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讓人強大丨余東海

儒學讓人強大

作者:余東海

來源:首發於 美國《僑報》

時間:甲午年閏九月廿三

西曆2014年11月15日

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現居廣西。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海一梟」等,出版有學術著作:《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大良知學》,《儒家大智慧》。

一些家長擔憂,學儒學會不會讓孩子變得軟弱,容易吃虧,被人欺負。這個擔憂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恰恰相反,學儒學,可以讓孩子在未來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平安順暢。蓋儒學是人格主義學說,可以很好地促進道德人格的成長和成熟,成為智勇雙全的仁者。

道德的強大才是真正的根本的強大。《中庸》說:「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這樣的君子怎麼會軟弱呢?

君子不吃虧。君子忠信篤敬,有理有禮,人不忍欺,沒必要欺;其次不惑不懼,人不敢欺,不容易欺。騙子不是見誰都欺詐的,盜賊不是見誰都搶劫的,黑社會不是一上來就打打殺殺的。

一個人講理知禮,德才兼備,智勇雙全,於難行之路容易通行,於難辦之事容易辦好,可以將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扼殺於搖籃之中」。有了一定的道德修養,可以更好地處理家庭社會問題,不至於父子相鬥、兄弟相殘、朋友相害和街頭相殺,不至於為了利益以命相搏。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真理天理,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共通的法則。

有德為優,德高者勝,德低為劣,缺德者敗,優勝劣汰。《尚書湯誥》說:「天道福善禍淫」;《伊訓》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太甲下》說:「唯天無親,克敬唯親;民罔常懷,懷於有仁;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中庸》說:「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三代之後,世風漸薄,氣運漸乖,有德者未必有位祿名壽,但若著眼本質和長遠,道德對位祿名壽仍然有促進作用。盜賊縱得意一時,難以後續;聖賢雖有志不騁,後福綿綿。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即使在反常時代,還是要堅持正道做一個正人。反常畢竟不合算,正常終究不吃虧。吉人天相,有德之人即吉祥之人,天相即天道護佑。《易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吉人天相這句成語常被今人理解為迷信,或被世俗用作一句安慰人的空話,殊不知這是儒家重要義理和共識,其中有人生大義、政治大義存焉。對此,儒家經典有大量直接闡述和間接發明之,史籍中有大量事實證明之。(詳見東海《吉人天相論》)

我說過,良知是最好的護身符,因為良知是道德和智慧的高度統一,有利於維護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提高人生保險係數。聖賢是君子之大者,是人世間良知最光明的人,也是最吉利的人。孔子畏於匡時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受迫於桓魋時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良知是最好的護身符,不僅可以自護其身,還可以橫向庇護親友,縱向蔭庇子孫,其中父子孫三代命運最相通。父祖是前代的子孫,其命運受到前代的巨大影響;子孫是後代的父祖,其德性嚴重影響後代的命運。

《國語-叔向賀貧》一文就從側面說明了三代命運關聯特別密切的道理:欒武子家裡窮的連祭祀的器具都備不齊全,可他能夠傳播德行,遵循法制,不僅自身免難,而且庇及兒子欒桓子。桓子驕傲自大,奢侈無度,貪得無厭,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難,但仰賴欒武子的德澤,得以善終。

家庭不善,父祖不良,兒孫惡化的可能性比較大,卻也不一定。舜「父頑母囂弟傲」,合夥要把舜除掉,可謂惡之家,可是舜獨自興起,成德成聖,不僅成就了自己,也改變了父母和弟弟的品質和命運。聖賢都是造命之人,聖賢得位,更可以全方位大規模地改良家國天下的命運。

利己必須損人,成功就要冷酷,學儒導致軟弱,君子容易吃虧,這些觀點完全錯誤,是不懂儒家真相和道德真理的外行話。這些觀點的流行,導致很多人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貧賤越惡劣,越惡劣越貧賤。那些不擇手段僥倖成功者,曇花一現後無不迅速返貧並付出各種慘重代價,或身敗名裂或家破人亡。優勝劣汰,此之謂也。

有人說想讓孩子學點武術防身。我告訴他,防身術有很多種,有高級低級之別,在現代社會,武術是最低級的,基本靠不住。儒功才是頂級功夫,達可兼濟天下窮可獨善其身,進可保民衛國退可保身養身,不防而防。古人云:「是凶人難逃天譴,人怕鬼不怕,君子更不怕;是吉人自有天相,神尊鬼亦尊,正人皆相尊。」

首發於美國《僑報》2014-11-15,改名為《小孩學國學,容易受欺負嗎?》

責任編輯:何源


推薦閱讀:

東海游釣之下篇
清·顧太清《東海漁歌》(卷一)
一家人有農曆這8天出生的人,全家富貴老來好,長壽如東海!
必須先打第一槍!中國在東海若不主動出擊將等死
廣東海華投資集團

TAG:儒學 | 強大 | 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