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與佛教的由來

道教與佛教的由來

1、

中國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其中土生土長的只有道教,它產生於東漢中葉。 有苦難的地方就容易產生宗教。東漢中期以後,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社會動蕩,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道教便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孕育而生。 道教的產生和其思想、方術的淵源關係密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神仙思想和神仙方術。燕齊一帶出現的鼓吹長生不老術的神仙方士,用戰國時齊人鄒衍的五行陰陽學說解釋方術,從而形成了所謂神仙家,即方仙道。 2. 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術。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頂禮膜拜,視之為神靈,並逐步形成了一個天神、地抵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把其中的許多神靈作為道教神靈的組成部分。殷商時人們認為,卜巫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師可以通鬼神,依仗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避災。道教吸收和繼承了這種巫術。 3. 黃老思想。在傳說中,黃帝和老子為道家創始人。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義的因素。許多神仙方士把黃老之學與神仙方術相結合。至東漢,他們進一步將黃帝、老子神秘化,又由著重尊崇黃帝,轉而推崇神話後的老子,逐步形成崇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並與方仙道逐步合流,這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4. 世俗傳說。隨著道教的發展,又把民間傳說中的各路神仙融人道教。比如「八仙」,比如閻王與十八層地獄、玉皇大帝等,因此道教完全是中華民族的世俗宗教。 5. 維神學。「 」是一種宗教性的預言;緯是相對於儒家經典而言,即用圖 的觀點結合鄒衍的陰陽五行思想來解釋儒家經典,推驗災異禎祥,這種風景由西漢儒生董仲舒首倡,繼而形成了 緯之學,致使儒家經典宗教化。西漢末至東漢初,由於統治者的提倡, 緯之學盛行,儒生與方士逐漸合流,造成極為濃厚的宗教氣氛,這極大地推動了道教的形成和出現。2、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的古代印度,距今約有2500年的歷史。當時,印度把人群分為四個等級,代表神權的婆羅門最高,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依次排列。由於奴隸制經濟的發展,階級矛盾的日益尖銳化,以剎帝利為代表的富有武士階層要求成為社會最上層,而婆羅門的腐朽也激起社會各階層人們的反抗。印度進入了「百家爭論」時代,佛教便是適應剎帝利軍事貴族和吠舍工商業奴隸主的需要而產生的宗教。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3至前483年),剎帝利種姓,釋迦族人,出家前是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王子。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他幼時曾受婆羅門教徒傳統教育,29歲出家,據傳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35歲創立佛教,此後一直在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傳教,80多歲去世。佛教在西漢末、東漢初(公元前後)傳入我國。最早的寺廟是建於東漢時期的洛陽白馬寺。佛教在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最為興盛。佛教主張眾生平等,造業輪迴。現在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重要的影響。

道教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它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僅次於佛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與佛教一起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鍊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鍊,法術儀式,功德成神,常見的後天神仙多為內丹修鍊和功德成神者。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歷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經中還有其它說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最後,演變成三位一體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學理論。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鍊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後的宗教學說,未必完全切合,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庄,尊崇《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等眾多道家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儒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響。

推薦閱讀:

不苦堂:亂世不避
屬於我的年代--- 釋戒嗔
怎樣斷除我見?佛法修行中,有怎樣的次第?
按照大乘佛法,一切有為法,非法非非法,那在回答大乘佛法問題的時候,會不會因為說錯話而變成謗佛?

TAG:佛教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