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鋤頭開啟一道歷史大門:三星堆
關於三星堆其名,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玉皇大帝從天上撒落三把泥土,落在了廣漢的湔江之畔後形成了三座大土堆,突兀地立於平原之上,猶如一條直線上分布的三顆金星,故名三星堆。在牧馬河對岸,有一高出周圍的弧形台地,富於奇想的人們於是將這片台地起名為月亮灣。三星堆與月亮灣隔河相望,亘古而來,形成了廣漢八景之一——三星伴月。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便是從一鋤頭開始,到兩個坑,再到一座城顯現的過程。1929年,燕道誠的那一鋤頭,為世人開啟了古蜀第一縷神秘面紗。
燕道誠的一鋤頭開啟一道歷史大門1929年春季的一天,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一名叫燕道誠的農民正與兒孫在門前不遠處清理水溝。突然,隨著一聲鋤頭撞擊硬物的聲音,他們發現了一個直徑半米多長的「大石環」,接著挖下去,又發現了一大批躺在泥土中的玉石器。燕道誠在前清官府做過筆桿,是一位比較開明的文化人,被當地人喚作「燕師爺」。
燕道誠一看這些玉石器,知道是「寶物」,他怕張揚出去會遭到麻煩,於是不動聲色地將這些「寶物」原土掩埋,待到夜深人靜,他才和全家人一起連夜挖出搬運回家中,在微弱的油燈下清理出各類玉石器四百多件。
燕道誠一看這些玉石器,知道是「寶物」,他怕張揚出去會遭到麻煩,於是不動聲色地將這些「寶物」原土掩埋,待到夜深人靜,他才和全家人一起連夜挖出搬運回家中,在微弱的油燈下清理出各類玉石器四百多件。
轉眼時間來到1931年,燕家發現寶貝的消息已經廣散開來。當時正在附近傳教的英國基督教士、劍橋大學博士董宜篤得知後非常關注此事,但認為自己的外國人身份不宜直接出面,便找到當地的駐軍團長、自己的信徒陶宗伯,專程去燕家借了五件文物帶到華西協和大學(1910年由基督教會創辦的醫科大學,以下簡稱華大),請美籍地質學家戴謙和鑒定,戴謙和當即斷定它們為商周遺物。同年6月,戴謙和與董宜篤在陶團長的協助之下來到月亮灣一帶調查,當燕道誠聽說自己挖出的寶貝對研究很重要時,便將家中「收藏」的一部分器物交給戴謙和帶回華大博物館保管。
(華大博物館館長、文化人類學與考古學教授、美籍傳教士葛維漢)
1934年春天,在廣漢縣長羅雨蒼的邀請之下,華大博物館館長、文化人類學與考古學教授、美籍傳教士葛維漢帶著發掘執照和審批手續率考古隊前來廣漢進行三星堆歷史上的第一次科學發掘。
發掘結束之後,葛維漢等人將出土物送到縣裡,羅雨蒼認為這批器物的科學價值很高,決定全部送給華大博物館,而作為華大博物館繼承者的四川大學博物館,目前仍在「為中國人永久地保存」當年這些來之不易的珍貴遺產。之後,葛維漢編寫完成了《漢州發掘簡報》,這是歷史上第一份有關三星堆的科學報告。在報告中他十分準確地指出,這批器物的年代上限為銅石並用時代(新石器晚期向青銅時代過渡的時段),下限大約為公元前1100年(距今3100年)。事後郭沫若先生寫信盛讚參與此次發掘的人員是「華西科學考古的先鋒隊。」
考古學家的「一鋤頭」一座古城浮現1953年,寶成鐵路開工後,時任四川大學考古系馮漢驥教授為代表的四川考古界幾次到三星堆一帶進行考古調查。在多次調研之後,馮先生準確地預言道:「這一帶遺址如此密集,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
1975年春天,廣漢南興鎮二磚廠工人在三星堆土埂上取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大量的陶器殘片,雖然取土活動被當地文物部門緊急叫停,但「三星堆」的那三個土堆從此就只剩下了半個。
1980年11月至1981年5月,四川省文管會、省博物館和廣漢縣文化館在三星堆腳下進行發掘,共發現房屋基址l8座、灰坑3個、墓葬4座、玉石器110多件、陶器70多件及10萬多件陶片。這次發掘的報告《廣漢三星堆遺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種在四川地區分布較廣的、具有鮮明特徵的,有別於其它任何考古學文化的一種古文化」,已經具備了夏鼐先生提出的命名考古學文化的三個條件,建議命名為「三星堆文化」。
1985年春,考古隊在三星堆一段殘存的土梁埂斷面上試掘,發現疊壓在三星堆一期文化層上的土梁埂是人工夯築的,按其位置可能是一段商代早期的南城牆,西邊戴家梁子長600米,東邊陳家梁子長1800米,被磚廠挖去一段後,殘存1100米。這樣,東、南、西三面有城牆,北面是鴨子河,城中有古馬牧河從西北向東南穿越而過,應是一座轉角無城牆,未封閉的商代早期古城。
磚廠民工的一鋤頭石破天驚的大發現
1986年3月5日,三星堆遺址展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這次發掘分三個分掘區,在短短三個多月中,發掘了5*5米的探方53個,總面積達1325平方米,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其豐富的底層堆積,可以為四川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夏、商、周的考古研究建立一個年代學的體系,可以作為古蜀文化的分期標尺。
在這次田野發掘結束後的一個多月里,1986年7月18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三星堆旁的磚廠取土工地傳來.,廣漢南興鎮第二磚瓦廠的民工楊運洪和劉光才為了廠里最後一窯磚的土,在考古隊指定的範圍取土。兩人在一個台地上折騰了一兩個小時,也沒找到土層厚的地方。七月里,天氣炎熱,兩人早已汗流浹背,就在他倆要準備放棄的時候,鋤頭底下傳來脆響,迸出火花子,以為挖到了石頭……
兩坑一號祭祀坑後來在距離1.5米深的地方,突然挖出了十多件玉石器。考古隊接到這一消息後,火速趕往現場,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隨著發掘清理的不斷深入,銅尊、銅盤等器物相繼出土,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如同真人大小的青銅人頭像也相繼出現。
7月30日凌晨,當陳顯丹老師發掘坑中部西壁邊緣的時候,一位民工突然用手碰了他一下,說:「小陳老師,你來看,這裡好像有一條『魚』」。他立即搜尋過去,發現是一件黃色的物體,他用小竹籤剔去骨渣,把灰燼抹去,發現竟然是黃金質地。他帶著激動心情繼續清理,只見黃金物體有更多的魚鱗紋。他的心情愈發激動和緊張。就這樣,金杖耀眼出世了。(黃金啊!那時候就有黃金了)
(金杖)
磚廠民工在三星堆「土埂」旁的偶然發現,將埋藏三千年的地下寶庫突然打開了,猶如神話「阿里巴巴寶藏」的再現。
(青銅人頭像)
(青銅龍柱形器)
(玉石邊璋)
一號祭祀坑先後清理出青銅人頭像13件,經過修復整理,還有青銅人面像、銅尊、銅器蓋等青銅器178件;玉璋、玉環、玉戈等129件;石戈、石矛、石斧等70件;陶罐、陶盤等39件;海貝124枚;金器除了金杖外,還有金面罩、虎形箔飾、金塊等4件。
兩坑二號祭祀坑清理完一號祭祀坑,不到一個月,二號坑的一角,又被磚廠取土民工發現了。8月14日,楊永成、溫立元在取土的時候,「砰」一聲,一鋤頭挖到了青銅人面像的額頭,刨開一看,布滿銅銹的人面像眼睛、鼻孔出現了。由於磚廠民工在一號坑見過這類器物,便意識到自己挖到「寶物」了,立即上報考古隊。經過清理髮掘,二號坑比一號坑器物還多,清理時,六十多根象牙就這樣突然出現在考古隊員面前,使人瞠目結舌。在象牙下層是滿滿一坑的青銅器,還有玉石器等。
(青銅大立人像)
(金面銅人頭像)
(青銅戴冠縱目面具)
(青銅太陽形器)
(青銅縱目面具)
(青銅神樹)
經過修復整理,二號祭祀坑共出土各類青銅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一百餘件,玉管、玉珠等380顆,石器十餘件,象牙67枚。以上總共土金、銅、玉、石、骨器等一千四百餘件,海貝約四千六百枚。
本文部分選自《三星堆發現發掘始末》
推薦閱讀:
※【銅器】古蜀國三星堆遺址出土銅器欣賞------上篇
※古蜀人:世界有多大?我想去看看
※三星堆與古夷文明
※兩萬人爭看三星堆金沙珍寶展(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