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艾條里的養生經》

  《艾條里的養生經》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灸,灼也,從火,久聲。」 ——《說文解字》

  火把人類與動物界區分開來,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薪火相傳。根據考古發現,早在80萬年前的蘭田人和50—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遺址中就發現了用火的遺迹,這表明人類對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務訓》)的生食生活過渡到「炮生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並且進一步發明了人工取火,並且把發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無獨有偶,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普羅米修斯盜火拯救人類的傳說。由此可見,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類生存繁衍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與自然界的鬥爭中,火不僅賜予人類溫暖、光明和食物,還在與疾病的鬥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華民族的先人們發明的一種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醫療方法。

  「灸,灼也,從火,久聲。」艾灸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即用燃燒的艾絨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發現與使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自身發展,也為灸法的產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較為普遍的觀點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燒烤食物時,本身就會產生周身發熱、舒適和輕鬆的感覺,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節,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緩解,久而久之,產生了以火療病的認識。或者是在用火的過程中,可能發生了皮膚的灼燒傷、燙傷等現象,意外地發現固有的疾苦得到了減輕或消失,不斷重複的經歷產生了經驗,因而產生了灸法。可見,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產生與我國北方人民的生活習慣、條件和發病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北方天氣寒冷,多發與風寒相關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應運而生也就不以為怪了。因寒致病給人造成的痛苦,由於得到溫熱的治療,產生了舒爽感,而且這種溫熱效應能夠持續一段時間,達到了減輕疾苦的目的,又沒有其他療法帶來的不適感,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中華民族的繁衍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一直沿襲至今,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煥發了勃勃生機。

  灸,從久聲,形聲且會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長久,久遠的含義。認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視「久」,運用「久」。火和「久」有機結合,就能夠達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內涵,不外乎三個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於身體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發出的溫熱效應能夠產生治療作用,但是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療對機體刺激的規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的乘積,取決於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施灸時或施灸後刺激效應的時間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於提高療效,防止不良反應。《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說:「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說要想達到艾灸產生治療效應的灸量,也就是產生得氣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齡確定灸量,叫做隨年壯。《素問?骨空論》記載:「灸寒熱之法…以年為壯數。」比如你今年40歲,那麼在穴位上你適宜的灸量就是40壯,這種方法便於記憶,切合實用,非常適合家庭自我保健。現在我們使用灸療其實是很靈活的,不必墨守陳規,只要艾灸時皮膚微微發癢、發紅或者有一點點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時候會出現放射傳導感更佳,中醫稱為「得氣」。有了得氣感就說明產生了明顯的治療作用,也就是達到了灸量,這樣就可以了,應用時千萬不要矯枉過正,灼傷皮膚,化膿感染。應掌握的原則就是在不損傷皮膚的情況下,使艾灸的刺激達到足量,維持溫熱效應的持續性,體現「久灸」的特點。

  其二,艾灸治病養生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使用才能發揮神奇的療效。艾灸通過激發和扶助人體的正氣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保健延年。這個過程是要不斷積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點燃人體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與艾灸時刻相伴,才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專著《扁鵲心書》中有首詩是這麼說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功力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鑯壽算又如何。」在斗轉星移的365天中,時常不忘灸一灸我們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身輕體健,不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樣長壽。古人特彆強調要堅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現。張杲在《醫說》中就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恆地親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體,生命之火就會更加燦爛。

  其三,艾灸的「久」體現在防病養生,益壽延年上,也就是說灸火可以幫助每一個普通人壽至天年。天年是什麼呢?古人認為:「人能順天之五行六氣者,可盡天年一百二十歲矣。」由此可見,天年是指120歲。古人認為只要順應自然,養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歲的,現代醫學也支持這種觀點。既然120歲的天年不是夢想,如何才能壽至天年呢?既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更要積極養生攝護,才能「形與神俱,度百歲而去」。養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獨特的功效。宋?竇材在《扁鵲心書?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之說。《醫學入門》也記載:「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療在古代醫療保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緩和,糾正病理變化應採用輕緩而持久的刺激,以適應並激發人體的自控和潛在能力,只有在長久的堅持中才能逐步體現出來。現代人應該充分利用祖國醫學的寶藏,更好地發揮灸療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認識艾灸的重要性和在養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活的更「久」。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艾灸之火的傳承——從馬王堆開始

  火把人類與動物界區分開來,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薪火相傳。根據考古發現,早在80萬年前的蘭田人和50—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遺址中就發現了用火的遺迹,這表明人類對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務訓》)的生食生活過渡到「炮生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並且進一步發明了人工取火,並且把發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無獨有偶,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普羅米修斯盜火拯救人類的傳說。由此可見,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類生存繁衍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與自然界的鬥爭中,火不僅賜予人類溫暖、光明和食物,還在與疾病的鬥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華民族的先人們發明的一種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醫療方法。

  「灸,灼也,從火,久聲。」艾灸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即用燃燒的艾絨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發現與使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自身發展,也為灸法的產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較為普遍的觀點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燒烤食物時,本身就會產生周身發熱、舒適和輕鬆的感覺,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節,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緩解,久而久之,產生了以火療病的認識。或者是在用火的過程中,可能發生了皮膚的灼燒傷、燙傷等現象,意外地發現固有的疾苦得到了減輕或消失,不斷重複的經歷產生了經驗,因而產生了灸法。可見,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產生與我國北方人民的生活習慣、條件和發病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北方天氣寒冷,多發與風寒相關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應運而生也就不以為怪了。因寒致病給人造成的痛苦,由於得到溫熱的治療,產生了舒爽感,而且這種溫熱效應能夠持續一段時間,達到了減輕疾苦的目的,又沒有其他療法帶來的不適感,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中華民族的繁衍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一直沿襲至今,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煥發了勃勃生機。

  灸,從久聲,形聲且會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長久,久遠的含義。認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視「久」,運用「久」。火和「久」有機結合,就能夠達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內涵,不外乎三個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於身體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發出的溫熱效應能夠產生治療作用,但是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療對機體刺激的規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的乘積,取決於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施灸時或施灸後刺激效應的時間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於提高療效,防止不良反應。《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說:「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說要想達到艾灸產生治療效應的灸量,也就是產生得氣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齡確定灸量,叫做隨年壯。《素問?骨空論》記載:「灸寒熱之法…以年為壯數。」比如你今年40歲,那麼在穴位上你適宜的灸量就是40壯,這種方法便於記憶,切合實用,非常適合家庭自我保健。現在我們使用灸療其實是很靈活的,不必墨守陳規,只要艾灸時皮膚微微發癢、發紅或者有一點點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時候會出現放射傳導感更佳,中醫稱為「得氣」。有了得氣感就說明產生了明顯的治療作用,也就是達到了灸量,這樣就可以了,應用時千萬不要矯枉過正,灼傷皮膚,化膿感染。應掌握的原則就是在不損傷皮膚的情況下,使艾灸的刺激達到足量,維持溫熱效應的持續性,體現「久灸」的特點。

  其二,艾灸治病養生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使用才能發揮神奇的療效。艾灸通過激發和扶助人體的正氣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保健延年。這個過程是要不斷積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點燃人體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與艾灸時刻相伴,才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專著《扁鵲心書》中有首詩是這麼說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功力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鑯壽算又如何。」在斗轉星移的365天中,時常不忘灸一灸我們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身輕體健,不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樣長壽。古人特彆強調要堅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現。張杲在《醫說》中就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恆地親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體,生命之火就會更加燦爛。

  其三,艾灸的「久」體現在防病養生,益壽延年上,也就是說灸火可以幫助每一個普通人壽至天年。天年是什麼呢?古人認為:「人能順天之五行六氣者,可盡天年一百二十歲矣。」由此可見,天年是指120歲。古人認為只要順應自然,養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歲的,現代醫學也支持這種觀點。既然120歲的天年不是夢想,如何才能壽至天年呢?既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更要積極養生攝護,才能「形與神俱,度百歲而去」。養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獨特的功效。宋?竇材在《扁鵲心書?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之說。《醫學入門》也記載:「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療在古代醫療保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緩和,糾正病理變化應採用輕緩而持久的刺激,以適應並激發人體的自控和潛在能力,只有在長久的堅持中才能逐步體現出來。現代人應該充分利用祖國醫學的寶藏,更好地發揮灸療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認識艾灸的重要性和在養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活的更「久」。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針灸不分家

  艾灸療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醫學中最古老的醫療方法之一。灸法對百餘種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歷史上曾廣泛應用於臨床,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巨大貢獻。

  灸法是隨著火的應用而產生的,並在其應用實踐中不斷發展。灸法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明的已經無從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經很流行了,那麼艾灸的出現就應該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醫案不是記錄在醫書當中,而是記錄在史書《左傳》中。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得了一場大病,於是請當時的名醫,秦國太醫令醫緩來醫治。醫緩檢查晉景公的疾病後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這段文字是說,醫緩認為晉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為病位於「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針刺,吃藥也治不了了。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歷。雖然醫緩沒治好晉景公的病,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國時期,艾灸就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了。

  以前,認為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但是,隨著考古發現,對艾灸的認識也在不斷的修正。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這是一次顛覆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發現了3篇記載有關經脈灸法的帛書,是目前見到的《內經》以前的珍貴醫學文獻,也把對中醫艾灸的認識大大提前了。通過這3篇殘缺不全的文字,我們依然能夠窺測遠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應用。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既是已知最早關於經脈的專著,又是首次記載灸療的的醫學典籍。其中提到的11條經脈病證以及心痛、癃、癲狂、咳血、耳聾、產馬(馬刀,即瘰癧)、噎等急難病證共計147種,均可採取灸療其所屬經脈之法進行治療。而且發現,其中一些病證甚至可以「久(灸)幾(既)息則病已矣」(《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即有些疾病用艾灸治療能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與其同時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脈法》,則詳細地記載了施灸的部位。如「久(灸)足中指」、「久(灸)左[月行]」,「陽上於環二寸而益為一久(灸)」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實踐的不斷深化,我國歷代出現了許多針灸方面的著作。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針灸並用。唐代王燾的《外台秘要》則棄針而言灸,可見當時對灸的重視。以後從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到清代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無不注重灸法。

  歷代有關灸法的專著也很多,如公元3世紀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黃帝明堂灸經》、《灸膏肓俞穴法》、《備急灸法》,元代有《癰疽神秘灸經》,清代有《太乙神針》、《神灸經綸》等,不一而足。值得一提的是在敦煌類遺書中,尚有我國首部人體穴位灸療圖譜《灸法圖》和《灸經明堂》,其作者及成書年代雖難以確定,但據文體和內容來看,多為唐代或以前的作品。可惜的是上述敦煌卷子均被劫往國外,目前分別收藏於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和英國倫敦博物館。

  現代的灸療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完善了各種灸法,研製了眾多的灸具,進行了大量的醫學研究。而且艾灸療法還傳到海外,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特別是在日本和韓國,艾灸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保健手段,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讓源於中國古代的艾灸療法更好的為人民的衛生事業服務,更好的為世界人民醫療衛生服務。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審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艾灸治病的…

  針灸治病實際上是針加上灸,或者說針和灸對於治病防病同等重要。現代人忽視了灸的作用,只重視「針」而排斥「灸」,不願意用灸。其實,古人很重視灸,更善於用灸。

  《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療效,針刺灸法各有所長,灸法有自已的適應範圍;另一方面,灸法還可補針葯之不足,凡針葯無效時,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古人對灸法治病進行了長期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總結,表明灸法不僅能治療體表的病證,也可治療臟腑的病證;既可治療多種慢性病證,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於各種虛寒證的治療,也可治療某些實熱證。其應用範圍,涉及臨床各科,對此,歷代醫著多有記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艾灸的保健養生功效,古人在灸療保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這方面艾灸優於針刺,因此艾灸又有「保健灸」的美稱。《扁鵲心書?須識扶陽》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也就是說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

  針和灸都是很好的治病防病的手段,強強聯合豈不更好?於是針灸合一就應運而生,我們管這種針上加灸的療法叫做溫針灸。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證。操作方法是,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將針取出。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針灸並用方法,取針和灸之長,綜合治療。

  《針灸資生經》說:「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針和灸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療病健身,千萬不能偏廢。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歐陽修的《灼艾貼》和李唐的《艾灸圖》

  艾灸的神奇療效自古多有記述,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南宋醫家竇材在《扁鵲心書?住世之法》中的記載:「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潤…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飢。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說的是南宋紹興年間有個士兵叫王超,山西太原人,後成江湖大盜,兇猛狡詐,年齡到九十歲,還精神矍鑠,面色豐潤,湖南嶽陽一帶居民多受其害。後來好不容易被擒獲,臨處死刑,監斬官詢問他是否有特殊的養生術,才得以到如此年歲還身體健碩,行走如飛。他回答說沒有,只是依靠火力補益,每當夏秋之交,即以艾火燒灼關元穴千炷。久而久之,不怕寒暑,即使數日不吃飯亦能忍受。至今臍下有一團塊,如火之暖。等其處死以後,監斬官令人剖其腹部溫暖處,得一塊非肉非骨,凝然如石狀物,確實為艾火燒灼所成,才相信大盜之言不虛。這大盜若能遵紀守法,所享天年當在百歲以上。該章之末有歌贊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功力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錢壽算又如何。」

  這個故事被廣泛傳頌,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是艾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讓我們再看幾個更接近生活實際的艾灸醫案記載吧。

  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記載的一則應用艾灸醫治脹痛急重之實證的醫案—熊可山案,「患下痢兼吐血不止,且有身熱咳嗽。突發繞臍一塊劇痛,高起如拳大。診其脈氣將絕,而胸中尚暖。繼洲首取其標,急針氣海,疏條氣機,更灸50壯,溫通郁滯,使聚塊消散,疼痛立止,然後再求其本,使痢血停止。」講的是熊可山患了嚴重的痢疾,而且伴有發熱、咳嗽和吐血,腹部痙攣如拳頭大,劇痛難忍,病情十分兇險。楊繼洲趕緊針刺他的氣海穴並灸了50壯,很快就把熊可山搶救過來,疼痛消失,包塊平復,經過調養,不久熊可山就痊癒了。

  再講一個近代的醫案。近代針灸大家承淡安先生,出身中醫世家,但他年輕時並不信中醫,而是赴上海學西醫。一次,自己害了一場腰痛和失眠大病,治了好幾個月,中西藥都吃遍,一點不生效,結果還是父親用針灸治好了。於是他轉而絕對信服,才開始學起針灸來,終成一代針灸巨擎。他曾經應用化膿灸,治療沙洲純陽堂一個農民。此人得了寒霍亂,生命垂危,請承先生醫治。承先生就用瘍科常用的丁桂散加麝香分許,填滿患者臍中,上用艾炷頻頻灸至肢溫脈復而止,共用去艾絨4兩餘,臍周之肉受灼潰腐,敷玉紅膏而愈。如此危重的病人,經過承先生用這麼簡單的方法給醫好了,不得不佩服醫者醫術的高超,也不得不驚訝於艾灸的神奇功效。

  可見,只要使用得當,艾灸真的是「審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神奇的植物——艾

  歐陽修是北宋大文學家,在當時的影響很大,是公認的文壇領袖,其文學和書法思想波及王安石、蘇東坡等,特別是他的書法主張,為蘇軾繼承和發揚。歐陽修早年學虞世南,後「以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推崇顏真卿,喜柳公權「鋒芒俱在」。歐陽修傳世墨跡不多,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灼艾帖」為其中之一。此帖書法端莊勁秀,即露鋒芒又頓挫有力,黃庭堅稱讚他「於筆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此帖長25cm,寬18cm,共6行69字。文字是這樣:

  「修啟,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日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閑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日。」

  這個貼講的是歐陽修的長子歐陽發曾經接受過中醫的艾灸治療,歐陽修認為這是一門學問,值得探討。一封簡短的書信,我們不僅能夠欣賞歐陽修精妙的書法,還了解到在北宋時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時尚的。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有個現在不太常用的成語,叫做「灼艾分痛」,比喻兄弟間的友愛,這個成語典故也和艾灸有關。《宋史?太祖紀》記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間感情深厚,趙光義有一次生病了,用艾灸治療,覺得疼,趙匡胤就和弟弟一起艾灸,分擔弟弟的痛苦。古人很讚賞宋太祖和太宗間深厚的兄弟之情,稱作「灼艾分痛」。由此可以看到艾灸不僅在民間流行,連皇帝一家也很喜歡用艾灸治病。

  無獨有偶,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幅長厘米,寬厘米的《村醫圖》,又叫做《艾灸圖》,是南宋著名畫家李唐的傳世作品。它描繪的是古代農村治病的場景,在路邊樹蔭下鄉村郎中正在為人用艾灸治病。一個郎中弓著腰,手持艾條,專心致志的在患者背後施灸。病人坐在地上,裸露著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他的手腳都被人抓住不能動彈,旁邊的人面露同情之色。一個小童子在郎中身後手持一貼膏藥,正準備給病人貼敷。這幅作品藝術表現手法纖巧清秀,人物描繪用筆細勁精緻,面部表情豐富,毛髮暈染一絲不苟,造型特徵準確生動,各有特點,顯示出作者對生活有著深入的觀察和豐富的體驗,真實反映了當時的民俗民風。正如韓愈所說:「灸師施艾柱,酷若烈火團。」

  李唐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勤奮好學,穎慧過人,詩文書畫俱佳。所畫山水、花鳥、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為傑出,成為南宋畫院盟主。所作筆墨峭勁,氣勢雄峻,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法,畫水打破魚鱗紋程式,得盤渦動蕩之狀。他師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師法自然而高於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畫品高,震爍古今的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對後世影響很大。這幅《艾灸圖》既是一幅古代繪畫珍品,也是傳統艾灸治病的真實寫照,為我們了解宋代中醫灸法治病提供了寶貴而形象的資料。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藥用植物艾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大約高45~120厘米。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取材非常充足和方便。春夏之交,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晒乾或陰乾。乾燥的葉片,多皺縮破碎,有短柄,葉片略呈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艾葉上麵灰綠色,生有軟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微苦辛。挑選時以葉片下麵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

  艾性味苦,辛,溫。《本草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入脾、肝、腎經。」

  艾氣味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葯。作為中藥臨床常用來治療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成藥艾附暖宮丸。艾葉炒炭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功,可用來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名方膠艾湯。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艾葉煙薰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至今還保留著五月初五端午節各家各戶「插艾蒿,熏艾葉」的習俗。

  然而,現在廣泛應用,受到人們追捧的是把艾葉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祛病強身。《本草綱目》對艾灸的灸材—艾絨有專門的論述,曰:「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艾做為中藥材有很多用途,如果用於艾灸則特彆強調要用陳艾,也稱熟艾,因為艾葉具有生用則寒,熟用則熱的區別,所以日常艾灸要選質優的陳艾絨作原料才有好的療效。

  那就讓我們看看艾的主要功效吧。

  1) 溫經散寒

  艾葉具有苦辛二味,苦辛能宣散,有溫通調補之力,故能溫經散寒。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血在經脈中流行,依靠「氣」的推動。由於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因素,都可影響氣血的運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滯,熱象不明顯的疾病,都可用溫通氣血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還說:「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應用艾燃燒發出的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因寒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環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陰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疾患,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可以緩解各種痛症。

  3)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也有類似的記述:「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急救,如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 祛風濕,止疼痛

  現代的人們,尤其是白領職業人群,常年生活在空調房間,缺乏戶外活動,極易在不知不覺中受寒而產生疾病。俗話說:「百病從寒而起。」寒濕逼入臟腑,寒凝阻絡,就會造成很多病痛,如胃脘痛、月經寒痛、四肢涼痛、腰酸背痛、頭頸攣痛等。艾灸可以直接將留存於臟腑中的寒氣排出體外。如果體內寒氣嚴重的人,灸時可感到有一陣陣的寒氣從手心、手指間、足心處排出體外,這種神奇的作用是任何藥物所無可替代的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家庭保健灸

  艾又稱作「醫草」,可灸「百病」。它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國各地,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因此優質的艾也可稱作「蘄艾」,是蘄州四寶之一,並贊其為「灸家珍品,道地藥材」。農曆五月,是艾生長最旺盛,含油量最高的季節,一般採收艾葉者不會錯過此最佳時節。《蘄艾傳》專論蘄艾,並有詩讚云:「產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那麼,艾葉到底有何功用呢?《本草從新》有非常精彩的論述:

  「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以「陳艾」最好。艾絨質量的好壞,對施灸的效果也有影響。艾絨製成後,要存放一定時間方能應用。由於艾絨易吸水,容易受潮,用時應選擇存放陳久的優質艾絨為佳。艾絨質量好,無雜質,而乾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療效好,其艾絨燃燒時火力溫和耐燃,不易散裂,使熱力能穿透皮膚,直達深部。三年之艾又稱陳艾,中醫上有使用「三年陳艾」治療疾病之說。陳艾的優點是久經日晒,油質已經揮發且含揮髮油少,艾質更為柔軟,燃燒緩慢,灸之則火力柔和,燃著後煙少,艾灰不易脫落,不僅痛苦較少,而反有*,精神亦為之振奮;而新艾則沒有這些優點,新制艾絨,其油質尚存且含揮髮油多,燃燒快,灸之則火力強,燃著後煙大,艾灰塵易脫落,燒傷皮膚等等,病者較為痛苦。所以臨床當中推崇使用「三年之艾」。

  「陰陽皆虛,火自當之。」——《靈樞?官能》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就要用艾來溫補虛脫的陽氣。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此時,艾灸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灸法可溫陽補虛,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

  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指出灸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醫學入門》認為「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艾灸用於陰虛證的治療,主要通過「補陽」來達到「陽生陰長」的目的。可見,無論實熱證還是陰虛內熱證,一般均可選用艾灸法治療。

  尤其對於追求養生保健的人士來說,艾灸的火熱之力是補虛的絕佳選擇。《景岳全書》說:「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而且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最為適宜。所以《本草綱目》說:「艾葉味苦,氣微溫,陰中求陽之最,主灸治百病。」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艾灸養生在現代社會的神奇妙用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醫生不用來」,說的就是使用艾灸進行家庭自我調治。張杲在《醫說?針灸》中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就是在足三里穴上進行化膿灸,灸瘡未愈之前稱為不幹。說明反覆重灸足三里,可以起到預防保健作用。「三里養先天之氣,灸之可使元氣不衰」。由此可見,祛病養生並不複雜,很多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流行於民間。有病可以自我調治,在家中完成,不一定非得去醫院。(當然要明確病情,不貽誤治療良機,必要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古人認為「以灸散郁,則病隨已」,也就是說灸通過解郁的方法來治病防病。「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現代社會我們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壓力和不順心的情緒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不堪重負就會生病,甚至精神錯亂,自殺。這些形形色色的壓力和負荷就是中醫所說的「郁」,而艾灸就能夠散郁,解郁。

  《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部隨火氣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可見,不管虛實寒熱皆可灸。因此,家庭自灸正當其時,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既簡單易行,又療效顯著。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艾灸保健穴位,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能夠增加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如果長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夠達到調合陰陽,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補中益氣,強壯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保健灸很多,比如秋分時灸足三里可以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小兒腹瀉隔鹽灸肚臍等等。國外也很盛行保健灸法,在日本,三里灸又被稱為長壽灸,這一保健方法在日本頗為盛行。

  用灸法健身防病,男女老幼皆可應用。沒有什麼訣竅,貴在「堅持」二字,只要你堅持使用,個人和家庭都能受益匪淺。

  快被現代人遺忘的養生秘訣 艾灸宜忌——適應症和禁忌症

  1)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加快,來自於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加大,更由於種種污染而影響身心,出現鬱悶、心煩、急躁易怒、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口臭、容易疲勞等;男性容易出現陽痿、早泄、前列腺炎;女性容易出現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如今這些現代病的出現,體現出一個「累」字,實際上,中醫認為這些都是氣血不足或經脈不暢造成的。

  艾灸能夠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人在運動後,常常會出現肌肉酸痛,疲勞等癥狀,這是因為運動中出現了大量乳酸,而艾灸可以快速地減少乳酸的積累,緩解疲勞的產生。艾灸還能夠促進頸項部和頭部的氣血運行,可以改善由於氣血不能上達造成的失眠、健忘。通過實驗,治療疲勞,改善睡眠主要用在三個穴位上:大椎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用艾灸治療疲勞已經在運動員身上進行了嘗試,效果出奇的好,能讓運動能力得到明顯加強。與其他療法相比艾灸更方便。

  2)養顏潤膚,纖體塑身

  人類在20—22歲體內激素分泌水平達到青春顛峰期,之後體內激素的分泌量每10年以15%的速度的下降,女性尤為顯著,激素的減少會使皮膚出現暗淡無光、色素長斑、粗糙缺乏彈性、衰老鬆弛下垂等。

  祖國醫學認為皮膚疾患主要與肺有關。肺主皮毛,肺又為嬌臟,很容易感受外邪,一旦肺的功能受到影響,則人的皮膚和毛髮都會受到傷害。養顏美容必須要調理肺臟,只有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達到從根本上改善皮膚損美性疾患。艾灸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天然和綠色的養生方法。燃燒後的艾葉發出芳香氣味,經鼻吸入,通暢氣管,泌潤心肺,其揮發出來的精油直接作用於表皮,辛溫走竄滲透肌肉深層,使氣機通調,激發人體正氣。通過艾炙,引邪外出,提高健康的功能,加快體內氣血運行,促進體內垃圾和毒素的排出。艾灸有針對性地施於有損面部容顏的人體經絡特定穴位,還能緩解某些劣質化妝品的副作用,排出鉛或一氧化碳廢氣,維持皮膚的保水、保濕功能,達到調理肌膚養護肌膚的目的,讓人感到由內到外的健康和自然美。

  據現代生物分析,艾草含有側柏酮、多種醇、膽鹼,蒿澱粉等多種成份,艾草的根、莖、葉全身都是寶,對皮膚美白、補濕、抗老化、皺紋、改善青春痘、預防酪氨酸酶氧化、預防肌膚敏感等有良好調理功效。

  3)消除冷感,改善性功能

  艾葉能祛寒、除濕、通經絡。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膚肌肉需要依靠氣血的溫煦、濡潤、滋養以維持生機。現代人普遍寒濕重,所以艾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幫手。用艾灸祛除虛寒毒素,進行的全身養護,預防和改善人體內部隱患,達到治標先治本,標本同治的目的。

  通過中醫艾灸對人體產生溫經通脈的作用,達到男、女性生殖器官的養護,激發男性和女性自主雌、雄激素分泌水平,從而達到以下功效:

  1養護卵巢,改善由於雌性激素分泌減少而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性冷淡,皮膚粗糙,失眠,記憶力減退,更年期綜合症等。

  2子宮附件調養,改善由於婦科炎症,如盆腔炎,宮頸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移位等造成的下腹墜脹,宮寒不孕及性功能下降。

  3乳腺的養護,預防和調治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腫瘤等。

  4改善和調節男性性功能,如遺精、陽痿、不育及前列腺疾患等。

  4)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

  灸療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代償能力,從而強壯人體正氣。取穴施灸時,艾燃燒產生的紅外線可激發人體穴位內生物分子的氫鍵,產生受激共振效應,同時激發人的經絡感傳現象,促進經氣運行,產生循經感傳,為正常細胞、免疫活細胞及能量缺乏的病態細胞輸送活化能,同時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人體的免疫力,抑制人體內細胞的衰老。經過對大量的對比研究,艾灸的調理效果比較明顯,尤其在對人體的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以及人體機能的綜合調理等方面的更為顯著。

  小艾灸-大養生 艾灸用品製備

  從古代醫家到現代研究實踐表明,灸法有特殊療效。灸法不僅能治療體表的病證,也可治療臟腑的病證;既可治療多種慢性病證,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於各種虛寒證的治療,也可治療某些實熱證。其應用範圍,涉及臨床各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保健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目前,艾灸治病病種大約在二百種左右,其主要適用病證如下:

  1.內科病證:感冒、急性細菌性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肝硬化、支氣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高血壓病、流行性出血熱、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肥胖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艾滋病、硬皮病、中風、遺傳性共濟失調、急性脊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雷諾病、紅斑性肢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寧腿綜合症、精神分裂症、癲癇、慢性腎炎、腎下垂、陽痿、功能性*不能症、精液異常症、惡性腫瘤、放射反應等。

  2.外科病證:急性炎症、癤、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頸椎病、骨折、切性腰扭傷、急性乳腺炎、褥瘡、狹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關節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結核、血栓性淺靜脈炎、腹股溝斜疝、痔、直腸脫垂、輸血輸液反應、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皮膚病證:帶狀皰疹、白癜風、斑禿、銀屑病、凍瘡、神經性皮炎、尋常疣、黃褐斑、腋臭、雞眼等。

  4.婦產科病證:子宮脫垂、習慣性流產、外陰白色病變、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5.兒科病證:腦積水、流行性腮腺炎、嬰幼兒腹瀉、小兒厭食症、小兒遺尿症等。

  6.五官科病證:近視眼、麥粒腫、單純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內耳眩暈症、顳下頷關節紊亂症、複發性口瘡等。

  7.保健、戒煙、抗衰老、抗疲勞等。

  灸法適應範圍雖然廣泛,但和其他療法一樣也有其禁忌症,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1)顏面部、心前區、大血管和關節活動處不可用瘢痕灸。

  (2)禁灸和慎灸的穴位有睛明、絲竹空、瞳子髎、人迎、經渠、曲澤、委中等。

  (3)婦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少腹部不宜用瘢痕灸。

  (4)對外感熱病、陰虛內熱、*不足及邪熱熾盛的病人一般不宜施灸。

  (5)患者過勞、過飽、過飢、大渴、大驚、大恐、大怒之時禁灸。

  小艾灸-大養生 常用艾灸法(1)

  艾絨和艾炷

  施灸的材料是艾絨,我們如今可以很方便的從中藥店買到,價格十分低廉。挑選氣味清香,含絨量高,較少葉梗雜質,絨色泛白的陳年艾絨為佳。這樣的艾絨使用起來容易點燃,火力專註柔和,燃燒緩慢均勻,灸灰不易脫落,痛苦較少,氣味芬芳,精神暢快,容易取得好的療效,而且煙霧較小。

  灸法治病,古人多採用直接灸,且艾炷較大,壯數(艾炷的計數單位)較多,同時古人非常推崇應用化膿灸進行保健和預防疾病。現代灸法,為了減輕患者灸療的痛苦,多採用小艾炷、少壯灸,較少採用化膿灸。

  將純凈的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艾炷,置於施灸部位點燃而治病。常用的艾炷大小或如麥粒,或如蒼耳子,或如蓮子,或如半截橄欖等,為了方便艾炷可以簡單分成大、中、小三種。艾炷數量的計數單位定為「壯」,即灸時每燃完一個艾炷(或治療用了一個艾炷)就稱為「一壯」。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壯數越多,刺激量就越大。每個穴位一般灸3~7壯。

  為了方便人們使用,現在可以從藥店和醫療器械商店買到製作好的艾炷,直接可以用來艾灸。如果你想感受親手製作艾炷的樂趣,也可以買來高品質的艾絨,再買一個製作艾炷的模具,就可以很方便的在家裡製作不同規格的艾炷,而且外形十分美觀,樂在其中。

  灸條

  常用艾條的做法是這樣的: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厘米的圓炷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這種艾條也稱為清艾條。還有一種根據實際需要,在艾絨中摻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朮、沒藥、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細末6克,稱為葯艾條。

  艾條燃燒時會產生煙霧,有的人對煙霧過敏,或者不喜歡艾條燃燒時那股煙的味道,或者有的人正患有咳嗽、哮喘一類呼吸道疾病,艾灸發出的煙就成了一種不良刺激。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一些廠家運用現代工藝,製成了無煙灸,這種無煙灸條,比一般的清艾條要短,灸體十分密實,不易折斷,灸材呈黑色,價格也要高於清艾條,但在療效上與清艾條相仿。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情況酌情選用不同的灸條。

  灸盒

  為了使灸法更為安全、無痛、不會灼傷皮膚,可以使用灸盒進行艾灸。使用灸盒進行灸治,尤其適用於老人、婦女、兒童、體弱者,成為家庭保健所樂於接受的一種艾灸方法。

  灸盒在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呈長方形的艾灸器具,一般為木製,其規格有大、中、小三種:大號為20×14×8(厘米),中號為15×11×8(厘米),小號為11×9×8(厘米)。施灸時,將溫灸盒放在灸處中央,點燃艾條對準穴位放在鐵窗紗上,蓋好蓋子即可施灸。

  溫灸器

  溫灸器又名灸療器,是一種專門用於施灸的器具,它是從灸盒發展而來,特別是現代,隨著科技的進步,製作工藝的提高,各種各樣的溫灸器應運而生,從外形、工藝、材料和人性化設計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我們要進行艾灸時,可以很方便的買到你所喜歡的溫灸器。這些溫灸器設計非常貼心,既安全,又美觀,可以固定在任何所要施灸的部位,十分方便。

  市面上常見的溫灸筒有圓筒式和圓錐式兩種,其中圓筒式適應於較大面積的灸治,圓錐式多作為小面積的點灸用。溫灸筒底部均勻地分布數十個小孔,內有一個小筒,小筒內可以裝置艾絨,施灸時點燃艾絨,在治療部位滾動或者定點地進行灸烤即可。

  小艾灸-大養生 常用艾灸法(2)

  直接灸

  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的方法就是直接灸,古人多採用這種方法。施灸時如果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如果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是指在艾炷與皮膚之間墊上某種介質進行施灸的一種方法。

  間接灸由於刺激溫和,對皮膚不易造成損傷,所以歷來深受患者歡迎,特別適合自我家庭灸治保健。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人們還認為,因其所隔之物多為中藥,施灸時既可以發揮灸療作用,又能發揮藥物功效,臨床觀察對很多病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常見的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1) 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薄薄的薑片作為介質進行艾灸的方法,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灸古已有之。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的名醫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從以上2則隔姜灸的應用來看,隔姜灸在古代能夠用於一些特殊部位、特殊疾病的治療,實在是對現代臨床有很大的啟發,原來隔姜灸可以這樣使用。還有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不少關於隔姜灸的記載。

  隔姜灸的方法很簡單,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成厚約~厚的薑片,大小可據施灸部位和選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一般略大於施灸部位。薑片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便於透熱。施灸時,把大或中等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置於穴位之上。待艾炷燃盡或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時,更換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紅而不起泡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每日灸治1次,7次為1個療程。

  生薑性溫,有溫經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止痛之功。隔姜灸通過薑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熱效應,刺激局部皮膚穴位,長於散寒止痛、溫胃止嘔,主要用於治療風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嘔吐、泄瀉、脘腹隱痛、遺精、陽痿、痛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症。

  使用隔姜灸時應選取新鮮的老薑,宜現切現用,薑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來說,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薑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薑片可切得薄一些。若薑片烤焦皺縮,可換薑片。

  (2) 隔蒜灸

  隔蒜灸分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古人用隔蒜灸來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可見,古代醫家善於應用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治療外科癰疽。

  操作方法是用鮮大蒜頭,切成厚約~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或搗蒜如泥亦可),置於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或鋪就的蒜泥)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一般每日灸治1次,達到痊癒為止。

  小艾灸-大養生 艾灸的技巧

  隔蒜灸有清熱解毒,殺蟲等作用。多用於癰、疽、瘡、癤、疣及腹中積塊等。近年來還用於肺結核等的輔助治療。

  (3) 隔鹽灸

  隔鹽灸是用乾燥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施灸的治療方法。隔鹽灸歷史悠久,是臨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鹽灸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葛洪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再如《本草綱目》第十一卷記載:「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古人以鹽作為介質,主要在肚臍處施灸,現代逐漸完善、拓展,早已不局限於神闕一穴。

  隔鹽灸操作時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的食鹽(以青鹽為佳)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易炷再灸。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

  食鹽屬礦物質,加熱後也可產生熱輻射,透熱持續均勻,與中醫的砭石療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施灸時要求患者保持原有體位,呼吸勻稱。尤其是穴區覺燙時,應告知醫生處理,不可亂動,以免燙傷。

  (4) 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是間接灸法之一,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餅灸兩種。

  此法的應用首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記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少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以諸癰腫牢堅。」這就是隔附子片灸的最早記載,用隔附子片灸治外科癰腫。後來發展出隔附子餅灸,如明代薛已的《外科發揮》記載,治瘡口不收斂者「用炮附子去皮臍,研末,為餅,置瘡口處,將艾壯於餅上灸之。每日數次,但令微熱,勿令痛」。隔附子灸在古代常用於一些急難雜症的治療,往往能夠回陽救逆,起死回生。

  隔附子片灸就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厚~,中間用針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餅灸就是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之功,多用於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附子有毒,使用時應注意:

  1.施灸時要注意室內通風。

  2.附子餅灸須在醫務人員指導監視下進行。

  3.應選擇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處施灸,灸餅灼燙時應及時取下更換以防灼傷皮膚。

  4.對陰盛火旺及過敏體質者、孕婦均禁用附子餅灸。

  艾條灸

  艾條灸是將艾絨製作成艾條進行施救的方法。艾條是用棉紙或者桑皮紙將艾絨裹成長條狀(直徑約厘米,長約26厘米的圓柱形艾卷)而製成的,其中不添加藥粉的稱為清艾條,摻入某些中藥藥粉的稱為葯艾條,目前還可以見到無煙艾條。艾條灸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灸時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熏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也稱懸起灸或懸灸。懸起灸主要包括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

  (1) 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皮肢2~3厘米(一寸)左右,進行熏烤,使局部產生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度,一般每處灸5~10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止。

  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較恆定和持續,對局部氣血阻滯有溫經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痹痛以及慢性病的灸療。

  (2) 迴旋灸

  迴旋灸又稱熨熱灸,施灸時使艾條點燃的一端與穴位皮膚保持一定的距離(大約一寸左右),但艾條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平行移動或反覆旋轉移動施灸,以局部出現溫熱紅暈而不灼痛為宜。

  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呈漸涼漸溫互相轉化,除對局部病痛的氣血阻滯有消散作用外,還能對經絡氣血的運行起到促進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面積較大的風濕痛、軟組織損傷以及皮膚病等。

  (3) 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象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頻率多隨呼吸的節奏進行雀啄,一般可灸15—20分鐘左右。

  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突涼突溫,對喚起腧穴和經絡的功能有較強的作用,適用於灸治急性病、遠端病痛和內臟疾病。

  溫灸器灸

  溫灸器又名灸療器,是一種專門用於施灸的器具,用溫灸器施灸的方法叫做溫灸器灸。常用的有溫灸盒和溫灸筒兩種,在市面上很容易買到。施灸時,將艾絨、艾條或藥物,點燃後裝入溫灸器中,用蓋將溫灸器蓋好,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即可以來回移動熨灸,也可以固定在局部進行熨灸,一般灸治15—20分鐘,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溫熱為度。此法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溫灸器灸使用安全方便,一切需要灸治者均可採用,對小兒、婦女及畏懼灸治者最為適宜,是一種自我及家庭保健的理想方法。

  小艾灸-大養生 四季人神不宜灸

  施灸要掌握最佳灸量。灸量是指灸療對機體刺激的規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的乘積,取決於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施灸時或施灸後刺激效應的時間等因素。灸治恰當、適宜的次數和強度,有助於提高療效,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

  《醫宗金鑒》上說:「皮不痛者毒淺,灸至知痛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為度。」這是指要根據病情決定艾灸的灸量,病情輕淺的要少灸、輕灸,病情深重的要多灸、重灸。

  《醫學入門》說:「針灸穴治大同,但頭面諸陽之會,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陰虛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位最妙,凡上體及當骨處,針入淺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處,針可入深,灸多無害。」指的是要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施加不同強度的艾灸。頭面是諸陽匯聚之處,胸膈是君火、相火之地,不宜再施加過多的火氣;腹背陰虛有熱的也不能多灸。在人一身當中,四肢穴位比較適合艾灸。上肢和骨關節應該淺刺少灸,下肢和肌肉豐厚處卻可以深刺重灸。

  還應該考慮天時、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來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陽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輕灸,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北方風寒凜列,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體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須堅持日久;

  而壯年者隨年齡由小至大而遞增壯數。

  至於灸的程度,施灸後應以自覺溫熱舒暢,直達深部,經久不消,停灸多時,尚有餘溫,才算到家。《醫宗金鑒》認為:「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並灸之,恐肌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壯數宜少。有病必當灸巨闕、鳩尾二穴者,必不可過三五壯。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使火氣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因此,不管灸治哪個穴位,都要「足量」,熱力要能夠深入體內,直達病所。為了防止施灸時出現的痛苦,提出可以隔日灸,還視病情的深淺輕重、穴位的位置來決定艾炷的大小和壯數。

  「能忍一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備急灸法》

  實驗研究表明單壯艾炷(約0.5~2mg)灸後,皮膚表面溫度上升到105℃左右,皮膚內上升到56℃左右,說明艾灸確有溫煦作用,且有較強的滲透力,這無疑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直接灸或化膿灸由於皮溫的升高,必然會造成創傷和疼痛,特別是灸瘡的產生。一般人對疼痛、灸瘡化膿有恐懼心理,甚至認為感染會引發其他疾病,豈不知這正是灸療的神奇之處。《小品方》上說:「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針灸資生經》也說:「凡著艾得灸瘡發,所患即瘥,不得皰發,其疾不愈。」《太平聖惠方》上說:「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壞,所患即瘥,如不得瘡發膿壞,其疾不愈。」《針灸易學》說:「灸瘡一發,去病如抓。」從以上種種論述不難發現,古代醫家認為只有經歷疼痛,甚至灸瘡化膿,方可治病癒疾,提高療效。這就是說直接灸必須化膿,必須經歷疼痛的過程才能出療效。對灸瘡出膿,勿須顧慮重重,它與一般的瘡癰化膿或創傷性炎症截然不同。只要認真護理,絕不會出什麼問題。

  直接灸,化膿灸雖具有很好的療效,備受古人推崇,然而因其直接灼傷皮肉,疼痛劇烈,使患者難以接受。慢慢地,艾灸療法逐漸背離了原有的方向,神奇的功效不見了。針對這種現實,宋代聞人耆年在《備急灸法》中就講:「富貴驕奢之人,動輒懼痛,聞說火艾,嗔努叱去,是蓋自暴自棄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自當堅狀此心,向前取法,以全膚體,不致枉夭,豈不誠大夫歟。」他一針見血地批評了因懼怕艾火之苦,而拒絕灸療的作法,鼓勵人們要忍受一時之痛苦,敢於使用灸法以愈疾。現代研究表明,較強的灸治可使血清中IgE含量和外周血中嗜鹼性粒細胞計數下降,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有雙向調整作用,說明艾灸對人體免疫功能的調節是良性的、積極的。

  所以《備急灸法》強烈呼籲:「能忍一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如果你真的希望從艾灸中獲得健康,真的堅持使用艾灸,就應該正確認識疼痛和灸瘡,否則就會「灸不三分,是謂徒冤。」

  小艾灸-大養生 十二時經脈十二時辰宜灸與不宜灸

  祖國醫學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保健養生、祛病強身可以取法自然。《內經》中岐伯論述自然規律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這就提示我們,人的生老病死要順應自然四季交替的變化規律,使用灸法祛病保健更要順應自然之氣。《素問?厥論》提出:「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季節、天氣都對灸法的療效有影響,灸法應擇時而用以晴朗天氣,風和日麗施灸為佳。施灸一般以正午以後為宜,因此時陽氣正旺,正是溫陽散寒的好時機。而午前陽氣未隆,灸之則易傷氣耗血。

  此外,久病易傷陽,冬季之時,本不旺之陽受自然界影響更加虛衰,在此季節陰陽明顯失衡,故疾病紛紛在冬季加重或誘發。若反季節在夏季利用「節氣灸」防治,則機體可順應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與激勵,並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與機體相對陽氣充盛之時順勢而治,達到溫元陽、化宿疾、平衡陰陽消除病根的目的。因此臨床上許多在冬季加重或誘發的慢性疾病,如果能提前在夏季治療,往往可獲特效。

  古人正是利用這種理論進行保健養生的。比如,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復甦充盛,人體可順從自然界的陽升之氣,藉助關元灸來強壯元陽。關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兩陽相得,其效自倍。

  切合自然規律進行治病防病是中醫的特色,但是當季節和氣候交替變化的某些特殊時段,人體相對於外界處於一種相對薄弱的狀態,這時我們應該避之有時,減少不利因素。《太平聖惠方?卷一百》記載的四季人神不宜灸就明確提出:「春在左肋,秋在右肋,夏在臍,冬在腰。又男忌除日,女是破日。」也就是說,在春天不適宜灸治左肋處的穴位,秋季不適宜灸治右肋的穴位,夏季不宜灸治肚臍,冬季不宜灸治腰部穴位。男性在除日不適合艾灸。除日指陰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古人認為除日相當於死日,蓋一歲盡處,猶一生盡處。女性破日不適合艾灸。破日是舊曆書中的不吉利的日子,認為一年中有些不吉利的日子(根據天干地支經過複雜計算得出),那一天怨氣衝天,冤鬼、惡靈因為無法超生,又得不到親人的供奉,而且怨氣又得不到緩解,所以在陰氣最盛的時候回到陽間,宣洩自己的怨氣。那一天經常是百鬼夜行、鬼怪重生,所以在古時候家裡的大人在這一天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出門的,而且每到這天所有人都關緊門窗,燈火全開的等待天明。

  可見,古人不僅可以藉助自然之力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還呼籲要趨避自然對人體不良的影響,適時施灸。

  小艾灸-大養生 遇到意外的急救處理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中記載:「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施灸不僅要考慮季節氣候因素,還要根據一天不同時間的經脈氣血盛衰和穴位的開合選擇施灸的最佳時機。

  那麼什麼時候,那些部位不宜施灸呢?《太平聖惠方?卷一百》有詳細的論述,為了大家閱讀方便,現歸納列表如下:

  十二時忌不宜灸表

  時辰 時間 部位 時辰 時間 部位

  子時 23時~1時 踝 午時 11時~13時 胸

  丑時 1時~3時 頭 未時 13時~15時 腹

  寅時 3時~5時 耳 申時 15時~17時 心

  卯時 5時~7時 面 酉時 17時~19時 背

  辰時 7時~9時 頭 戌時 19時~21時 腰

  巳時 9時~11時 乳 亥時 21時~23時 股

  雖然有很多不宜施灸的時間和部位,但是大家也不要失掉信心,還有很多我們可以適宜灸治的好時機和適宜的經脈,給大家歸納如下:

  十二經宜灸時間及宜治疾病表

  經脈 經氣最旺時辰 時間 宜治疾病

  肺經 寅時 3~5時 咳嗽、哮喘、痰多、胸悶、心煩

  大腸經 卯時 5~7時 腹瀉、便秘、脫肛

  胃經 辰時 7~9時 胃痛、腹脹、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結腸炎、慢性胃炎

  脾經 巳時 9~11時 腹瀉、乏力、消瘦、胸悶、呃逆、腹脹

  心經 午時 11~13時 心悸、心痛、驚悸、失眠、自汗、精神系統疾病

  小腸經 未時 13~15時 發熱、目赤腫痛、肩痛,小便短赤、耳鳴、耳聾

  膀胱經 申時 15~17時 同上

  腎經 酉時 17~19時 遺精、陽痿、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腰痛、遺尿、耳鳴、耳聾

  心包經 戌時 19~21時 胸悶、心痛、驚悸、胃痛、嘔吐

  三焦經 亥時 21~23時 發熱、目赤腫痛、咽喉腫痛、耳鳴、耳聾、偏頭痛、項強

  肝經 丑時 1~3時 眩暈、高血壓、視力減退、腹痛、胸脅脹痛、急躁易怒

  膽經 子時 23~1時 同上

  有病自己灸 內科病症-感冒

  灸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施灸後,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屬於正常現象,無需處理。但是灸法如應用不當,也可發生意外。如果在施灸過程中出現一些意外情況,也不要驚慌,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處理,一般情況下都能夠恢復正常。

  灸瘡的處理

  古人認為在體表直接灸治,產生灸瘡化膿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稱為化膿灸或瘢痕灸,往往認為能夠達到神奇的療效。但是現代人對於化膿灸有一種恐懼心理,怕疼,怕造成嚴重的後果,實際上對於灸瘡大可不必大驚小怪,甚至用抗生素治療,只要我們認真護理,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對於因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的三棱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無菌的一次性注射針抽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並以紗布包敷。如用化膿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要注意適當休息,加強營養,保持局部清潔,並可用敷料保護灸瘡,以防污染,待其自然癒合。如處理不當,灸瘡膿液呈黃綠色或有滲血現象者,可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塗敷。

  對糖尿病.皮膚病.面部穴位及身體虛弱者禁用化膿灸。若灸瘡有繼發感染,應積極給予抗炎治療。

  暈灸的處理

  暈灸是不多見的一種艾灸不良反應,多為輕症,但也有較嚴重的應引起注意。暈灸產生的誘因很多,比如體質虛弱,精神過於緊張、飢餓、疲勞,過敏體質,心血管疾病,穴位艾灸刺激過強,體位不當,環境和氣候等因素。

  暈灸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輕者頭暈胸悶,噁心欲嘔,肢體發軟發涼,搖晃不穩,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昏撲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雙眼上翻,二便失禁。

  對於輕度暈灸應迅速停止施灸,將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抬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適,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重度暈灸馬上停灸後平卧,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卧於地板上,必要時,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湧泉等。

  過敏的處理

  採用艾灸療法,有時可以誘使機體出現程度不等的過敏反應。雖然預後一般良好,但有時也可出現較重的證候,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

  臨床表現以過敏性皮疹最為常見:局限性(穴位周圍區域)的紅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風團樣丘疹,渾身發熱,瘙癢難忍;重者可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

  當有局部或全身過敏性皮疹者,一般於停止艾灸後幾天內自然消退。在此期間宜應用抗組織胺,維生素C等藥物,多飲水。如兼發燒,奇癢,口乾,煩燥不安等癥狀時,可適當應用皮質類激素,如強的松,每日服20~30毫克。

  有病自己灸 咳嗽,哮喘

  感冒又稱傷風,是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的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徵。全年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多見。還有一種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稱為「時行感冒」,實際上是一種病毒性、流行*冒。

  感冒為人體虛弱,外邪侵犯肺衛,衛氣不固導致發病。

  灸治穴位:

  大椎,風池,合谷,膻中

  灸法操作:

  1. 取俯伏坐位;

  2. 取一支清艾條,距皮膚2—3cm點燃,在大椎、風池、合谷三穴行溫和灸,每一個穴位約5分鐘;

  3. 然後取仰卧位,暴露胸部膻中穴;

  4. 以上等艾絨,製作成底面直徑為2cm,高為錐狀艾炷,放在附子餅上,置於膻中穴上點燃,待艾炷燃及一半時點燃另一炷備用,每次灸3壯,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為宜。

  5. 每日灸治1次,直到痊癒。

  灸法大義:

  治療感冒一是要恢復衛氣的衛外功能,二是要祛散風寒邪氣。

  艾灸有著天然的溫陽實衛、祛風散寒、避穢解毒的功效,及時灸之,則片刻陽氣蒸騰、衛氣運轉,寒氣立時消散。督脈主一身之

  陽氣,溫灸大椎可通陽散寒;風池為足少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陽維為病苦寒熱」,故風池可疏散風邪;手陽明之合谷穴以祛邪

  解表、清利頭面,膻中穴借附子、艾葉之力益氣溫陽固本。

  保健常識:

  1. 艾灸治療風寒感冒應越早越好。

  2. 如果感冒日久,出現喉嚨干痛、鼻流黃膿涕、怕熱、口渴等癥狀時就不要灸了。

  有病自己灸 慢性咽炎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一般聲痰並見,多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反覆發作性疾患。臨床以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卧為主症。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寒冷季節和氣候急劇變化時發病較多。哮喘多見於支氣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等。

  祖國醫學認為,肺和腎共同參與人的呼吸活動,「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為氣之根。」咳喘的發生主要與肺腎相關。

  灸治穴位:

  天突,肺俞,列缺,關元。

  灸法操作:

  1. 先取俯卧位,灸肺俞,再取仰卧位灸天突、關元、列缺;

  2. 用艾絨做成底面直徑1cm,高1.5~2cm的圓錐狀艾炷,在肺俞、天突、關元穴行隔姜灸,每穴灸治5壯;

  3. 在列缺穴用艾條行雀啄灸,每次大約10分鐘;

  4. 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

  灸法大義:

  肺俞為肺氣輸注之處,能調暢肺氣,具有清利、化痰、定喘、止咳的作用。手太陰經列缺宣通肺氣,祛邪外出。天突為氣道之關口,為一切咳喘之效穴。灸關元,培根固本。

  保健常識:

  1. 飲食有節,忌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

  2. 避風寒,加強鍛煉,保證休息。

  3. 預防咳喘可堅持「三伏灸」和「三九灸」。

  有病自己灸 冠心病(心悸、心絞痛)

  慢性咽炎是由於多種病因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瀰漫性炎症反應,慢性咽炎屬於中醫「喉痹」範疇。

  灸治穴位:

  湧泉。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足心湧泉穴;

  2. 將清艾條點燃,對準穴位施行溫和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灸治30分鐘;

  3. 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至癥狀消失為止。

  灸法大義:

  湧泉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為人體的最下部,取其上病下治、引導上越之火循經下行之意。懸灸湧泉穴,熱力與腎火同氣相求,使上越的腎火向下,退回命門,發揮其原有的溫煦作用……艾灸有溫陽之效,作用於湧泉穴則有補腎助陽和引火歸原兩個功效。

  保健常識:

  1. 忌煙、酒以及進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 避免咽喉過度疲勞。

  有病自己灸 消化不良

  心悸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則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即心臟頻率、節律發生異常。多伴有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

  心絞痛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以胸痛為突出表現的綜合征。典型的心絞痛為突然發作的胸骨下部後方或心前區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臂、左上肢前內側及無名指和小指(沿心包經和心經)。疼痛一般持續5~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伴有面色蒼白、表情焦慮、出汗和恐懼感。多因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等因素誘發。

  心悸、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認為胸陽不振,心脈痹阻為實;氣血陰陽虧虛,心脈失養為虛,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灸治穴位:

  膻中,內關,至陽。

  灸法操作:

  1.取卧位,暴露操作部位;

  2.用1g艾絨做成底部直徑為20mm的艾炷,置於穴位上點燃,直接無疤痕灸,至患者感覺灼熱而不能忍受時更換新的艾炷。每穴灸5壯,約30min。

  3.照此操作,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一般連續灸治2個療程。

  灸法大義:

  內病外治是中醫整體觀念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膻中穴既是八會穴,又是心包的募穴,具有理氣活血,寬胸利膈的功效,艾灸膻中穴能調養氣血,溫補心脈,解陰乘陽位之疾;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及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維脈,善治心胸疾病,艾灸可調理心氣,活血通絡;督脈屬陽,統領一身之陽氣,有補陽、溫陽、通陽之功,灸督脈之至陽,振奮心陽,散寒化濁,溫通血脈。三穴合用,由外及內,標本兼治。

  保健常識:

  1.防治結合,正確用藥。

  2.避風寒、勞累、情緒激動。

  3.適當鍛煉,艾灸持之以恆。

  有病自己灸 胃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脘腹痞悶或脹滿,噯氣,泛酸,嘈雜,噁心嘔吐,睏倦乏力,形體瘦弱,飲食無味或食積不下,胃腸動力學障礙是消化不良基本發病機制。

  灸治穴位:

  中脘,神闕。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在中脘和神厥穴各切厚約2分許的生薑1片,在中心處回針穿刺數孔,上置大艾炷點燃,直到局部皮膚潮紅,胃脘部無脹悶感為度;

  3. 每日一次。

  灸法大義:

  中脘為胃的募穴,灸中脘和神厥可以增強胃腸蠕動,胃腸活動加強,平滑肌張力增加,胃腔內刺激增加,使胃動素釋放增加。胃動素有調節胃動力、促進胃排空腸道蠕動等作用。

  保健常識:

  1. 明確原發病,排除如腫瘤,潰瘍等易造成消化不良表現的原發病。

  2. 合理、科學膳食。

  3. 保持樂觀開朗心態。

  有病自己灸 慢性腹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反覆性發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常伴痞悶或脹滿、噯氣、泛酸、嘈雜、噁心、嘔吐等症,發病常與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勞累、受寒等因素有關。胃痛多見於西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胃粘膜脫垂等病。

  灸治穴位:

  中脘,足三里,內關。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點燃的艾條在穴位上進行溫和灸,每穴5分鐘,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

  3. 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至緩解為止。

  灸法大義:

  急則治其標,治療胃脘痛止痛是關鍵。足三里乃足陽明胃經下合穴,「合治內腑」,可疏調胃腑氣機,和胃止痛。中脘為胃之募穴,腑之所會,可健運中州,調理氣機。內關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保健常識:

  1. 平時注意飲食規律,忌食刺激食物。

  2. 注意鑒別腹部外科疾病,如潰瘍出血,穿孔,膽石症等。

  有病自己灸 腹瀉

  腹痛一般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的疼痛癥狀而

  言,可見於多種臟腑疾患。慢性腹痛臨床多見於腸激惹綜合症,慢性結腸炎,慢性盆腔炎,消化道潰瘍,膽石症等疾病。

  灸治穴位:

  阿是穴,中脘,關元,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艾條溫和灸,距離皮膚1~2cm,每次20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3. 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2個療程中間休息3天。

  灸法大義:

  以局部取穴施灸為主,遠端取穴為輔。關元穴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有補精、益血、扶正之功,為強壯要穴;足三里既是主治腹部疾病的要穴,又是強壯穴;中脘位於腹部中部,統率中州,為腑會;止痛必用阿是穴,諸穴配用,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能夠治癒多年頑固性腹痛。

  保健常識:

  1. 慢性腹痛不要忽視,應排除危險因素導致的腹痛。

  2. 積極治療原發病。

  有病自己灸 便秘

  泄瀉又稱「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瀉出如水樣。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多見,臨床可分為急性泄瀉和慢性泄瀉兩類。泄瀉多見於西醫學的急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尤其是小兒由於脾胃功能發育還不健全,容易出現小兒腹瀉,影響小兒的發育。

  祖國醫學認為泄瀉有五,乃脾虛、腎虛、濕寒、濕熱、食積也。

  灸治穴位:

  神闕(肚臍),天樞,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的細白鹽適量,可炒至

  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用大艾壯5壯灸肚臍,大約20分鐘;

  2. 用艾條溫和灸天樞和足三里,每穴大約10分鐘,至皮膚出

  現紅暈發熱。

  3. 急性腹瀉可每日2次,慢性腹瀉每日1次,一般10次一個

  療程,直到腹瀉停止。

  灸法大義:

  張景岳雲說:「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本病無論虛實,皆不

  可攻伐太過,應以扶正為主,攻邪為輔。從經絡理論來看,臍與脾、胃、腎和大腸相通,為精、神、氣、血往來之樞要,灸神闕穴可通過經絡刺激內臟,起到溫經散寒、健脾止瀉的作用。天樞為大腸募穴,能調理腸胃氣機。足三里健脾益胃,「肚腹三里留」,是治療腸胃疾病的效穴。

  保健常識:

  1.對嚴重失水或由惡性病變所引起的腹瀉,則應採用綜合性治療。

  2.注意飲食有節。

  有病自己灸 脫肛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次數減少和排出干硬便,排便習慣改變,堅澀難下,常常數日一行。便秘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中醫認為便秘的原因多為腸道津液乾涸,傳導失司所致。李東垣說:「津液不足故大便燥結」。

  灸治穴位:

  天樞,支溝,足三里,上巨虛。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

  2. 用艾絨做成底面直徑1cm,高1.5~2cm的圓錐狀艾炷,點燃灸雙側天樞穴,各灸5壯,約20分鐘;

  3. 用艾條迴旋灸灸上肢和下肢支溝、足三里和上巨虛,每穴7分鐘;

  4. 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

  灸法大義:

  應用中醫「合治內腑」及「俞募配次」的理論,選用大腸的下合穴上巨虛,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足三里,配大腸經的募穴天樞,以疏通腑氣;又用支溝宣通三焦氣機,三焦氣順,則腑氣通調,腑氣通,則大腸的傳導功能自可復常。

  保健常識:

  1. 保持良好排便習慣。

  2.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品,如燕麥,芹菜,玉米等水果蔬菜。

  3. 加強鍛煉。

  有病自己灸 甲狀腺功能亢進

  脫肛又稱直腸脫垂,是指直腸下端脫出肛門之外,常見於老人、小兒和多產的婦女。直腸脫垂病機虛者較多,中氣不足,固攝失司,氣虛下陷,而致脫肛。

  灸治穴位:

  關元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

  2. 點燃艾條放入灸盒中,對準關元穴,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略有灼熱感為度,保持局部溫熱持續性刺激。每次施灸60分鐘,每日1—2次,5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灸法大義:

  關元為元陰元陽出入之要穴,無論陰虛陽虛,或陰陽失調,皆可強壯關元之真氣。真氣充沛,關門固攝,脫肛自然得以回納。

  保健常識:

  1.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2. 注意保持肛門衛生。

  3. 加強提肛鍛煉。

  有病自己灸 糖尿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甲狀腺處於持續高功能狀態,合成和釋放過多的甲狀腺素,致機體神經、心血管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內分泌疾病的總稱。以頸部甲狀腺腫大為特徵,俗稱「大脖子病」,同時伴有凸眼,心悸,乏力,多汗,消瘦等癥狀,以女性多見,且多在20~40歲之間。

  灸治穴位:

  大椎,肺俞,風池。

  灸法操作:

  1. 取坐位或俯卧位;

  2. 將清艾條點燃,對準穴位施行溫和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穴灸治10分鐘;

  3. 隔日一次,10次一個療程,施灸2個療程後休息3—5天。

  灸法大義:

  西醫治療本病主要採用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及手術治療,雖可控制病情,但用藥時間較長,不良反應較大,容易複發,且易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使病情更為複雜。艾灸以背部太陽經及督脈經穴為主,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太陽為「巨陽」,灸之可從陽引陰,陽生陰長,扶陽濟陰,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本法療程短,見效快,不良反應小,複發率低。甲亢屬中醫「癭病」範疇,多為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所引起,選用風池穴,清瀉肝膽郁滯,軟堅散結。

  保健常識:

  1. 生活中注意補充適量的碘。

  2. 調暢心理,樹立信心,保持樂觀。

  3. 密切觀察病情,中西結合,儘早治療。

  有病自己灸 頭痛

  糖尿病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為特徵的病證。中醫認為其發病原因多為五志過極,或恣情縱慾,飲食失調,致肺、脾、胃三臟陰虛燥熱,熱灼津液,氣血瘀滯。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胰腺的微循環發生障礙,進而胰島功能減退或喪失。一般人體的空腹血糖應該:空腹血糖<,超過這個標準就有可能患了糖尿病。

  灸治穴位:

  胃脘下俞:經外奇穴,位於背部足太陽膀胱經上,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寸,左右2穴。

  春夏灸氣海穴,秋冬灸關元穴。

  灸法操作:

  1. 先俯卧位,後仰卧位;

  2. 艾條溫和灸(或灸盒灸),距皮膚25mm左右,每穴持續灸20分鐘;

  3. 隔日灸1次,可長期施灸。

  灸法大義:

  《千金翼方》載:「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壯」。胃脘下俞穴主要由T8神經分布,支配胰腺的傳入神經也主要是T8,說明胃脘下俞穴與胰腺的神經分布有著高度的對應性。艾灸胃脘下俞可以明顯改善胰島的形態功能。灸氣海、關元,通調任脈,補氣固本。

  保健常識:

  1. 低糖低脂飲食。

  2. 密切觀察血糖,預防併發症。

  3. 防治結合,中西結合。

  有病自己灸 眩暈

  頭痛是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的一類病證,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手、足三陽經和足厥陰肝經均上頭面,督脈直接與腦府相聯繫,當經脈氣血不通或氣血不足,腦髓失養,均會造成頭痛。按照頭痛的部位辨證歸經,前額痛為陽明頭痛,側頭痛為少陽頭痛,後枕痛為太陽頭痛,巔頂痛為厥陰頭痛。

  西醫學的高血壓、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感染性發熱、腦外傷及五官科等病中都會表現出明顯的頭痛。

  灸治穴位:

  百會,風池,合谷

  灸法操作:

  1.取俯伏坐位;

  2.取一支清艾條,距皮膚2—3cm點燃,在百會、風池、合谷三

  穴行溫和灸,每一個穴位約10分鐘;(灸百會時注意防治損

  傷頭髮)

  灸法大義:

  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功長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百會疏通頭部經絡氣血;合谷善治頭面,疏風止痛。上下遠近相配,共奏止痛之功。

  保健常識:

  1.頭痛原因複雜,應查明病因,特別是排除顱內佔位性病變。

  2.調暢情志,忌煙酒辛辣。

  3.注意鍛煉,保障睡眠。

  有病自己灸 失眠

  眩暈是自覺頭暈眼花、視物旋轉動搖的一種癥狀。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車,旋轉不定,以致不能站立,甚者多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等癥狀。

  現代醫學中的內耳性眩暈、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神經衰

  弱以及某些腦部疾患等均可表現為眩暈。

  灸治穴位:

  百會

  灸法操作:

  1. 取俯伏位,雙手放於桌面上;

  2. 將清艾條點燃,對準穴位施行溫和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灸治30分鐘;

  3.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至眩暈消失為止。

  灸法大義:

  百會穴是百脈朝會之穴,有輸出輸入、宣通氣血的功能。百會為督脈穴,督脈通髓海,灸百會有通督醒腦之效,可疏通經絡,清竅除眩。重灸百會穴有加強昇陽補虛,升清陽醒神之功。百會穴具有祛風潛陽,補髓益血,升清降濁之功能,消降眩暈的多種作用,所以為治眩暈的要穴。

  保健常識:

  1. 積極治療原發病。

  2. 應少食肥膩之品。

  有病自己灸 面癱

  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難,或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不深,嚴重者徹夜不眠為特徵的病證。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作緊張,思想壓力加大,不良生活習慣,外界精神刺激,飲食不節等因素造成失眠隨之增多。

  失眠屬於現代醫學的神經衰弱,嚴重者屬於神經官能症範疇。失眠日久可以造****體各種損害,應該調治並舉。

  灸治穴位:

  湧泉,神門,百會

  灸法操作:

  1. 用溫熱水泡腳10分鐘;

  2. 取仰卧位;

  3. 將清艾條點燃,對準穴位施行溫和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穴各灸10分鐘;

  4. 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灸法大義:

  湧泉穴,又名地沖,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灸之可滋陰降火、寧心安神,有引火歸元之妙。百會是督脈經穴,位於巔頂,督脈「入絡於腦」,「腦為元神之府」,故百會能安神定志、醒腦益智。上取百會,下取湧泉,一陽一陰,以艾溫通,使任督協調、髓生腦健、心神內守、陰陽平衡、寐寤有序。心藏神,神門為心經原穴,灸之使神有所藏,不眠自愈。

  保健常識:

  1.起居有節,精神放鬆。

  2.適度鍛煉,避免刺激性食物。

  有病自己灸 耳鳴 耳聾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症的病證,中醫稱為口眼喎斜。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無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病急速,以一側面部發病多見。

  灸治穴位:

  翳風,頰車,陽白,合谷。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清艾條點燃懸灸,距穴位2~3cm,往複做雀啄灸,直至局部皮膚溫熱,潮紅為度,大約每個穴位5分鐘;

  3. 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灸法大義:

  翳風穴深部即是面神經出莖乳孔處,艾條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艾葉之溫經通脈的功能,不斷地透達到深部的病所,起到溫補氣血、活血逐痹的治療目的。灸合谷,頰車祛除陽明、太陽筋絡之邪氣,祛風通絡,陽白善解少陽之氣,三穴合用,散風牽正。

  保健常識:

  1. 面部應避免風寒,必要時應戴口罩、眼罩。

  2. 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侵入,每日點眼藥水2~3次,以預防感染。

  3. 飲食宜清淡,保證睡眠。

  4. 加強局部咀嚼鍛煉,如嚼口香糖等。

  有病自己灸 中風後遺症

  耳聾、耳鳴是指聽覺異常的兩種癥狀。耳鳴是以自覺耳內鳴響為主症;耳聾是以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為主症,耳聾往往由耳鳴發展而來。耳鳴為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人群中約17%的個體有過耳鳴的感覺。耳中鳴響,或若蟬鳴,或如水聲,通常伴有煩躁,睡眠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嚴重者可影響工作、娛樂和社會交往。

  灸治穴位:

  翳風,聽宮,聽會。

  灸法操作:

  1. 取坐位或側卧位;

  2. 取一支清艾條,距皮膚2—3cm點燃,在穴位上作迴旋灸,每穴10分鐘,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3. 每日一次,10次一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灸法大義:

  耳鳴多因血氣不足,宗脈則虛,風邪乘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搏,故為耳鳴。艾灸疏導少陽經脈,補氣養血。翳風穴鄰近耳後動、靜脈,頸外淺靜脈,淺部有耳大神經,深部有面神經干從顱骨穿出;聽宮、聽會在耳屏前方,有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和面神經、三叉神經第三支耳顳神經,都是治療耳鳴的要穴。

  保健常識:

  1. 耳鳴一般治療時間較長,在治療時要有恆心,不要輕易

  放棄。

  2. 注意調節情緒,避免過度憂鬱。

  3.勞逸結合,鍛煉身體,中西結合。

  有病自己灸 鼻竇炎

  當今社會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因此,中風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中風,也就是西醫所說的諸如腦梗塞、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所以要防治並重,以防為主。

  灸治穴位:

  百會,大椎,肩髃,曲池,外關,風市,足三里,懸鐘,三陰交。

  灸法操作:

  1.一般取仰卧位。

  2.用點燃的艾條在上述穴位上進行迴旋灸,每個穴位5-10分鐘,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感覺溫熱不疼為度。

  3.施灸可以每日一次,左右交替艾灸,10次一個療程,連續灸治2個療程後可休息3-5天。

  灸法大義:

  古代醫家對灸療法預防中風(腦血管病)有大量記載。宋代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卷四》提出:「灸絕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氣,素有風人可保無虞」。這裡的風人就是指的易患中風的人,及時在季節交替之時施灸,可以預防中風的發生。中風後「脈道不利,氣血閉塞」,導致肢體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連灸多個穴位,藉助艾灸的熱力,到溫通經脈,行氣活血,化瘀通絡。

  保健常識:

  1.及時治療諸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粘血症,動脈硬化等容易導致中風的疾病。

  2.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素飲食,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3.注意休息,保證睡眠,調暢情志,適度鍛煉。

  4.預防為主,中西結合,堅持服藥。

  5.避風寒,防便秘。

  有病自己灸 過敏性鼻炎

  鼻竇炎是以鼻流腥臭濁涕,鼻塞,嗅覺喪失等為主症的一種鼻部疾病。西醫學上包括急慢性鼻竇炎和副鼻竇炎。

  中醫認為鼻為肺之外竅,因此鼻竇炎的發生,與肺經受邪有關,風邪鬱熱壅於鼻竅,化為膿涕。

  灸治穴位:

  列缺,合谷,迎香,印堂。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清艾條一支點燃,距離皮膚~2厘米處行雀啄灸,每穴5分鐘,每日一次,直至病情改善。

  灸法大義:

  鼻為肺竅,取肺經絡穴列缺,以宣肺氣;手陽明與手太陰相為表裡,其脈上挾鼻孔,合谷、迎香二穴並用,遠近結合,可疏調手陽明經氣,清瀉肺熱;且迎香治鼻塞、不聞香臭最為有效;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乃治面部諸疾之要穴。印堂位於督脈而近鼻部,可散局部之鬱熱以通鼻竅。

  保健常識:

  1. 鼻竇炎比較頑固,應樹立信心,堅持治療。

  2. 加強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3. 避風寒,忌油膩辛辣食物。

  有病自己灸 腫瘤術後調養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態反應性鼻炎,是以Ⅰ型變態反應為主的鼻部變態反應性疾病。臨床上可分為常年性和季節性兩種。主要表現為常年性發病,病程至少1年;以陣發性鼻癢、連續噴嚏、鼻塞、流清涕為4大主要癥狀。該病具有反覆發作、遷延難愈的特點,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中醫理論認為肺氣虛,衛外不固,肺衛失和,從而發病。

  灸治穴位:

  迎香,印堂,大椎,肺俞

  灸法操作:

  1. 取卧位,先俯卧,後仰卧;

  2. 取一支清艾條,距皮膚2—3cm點燃,在穴位上作迴旋灸,每穴5分鐘,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3. 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20次後休息3—5天。

  灸法大義:

  迎香為手足陽明經之交會穴,同時又位於鼻旁,有散風清熱、通利鼻竅、疏通面部經絡之功能,為治療鼻病的第一要穴;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陽經之氣的作用,上取印堂,以振奮陽氣;大椎、肺俞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保健常識:

  1. 本病容易複發,應防治並舉。

  2. 加強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3. 遠離致敏原。

  4. 可以結合「冬病夏治」貼敷療法,鞏固療效。


推薦閱讀:

大月薰:被孫中山遺忘的日本夫人
70年代,一陣被遺忘的流行風,男士短褲
遺忘的愛情
聶魯達丨愛情那麼短,遺忘那麼長
男孩們,有些事情請你就遺忘

TAG:養生 | 現代 | 遺忘 | 現代人 | 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