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 (3)
戌二、福智因果(分三科) 亥一、福智體(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為福?云何為智?
這是第四科「因攝果攝自利利他」,分五科,第一科征起,第二科標列,第三科是隨釋。隨釋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異熟因果,第二科是福智因果。現在是第二科,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福智體,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為福?云何為智?」怎麼叫做福?怎麼叫做智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福所攝。
天二、釋(分三科) 地一、福所攝
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
「福」這個字,是有因也有果;就是有這樣的福的因,將來能夠獲得可愛的果報,就叫做福。究竟什麼是福呢?「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簡要的說呢,就是六波羅蜜多裡面的前三波羅蜜多就是福了。一、就是施波羅蜜多,第二是戒,第三是忍,這三波羅蜜多是屬於福;你能夠修學這三波羅蜜多,你就有福了。
地二、智所攝
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
「智唯一種波羅蜜多」,這三種是屬於福,什麼是智呢?這第二科是智所攝。這個智慧是決斷的意思,就是對於這件事不猶豫,就是決定是這樣子。你有這樣的決定,那就是智慧。猶豫不決,就表示沒有智慧。現在在六波羅蜜多裡面,智慧只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就是最後一個,這個智慧。
地三、二所攝(分二科) 玄一、標列
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這是第三科,二所攝;就是也是屬於福,也屬於慧。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標列。
六波羅蜜多裡面的精進和靜慮,這兩個波羅蜜多呢,應該知道是通於福、也通於慧的,通於這兩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這是標列。下面第二科隨釋,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精進。又分兩科,先說福分。
玄二、隨釋(分二科) 黃一、精進(分二科) 宇一、福分
若依精進修行布施,受護凈戒、及修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福分。
這個精進是通於兩分的,怎麼知道呢?「若依精進」,若是這位菩薩修行人,他能夠隨順精進波羅蜜去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他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不懈怠。這個布施波羅蜜多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我們說是隨時有困難的人,用一點財力布施這個人,這個是簡單的事情。若是菩薩做利益眾生的布施波羅蜜多,可能會有個廣大的計劃,那麼這個計劃呢,就不是那麼簡單,也需要有精進的力量才可以。這個精進有一個什麼味道呢?就是遇見了很多的困難,他都能夠不退轉,繼續的把這件事完成了,那裡邊有精進的意思的。若這樣子呢,這就是屬於福了。
「受護凈戒」,你若精進的受護凈戒,那也是福。這個「受」,就是你有信心,你領受了這樣的清凈的戒法,或者是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各式各樣的戒,叫受戒。受了戒以後,能保護這個戒,令它清凈,而不違犯。所以有受凈戒、有護凈戒,也須要有精進波羅蜜多的,才能成就的。
「及修慈等四種無量」,「慈」,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在禪定裡面修的;或者是在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邊修這個慈悲喜舍四種三昧,也須要有精進才能夠成就的,所以這也是屬於福了。這個地方說是無量,就是這個慈悲喜舍它的所緣境是非常廣大的,所以叫做無量。這是說到布施、持戒,和慈悲喜舍的四種三昧。應該也把忍波羅蜜,也應該在內,就是由精進的力量修忍波羅蜜。「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福分」,是屬於福的這一部分的功德的。
宇二、智分
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修蘊善巧、修界善巧、修處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
「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第二科,前面是解釋福分,現在解釋智分。「若依精進」,若是你這個精進波羅蜜,依據精進波羅蜜去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話,這樣子呢,這個精進波羅蜜就是屬於智慧了。
我感覺我們出家人,在家居士姑且不說,我們出家人出了家以後,應該每一天的生活裡面做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我看,多數還不是太明白。現在這裡邊,本來在〈聲聞地〉來告訴我們呢,就是修三十七道品,就是修這個戒定慧。和我們現實上的佛教徒所作的事情是一致?是不一致?我們現實上佛教徒每一天都做什麼事情?所以若不到佛學院去的話,我看會知道什麼呢?那當然就是受他師父的領導,他師父要辦醫院、要辦學校、要辦安老院,那麼徒弟就是配合師父的計劃,就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也是好,也是好事!但是我們從經論上呢,可不是說這個事情的。那麼現在這是〈菩薩地〉,也是包括世間上的慈善事業應該在內,但是也還是以聖道為主。譬如說:修聞思修三慧,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你要學習佛法,要聞、思,而還要有修,這就是禪定的事情了,有定、也有慧的。那麼知道我們…,你受比丘戒,你受菩薩戒也好,你的生活裡邊應該做這種事情,應該修學這樣的聖道。
這是說若依精進來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個聞、思、修不是慧,但是它能令你成就智慧,這叫聞所成,因聞而成就智慧;因思、因修而成就智慧,要學習這樣的智慧。這是「修蘊善巧」,聞、思以後,就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裡面,修什麼?就是要修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面來修蘊善巧,這個我們前面講過,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我的。「修界善巧」,修這個十八界,也是無常、無我的。「修處善巧」,修這個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無常、無我的,修這種智慧。「修緣起善巧」,在奢摩他裡面修這個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你在禪定裡面這樣觀察緣起的道理。緣起:有流轉門;也有還滅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你能這樣去觀察緣起的善巧的智慧,那麼這就是毗缽舍那,也可以說就是修慧,在奢摩陀裡面作如是觀,這是智慧。
「修處非處善巧」,處非處……,這個緣起善巧呢,其實前面我們講過,它的意思是說:我們人的生命體,雖然把這個依報的世界,我們居住的世界也在內,但是主要是指我們的生命體說的,我們的生命體。這生命體的緣起的道理,主要是說這一個。那麼這個生命體,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無因緣而有的,是由自己的惑業苦為因緣,而這樣流轉生死;反過來呢,就可以得涅槃的。這個「處非處善巧」,其實也是緣起,但是它和緣起多少有一點不同。這個「處」,就是善得善報、惡得惡報,叫做處。如果善得惡報、惡得善報,就非處,就是不合道理。它著重於這一方面,所以叫做處非處善巧。
修能觀察苦為真苦、集為真集、滅為真滅、道為真道、及於一切善不善法,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並廣分別緣生法中,皆能如實思擇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智分。
「修能觀察苦為真苦」,前面這幾種智慧,這都是智慧。下面又說到一種智慧,你在奢摩他裡邊,你能夠思惟觀察「苦真是苦」:當然是說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真實是苦。但是實在來說,什麼叫做苦?就是你心裏面分別,你心裏面分別就是苦。若是聖人呢,觀察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對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無有法可分別,這個時候就不苦,就是沒有這回事。譬如說:現在有人罵你、毀辱你,你心裡就苦了;苦了但是你若作觀察,我為什麼……,你就是這樣執著這件事是真實的,真實有人罵你,執著自己也是真實的,所以有人罵我這個不可以,我罵你才是對的,這樣子嘛,你就是苦,心裏面有苦惱。你若觀察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對方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緣起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畢竟空的,你作如是觀的時候呢,你心就到第一義諦這裡來了。在第一義諦上,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地方是太平的,就和平了,他就沒有煩惱,就沒有苦了。如果你現在觀察,為什麼眾生有苦呢?你有分別心、你有執著心,所以你就苦,「苦真是苦」,不是虛妄的。
「集為真集」:苦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由集來的,就是由你的煩惱,由你的煩惱…,本來沒有苦,因為你有煩惱呢,就把苦積聚來了,是這麼回事,也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心了。「滅為真滅」:把這個集和苦兩件事都消滅了,這是真實是消滅了,就再永久也不會有苦了!它不會再複發的。像人有病,醫生給我治好了過幾天又有病了,那個病是好了,不是真好。現在佛教裡面說的苦集滅道那個滅,那是真實是滅,真實是把這個生死的問題解決了,以後永久是太平的了,「滅為真滅」。「道為真道」,就是能消除苦集、能滅除苦集的那個道,就是戒定慧。這個戒定慧真實是道,能通往涅槃那裡去的,它真實有這個力量,能夠把你從凡夫的地方引導你到聖人的地方去,從生死的地方到無生死的涅槃那裡去了,它真實有這種力量。不是說是:只是修個禪定,一念不生,說是到了色究竟天了,到了非非想天。不行!你的問題還沒解決,那不是真道。「道為真道」,你能夠在奢摩陀裡邊作如是觀,這是智慧。
「及於一切善不善法」,前面是智慧,下面還有智慧,就是對於一切屬於善法;屬於不善法的。什麼叫做善法呢?就是「無罪」過的。什麼叫做不善法呢?就是「有罪」過的。「若劣若勝」,譬如說:你修這個善法能得欲界的人天果報,你修這個善法能得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果報,但是這也有劣、勝的不同。欲界就是下劣;色界、無色界就是勝。「若黑、若白」,黑白就是善惡了。「並廣分別緣生法中」,並且你在禪定裡邊能夠廣大的去觀察,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皆能如實思擇觀察」,你都能夠很正確的思惟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智分」,這是屬於智慧這一部分的。
《披尋記》一一六六頁:
及於一切善不善法等者:緣生法中,雜染清凈有多異名。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欲界名劣,色無色界名勝;黑黑異熟名黑,白白異熟名白。
「及於一切善不善法等者」,這個《披尋記》。「緣生法中,雜染清凈有多異名」,這個因緣生法裡邊,有是屬於雜染的,有的是屬於清凈的。「有多異名」,有很多不同的名稱。「無罪故名善」,什麼叫做善?就是沒有罪過。「有罪故名不善」,就是你作這種事情,對自己也不利益,對他人也有害,將來還要受苦,這就是有罪。你作這種事情,對別人有利益,對自己有利益,將來能得到安樂,那就是沒有罪,而是善了。「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這是用顏色來形容有罪、無罪。「欲界名劣,色無色界」叫做「勝」,「黑黑異熟名黑,白白異熟名白」,這是有兩個黑、兩個白,就是黑是惡法,惡法有因果嘛,因是黑的,果也是黑的;因是白的,果也是白的。善得善報,惡得惡報,這是這個解釋。
黃二、靜慮(分二科) 宇一、福分
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
前邊是解釋這個精進,精進解釋完了,精進是通於福分、通於智分。現在第二科,是解釋靜慮。分兩科,第一科是福分。
「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假設你這位菩薩,你這位修行人,「依靜慮」,就是住在靜慮裡邊修習這個慈悲喜舍四種無量三昧。「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這就是得到廣大的福德。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智分。
宇二、智分
若依靜慮,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智分。
「若依靜慮,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若是你住在靜慮裡邊,你能修前面那個精進波羅蜜多裡面說的: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智分」,就是智慧分,屬於智慧的。
天三、結
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這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前面這個說法,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就根據六波羅蜜來加以解釋。所以「如是福智,略有六種」,就是六波羅蜜。「一一分別,應知無量」,若是每一種、每一種去分別,那就是很多很多了。
《披尋記》一一六七頁:
如是福智略有六種者:此中六種,謂即前說六種波羅蜜多。
亥二、福智因 (分四科) 天一、征二種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
這是第二科福智因。前面第一科是福智,也是加個福智,是福智的體;現在說福智因。其實福智體也就是福智果,現在這是福智的因。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二種。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呢?福也是有因緣的,智也是有因緣的,什麼是它們的因緣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總標列,標列出來它們的因。
天二、標列
略說應知福因、智因,總有三種:一者、於福於智,能得、能住、能增長欲。
簡要的說呢,應該知道福的因和智的因,總起來說就是有三種不同:「一者、於福於智,能得、能住、能增長欲」,這就是福的因、智的因,就是對於福、對於智,「能得」,你這樣做呢,你將來能得到福,你這樣做,將來能得到智慧,那麼這個就是福智的因。「能住」,得到福、得到智慧的時候,使令它不失掉,那也是因。「能增長,能增長欲」,就是能得福智的欲,能住福智的欲,能增長福智的欲,這是指這個願。你要有一個希望:我希望得到福、得到智。這個希望就是因,就是願,這個願是非常重要!你沒有願,就沒有這回事。這是我們出家人,你一定要有願:「我希望得涅槃,以涅槃為上首」,你有這個願;然後再修戒定慧,就滿足你的願。現在福智也是一樣,一定要有願。
《披尋記》一一六七頁:
能得能住能增長欲者:謂若福智,未得有能得欲,得已,復有能住能增長欲。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於彼修習,欲有所作,是欲義故。
「能得能住能增長欲者:謂若福智,未得有能得欲」,你還沒有成就福智,但是你現在有能成就福智的願望,這就是福智的因。「得已,復有能住能增長欲」,你若得到了福智,你還有能住持福智的願,能增長福智的願;就像人發財的時候,總感覺這個財太少,要增長。現在得到福也應該有這種想法,總感覺少,還要繼續再增長。「發生希慕」,你沒有福、沒有智,所以你就在心裏面發生出來「希慕」,希望有福、有智,仰慕這件事。「發生欣樂」,就發生出歡喜心,我歡喜有福、有智。「於彼修習,欲有所做」,對於那個福的因、智的因就想要採取行動「修習」。「於彼修習,欲有所做」這是想要採取行動,想要做這件事:說布施波羅蜜多能令我有福,那我就想要修布施波羅蜜多;聞思修能令我有智慧,我就想要這樣做「欲有所做」。「是欲義故」,這個欲的道理是這樣子。
二者、於福於智,善能隨順無違背緣。
前面這是一個願,這是福智的因,還有第二個。「於福於智,善能隨順」,就是有了這種隨順的因緣,做這種事情,就是你採取行動。採取行動去修福,採取行動去修智,你「善能隨順」,這也要學習佛法才能有這種知識。怎麼叫做修福?怎麼叫做修慧?你要在佛法裡面學過才知道,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慧。你就採取行動,由因而去得果,叫做順。「無違背緣」,沒有相違的因緣,就是沒有障礙的因緣,那麼這也是因。
三者、於福於智,先已串習。
第三個因緣,就是我過去生的時候,對於福、對於智慧已經這樣學習過,已經這樣努力地栽培過,那當然這也是福智的因。前面說的,這是現在,現在你在創造;第三是過去的創造。那麼,這就是福和智的三種因。
天三、隨難釋(分二科) 地一、釋隨順緣(分二科) 玄一、標
此中隨順無違背緣者:謂顛倒緣不現在前、不會遇性,不顛倒緣正現在前正會遇性。
「此中隨順無違背緣者」,前面第一科是征二種,第二科總標列,列出來三種因。現在這第三科隨難釋,隨前面所標列的,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釋隨順緣,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此中隨順無違背緣者:謂顛倒緣,不現在前,不會遇性,不顛倒緣正現在前會遇性」,顛倒的因緣,就是錯誤的因緣沒有顯現出來,沒有顯現在你的前面。「不會遇性」,你沒有遇見這個顛倒錯誤的因緣,這個事很重要。「不顛倒緣正現在前」,這個不錯誤的因緣顯現在你的前面了。「正會遇性」,這個不顛倒的緣現前了,你能和這個因緣能會遇,正好、正合適,修這個福、也修慧了。這段文應該再多說幾句,我想不要多說,看下面就明白了。第一科是標,現在第二科是解釋。什麼叫做顛倒緣呢?什麼叫做不顛倒緣呢?下面解釋。
玄二、釋
若遇惡友倒說福智,或倒作意顛倒而取:名顛倒緣現前會遇。
若是你遇見惡知識、壞朋友,「倒說福智」,他把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就是說錯了。那麼你自己本身不是太明白,這個惡知識給你顛倒的去說呢,你就不知道怎麼才對了?譬如說:現在人家說是某某人、什麼團體是一個良福田。但是有人說:「不對,他那裡面都是污濁的,你不要去供養。」這下子完了!這件事你一說,你的心就隨著他去了,那麼就不做這個福德的事情,不做了!就是這樣子。再還有,我看見有些還是有點程度的人,他就說:「只有學習般若波羅蜜才是功德,你燒香、拜佛那都沒有功德。」也有人說這種話!當然,我們人若相信了這句話,你就不到佛前燒香,也不去拜佛了,也不買點生果來供佛,都不做這個事情。這也是一個問題!
實在來說呢,說是一個香火廟,說是那個地方,很多人在那裡燒香、拜佛,我認為這是無上菩提的開始,也是有功德的。有幾個人一開始學習般若波羅蜜,就能修四念處?有幾個人是這樣?都是逐漸的,先在佛前拜佛,念念大悲咒、念念經,就這樣子慢慢的熏習,使令身口意調柔了;然後他才可以進一步學習般若波羅蜜的。「倒說福智」,就把福德、智慧這個地方說錯了。我們一般人不明白的時候,就被這件事破壞了,就不能修了。「若遇惡友倒說福智」,就是把福德、智慧這件事說錯了。
這個,我在律上看見一件事,律上說:譬如說這個傳戒的時候,這時候這地方發表傳戒,傳這個三壇大戒。傳戒的人都是不及格的,假設的話,都是不及格;但受戒的人不知道,你認為他就是佛,這是善知識,你就得戒了,你就能得戒。那麼從這件事,若反過來說呢,說這個人是及格的,是清凈比丘,是大善知識;但是你疑惑他,疑惑他不清凈,他怎麼怎麼的,不及格,令你不能得戒了。從這件事情,所以人說話的時候,盡量少說話,不要亂說。你還感覺到我說真實話,結果使令那個人不能栽培善根了,他不能受戒了。所以這上面,「倒說福智」這件事,是很有問題的!那這件事要怎麼樣才能避免呢?自己謙虛一點,不要充善知識。你若願意做善知識可以,就是要廣學佛法,你有這種智慧,你說出來的佛法是正確的,能令人栽培善根。
「若遇惡友倒說福智,或倒作意顛倒而取」,這個「若遇惡友倒說福智」,是外面有惡知識對你有影響。下面這一句「或倒作意顛倒而取」,不是外邊的,是你自己虛妄分別,你自己顛倒的去思惟;「倒作意」就是顛倒的去思惟。「顛倒而取」,本來那個是清凈的,你就偏要認為這個人不清凈,就是「顛倒而取」,這就有問題了!「名顛倒緣現前會遇」,這就是顛倒的因緣現前會遇。這二句話也可以合在一起,「若遇惡友倒說福智,或倒作意顛倒而取」,你相信惡知識的話,你也就顛倒的作意,「這樣子,喔!他說的對,他說這怎麼怎麼的!」你相信這句話,那就是倒作意顛倒而取。一個是受惡知識的影響顛倒作意;一個是沒有惡知識,是你自己就這樣分別。「作意顛倒而取:名顛倒緣現前會遇」。
與此相違,所有白品,當知名為不顛倒緣現前會遇。
若是和前面相違的,沒有遇見惡知識,遇見善知識了,他說的是很正確的,而你也沒有虛妄分別,也隨著善知識的開示,你沒有顛倒而取,那就是白品了,這就是清凈的,「當知名為不顛倒緣現前會遇」。
地二、釋無違緣
若於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當知是名無違背緣。
「若於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這是第二科釋無違緣。第一科標,第二科是釋,就是把解釋隨順緣解釋完了。現在第二科解釋無違緣。
「若於福智能得正住」,若是你這位菩薩,你這位修行人,對於福德智慧,「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能得福智的障遠離不起、能住福智的這些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能增長福智的這些勤修習障遠離不起,這分三句。這些障礙,沒有現起,遠離不起。可能這個廣大的社會裡邊,障礙的因緣是很多的,但是你能遠離,你不受它的矇騙,「當知是名無違背緣」。
《披尋記》一一六七頁:
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者:謂若有法,障勤修習,當知是名勤修習障。非有彼法,正現在前,是名遠離不起。
「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者:謂若有法,障勤修習」,若有一件事,有這麼一個法,能障礙你勤修習,「當知是名勤修習障」。「非有彼法,正現在前,是名遠離不起」,沒有那件事出現在前,那就叫做遠離不起。
天四、結相違
若諸菩薩於此三種福智因中隨有所闕,當知不能生福生智。
這是第四科結相違。若諸菩薩於此三種福智的因中,「隨有所闕」,前面說這個三種,隨種種情況有所缺少,你就不能生福生智了,就是有這個問題。就是第一個是願修福智的願,第二個是能隨順無違背緣,第三個於福於智先已串習;你有所缺,有所缺就有困難。
亥三、福智果 (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福果?云何智果?
前面說福智的因,這第三科說到福智的果。這裡說福智果和前面說那個福智的體,也不一樣。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做福果?怎麼叫做智果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福果。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福果
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
「謂諸菩薩依止福故」,就是很多的菩薩依止福故。因為你有了福因,得到了福的果報,你已經得到了。「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你是有廣大的福德的人,雖然長時間幾千萬年,或者無量劫,總是在這三界裡面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因為你有福的關係,你不會為極大的苦惱所損害的,就是你這個福德保護了你,不會受很大的苦。
我有一回在香港遇見一個人,是從英國來的一位有地位的人,英國人的港督要對這個人要表示一點敬意的,這麼一個人。這個人來到香港來,有因緣和我見面,他就問,他就提出一個問題,他說:「譬如說這個市場上物價高漲,對於老百姓的壓力有多大?」當然,我也在,不是主要是問我,是問另一位法師,那位法師他就默然,沒有回答。我在想這個問題,不是一樣的!那個大富翁,說是這一斤米要十塊錢的話,他無所謂。說這一斤的菜,不管是紅蘿蔔、是白蘿蔔,是什麼菜,一斤要二十塊錢,他無所謂,這種大財富有錢的人。只有我們小市民,「哎呀!這太貴了,生活困難」。這就是這個問題。他有福報的話,在生死裡面很苦惱的境界里,他的苦惱不多。看這件事很嚴重,但是他好像沒有什麼,也過去了。
《披尋記》一一六七頁:
不為極苦之所損惱者:此如前說:最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乃至廣說,其義應知。
「不為極苦之所損惱者:此如前說:最初發心菩薩」,前面的文有說。「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或者一時,這個菩薩,他也是有犯了一點錯誤。犯了錯誤,做了惡事了,做了惡事就生到極惡趣那洛迦中,生到地獄裡面去了。「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很快就從地獄出來了。「受小苦受」,他受了很小的一點苦惱,就結束了。「生大厭離」,但他這厭離心很強,「哎呀!這地獄太苦了」,再不敢作惡了。「乃至廣說,其義應知」,這就是表示這個意思。
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
「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這個大福德人,福德大了的人,他自己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同時他又能夠隨所欲的,心裡想怎麼做就能做。做什麼呢?「能攝眾生,為做利益」,能引導眾生大家都發心修福、修學聖道,他還能做這件事。因為他的福德大,他說話就有影響力,也就大家容易相信他,所以就能修福。這也是福果的一種。這個是說的福果,已經得到了福,才有這種作用!這個福果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六八頁:
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等者:謂如前說:菩薩安住異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乃至廣說,隨其所欲,所作成辦,其義應知。
「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等者:謂如前說菩薩安住異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他本身就有這種廣大的堪能性。「乃至廣說,隨其所欲,所作成辦,其義應知」,就是有這個好處。這前面說福果;這後面說智果。
地二、智果
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因為他有智慧的關係,他生前修過智慧,今生就帶來了這個智慧。「所攝受福」,他所積聚的福,由智慧去積聚福。「是正非邪」,這件事是非常合道理的,而不會有錯誤的事情,不會這樣子,「所攝受福是正非邪」。
《披尋記》一一六八頁:
所攝受福是正非邪者:謂如菩薩不以惡慧而行布施,常以巧慧而行布施,其類應知。
「常以惡慧而行布施」,譬如說世間上的人,譬如說是兩個敵對的團體:那個對方也有個力量在那裡反對自己,於是乎我用槍炮去打他去,這是一個辦法;另外一個辦法,用銀、用金銀財寶,送給你兩千萬黃金,那麼那個人就投降了,這樣子你就進攻過去,就勝利了。這些事情這叫什麼意思呢?這就是「惡慧而行布施」,這是惡慧,它是這樣意思。還有說是:「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還有一個意思:譬如說這個人販賣毒品,賺了很多的財富,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所得到的福都是邪;有智慧的人,非法的事情不做,對人有傷害的事情不做!要合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還不違犯佛法的戒律,在這樣的情形下能得到福,這個福才是清凈的。如果是用非法的手段去取得福,就是邪了。而這件事究竟是正是邪呢?是全憑個人的智慧,全憑智慧了。其實能得到福,我們自己認為這是我的智慧、我的本事,我能得到福,其實不是!前生有一些功德,今生才能得到福。你不用那種手段能得到福,因為你前生修過,今生能得到福。但是人呢,多數的人不相信善惡果報的。
「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這得到智慧,第一個是所得到的是合法的福。譬如說又有大福德的人,有了福以後他不慳吝,他還能用這個福利益廣大的社會,那麼這就叫正;如果有了福,他慳吝,不肯去對於社會上很多苦惱的人,他不肯去幫助。我們看見月律師那個《一夢漫言》,他當時在寶華山做住持,當時那個地區就是饑饉了,很多人生活困難,很多人就跑到寶華山來吃飯。這個事情怎麼處理呢?這件事怎麼處理?見月律師就是把庫房裡面所有的糧完全拿出來做飯,大家吃。吃了多少天,然後把這些災民領到庫房去看,沒有了,沒有米了,沒有糧了,大家沒有飯吃了,那麼這些災民都走了。走了以後,廟裡面這些出家人怎麼辦呢?喝白水,這樣處理這件事。這看出來見月律師大智慧,他並不是我用力量把這些人趕走,這些米糧我自己用,不這樣做。當然,吃了一天,喝白水過堂,過了一天、二天吧!就有人送來米了,大家的生活沒問題,這就是智慧啊!「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這個有智慧的人,他不只於此,他還能發動種種無量、很多的善巧的事業,這是大智慧的事情。「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能得無上菩提,他會做出來很多對大家都有利益的事情,這是有智慧的人還會這樣子。他對自己能做一些有利益的事情,也能為廣大的社會做出有利益的事情,這些都是智慧啊!
天三、結
如是略說福果、智果。如其所應當知四種;品類差別,復有無量。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略說福果、智果,如其所應當知」,有這「四種」不同,「品類差別」,如果詳細說就更多了。
《披尋記》一一六八頁:
如其所應當知四種者:福果、智果,各有二別,如前已說,隨應當知。今此總結,故說四種。
「如其所應當知四種者:福果、智果,各有二別」,各有二種不同,前面說過。這個福果、智果各有兩種不同,就是有正、有邪的不同;或者說福也有因果,智也有因果。這就四種不同。「如前已說,隨應當知。今此總結,故說四種」。
酉四、料簡(分三科) 戌一、攝二依
應知此中若異熟體、若異熟因、若異熟果,如是一切皆依於福,從福所生;福復依智,從智所起。
「應知此中若異熟體、若異熟因、若異熟果」,這底下是第四科料簡,料簡分三科,第一科攝二依。「應知此中若異熟體」,其實就是異熟果,「若異熟」的「因」,「若異熟果」,就是成就了異熟果以後,發出來的作用,叫「異熟果」。「如是一切皆依於福,從福所生」,這底下加以解釋。「如是一切皆依於福」,前面這麼多的功德,都是以福作依止處。「從福所生」,有了福以後,才能夠有作用,是這個意思。「福復依止」,這個福德的事情的成就,它還是要依靠智慧的。「從智所起」,這個福是從智慧發起的,所以智慧更重要了。最初的時候,多數人修福是由貪心發動的,人家告訴某人說布施能得大富,所以他就去布施,就得大富,就是這樣意思。當然他肯做,這裡面也有智慧的成分在內,但是人與人不完全一樣的。現在這裡說:你有了福德的時候,你就會做出來很多的事情來,說是「從福所生」。「福復依智,從智所起」,這個福和智慧的關係是這樣子。這是攝二依:福德、智慧,福德依於智慧。我們要有所作為要依於福,這個福又要依於智,所以說這個兩種依止。現在第二科辨俱勝。
戌二、辨俱勝
是故二種於證無上正等菩提,雖俱是勝;而於其中福為最勝、智為無上。
「是故二種」,就是福德和智慧兩種,對於證悟無上菩提這件事,都是特別殊勝的,都是很重要的,要有福也要有慧。「雖俱是勝」,雖然福德、智慧都是殊勝的,但是在這裡邊來說,就是在這個福德和智慧這兩種在一起來說呢:福是很有力量;但是還不如智慧。所以福還有上,那麼智慧是無上,智慧是最高上、最殊勝的了,還是高過福的。這是辨俱勝,下面第三科舉相違。
戌三、舉相違
若諸菩薩於福、於智隨闕一種,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
「若諸菩薩於福、於智隨闕一種」,若是這麼多的菩薩,對於福德、對於智慧,隨種種因緣你缺少了一種,或者缺少了福,或者缺少了慧。「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得無上菩提就不行了。說是:你說遠離一切三十二相能得無上菩提?也不是的!也不可以。
酉五、結名
是名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這是第五科結束這一段文。
申五、現法後法自利利他(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這下面是第五科。第四科是「因攝果攝自利利他」講完了,現在第五科。「現法後法」,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後法就是將來的生命體,所做的功德有自利、也有利他。分兩科,第一科「征」。怎麼叫做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的功德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現法自利利他」。分兩科,第一科「現法自利」,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事」,分四科,第一科「如理求財及正受用」。
酉二、釋 (分三科) 戌一、現法自利利他 (分二科) 亥一、現法自利 (分二科)
天一、舉事 (分四科) 地一、如理求財及正受用
謂諸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士夫作用積集財物,即於如是所集財物,知量受用。
「謂諸菩薩」,就是很多的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就是合乎正理,合乎正理就是合乎……,譬如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現在做善得善報,這就合乎正理;如果是你做惡,那將來會得善報,那就不合正理了。或者說:也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教的戒律,叫如正理。「工巧業處」,就是特別有智慧的事業的境界。譬如說是:做醫生,這也是工巧業處;或者是耕田、種田,也是工巧業處;說是你辦個學校,那也是工巧業處。就是智慧,屬於智慧的這種事情,各式各樣的事情,對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是正理的工巧業處。「士夫作用」,這些工巧業處一定要有一個人,這個人在這裡面發生作用。有人,也要有一個計劃,做這件事;就是辦一個醫藥的學院,醫生的學院,或者是一個工廠,或者各式各樣的事情,你沒有人還是不行的。「積集財物」,由工巧業處,由士夫的作用而積集來的財物,而是如正理的,這時候得到了很多的財富。「即於如是所集財物,知量受用」,你得到了財富以後,對於所積集的財物,要「知量受用」,要知道量,不能夠太過了不好,要這樣子享受這個財富,所以叫「受用」。
《披尋記》一一六八頁:
以如正理工巧業處等者:謂以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成辦種種工巧業處。由是因緣,積集財物;既積集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持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是名知量受用。
「以如正理工巧業處等者:謂以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謂以工巧智」,工就是巧,就是用善巧的智慧,就是有專業知識。「為先」,你先要有這種專業知識。「隨彼勤勞」,再加上你不懈怠,你很精進,不怕苦。「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你不怕苦,那麼你就會建立這個工巧業處,眾多的資具。譬如說要有一個地方,有一塊土地,這地方要造很多的建築,這些事情。「為和合故,成辦種種工巧業處」,「為和合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成辦種種的工巧業處。
「由是因緣積集財物」,因為你自己有專業知識,又能夠團結了很多人,這是也不簡單的事情。由是因緣積集了財物,大家都有利益。「既積集已」,既然把財富積聚來了以後呢?「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持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是名知量受用」,這裡這麼解釋。怎麼叫做「知量受用」呢?「不染」,得到了財富以後,對於財不會引起很多非法的煩惱,不這樣做!不染污,就是不會引起很染污的事情。「不住」,這個「住」就是念念不忘,心裡老是想自己的財富,他不這樣子。「不耽」,耽這個意思,就是不是特別的愛著這些財富,叫做「不耽」。「不縛」,他不會被這些財富把他困住了。「不悶」,悶者憂也,憂愁的意思;一有了財富以後,心裏面就憂愁,「唉呀!有土匪來搶我」,就是想了很多的事情,自己心情苦惱,這叫不悶。「不著」,心裏面對這件事不是那麼看得很重。「亦不堅執深見過患」,對財富雖然是積聚了很多,他不是那麼執著這件事。「深見過患」,他深深的看出來財富還是有過患的,能令人墮落,能令人造了很多的罪,有這些事情的。「了知出離而受用之」,所以他知道這個財富也是有過患的,所以他就心裏面出離這一切過患,出離這一切的煩惱。「而受用之」,心裡很自在的受用,這樣子。「是名知量受用」,知量這個「量」是這麼解釋。
地二、受可愛果
又先所造可愛果業、異熟果熟,於現法中受用彼果。
這是第二科「受可愛果」。現在這一科是「現法自利」,就是得到了財富以後,對於自己是有利益的,也就是要享受的。第一科是「如理求財及正受用」,現在第二科是「受可愛果」。
「又先所造可愛果業」:「先」,應該是過去生所創造的功德的事情,能得到可愛果,可愛的果報。這個「果」是所得的;這個「業」是能得果的,而這個業是前世創造的。「異熟、果熟」,這個可愛的果,就是現在…,業是前生造的,那麼前生造的業,現在這個異熟果成熟了,就是得到了可愛的果報了,「於現法中受用彼果」。這個異熟果,多數是指生命體說的,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果報,就是指正報說的。「於現法中受用彼果」,你現在就是要來享受這個身體;那麼你不殺生,所以這個身體健康、長壽,不殺生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若殺生呢,壽命短而容易多病;你前生做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做了很多的功德,所以今生得的果報很好,那麼你就享受這個果報,「於現法中受用彼果」。
地三、依靜慮樂
又諸菩薩於諸靜慮善迴轉者,為欲獲得現法樂住,於現法中依此靜慮;不為成立利他事故,依此靜慮。
這是第三科「依靜慮樂」。「又諸菩薩於諸靜慮」,這個靜慮就是色界四禪。「善迴轉者」,善迴轉是什麼意思呢?你多靜坐的時候,你要善巧的迴轉。我現在靜坐的時候,我現在應該修止:但是我心裏面妄想很多,要把這個妄想迴轉,使令它不要動,就是止。那麼現在這個時候應該修觀:原來是止,現在應該修觀,就是把這個寂然不動的明靜而住的心情迴轉過來,叫它觀察,思惟觀察,叫做「迴轉」。或者我昏沈了:你要迴轉修特別殊勝的功德,去觀想思惟,來破除這昏沈。或者是掉舉:也要善巧迴轉,使令他不掉舉,這些事情。這樣子,你能夠善巧的迴轉呢,你就得到禪定,得到色界四靜慮了。「為欲獲得現法樂住」,為什麼要善巧迴轉呢?就是想要獲得色界的四禪。「現法樂住」,不是將來,也不是過去,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就有這種輕安樂。「於現法中依此靜慮」,你成就了現法樂住的色界四禪,那麼你就在這裡享受,「於現法中依此靜慮」,就是住在靜慮裡邊去享受禪定的樂。「不為成立利他事故」,我這是為自己,我不是為了利益他人。「依止靜慮」,就住在這靜慮裡邊。
地四、得涅槃道
又諸如來現法涅槃,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能得現法涅槃諸有為法,
這是第四科「得涅槃道」。前面是得世間的禪定,第一科得異熟果,然後得禪定,這第四科「得涅槃道」。
「又諸如來現法涅槃」,又諸如來宣說正法,菩薩就依據佛的正法去修學涅槃,而且現在就得涅槃了,叫現法涅槃。「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能得現法涅槃諸有為法」,現法涅槃是果,果由因來,什麼是因呢?所有世間的善法及出世間一切能夠獲得現法涅槃的這一切有為法。那麼就是由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修道,到無學道,就成功了,這些都是有為法。由這個有為法的成功,在心裏面就出現一個無為的涅槃的境界。這是指「得涅槃道」,「涅槃道」就是涅槃因。
天二、結名
是名菩薩現法自利。
就是前面現法得到的功德力。「又先所造可愛果業」,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如理求財及正受用」,這是得到財富。第二科,得到很好的一個生命體。第三科,得到禪定樂。第四科,是得涅槃道。順著次第,它是「現法自利」的這麼多的功德力。
亥二、現法利他
如諸菩薩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由此獲得現法利益:當知即是現法利他。
「如諸菩薩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由此護得現法利益」,前面是現法自利,現在是現法利他。「如諸菩薩現法自利」,他得到很多的財富,又得到一個好的異熟果,又得到色界的四靜慮,又得到涅槃道這個事情,這些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這個菩薩呢,他有這樣的功德力以後,就是用這些功德去教化眾生。「由此護得現法利益」,因為這樣子呢,使令很多的眾生也得到很多的功德。「當知即是現法利他」,這就是他本身的。這樣說:前面說那個現法自利,同時也就是現法利他了。
《披尋記》一一六九頁:
如諸菩薩現法自利等者:前說菩薩積集財物知量受用,現法自利。即於此義,於此善根,勸他受學,是即菩薩現法利他。攝事品說:於現法利勸導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以現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陵本四十三卷十四頁)准彼應知。
「如諸菩薩現法自利等者:前說菩薩積集財物知量受用」,這是第一科,「現法自利」。第二科,「即於此義,於此善根,勸他受學」,也勸別人這樣如法地行利,去得到財富。「是即菩薩現法利他。攝事品說:於現法利勸導行者」,也勸別人這樣做。「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也勸導別人「法業德」,就是依據佛法作種種功德。「招集守護」,就是你這樣子得到了功德的時候,也能守護不失,不失掉。「增長財位」,增長了很多的財富。「當知是名以現法利勸導利行」,這就是勸導利行的意思。「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菩薩自己如法地求財,得到種種功德。菩薩也如法地勸導眾生如法求財,所以菩薩也得到了廣大的名稱。「及現法樂」,那指的是禪定。「由資具樂攝受安住。(陵本四十三卷十四頁)准彼應知」,「由資具樂」,當然,沒有得聖道的人所得的樂一定要靠資具。譬如穿著衣服,身體冷的時候,你穿衣服感覺暖,這叫資具樂。我造一下房子,很滿意,在房子里住也很快樂。我坐一個車,到什麼地方去,也感覺到很快樂。都是要因資具而有樂,這個沒得聖道的人多數是要這樣子;得了聖道,聖道不靠這一切法,能離一切相而心裏面有法樂。這個,初開始要由資具樂,這是「准彼應知」。
戌二、後法自利利他
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
「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這下面第二科。前面是現法自利利他,這一科說完了。現在第二科,後法自利利他。「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若是菩薩這個時候是在欲界,不是在色界、無色界。他在欲界的時候呢,他能夠有工巧的智慧,「能獲他世財寶具足」,就是現在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所以你第二生,就是「他」,來世能得到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因為你做的不殺生、不偷盜這些功德,將來你那個自體,那個生命體也是很圓滿的。「及能當生靜慮無色」,這是又一回事。前面是說在欲界得到財富,得到後世的財富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他又能夠多靜坐,他將來就能夠生到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去,也能到那邊去。
若生靜慮及無色中,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
這個是又一個情形。若是說他已經往生到色界的第四靜慮,及無色界的四空定那裡,到那裡呢,「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他也能得到欲界的…,就是他從色界天、無色界天命終了的時候,他能夠到欲界來,到欲界來也能獲得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就是他在修禪定的時候,或者在成就禪定之後,或者成就禪定之前,他也做了種種功德,所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以後,命終了來到欲界來,也就獲得財寶具足、自體具足。但是這是在前一生辦的,所以也是後世。
若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善因:是名菩薩修習後法自利利他。
「若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善因」,前面是說福德很大,又繼續地栽培福德。現在這是說又一種情形,若現在的生命體的生活中,「與憂苦俱」,生活困難,使令心情感覺憂苦。那怎麼辦呢?「數數思擇修習善因」,一看:我這個貧苦就是前生沒做功德,那我現在要想辦法要去修習善因。「數數思擇」,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觀察這個道理。於是乎,他就明白了,這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應該修習善因。「是名菩薩修習後法自利利他」。
《披尋記》一一六九頁:
若於欲界至修習善因者:此中略以三修習相,說名後法自利利他:謂若菩薩生於欲界,修習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獲得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是謂第一修相。或復若生靜慮及無色中,亦以修習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獲得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謂第二修相。或復於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善因,能令自他獲得當來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謂第三修相。
「若於欲界至修習善因者:此中略以三修習相」,三種修習功德的相貌,「說名後法自利利他」。這是標出來,下面解釋。「謂若菩薩生於欲界」,他是受生在欲界。「修習自利利他行故」,自利利他的功德業。「能令自他獲得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這兩種。你大修布施,能得到財寶具足;你能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你還能夠得到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當生靜慮無色,就是你現在要多靜坐,成功了才可以。「是謂第一修相」,第一種修的相貌。「或復若生靜慮及無色中,亦以修習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獲得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謂第二修相。或復於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善因,能令自他獲得當來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謂第三修相。」這一段文,分這麼三段解釋。
戌三、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修習當來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這是第三科,現法後法自利利他。「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那麼就是很富貴,財富很多,生活很快樂,叫作「與喜樂俱」,有喜有樂。這個喜是第六意識,樂是前五識,「與喜樂俱」。「修習當來財寶具足」,現在就是有很多財富,心情喜樂,但是他還在繼續作種種功德,所以當來的財寶也會具足,自體也會具足。「所有善因」,當來的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因為你現在修善因的關係。「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他一方面也修習散亂的功德,同時也修定善。「及非退分靜慮無色」,常靜坐,而這個靜坐成功了的時候,他不退。有的修了一個時候,不精進,懈怠,又退失掉了,得到的色界定、無色界定又失掉了,它不是退分定。所以,不退分的靜慮無色。「一切等至」,就是一切的禪定,色界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都名為等至。這個等至就是至等,這個等就是定,達到了定的境界。這個等,就是心裏面也不散亂、也不昏沈,不散亂就是寂靜,不昏沈就是明了,明靜而住,當然這是要到色界定、無色界定。你用功修行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叫作等至,你成就了這個定。「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現法也自利利他,後法也自利利他。
《披尋記》一一七○頁:
於現法中與喜樂俱等者:謂若現法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或復證喜俱行或樂俱行三摩地,是名與喜樂俱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既證入已,不從彼退,名非退分。
「於現法中與喜樂俱等者:謂若現法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或復證喜俱行或樂俱行三摩地」,喜俱行就是初禪和二禪,樂俱行就是三禪。初禪、二禪是喜,三禪是樂,三摩地。「是名與喜樂俱靜慮無色一切等至」,若是第四禪,那就是舍受,沒有喜、沒有樂;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舍受。「既證入已,不從彼退,名非退分」。
申六、畢竟不畢竟自利利他 (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
這是第六段,是畢竟不畢竟自利利他。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作畢竟的自利利他?不畢竟的自利利他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事,舉出一個例子來。分二科,第一科是不畢竟自利利他。
酉二、釋 (分二科) 戌一、舉事 (分二科) 亥一、不畢竟自利利他
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因、若果,及諸異生世間清凈,若因、若果,是不畢竟自利利他。
「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除,若因、若果」,說是這位菩薩他現在在欲界,他在欲界的時候,他也做了很多的功德,所以他享受可愛的果報,就是有財寶具足了、自體也具足,就是有一個圓滿的果報身體,同時還有很多的財富。「若因、若果」,自體具足也有因果、財寶具足也有因果。「及諸異生世間清凈」,同時及諸異生,不但是自己,也普遍地利益到很多的世界上的人民。是什麼事情得到利益呢?「世間清凈,若因、若果」,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名為清凈。欲界雖然有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因為有欲的關係,就不名為清凈。這個色界定、無色界定,也有因、也有果。這樣說呢,在欲界有財寶具足、自體具足的因果,同時又成就了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的因果。這樣的功德利益,「是不畢竟自利利他」,不是究竟的自利利他。因為什麼?因為這是無常的,欲界的財寶具足也是無常的、自體具足也是無常的,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是無常的,到時候就結束了,就沒有了。
《披尋記》一一七○頁:
世間清凈若因若果者:此說靜慮無色諸有漏定,名為世間清凈。修習彼法,住彼定中,名之為因。受彼地生,名之為果。
就是你若在人間,在欲界人間修習色界定、無色界定,成功了,你就可以入定,這是叫作因。死掉了以後呢,你就從人間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去了,那就叫作果,這樣說。
亥二、畢竟自利利他
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是名畢竟自利利他。
「若諸煩惱一切永斷」,這是第二科,畢竟自利利他。「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是這位菩薩,這位佛教徒,他能學習般若波羅蜜、修四念處,不受一切法;結果呢,所有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都消滅了。這個時候,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這個煩惱怎麼能斷呢?就是要所有的八支聖道,就是八正道分,就是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你要修這種功德。「若此為依」,你修八正道成功了,滅除了一切的煩惱了,那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薩以上了,七地菩薩以上。「若此為依」,你達到這樣的境界以後,「獲得一切世間善法」,你又能夠去…,就是從空中出假,就是在社會上廣度眾生,勸導一切眾生做種種功德,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樣子嘛,又得到世間的善法,這樣子的世間善法,和煩惱永斷的這個境界,「是名畢竟自利利他」,究竟的自利利他,沒有無常的問題了,就是永久的存在了。你所成就的功德,永久也不失壞的。這可見斷煩惱、修八正道,斷煩惱是非常重要。如果你得到了世間的禪定,得到世間的色界定、無色界定,你在世間上要做種種功德,這件事靠不住的,因為你內心裡還有煩惱。你內心裡有煩惱,就影響你的功德,不能夠永久存在的,就被破壞了,到時候就結束了。若是破除一切煩惱,然後做種種功德,是永久也不可以破壞的。
《披尋記》一一七○頁:
若此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者:謂以八支聖道為依,彼諸世間所有善法轉明盛生,由此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樂諸異熟果,是名獲得世間一切善法。
「若此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者:謂以八支聖道為依,彼諸世間所有善法轉明盛生」,因為你內心裡有八正道,你做種種善法,那個善法是殊勝的。「由此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樂諸異熟果」,那就是得法身了。得了法身,做種種功德,都是無漏的功德。聖人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凡夫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是凡夫是有漏的功德;聖人是無漏的功德,是不一樣的。「是名獲得世間一切善法」。
戌二、釋由 (分三科) 亥一、標
由三因緣,應知畢竟、及不畢竟。
這是第二科「釋由」。前面第一科是「舉釋」,舉出來兩種釋:一個是不畢竟自利利他;一個是畢竟自利利他。現在第二科解釋他的原由,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由三種因緣,應該認識什麼叫做畢竟及不畢竟。這是標,下面列出來,列出這三種因由。
亥二、列
一、由自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盡無盡故。
這是三種因由。下面第三科解釋這三種因緣,分兩科,第一科由自性,解釋這個自性。
亥三、釋(分二科) 天一、由自性。
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為畢竟;一切有為,名不畢竟。
這叫做自性。就是那件事的本身上所具足的相貌,就叫做自性。「究竟涅槃」,就是你滅除一切煩惱以後,你能夠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如理了,這個時候叫做究竟涅槃,這件事就是永久也不退轉了。「一切有為,名不畢竟」,一切有為法,就是無常的這一切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是有變化,有時有;有時沒有,有無常的問題。那個諸法實相,諸法寂滅相,是永久也不變的,所以叫做畢竟。有為法,是隨因緣轉變,所以不究竟。
《披尋記》一一七○頁:
究竟涅槃等者:謂如前說若諸煩惱一切永斷,此名究竟涅槃。前說八支聖道,及與一切世間善法,此名一切有為。
「究竟涅槃等者:謂如前說若諸煩惱一切永斷,此名究竟涅槃」,這就是畢竟的。「前說八支聖道,及與一切世間善法,此名一切有為」,因為這是因緣生法。先說什麼叫做畢竟?什麼叫做不畢竟?
天二、由退等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八支聖道無有退故,及受用果無有盡故,名為畢竟。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這是什麼意思?「八支聖道無有退故」,你修學這個八聖道法,成功了,他就不會退,不會向後退的。「及受用果無有盡故」,不退了,他所受用的大福德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所以你能夠修學金剛般若,然後做種種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是不可窮盡的。若是你沒有金剛般若,你也去做功德,那功德是無常的。所以是「受用果無有盡故,名為畢竟」。
《披尋記》一一七○頁:
及受用果無有盡故者:此即前說八支聖道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名受用果轉增轉勝無有盡故。
其餘一切善有漏法,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終盡故:名不畢竟。
「其餘一切善有漏法」,這前面是說無漏的善法,「其餘」,剩餘的是善而有漏,沒有斷煩惱。「由有退故」,沒有斷煩惱,你的功德到時候就結束了,你就退下來,由色界天、無色界天退到欲界來了。「及受用果有終盡故」,你所受用的財富、功德,也有時間性,到時候就結束了,「名不畢竟」。
《披尋記》一一七一頁:
其餘一切善有漏法等者:謂如前說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諸異生世間清凈所有善因,此名一切善有漏法。彼所有果,名受用果。
所以從這裡看出來,我們出家人要努力的修八正道、修四念處。為什麼不修四念處,把拿寶貴的時間去修世間善法!在社會上辦學校、辦安老院、辦醫院,就做這種煩惱的事情,還要去向社會上化緣,然後才能辦這些事情。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這件事上了,沒有修八正道。沒有修四念處和八正道,你就不能滅除煩惱,將來就算是你社會上做的功德,就算是有功德,也是有盡的,到時候就結束了。為什麼做這種愚痴的事情呢?不修學究竟圓滿的善法,而去修學那些有漏的功德,為什麼要這樣子呢?
說是我們出家人應該有慈悲心,可以,你聖道成就以後再做這件事情也可以嘛。聖道成就以後就做這個功德,這就是無漏功德了,而不是有漏的了。「受用無盡」,你不斷煩惱、不修四念處,你心裡有煩惱做這些有漏的功德,有漏的功德過了多少劫以後,又等於零了。這件事來計算一下,不用電子計算機,你就用現在的分別心來計算一下,這件事聰明不聰明?我們看看佛在世的時候那個比丘,他做什麼事情?就是修四念處,他做這種功德;不像現在的我們出家人這樣子,不同!
未四、結
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菩薩隨力隨能當勤修學。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菩薩隨力隨能當勤修學」,這是結束這一段。「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我們在這科文上應該說十二種,這地方一共是六大科,第一科純共自利利他這一科,第二科是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第三科安樂種類自利利他,第四科因攝果攝自利利他,第五科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第六科畢竟不畢竟自利利他。這個自利是一,利他是一,一共六個,就是十二種。而這上面說十科,這十科我這麼想,這第一科不算數,那個純共自利利他那個地方有過失的,自利利他都有過失,可能那個不算數,那麼那就是十科了。「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若略說,那麼就是十種;若廣說,是無量無邊了。「菩薩隨力隨能」,隨自己的這個福報的力量,隨你自己智慧的能力,「當勤修學」,應該努力的去做這種功德。「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這十種功德就是這麼多,你除了這個不會再加上去,沒有這些事情了。
《披尋記》一一七一頁:
若略若廣者:略,謂種類,說唯有十。廣,謂差別,當知無量。
過去、未來所有一切已學、當學自利利他,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過去、未來所有一切已學、當學自利利他」,剛才說這十種是現在;說若過去的,說過去世;說未來世,所有一切的已經學習的善法。過去是已學;未來就是當學。過去、未來自利利他的這些功德事情。「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過去也是這十種,未來也是這十種,「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這是這個所學處,所學處第一科,自利利他處,這一科說完了。
推薦閱讀:
※最易做錯的幾個瑜伽體式?附細節圖~
※剛完成瑜伽教練培訓的新手,如何找工作?
※有一定的膝關節超伸,如何做站立拉伸腿後部韌帶的動作?
※【睡前瑜伽】脊背從未有過的舒適體驗
※瑜伽傷害瑜伽病 瑜伽毀了一代人 呵呵 別出來嚇唬人了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