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兩個簡單步驟可以測試出配偶的性格相似度,按照圖中的指示無意識地做出動作,並匹配其所代表的字母組合(單身貴族也適用哦):
四種性格分別代表:
USA:善解人意
UU:樂觀自信
SASA:理性幹練
SAU:冷靜穩重
這只是一個好玩的小測試,並不代表嚴謹的性格分析,不過你的另一半和你的結果一致嗎?
「相同相吸」 VS 「相異相吸」
兩性親密關係中,有些人很容易找到另一半,有些人則很難。這種難易程度取決於我們最看重的伴侶特質是什麼。長期以來,人們就相愛是 「相同相吸」 還是 「相異相吸」 爭論不下。「相異相吸」 指的是在愛情里人格特質差異越大的雙方越容易相互吸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互補型情侶。而「相同相吸」 則要求感情雙方有更多相似的人格特質。那麼究竟是互補型戀情更靠譜,還是相似度高的戀情更靠譜?
文學影視偏愛「相異相吸」
許多文學影視中都宣傳著 「相異相吸」 的愛情觀點,比如火遍大江南北的《我的野蠻女友》里,憨厚老實的男主勾搭上刁蠻任性的女主;少女心代表作《惡作劇之吻》也是一樣,天才少年江直樹只對算數都算不清的笨蛋袁湘琴有感覺;還有當年讓無數人哭瞎雙眼的《泰坦尼克號》,描述了千金小姐 Rose 與三等艙流浪畫家 Jack 一見鍾情的故事......劇情里只要一安排各種不合的歡喜冤家、身份地位相差懸殊的兩人相遇,我們就能猜到他們最終一定會在一起。
為什麼影視劇里總愛編排 「相異相吸」 的套路呢?其實這正是因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見到的都是性格相投、門當戶對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所以文藝創作者更偏愛講述現實中發生率極低的愛情故事來吸引大眾的眼球。放眼當下的社交網路與相親網站,基本都是建立在興趣愛好的相似度上來匹配男女雙方的,這說明社會的主流傾向於 「相同相吸」 的觀點。
不過影視作品裡的確也有反映 「相同相吸」 的經典案例。比如 2016 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參展影片《龍蝦(The Lobster)》就將 「只有完全相同的人才能相互吸引」 的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故事發生在一個反烏托邦的世界中,所有單身的人都會被關進城中酒店,45 天之內如果他們不能在酒店內找到配偶,就會變成動物。而影片規定的配對前提是雙方必須在各個特質上 「完全一致」 ,正是因為跟自己 「完全相似」 的配偶很難找到,所以酒店裡大部分的人都變成了動物。男主角跟男配角為了繼續做人,想方設法模仿目標配偶的特性,影片里的兩個模仿場景十分有趣:
1. 男配角為了跟先天性留鼻血的女孩配對,每次見她之前都拿鼻子狠狠地撞牆或者是塗抹假血在身上。他告訴女孩自己也有這個先天性缺陷,女孩知道後欣喜若狂,兩人很快就結婚了。
2. 眼看著變為動物最後期限就要到來, 男主迫於無奈選擇了酒店裡的一個短髮殺手作為配對目標,而這個女殺手在酒店內是出了名的冷酷無情、殺人不眨眼。多次搭訕失敗後,他來到天台浴池與女殺手一起泡澡,兩人沉默沒有任何交流。女殺手在吞下酒杯里的櫻桃後,忽然毒性發作般地劇烈顫抖,接著假死倒在浴池中。全程男主只是冷漠地看著她,沒有任何反應。片刻之後女殺手恢復正常,面無表情對他說:「很好,我們適合結婚。」
拋開文藝創作里的愛情故事不談,為了深入分析現實中兩性吸引的奧秘,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遍愛情的全過程。愛情的全過程起初我們被對方的外表所吸引,時間一久,外表不再是吸引力的來源,對方的內在因素影響著我們的感覺。一種無意識的直覺在反覆追問自己:「有了 TA 我的人生會更完滿嗎?」
當雙方給出的答案都是肯定時,二人之間的化學反應就會愈加強烈,尤其是性方面的慾望。戀愛初期,兩個人輕而易舉地就能擦出無數愛的火花,甜蜜的滋味在四處蔓延。直至雙方的神秘感完全破除,激情消耗殆盡,感情就會進入一個危險的不穩定期。雙方開始不可避免地在感情中感到焦躁與不耐煩,因此導致維繫感情最重要的安全感也在逐漸消失。其中任何一方對於安全感的不斷質問與需求都會使愛的激情變得寥寥無幾,一段感情往往就此終結。與之相反,良好的戀情始於激情(特別是性生活很和諧),而在後期為了保證愛的持久性,雙方會克制對於性的慾望,將對方從愛人的角色轉至親人的角色。婚姻里更多是 「相同相吸」我們父母那一輩人戀愛的對象基本就會成為結婚的對象。現代的社會輿論不再強迫每個人必須有一段長期戀愛關係 —— 婚姻。也就是說,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嘗試短期的自由戀愛。調查研究顯示,人們雖然嘴上說喜歡那些與自己性格迥異的人,但在婚姻的最終決定上,多數人還是選擇了跟自己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致的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非常認同那些與我們的思想、追求、生活態度相似的人。同類之間往往能非常默契地理解對方的選擇,因此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吵,雖然會少了一些刺激與新鮮感,但是從長期來看,性格相似的人在彼此缺點的容忍度上佔有更明顯的優勢。
有趣的是,在婚前的戀愛演習中,幾乎所有人都會想方設法地嘗試與自己人格特質相反的伴侶墜入愛河,比如說 「內向者」 搭配 「外向者」、做事隨心所欲的人搭配愛做計劃的人,工作狂搭配享樂主義者、愛冒險的人搭配保守派。也就是說,人們在長期擇偶上大多選擇性格相似的人,然而在短期擇偶上會傾向於挑選性格相異的戀人。兩種選擇的差異並非刻意而為之,而是短期擇偶中性格相異的戀人往往早期就夭折了,性格相同的戀人更容易從短期關係發展成長期關係。那麼人們為什麼還是想要在短期擇偶中體驗 「互補型情侶」 呢?
「相異相吸」 現象的本質
自己不具備的特質,不代表我們不想擁有,更多的時候是 「儘力了還是沒辦法擁有」。一些論調說 「愛上相反人格的戀人就像被閃電瞬間擊中一樣」,但是閃電擊中你是因為你離金屬物體太近,「相異相吸」 對你起作用也是因為對方身上明顯的特質擊中了你的 「玻璃點」。這種 「玻璃點」 是指那些我們天生不具備但卻非常想要體驗或者擁有的東西。我們會一直追求那些人生中還未得到滿足的需求與體驗,比如說更好的溝通、更多的愛與安全感、來自大眾的支持以及慰藉等。但是其中的一些需求與體驗卻剛好來自於我們性格的反面,可能是像自由、冒險、挑戰或者刺激等等。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 「內向者」 愛上 「外向者」 的過程:假設你是那個內向膽小的一方,從小的生長環境把你塑造成了這樣。其實每一天你無不在幻想,哪怕只有一次,你能夠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站在舞台的中心,只是現實中的你沒有勇氣與能力做到。這時,身邊忽然出現一個開朗外向、富有激情與感染力的社交達人,瞬間就擊中了你的 「玻璃點」 —— 你想和 TA 呆在一起,去真實地體會萬眾矚目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又比如《泰坦尼克號》里出身貴族的富家小姐,從小就一直嚴守家族族規,生活中一切必須聽從長輩的安排,哪怕是婚姻也得按照父母的意願進行利益聯姻,她幾乎沒有體驗過自由選擇是種什麼樣的滋味。直到有一個英俊瀟洒的流浪畫家向她拋出了愛情的橄欖枝,一針見血地擊中了她壓抑已久的 「玻璃點」,哪還有什麼時間去考慮未來,只想立馬衝動地享受那前所未有的自由人生。Jack 和 Rose 「相異相吸」 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看上去那麼美好,大多是因為船沉了,如果泰坦尼克號沒有沉船,最終的現實結局也許是 Rose 依舊嫁給了那些門當戶對、擁有相同物質觀與人生經歷的富家子弟,與《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女主角的選擇一樣。
歸根結底,「相異相吸」 的本質在於:每個人都想用最低成本去體驗截然不同的人生,完善自己的人格與閱歷。
體驗不同的人生方式有兩種途徑:
1. 改變自己,在未來親身經歷這樣的人生。
2. 跟擁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從對方那「借」來 TA 的人生體驗。這種暫時的體驗滿足了我們長期以來的願望,帶來短時間內的極大幸福感,就好像自己煥然一新了。
比較以上的兩個選擇,明眼人都看得出選擇 2 更為輕鬆、成本更低。如果改變自己真的那麼容易做到,那麼人人都該是馬雲或劉強東了。再者,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多麼糟糕,甚至還有人挺滿意現狀的,只是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想要體驗自己還未經歷過的人生,用此來豐富自己的人格與閱歷。
就像我此時正在這裡靠寫文章為生,我熱愛我的工作與生活,但同時也很想感受一下那些靠臉賺錢的模特與明星是種什麼體驗?那些環遊世界的攝影師是種什麼體驗?那些金融投資界的巨人又是一種什麼體驗?改變自己幾十年來的思考方式與生活積累可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放棄目標明確的未來去賭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對我來說機會成本太大,所以我並不會僅僅出於好奇心就去顛覆現有的人生。可是此時要是出現一個我感興趣的、與我性格特質相異、擁有不同經歷的人想要跟我約會,我一定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去與TA一同體驗他的人生。別忘記之前提到過的短期擇偶與長期擇偶的區別,反正我還有多次後悔與選擇的機會,不是嘛?
如何選擇合適的伴侶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在三觀上相似的情侶會走得更遠,人們在短期戀愛關係中 「相異相吸」 只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人生體驗。隨著社會對長期戀愛關係的輿論減輕,人們可以隨意更換伴侶,人們更願意在短期擇偶中找到互補特質的人,用最低代價體驗別人的人生,豐富自己的人格。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伴侶呢?
1. 了解自己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現在擁有的特質是什麼、達到怎樣的程度,並且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還想擁有的人格特質是什麼樣。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與閱歷是我們的天性,這並不是一件多麼自私的事情,互補型情侶的戀愛過程能很好地幫助對方擴展不同的思維與行為方式。
其實找相同或者相異的戀人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很多人在還沒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的前提下,就風風火火地投入到一段衝動的感情中。到頭來當他們發現雙方極為不合適時,第一個想法不是接受這個現實而是想方設法去改變對方,導致矛盾持續升級。健康的親密關係都是舒適的,雙方在了解清楚自己和對方的情況下相愛,在戀愛的過程中不斷互相學習與成長,彼此成為了更好的人。
2. 自我提升 —— 產品包裝理論
作家黃凱莉有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她把兩性擇偶的過程比作產品從包裝到售出的過程。你的產品首先要外觀精美、質量過硬,後期的花式推銷手段才是有意義的,蘋果產品就是最好的例證。同樣的,你想要找到最合適的伴侶,就得先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把自己這個 「產品」 的內核塑造得夠硬。這種學習還真不只是內在的,外在也需要兼修,就相當於給自己做了完美的 「產品包裝」。當 「產品本身」 有了質的飛躍時,等待你的機會與接觸到的人都會提高好幾個層次,這個時候就需要你進行 「產品的自我銷售」 了,練習如何展現自己的魅力、擴大社交圈、掌握溝通的技巧等。
3. 多談戀愛、多溝通 —— 談戀愛是矯正靶心的過程
戀愛的理論已經分析了那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實踐。雖說三觀相符的情侶會走得更遠,但是隨著持續的學習與進步,我們的三觀也會有所調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試錯,簡單來說就是:多談戀愛。戀愛與婚姻的過程就像射擊的過程,一開始按照你的方式是射不中靶心的,但是一次次的試錯都能讓你不斷調整射擊的方式,直到最後穩定地射中靶心。談戀愛就是這個試錯的過程,每一段戀愛都能矯正你處理親密關係的不當之處,同時明確自己對最終伴侶的要求。不過起點再合適的伴侶也是需要保持溝通的,互相知道對方不同階段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溝通就意味著雙方進步的頻率大致相同,默契度也會保持在最高的水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心有靈犀一點通」。同時溝通也是防止 「第三者」 出現的最好方式,還有誰能比你更懂 TA 、讓 TA 快樂呢?
我也在這裡祝福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伴侶:Good Luck !
參考文章鏈接:
1.http://www.medicaldaily.com/do-opposites-attract-or-does-attract-relationships-understanding-science-love-276918
2.http://www.loveatfirstfight.com/relationship-advice/conflict/opposites-attract/
3.http://elitedaily.com/dating/why-opposites-attract/1244200/
校訂:吳巍、姚色豐
話題討論:
你有什麼維持親密關係的小技巧嗎?
歡迎在文章末尾留言!
新生大學精選文章,你也應該讀一讀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至相應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