講的反應,有的人流口水反應。這個口水流了,不從梅生啊,沒有梅,眼前並沒有梅啊,只不過是說說而已,所以說是非從口入啊。眼前並沒有梅,你的口水不是從梅生的,你口裡頭也沒有嘗到這一個梅,非從口入啊。非從口入是什麼,說這一句話,佛說這個酸梅,這句話並不是從你口進去的,你耳聽進去的嘛。那麼換一句話,你口裡流酸水的時候,這簡直不相關嘛。為什麼人家口說,自己耳聞,聞了之後啊,口裡頭會流口水?這是什麼呢?聽了之後打妄想,想到那個梅很酸,口水就流出來了,那麼這就是說明想陰本來是虛妄的。

【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說這段文也不必細說,一看意思就懂。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看出釋迦牟尼佛是辯才無礙啊,他這個辯論可以說是相當的到家。那麼總而言之,既然曉得說說這個酸梅並無根源,就知道想陰不是真實的。

【想蹋懸崖,與說相類。】

我們想到腳要蹋在懸崖上了,身上發軟,心裏面發慌,腳心酸澀,這個情形跟上面是一樣的。那麼換句話說,這個反應呢,也不是從崖生的,也不是從足生的,由此可知啊,只不過是一個虛妄的想像而已。

那麼由此我們也能夠體會到一樁事情,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證實一樁事。想陰之所處,就想陰,也能夠通達實相。《楞伽經》裡面講,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前聖是指佛菩薩,他們所親證的境界,可以轉相傳授予後來的人。想陰無自性,無自性之性,就是妙真如性。世間的學問,世間的宗教,對於一切萬法的根源,都沒有找到真正的根本。真正的根本,在佛法裡面就是講的妙真如性啊,這是真正的根本啦。真正的根本,是一不是二。正因為如此,佛叫我們生平等心,為什麼呢?萬法是一不是二啊。

那麼我們粗說,從這個粗境界上來探討。儒家也找宇宙人生的根源,道家也講宇宙人生的根源,外國的這些哲學、宗教都在那個地方尋求啊,所以有許許多多的學說,我們看起來啊,也相當的高明。可是怎麼樣呢?沒有能夠找到一個萬法歸一。好像那個大樹一樣,很多這個枝啊,通通都在枝葉裡頭尋找,沒有找到根。幾時找到根了,哦,原來這個根是一啊,不是二啊。找到了根,問題全部都解決了。找不到根呢,問題就解決不了。

譬如說一棵樹,兩個枝,如果沒有找到這個根的話,在兩個枝裡面,它是對立的。既有對立,免不了就有爭論啦,就有取捨。尤其在今天,一般這個大眾,求知的慾望比過去的人來得強烈,求知的機會,比過去人來得多。求知是好事情啦,但是求知這個智慧要不能達到究竟圓滿,這個智慧就是麻煩事情。何以呢?不圓滿就有爭論;一有爭論呢,這個世界就沒有安寧日子啦。不達到究竟徹底,必然造成思想上的大混亂,就好像沒有找到根本呢,那個枝枝葉葉那是太多太亂了,一個不服一個,這個世界怎麼能得到安寧呢?所以今天講真正的學問、究竟的學問,比過去是要來得重要。那麼真正的學問確確實實是在佛法里,這個是舉世公認的,不是某一個人說的,連西方的學者也承認。真正達到這個學問,他心是清凈的,是平等的。心清凈平等,問題就解決了,世界才能太平啦。

那麼換句話說,真正體驗到、證實到萬法是一不是二,這個森羅萬象從哪裡來的?想陰變現出來的。細說這個道理,通在唯識學了;性宗裡面固然講,但是不像唯識分析得那麼樣詳細。那個這個也是由於根性的不相同,這個妄想少的、心清凈的,學性宗就好,簡單明了,一聞千悟;那個喜歡打妄想的,妄想特別多的人,那怎麼辦呢?學唯識。唯識什麼呢?就是叫你打妄想。把你那個亂想啊,唯識就是做一番整理的功夫,還是叫你繼續去想,但是什麼呢?把你原來的亂想都給你納入軌道,給你整理,使你是有次序、有條理、有層次,你去想去吧。這是兩個路線啊。想到無想的時候,你就通達了,這才能夠見性。幾時見到妄想無性,這才是真正契入法性之真中啊,所謂實相真性,無相無不相啊,全在個人認得。

下面這一句是總結,【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麼這個想陰,如果是因緣性,那再前面這個例子裡面講呢,一定是不離酢梅與口說而有。如果是自然性的話,那麼談梅,梅是酸性的啊,那個腳應該發酸啦。想到懸崖,懸崖的時候,應當口裡頭出水啊,才合乎於一種自然性啊。可是現在情形不是如此,正是唯識裡面所講的,各隨種子習氣而出,說得明白的,還是唯識,種子自類相生啦。所以,它也不是無緣無故而有的,非自然非因緣,也不是無因而有的。那麼由此可知,當其想時…

編號079-b/133–會通四科之一 五陰即如來藏性 想陰 行陰

那麼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應當曉得,妄情未盡的時候,我們第一個目標,是希望著易凡為聖,這個好比是說是爬樓梯一樣啊,先上個第一層啊。特別是求生凈土,這是講方便當中的方便,並不是說生了凈土了,那就算是了事了,那就錯了。生凈土啊,是向這個道路上,進了一步啊。那麼由這一步,再向常寂光取證,這個就對了。只要我們跨上了凈土啊,求證常寂光,不是難事。如果在娑婆世界,不取凈土而證寂光,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那麼修凈土,諸位必須要記住,凈土是千經萬論,可以說是經經指歸凈土啊。凈土的原理,是心凈則土凈,而念佛呢,正是凈因的一種方便法門。就是凈心呢,凈心的一種方便法門。我們這個心裡頭妄念起來了,這個妄想起來了,怎麼辦呢?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妄想壓下去,這個就是去妄想,修清凈心的方法。所以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叫做覺呢?「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覺!念起來不怕,起了個妄念了,立刻就「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妄念就壓下去了。久而久之,妄念沒有了,不起念則已,一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樣的人,決定生凈土。為什麼呢?他沒有妄念了。他有妄念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所以他與西方才能相應呢。

到這個境界,剛才說了,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一片。這樣的人往生,他自己曉得,臨命終時,自己曉得什麼時候去,清清楚楚,這多自在呢!如果念到見思煩惱都斷掉了,這就證得事一心。所謂見思煩惱啊,人我執空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沒有貪嗔痴慢疑,沒有惡見,這個心裏面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做事一心不亂,這個的果報在方便有餘土。所以像這些境界啊,都要清楚。

但是這個裡面啊,有一樁很重要的事情,我要提醒大家,那就是我們一定要修福。這個不修福啊,臨命終時,他害病;這個一害病,說老實話,沒有把握啦。臨命終時,不害病,給諸位說,決定做主。這個人臨命終時沒有病的話,那真是十方法界他喜歡到哪去就到哪去,自由自在的,就怕的是病!

我也給諸位說過,我們從前這個臨濟寺的一個大護法,林道奇居士,他是台灣銀行的襄理,那麼這個圓山臨濟寺念佛會,就是他們幾個人發起的。他臨命終時就不行,他得了病,癌症,痛苦萬分。偶爾清醒的時候告訴我說,不但佛號他自己不能念,聽到別人念佛,他就討厭。所以這個臨命終時,病痛的障礙太大了,一生念佛,這一關要過不去,還是不能成功。

所以,修福重要啊!諸位要記住啊,不必求享福啊;那個享福的事啊,留到到極樂世界再去享福去。現在我們只修,不享,到極樂世界再去享去。我們修福,唯一的希望,就是臨命終時,沒有病苦,清清楚楚地去。用不著別人助念呢,為什麼?自己清清楚楚嘛,何用別人幫忙呢?用不著!那麼這一生啊,就沒有白過啊。

什麼叫做修福呢?給諸位說,無條件地幫助一切眾生,這是修福,這個是真正的修福。慈悲一切,利益一切眾生,自己心清凈。像金剛經裡面佛所說的,度無量無邊眾生,這是修福啊,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自己清凈,絕不享受,絕不圖別人報答。要把這個求報答的念頭,求享福的念頭,要把它斷盡。果然如此,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

我們大眾在一會,這個在佛法裡面講,緣分啦。緣分,不能掛在心裡。為什麼呢?緣分是當體即空,緣聚的時候,一點歡喜心沒有,心是清凈平等。散掉的時候,也不懊惱,也清凈、也平等。哎呦,聚的時候就歡喜,散的時候就惱喪,這不行啊,這個玩意兒,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障礙啊。

所以,古德常常教給我們,智人用心如鏡,這一句話說得好啊。那麼唯識裡面講,大圓鏡智,這個大圓鏡智,豈不就是教我們用心如鏡啦。照在鏡子裡面,這是緣聚啊,鏡子裡面也有反映啊,那個像也有種種動作,清清楚楚,一個也不漏啊。可是怎麼樣?他如如不動!正是金剛經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能做到是用心如鏡。這個是真心,決定不是妄心。

佛法,就是叫我們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之體,就是平等心,上與諸佛平等,下與阿鼻地獄平等。換句話說,佛與魔,在我們目前,絕不會生分別心,「哎呀,這個是佛,那個是魔」,有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啦,這是妄心。為什麼呢?分別是妄心呢,真心不分別啊。

本經前面給我們講過啊,叫我們舍識用根,十番顯見,意思就是在此地。我們用見性去見,見性沒分別,見性就是真心。這還是講什麼呢?帶一分妄的真心。那個妄是什麼呢?妄是眼根,帶著這一分妄,它不起分別。眼識,第六識,第七識,就有分別了。分別什麼是佛,什麼是魔,那是它們的事情。

這個沒有分別心,那佛與魔,知道不知道?當然知道。像鏡子一樣,他照,照得清清楚楚的,那佛是佛相,魔是魔相,清清楚楚,他就是沒有分別心。樣樣清楚,一點都不迷惑,這個叫般若智照啊!心地清凈平等,這就是大定啊。定慧等用,就是這個境界。這個修行法,是最高明的,這是直接修常寂光凈土的方法,也是我們中國禪宗六祖所傳的接引上上根人的修法。禪可以用這個方法修啊,凈也能用這個方法修。

實在講這個凈呢,比禪還要來得方便。這個凈,心裡就一句阿彌陀佛了,不生分別,雖然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但不起能念之我相,也不起所念之佛相。為什麼呢?一起能所啊,就是妄念,那是什麼呢?想陰呢,妄念呢。佛號念不念?念,一天念到晚,從來不間斷。雖然一天念到晚,心清凈,心平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頭,能所雙亡啊,萬法一如啊。這一種念,給諸位說,就是經上講的理念,這是修「理一心不亂」,那比事一心高明太多了。事一心是什麼呢?裡面沒有離妄想之念,這個是離了妄想之念,這個境界高啊。所以他的成就也高,念到一心不亂了,是屬於理一心不亂,果報,在實報莊嚴土。

這個向下一段呢,是講的行陰。我們把這個經文念一念,怕的是時間夠了。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是把行陰比喻作瀑布,這個瀑布是水流得最急,取這個相,波浪相續。那麼這一段是比喻所謂真心不守自性,這一動啊,就變成了阿賴耶識了,正是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有無明呢,就把本性變成藏識,就是阿賴耶識。這一變成阿賴耶識之後,又被境界風這一拂動,這第二個能變呢,就變成末那了。我們講的末那,末那翻做意啊,末那是意識,這個意,就是識。那麼第六這個意識,也叫意識,是從末那生的,所以末那也叫做意根,這就是第二能變呢,變成末那。而第三變呢,這就變成前六識了。可是變成末那的時候,這個時候有微細流注,所謂是生住異滅,念念不停啦。佛在經裡面給我們形容的,是粘湛妄動,這個是行陰的相狀。

行陰,就如同瀑流,隨境隨轉,像那個流水一樣,流得那麼急,波浪那麼大。但是諸位要曉得,你看流水,那個流水啊,是後面的水不會到前面去,前面的水也不會到後面來,所謂是後浪推前浪啊,隨波逐流,實實在在是了不相及啊。那麼行陰,行這一個字,就是行動,它的定義,是遷流、造作之義。造作啊,這叫做有為相,在百法裡面,我們稱之為有為法。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面,行陰包括的心所法最多。五陰裡面的色,是百法當中的十一個色法。受與想,只是五遍行裡面的一個受心所,一個想心所。那麼行蘊呢,就包括了其餘的四十九個心所法,通在行蘊裡面。你們過去看王恩洋的那個心經的註解,他後頭有個表,就是五蘊跟百法配合起來,有一個表解,你一看就曉得了。所以行陰,是以遷流、造作為它的定義。

那麼有為法它這種遷流的性質啊,實在講是自然的,剎那剎那,生滅無常啊,所謂是念念遷謝,無有休息。而我們一般講苦,行苦,也跟這個性質想接近。你譬如說,苦苦與壞苦,這個相很粗。行苦的相啊,很微細,不容易覺察。以我們一個人來說,我們從生到老死,是剎那剎那在那個地方變遷啦,不是忽然就老了,忽然就死了,不是這樣的啊。俗話常說,青春不駐啊,這個就是行蘊的現象。所以說,所謂的行,如同瀑流,就是剎那生滅,念念不住。我們人的衰老,剎那剎那地衰老啊,後一剎那不會進入前一剎那,前一剎那也不會退轉到後一剎那,確實啊,就像水一樣,就像那個流水一樣。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我們要覺悟,我們不要被這個事實真相欺騙了,不可以麻木在這一個現象之中,要覺悟啊。

這雖然是個妄相,而且是非常不好的一個妄相,我們應當求方便法來解決。那麼解決,就是了生死出三界啊。行陰,是生滅不住啊,生死死生呢,永遠沒有完了的時候。我們了解這個真相,超越這個真相了,那就不生不滅了,我們要求的是求不生不滅。

五陰是魔啊,如何能夠脫離這個魔掌呢?色受想行識,這五陰都是魔。前面說過啊,佛魔不二啊,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你只要有分別、有妄念,你就出不了摩掌。幾時在一切法裡頭離分別、離了妄念,那個魔原來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啊,正如前面佛跟我們講的,四科七大,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那麼這就是把根源找到了,這問題就徹底解決了。根裡頭是一,不是二。從根裡頭長出這個枝啊,嘿,是有五枝,色、受、想、行、識五枝。到底下,見到根,哦,原來是一啊,不是二啊。可是你沒有見到根的時候呢,明明是二不是一嘛,麻煩就在此地。

可是我們起心動念,決定找不到根。那好了,我們不起心動念,還是找不到根。為什麼呢?因為你不起心動念,你還是起心動念呢,你起了一個不起心動念的念,關鍵的問題在此地。所以我們沒有入這個境界之前,要虛心,要勤學,決定不允許發生誤會,把一個似是而非的境界,當做真實的境界,這樣我們要吃大虧、上大當,所以得認真地修學啊。

我們看看古來的那些菩薩大德們,不但是沒有開悟的時候,人家勤學;悟了以後,還是勤學;到等覺菩薩,還是勤學。始終沒有懈怠的相,沒有自滿的相,都是在虛心學習。這種精神,我們應當要學習。

好,今天呢,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感應故事之:一件奇異的兇殺案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18
投足震動魔宮殿的大勢至菩薩
佛教中「菩薩」語義之探源
見者有福,千姿百態的觀世音菩薩聖像!

TAG:菩薩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