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花茶: 花開惹香凝,春氣入茶芬

蘇州花茶: 花開惹香凝,春氣入茶芬

 

  唐寅《事茗圖》

  沈建東  南宋時期的蘇州,因香花之勝,進入「茶引花香,相得益彰」的花茶萌生時期。早在唐代,為助茶香,更有添花果之舉,陸羽《茶經·六之飲》中有「以湯沃焉,謂之庵茶,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英、薄荷之屬,煮之百沸」的記載。北宋蔡襄的《茶錄》、熊蕃撰、熊克增補的《宣和北苑貢茶錄》中,都談到有在貢茶中摻入「龍腦」香以增茶香的做法。當時還有「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的說法。此種茶飲,可以說是花茶生產的原型。  真正開始生產花茶,卻始於南宋初期,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後來逐漸擴展到蘇州、杭州一帶。明朱權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著有《茶譜》,他說:「今人以果品為換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將蓓蕾數枚投於甌內罨之。少傾,其花自開。甌未至唇,香氣盈鼻矣。」這是一種以花代茶的品飲方法,他還介紹了一種「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當花盛開時,以紙糊竹籠兩隔,上層置茶,下層置花,宜密封固,經宿開換舊花。如此數日,其茶自有香氣可愛。有不用花,用龍腦熏者亦可。」這就是古法熏制花茶工藝了。特別是茉莉花茶,香氣文雅,能提精安神,尤為北方各省人士喜愛,十分受人推崇。據福格《聽雨絲談》載:「今京師人又喜以蘭蕙茉莉玫瑰熏襲成芬,漸亦通於海內,唯吳越專尚新茶,不嗜花熏,固是出產之地,易得嫩葉耳。」而蘇州本地人則尚飲新茶,這種南北不同的飲茶習俗,一直保持至今。  還有種說法——花茶創始人是元末高士倪雲林。據《雲林遺事》記載,倪雲林首創「蓮花茶」,倪瓚(1306-1374),字元鎮,號雲林,人稱倪迂。雲林善山水,為元四家之一,無錫人,好古博學,終生不仕,是個「閑身空老,孤篷聽雨,燈火江村」的散淡人。相傳元末吳王張士誠,聽說倪的高名,幾次請他出仕均被拒絕。吳王之弟張士信還派人奉上金銀禮品請倪瓚作畫,也被他斥責,怏怏而回。朱元璋平定張士誠後,倪瓚忽散盡家財,黃冠道服隱跡太湖一帶。洪武七年(1374)病逝,享年74歲。  相傳倪瓚好飲茶,特製「清泉白石茶」,明人顧元慶《雲林遺事》里講:「倪元鎮性好飲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塊如石狀,置於茶中飲之,名曰清泉白石。」這清泉白石茶,其實是觀賞性頗佳的養生調飲茶,味道可能不過爾爾,宋朝宗室後裔趙行恕慕名而來,倪瓚用此喜愛的好茶來招待他。趙行恕喝過後卻覺得此茶不怎麼樣,倪瓚聞聽,十分生氣對他說道:吾以子為王孫,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風味,真俗物也。」居然與之絕交。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倪瓚73歲的時候途經蘇州,獅子林正在修築中,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使獅子林名聲大振,一時間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墨客賦詩作畫之勝地。  蘇州水塘星羅遍地,植蓮其中,夏末秋初,蓮花盛開,民間有賞荷盛事,文人清玩多喜歡製作和飲用蓮花茶。關於製作蓮花茶,在顧元慶《茶譜》的「諸花茶法」中有詳細記載:「蓮花茶:於日未出時,將半含蓮花撥開,放細茶一撮,納滿蕊中,以麻皮略縶,令其經宿。次早摘花,傾出茶葉,用建紙包茶焙乾。再如前法,又將茶葉入別蕊中。如次者數次,取其焙乾收用,不勝香美。」屠隆《茶說》里也有同樣文字,只是稍稍簡略些而已。倪雲林創製的花茶雖然是文人雅士的即興之作,如宋徽宗《大觀茶論》所言「咸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卻無意中開闢了中國茶文化的新領域。  明代,蘇州虎丘山下山塘街一帶出現窨制花茶的茶行、茶棧。吳門詩人錢希言有詩云:「鬥茶時節買花忙,只選多頭與干長;花價漸增茶漸減,南風十日滿簾香。」描繪出買花窨制花茶的熱鬧情景。蘇州花茶主要品種有:茉莉花茶、白蘭花茶、玳玳花茶、珠蘭花茶。此外還有較少應市的桂花花茶、臘梅花茶、蕙蘭花茶等品種。而又以茉莉為多。民間還傳說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是沒有香味的,真娘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沁人的香味。虎丘風景區有真娘墓遺存,在斷梁殿外石道右側,依岩有個小亭,東砌磚牆,嵌一大一小青石碑刻兩方,均鐫刻行楷「古真娘墓」四字。小碑為聖祖康熙年間張潮山手跡,大碑下方刻有「海陵陳鐵坡重建」字樣。下方突起的石頭上還刻有「香魂」兩字,亦不知哪朝哪代哪個多情文人的墨寶。所以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虎丘周邊的花農以此窨茶製成茉莉花茶,歷來深得人們尤其是北方人士的喜愛。  清雍正年間開始,虎丘一帶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四大香花產區之一,虎丘茶花」為蘇州一大特產。茶花是窨制花「茶的原料,也是茶商與花農間的不解情結,蘇州虎丘花神廟維修後立碑,記錄了茶花之盛,桐橋內花神廟自明初創建後,分別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嘉慶十四年(1809)、道光十八年(1838)三次進行重修,其中嘉慶十四年重修時,曾勒石刻碑作記:本廟始於先朝,創建以來,歷「次重修,未經載注。今嘉慶十四年仲秋月,蒙眾善姓士商捐資重建。芳名於左……」所列「捐助士商」中,有「關東庄」、「茶商」、「茶行」、「茶葉店」等,贊助茶商多達40餘戶,捐資180兩(總捐紋銀400餘兩)。在蘇州茶商中「關東庄」,就是以經營花茶為主,專門運銷東北的茶商,可見其規模了。據記載清末民初,蘇州花茶經海上運銷東北的花茶,每年在8000擔左右。清顧祿《桐橋依棹錄》載:「虎丘花神廟不止一所,有新舊之別。桐橋內花神廟……為園客賽願之地。」虎丘花神廟,實際也是虎丘、山塘花農、花商聚首、議事、祭祀、賽會場所。  據相關資料,清光緒(1875-1908)中,虎丘一帶花農約150戶左右,年制珠蘭花茶約5000擔,至清末花農增至645戶,年產茶花可供製花茶達15000擔。位於山塘河南岸間花茶行棧多達50餘戶,每年五月至十月窨制花茶旺季,各茶莊紛紛招來臨時揀茶女工來分揀花和茶葉,這時候,通過運河來到山塘河上各路茶商雲集,車船擁塞,一時間山塘一帶成為熱鬧的茶市、花市。  據老蘇州回憶說,原蘇州留園路的茶廠每到生產花茶的季節,就能見到成群結隊的花農挑著成擔的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送到茶廠窨制花茶,整條留園路會因此花香飄蕩好幾天,特別是茉莉花茶是蘇州花茶中的翹楚,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讚譽。1949年以後,蘇州茶廠生產的「虎丘牌」一級茉莉花茶還榮獲「全國優質食品銀質獎」,二級三級茉莉花茶獲商業部和江蘇省優質產品榮譽稱號,五窨的「蘇萌毫」成品茶還被評為全國名茶。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蘇州茉莉花茶開始出口,外銷東南亞、歐洲、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推薦閱讀:

比利時王室鍾情蘇州
滅霸的響指都毀不掉 | 中影DSN時空國際影城強勢入駐蘇州紅唐
396.拍照片16~蘇州園林1
說蘇 | 今天來說說白居易與蘇州的故事
你去過蘇州園林嗎?因何而去?

TAG:蘇州 | 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