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
今日中國,仍在穿越歷史的三峽。這樣的階段,水域開闊也暗流涌動,大河奔騰卻泥沙俱下。如何準確把握時代方位、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問題,從未如此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
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
解決問題的願望迫切,可以理解,更應該重視。不過,如果能多點「過程意識」,會更有利於看到主流、達成共識。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佔三分之一。異地高考理應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開閘放水,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即使翻番,也無法滿足如此激增的就讀需求。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不正是在這樣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漸逼近問題的最終解決?
抽象的價值,存留在理論之中;具體的公正,則需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像喊喊口號那樣簡單。醫療改革既需協調利益魔方,更需面對海量剛需和分布不均的現實;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確,具體調整卻是複雜的系統工程。知易行難,在當前中國,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種簡單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見影搞定所有「中國式問題」。
有「權利意識」也要有「法治觀念」
一個成熟的社會,有許多不言自明的遵循。任何個人權利的行使,都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不得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唯其如此,自己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權利才能得到維護,社會的福利才會趨於最大化。
今天的中國,正處於從傳統到現代的艱難爬坡中,法治觀念必須「跟得上」權利意識的步伐。一邊是權利意識已經成為人們的慣性思維,一邊是法治觀念尚未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其間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會生活的失序。權利如果不能正確行使,不僅不能成為法治進程的鋪路石,反而可能變成社會動蕩的導火索。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設心態」
與解決問題相比,做個「批判家」並不難,對照理想,現實的缺憾俯拾即是。做個「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這個社會怎麼了」,微博便會「很有氣質」。但是,複雜的矛盾不會因批判自然遁形,社會的正義更不會因批判自動實現。
批判是通向正義感的捷徑,是體現存在感的絕佳方式,但歷史的責任不允許我們滿足於道德飆車。中國的進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該不該」的判斷,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尋。制度的改革,社會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眾人一起發力。鞭撻黑暗時,點亮蠟燭;蔑視貪婪時,拒絕同流;痛斥冷漠時,伸出雙手……我們不僅要做提出問題的共同體,更要做解決問題的共同體。
有個體意識也要有全局觀念
從世界範圍來看,20世紀以後,傳統的權利概念經歷了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即絕對的、排他的權利須受到某種限制,以服從公共利益的需要。這個過程也是作為個體的公民重新進入社會的過程,是意識到權利之上還有社會責任的過程。無視他人權利和社會整體利益,脫離時代的語境,抽象的權利只能在現實中逐漸風乾。
不要總讓「個體」與「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總將對「全局」的考量,放在「個體」的對立面上。標籤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維陷入絕對時,真理即成謬誤。如果說,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覺醒,只是公民意識成熟的第一步,那麼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還需要每一個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觀念,更多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懷
考量利益,並非讓利益的追求絕對化。表面上看,精緻的利益計較未必無益於社會的進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內創造出經濟奇蹟。利益最大化的風輪,很容易鼓盪物質的城堡遍地開花。然而,這樣的城堡卻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進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會在意公共問題,只關心物質利益的人不會關心社會福祉。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懷,我們的身邊便會充斥利己主義的鐵杆擁躉,責任能夠淡忘、道德可以離席、靈魂容許出醜。
利益的風暴撕碎了懸在一些人頭頂的崇高雲層,人不過是慾念死海中一個小小的漩渦。「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與實利掛鉤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矯情」,利益於是成為時代價值的「粉碎機」,讓我們的社會只剩誅心之論,難言感動信任。
摘自《人民日報》系列評論
推薦閱讀:
※G20是個什麼鬼?
※上層社會越來越富的真相…
※顧春芳有什麼背景嗎?
※和辛德勒齊名,與他合影的猶太人都死了
※2014年的《國劇盛典》有哪些值得稱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