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中的月亮意象
李萌
摘要:在中國文化中,月亮象徵著美好、純潔,李白是盛唐氣象的代表,當皎潔的月光照在他的身上,抬頭,為嫵媚的月亮傾倒,以月亮入詩,月亮也變得豐富多彩。
關鍵詞:李白月亮意象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在充滿複雜情感和豐富想像力的詩詞人眼中,它們卻往往被賦予了特定的內涵,寄託了詩人詞人特定的情感(理想,憧憬,希望;哀怨,孤獨,迷茫)。月亮是李白最愛的意象,他的詩歌中有三分之一都提到月亮,于丹說過:「李白這個人,心中的醞釀,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實在他的心裡,一個人只有在心裏面有無限光芒的時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隨,所以明月是他最淺顯的一個意向」。因此,李白對「月」這個意象的完美運用,在他的一些詩作里完全能夠體現出來。
月亮被賦予各種象徵意義,首先是由於它自身的特徵。
在古代,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再加上月亮結白、溫婉、在雲中的羞澀,月亮成為女性的象徵。李白的《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到「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這時新月初上,美人的面容象月色般皎潔,她們輪番歌唱、起舞;歌聲悠揚,隨風遠去,追逐行雲。
古時候交通不便,相隔兩地的親友難以聯繫,夜晚更是寂寞,每每仰望天空,看到月亮,就會浮想聯翩。提起李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雖然遠隔千里,但卻望著相同的明月,明月將友人分隔,卻又將友人聯繫,所以,這一舉頭一低頭,詩人的思念之情便因月亮而真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聽聞友人被貶,詩人為他發愁,只能把這樣的憂慮告訴月亮,讓月亮替他照耀遠行人。一輪月亮聯繫遠隔千里的友人,這也是李白望月懷遠的原因。
更多的,李白通過月亮寄託情思。《月下獨酌》便是詩人在月下悟道,體驗塵世孤獨,尋求精神的皈依了: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開篇便表明自己「獨」,所以才「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體現李白的浪漫;讓月和影「暫伴」,及時行樂,產生「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幻想,雖然孤獨,有酒與月,暫時起舞。不過又想到「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又有一些落寞。感到現在我們雖在一起對飲買醉,交互情感。可是當醒來時便各自分開了。讓讀者也不由了產生了一種為其悲痛之情。但李白畢竟不會糾結於小情,他是浪漫、飄逸、洒脫的化身,他高唱「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聲明現實的殘酷並不能壓制自己對理想的渴望。現實中不可的事,我們可以相約到遙遠的天際去。
總結::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餘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酒、劍、月是伴李白走過一生的意象,代表了他的豪氣、俠骨和浪漫。
推薦閱讀:
※封期任 | 滄桑的文字里,故鄉縮成了一輪月亮
※月光下的思念(晚上的月亮)
※「你說啥?我不聽不聽不聽~」丨從月亮星座看傾聽方式
※張若虛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