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字理糾正錯別字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語文能力在不斷提升,同時也憂心地看到學生的錯別字越來越多。錯別字的多少不僅影響到人們的社會交際效果,也反映了書寫者的語文素養程度,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引起特別的重視。筆者嘗試在教學中運用漢字學字理知識來糾正錯別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字理"是漢字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簡單地說就是構字的理據。在識字教學中,如果我們盡量利用漢字構形的理據,給學生講清楚所教字的形與音、義之間的關係,就能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漢字的構形原理從而大量地消滅錯別字,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經過隸楷書的筆畫化和簡化後的現代漢字,有些字仍能看出構字的理據,比如"看"字,是用""(手)遮在"目"上表示注視、瞅之義;"卡"字是"上""下"二字的合體,表示不上不下夾在中間之義;"侃"字是"亻、口、川"的合體,表示某人口若懸河特別能說之義。但是,也有許多字的構字理據已經難以看出來了。為了便於學生理解這類字的理據,必須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筆者採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觀法、比較法和遷移法。
1.直觀法
利用實物、圖片和電化教學設備等進行具體形象的教學方法叫直觀教學法。它符合兒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學習特點,有利於兒童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將這種方法用在辨析易混字形的字理時,優點更加明顯,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漢字構形理據的理解,牢記易錯字的正確字形。比如"休"和"體",字形雖然相差一筆,但字義完全不同。三年級學生在習作中常將"休息"寫成"體息"。為了糾正這個混用現象,我在教學"休"字時,用幻燈片出示"休"字的甲骨文寫法
,讓學生觀察。學生馬上會意到,一個人靠在樹旁邊"休"息呢!老師接著講解:這是會意字,用"人"背靠大"樹"之形表示休息之義。因"體"是比較抽象的會意字,用"亻"和"本"合體,表示身體是人的根本之意,這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有些困難,所以教師就將其字理直接講解給學生。這樣教學後,學生再也沒有寫混這兩個字。
又如學生在書寫"雁"字時,經常少寫一個"亻"或將"隹"少寫一橫成為"住"。為了糾正這些錯誤,教學時,我展出了"雁"的小篆"隹"字,學生細細觀察後發現像一隻鳥。教師總結"隹"(zhuī)是鳥的象形,這四橫,是鳥翅膀的翎毛,所以不能寫成三橫。接著,引發學生思考到:大雁在飛行時經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從而準確地領悟到:"隹"旁表明大雁是一種鳥,第一個"亻"是"隹"的一部分;第二個"亻"表明了大雁的飛行特點。老師再接著告訴學生,"雁"的"廠"旁,形、義都是伸出的山崖,"隹"可以在下面住宿;古音是hǎn,在這個字中也表ɑn音。
運用直觀法展示古文字形,使學生理解了"休"和"雁"的構字理據,再沒有學生寫錯這兩個字。
2.比較法
錯別字中,形近字佔有很大的比例。運用字理來比較形近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辨析形近字的細微差別。尤其是形聲字,我們可以利用它的形旁表義、聲旁示音的特點,充分辨析形近偏旁的形、義差別,使學生準確理解字義。
(1)比較形近聲符。"狼""狠"二字由於那一"點"常使學生混用。對此,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辨析比較,"狼"是動物,部首是反犬旁"犭","良"是它的聲符,所以整字讀"lánɡ";"狠"的聲符是"艮",讀ɡèn,所以整字讀作"hěn"。學生清楚了兩個字的區別後,為鞏固形聲字的知識,並擴大識字量,教師又給學生展示了由基本字"良"構成的一串字:"浪、娘、糧、郎、朗、廊、琅、榔、鋃、螂",引導學生髮現一個構字規律--"良"的韻母"iɑnɡ"示音,"浪"跟水有關,部首是三點水"氵";"娘"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糧"是糧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再列出由"艮"構成的一串形聲字:"很、恨、狠、痕、根、跟、懇、墾、銀、齦、垠"等進行分析,使學生明白了"艮"在這些合體字中的示音作用。由於重點比較了兩個字的聲符,使學生不僅記得牢,用得准,而且舉一反三,提高了識字效率。
又如"琴"字,根據教學經驗,90%以上的學生把"琴"下部的"今"寫成為"令"。為了把錯別字最大限度地消滅在學習之初,我們在初教"琴"字時,就引導學生細細觀察、分析其構字理據。教師先出示"琴"的小篆體寫法,學生髮現這個字像古代的一種撥弦樂器,上面"玨"是琴弦和弦柱,下面部分是琴身。教師再展示楷書寫法"琴",學生觀察比較後指出,楷書將"琴"改寫成了形聲字,上部的"玨"仍然表示"琴"義,下部去掉了琴身,改用"今"來表示它的讀音。"今"是前鼻音"jīn",所以"琴"也讀前鼻音"qín"。而"令"是後鼻音,不能作"琴"的聲符,所以聲旁不能要寫成"令"。"令"作"領、零、嶺、嶺、玲、鈴、齡、羚"的聲符,這些字不但都要讀成後鼻音,而且聲符也不能寫成"今"("鄰"是例外)。經過這樣分析字理,學生不僅理解了"琴"的字理,而且掌握了一批形聲字的正確讀音和寫法,進一步明白了形聲字的道理,為自主識字的方法奠定了科學基礎,也做到了漢字教學形音義結合的要求。
(2)比較形近意符。在識字教學中,比較形近意符是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字形字義字音的一個好方法。日常教學中,不少教師不清楚偏旁兩點水"冫"的意思,導致了學生經常將兩點水寫成三點水"氵",從而產生了許多別字,比如將"冶"寫成"治","冷"寫成"泠"。
對"氵"旁,大家都知道是表示"水"義。但要分析"冫"的意思和作偏旁的作用,還是需要字理知識的。"冫"在甲骨文像水面結成冰時上拱或裂紋的形狀,字的音、義都是"冰",是"冰"的初文(即剛開始的寫法)。以"冫"為意符的字大多與寒冷、凝結等意思有關,如"凍、冷、冽、凌、凜、凝、凋、冬、寒"。"冶"字是用冰塊的融化比喻金屬的銷熔,所以用"冫"旁;而"泠"指水的清涼而不是冰涼,所以是"氵"旁而不是"冫"旁。這樣分析形近偏旁,有助於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字的不同形、義,避免了混用,而且很好地掌握了"氵"和"冫"兩個形近意符的知識。
(3)比較形近部首。部首表意是漢字學理論之一,利用部首歸類原理幫助學生識字,是科學的識字教法之一。學生在作業中,經常將"卻"的右邊部首"卩"寫成"阝",究其原因,是不明白這兩個部首的意思。對此,我們在糾正學生錯別字時,先給他們講解部首"卩"和"右阝"的字理。"卩"的甲骨文字形是人的跪坐之形,讀音"jié",比如在"節、癤、"中就起聲符作用。但是"卩"在構字中,更多的是起表意作用,表示字與人的活動或人的腿腳活動有關。象"卻"的本義就是退,如"望而卻步"。教師講清楚了字理,再讓學生說出帶有"卩"部的字和自己的理解。學生馬上可以找到"叩"和"即"。老師啟發學生這二字為什麼是"卩"這個部首。學生馬上明白了"叩"是人跪下的活動,所以用"卩"旁。但學生並不知曉"即"的意思。在學生充滿探究興趣的情況下,教師再做適當的講解:"即"是會意字,左偏旁原寫作"皀"(jí),在甲骨文像盛滿食物的器皿;"卩"在食器"皀"旁,像人跪坐著就餐。本義是就餐,引申為接近、靠近,如"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以此類推,學生在識字中如果遇到帶有"卩"這個部首的字,馬上就會聯想到與人或人跪地而坐有關,進而理解字的含義。
而"右阝"則是"邑"作右偏旁的楷書寫法,"邑"是"人群聚居地"之意,作部首表示地域、地名、城郭等義,比如"邦、鄰、郊、鄙"都表示地域、地區,"鄧、邢、邱、鄭、邯鄲"本來都是古國名,"郡、都、郭"都與城市有關。這樣講清部首義,學生牢記了部首義及歸類字,搞混、寫錯"卩"和"右阝"的現象大大降低了。
3.遷移法。
知識遷移能力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解決新問題時所體現出的一種素質和能力,表現為教師舉一,學生反三,活學活用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正遷移可以提高識字效率,避免很多錯別字的出現。比如"月"字,作為偏旁,是同形的兩個部首,有兩個稱呼:一個是"月字旁",另一個稱作"肉月旁"。在古文字中是異形字。"月"的本義是月亮。有"月"旁的字與月相、光亮、時間等義有關。我們啟發學生尋找與這些意思相關的帶有"月"字旁的字。學生打開了記憶的閘門,搜索出"朝、明、朗、朦、朧"等字。此時老師在黑板上寫"肌"字,並質疑:月字旁的字怎麼與"肌肉"有關呢?學生迷惑了,此時老師告訴學生"肌"的右偏旁不是"月",而是"肉"字,並出示甲骨文字形,使學生看出像切下的一塊肉形。但是"肉"演變到小篆時寫法很像"月"字。於是,人們為了避免混淆,就造了"肉"字,但作偏旁時,楷書還是寫成"月"形,所以稱作"肉月旁"。作偏旁時主要作意符,所帶的字與肉體意思有關。接著,教師出示"有、肌、腸、腎、背、炙、祭"等一串字讓學生來理解字義。學生通過偏旁的辨析,理解帶有"月"旁字的含義,達到了舉一反三的遷移目的。
總之,運用漢字學字理知識分析漢字,是糾正錯別字、提高識字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不僅使學生加深對字的形義關係的理解,減少錯別字的出現,而且學到了許多漢字知識,極大地提高了語文素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