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點茶葉產地分布

中國是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隨著近年來的猛速發展和對茶葉的需求量增大。我國茶葉面積正逐漸增加。我國茶區遼闊,目前有20個省份,地區在種植,根據茶區的種類,地域氣候,劃分為西南,華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區。

(一)西南茶區

位於中國西南部,中國最古老的茶區就在於此,主要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中南部,茶葉品種資源豐富,主要以普洱,紅茶,綠茶為主。

(二)華南茶區

華南茶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省區。主要盛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六堡茶等。

(三)江南茶區

江南茶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是我國主要產區,盛產綠茶,紅茶,黑茶,花茶等。

(四)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是我國最北段的茶區。主要盛產綠茶,紅茶等。

中國茶葉的分類

中國茶葉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照採摘季節不同,分類為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夏茶秋茶,冬片茶等。按照發酵程度的不同,分為不發酵茶,輕發酵茶,全發酵茶等。按照焙火程度不同,分為輕焙火茶,中焙火茶,重焙火茶等。較科學的分類是按照製造方法和品質上的差異來劃分的。特別是根據各類茶的製作過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到深,將茶葉分為六大類,既綠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紅茶,這六大類被稱為基本六大類。

(一)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其採摘工藝為;鮮葉----殺青------揉捻-----乾燥。根據殺青,乾燥的工藝不同,綠茶又分為炒青綠茶(如龍井)。烘青綠茶(如黃山毛峰)。蒸青綠茶(如恩施玉露)。曬青綠茶(滇青)等。

(二)【黃茶】

黃茶屬於輕發酵茶,採摘工藝為;鮮葉----殺青-----悶黃-----乾燥。黃茶根據鮮葉採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又分為黃芽茶(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茶),黃小茶(溈山毛尖),黃大茶(溫州黃湯)三種。黃茶產量較少,品種也不豐富,黃茶與綠茶特點很相似。

(三)【白茶】

白茶屬於輕微發酵茶,採摘工藝為;鮮葉----萎凋----乾燥。按茶葉嫩度,工藝不同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白茶產量少,主要產於我國福建省閩東,閩北一帶,主銷港澳台,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一帶。隨著白茶產量逐年增加,並出現新的工藝白茶,採摘工藝為;鮮葉----自然萎凋-----加溫萎凋-----堆積發酵-----輕柔捻-----乾燥。

(四)【青茶】

青茶俗稱烏龍茶,青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主要長於福建省閩南,閩北,廣東,台灣,青茶屬於半發酵茶,採摘工藝為;鮮葉----萎凋----做青(曬晾,搖青)-----炒青(殺青)------揉捻-----乾燥。獨特的做青工藝,配合炒青,造型等,形成了青茶的獨特品質。青茶的分類按照產地的不同分為;閩北青茶,【如武夷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白雞冠等】。閩南青茶【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佛手】等。廣東青茶【鳳凰單叢】。和台灣青茶【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茶】。青茶的外形一般呈顆粒和條形。

(五)【黑茶】

黑茶為全發酵茶,採摘工藝為;鮮葉----殺青-----揉捻-----渥堆----乾燥。以產地不同分為湖南黑茶【湘尖、茯磚、黑磚、花磚】。湖北黑茶【青磚茶等】。四川黑茶【康磚等】。廣西黑茶【六堡茶】。雲南黑茶【以普洱茶為主】傳統的黑茶一般原料粗老,色澤黑褐、滋味醇和。

(六)【紅茶】

紅茶為全發酵茶,其品質為紅湯紅葉,採摘工藝為;鮮葉----萎凋----揉捻(揉切)-----發酵------乾燥。紅茶分為小種紅茶(正山小種)、工夫紅茶(滇紅、祁門紅茶等)、紅碎茶(片茶、末茶、CTC茶等。紅茶可以清飲、可調飲、一般條形外形適合清飲、紅碎茶更適合調飲。

泡茶前的準備

【一】選茶

茶葉的選擇至關重要、選茶也需功夫、不能倉促。選擇茶葉不能僅憑價位、賣場等去判斷。一般要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入手,要有耐心切記沖泡後要親自品嘗一下。

【看外形】

選擇茶葉、首先看外形,好的茶葉外形均勻,無梗片等其它雜物,色澤油潤鮮活有光澤,同時還要聞干茶的香氣,香氣鮮醇,無其它異味,煙味質變等霉味。沖泡後要看茶湯的色澤,品質好的茶葉茶湯清澤、明亮、不混濁。不過也有例外

如碧螺春由於茶毫多,沖泡後會有【毫濁】現象,屬正常。相反茶葉陳變、質變後湯色會偏暗淡,不明亮,最後在聞沖泡後的茶香氣。

【品嘗】

好品質的茶葉,其沖泡後的香氣要純凈、馥郁、高鮮、持久,不能有青草味、煙味、餿味霉味。如綠茶多為清香、毫香、嫩香、花果香。紅茶的香氣為甜香、果香、焦糖香等。青茶的香氣為花香、果香、焙火香等。黑茶的香氣味陳香、菌花香。黃茶的香氣為毫香、清香果香等。接下來是品嘗茶湯的滋味,好品質的茶湯鮮爽、醇正、有回甘。一般新上市的茶葉會有生青味、焙火味,需要存放些時間才會變得醇爽可口。

【看葉底】

最後在看葉底,葉底沖泡後的茶渣,通過看葉底可以判斷茶葉的嫩度、採摘時間、採制工藝等。

【沖泡】

沖泡就是泡茶的技巧。在選擇好茶葉、水的搭配好茶具同時,更需具備好的沖泡技巧。

【沖泡方法選擇】

茶葉的不同,沖泡方法也不盡相同,同一種茶葉,選擇不同的沖泡方法。口味也有差別。如採摘細嫩的綠茶多選擇杯泡。原料粗老的黑茶、青茶等選擇瓷壺陶壺等壺泡。

【泡茶用水的溫度】

沖泡時,水溫很關鍵,溫度過低,茶葉的香氣,滋味不能得到顯現,水溫過高,有時茶葉有熟透的感覺。茶葉苦澀味明顯。原料粗老的茶葉,宜用沸水沖泡,有時甚至需要長時間煮泡,如黑茶青茶等。沖泡時選用剛剛沸過的開水,沖泡前要燙壺,正泡後還要淋澆壺壁,以保持壺中水溫。讓茶葉充分浸泡。相反,高檔名貴的名優綠茶,一般選用80°左右的水沖泡。首先將水燒開。再讓其降至80°左右備用。這樣沖泡的茶湯滋味鮮爽、湯色明亮、香氣撲鼻。

【投茶量】

投茶量即是茶葉於水的比例。一般杯泡時,茶葉於水的比例為1;50.泡茶沖水講究七八分為宜。如果茶杯容積200毫升,則需要3克茶葉足以。壺泡時根據不同的茶葉,投茶量不完全相同,沖泡鐵觀音一般投茶量為壺的1/4~1/3;沖泡武夷岩茶時,投量為1/2~2/3;如果選用大壺沖泡按2克/一人為宜。

【沖泡時間、次數】

沖泡時間和次數、與茶葉的種類、沖泡方法等有關,茶葉細嫩,一般不耐沖泡,

茶葉粗老,耐沖泡,如細嫩綠茶、杯泡時一般泡2--3分鐘即可飲用。沖水一次到2次即可換茶葉。黑茶、青茶等原材料較為粗老的茶葉,壺泡3-5次以上才有茶香。

【沖泡技巧】

1.【浸潤泡】

杯泡時先向杯中注入少量的熱水,浸潤芽葉,讓芽葉舒展,片刻後再沖水至七八分滿。

2.【鳳凰三點頭】

沖水時,拉動手臂,有節奏連續上下拉動三次,水流不間斷,水不外溢,沖水量恰到好處。即是【鳳凰三點頭】。茶葉隨著水的注入,上下迴旋,茶湯迅速達到濃淡一致,同時也是向品飲者致意,以示禮貌與尊重。

3.【高沖水、低沖茶】

高沖水,即懸壺高沖,向壺(杯)中注入水時。提高熱水壺,水流不間斷,不外溢。目的是讓茶葉在壺中上下翻滾。有利於茶汁快速浸泡出來,低斟茶,即出湯,分茶時,茶壺,公道杯等宜低不宜高,以略過杯沿即可。

4.【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指投茶方式。

【下投法】先放茶葉,再沖水,生活中慣用的綠茶投茶方法。

【中投法】先向杯中注入少量熱水,在投茶,再沖水,或者投茶後先沖入少量熱水浸潤泡,再沖水,名優細嫩茶葉杯泡時大多選用中投法。

【上投法】先向杯中注入熱水,再將茶葉投進去,少數外行緊實細嫩綠茶採用上投法沖泡,如碧螺春。外形鬆散茶業忌上投法沖泡。

5.【潤茶、淋壺】

潤茶也稱醒茶,即沖泡時先向壺(杯)中注入少量熱水並迅速倒掉,青茶、黑茶等壺泡時,多採用潤茶,潤茶一定要迅速,時間不宜過長,淋壺正泡沖水後,再向壺的外壁迴旋淋澆,以提高壺的溫度,也稱【內外攻擊】。選用紫砂壺、陶壺等泡茶時,淋壺必不可少。

【茶葉儲藏方法】

1.低溫儲藏。2.密封常溫儲藏。3.除氧儲藏。4.石灰乾燥儲藏。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之秦末大澤鄉起義
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三):明代士人畫
中國黑社會何以沉碴泛起
中國不欠司徒雷登任何人情|伐柯熱點
這場戰爭影響了中國300年,直接改寫了「中國」

TAG:中國 | 茶葉 | 分布 | 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