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 孝庄太后昭西陵建造之謎
孝庄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清世祖順治帝的母親,死後其孫子清聖祖康熙皇帝為她建起了一座暫安奉殿安放梓宮。這座大殿建在東陵大紅門外東側,順治皇帝孝陵的南面。之後雍正皇帝為她建了方城、明樓、地宮,命名為昭西陵。人們不禁要問:皇太極的昭陵遠在瀋陽,昭西陵為什麼要建在千里之外的東陵? 在東陵大紅門外東側,有座昭西陵,葬著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濟吉特氏出身於蒙古貴族,13歲那年,在她的兄長吳克善台吉伴送下到達後金,嫁給了皇太極,並先後生育了三個公主。1636年,皇太極改號稱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庄妃。1638年,庄妃生皇九子福臨,即日後的順治帝。福臨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孫玄燁嗣位,尊為太皇太后。死,謚號孝庄,史稱孝庄文皇后。 這位孝庄太后,人極其漂亮,又聰明能幹,頗有謀略。傳說1641年,清軍俘獲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洪堅決不降,一心打算以身殉國盡忠。皇太極派庄妃穿上漢族服裝前去說服,在她的一番勸說下,洪承疇再也守不住堅強意志,第二天就投降了清朝。 1643年,皇太極突然去世,年方6歲的福臨即位,皇太極弟多爾袞為攝政王。福臨即位後,多爾袞的權勢不斷擴大。1644年,他率軍攻佔北京,明朝百官對他山呼萬歲,關內外只知有攝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在這種形勢之下,福臨的皇位岌岌可危,於是孝庄文皇后按照滿族父死則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下嫁給多爾袞。她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下嫁來籠絡和控制多爾袞,鞏固福臨的地位。這個政治婚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緩與阻止多爾袞奪位稱帝的作用,使多爾袞至死也沒有自己登基。
孝庄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像
在正史中,孝庄下嫁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因此許多人對下嫁之說十分懷疑。但更多的人認為,孝庄下嫁是可能的。南明魯王大臣張煌言聽說這件事後,曾譏笑清廷的悖德****,有《建州宮詞》說:「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又說:「椒寢夢回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暗示順治帝不是龍種。因為多爾袞母親死後,哥哥皇太極收養他在宮中。孝庄進宮時,僅比多爾袞小一歲,難保兩人以前沒有曖昧關係。多爾袞決定立福臨為帝,可能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孝庄是順治的生母,但她比順治還多活了20多年,直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才病逝於慈寧宮中,終年75歲。孝庄的陵墓在馬蘭峪清東陵大紅門外東側,稱為「昭西陵」。那麼昭西陵為什麼會建在東陵大紅門之外? 據《清聖祖實錄》,孝庄在臨終遺詔中對孫子康熙說:「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奉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太宗即皇太極,他的墳在瀋陽昭陵。按常例,博爾濟吉特氏應安葬在昭陵附近,方盡情理。但她為什麼不葬到昭陵呢?難道僅僅是心戀順治、康熙父子嗎?恐怕也不盡然,或許還有另外的原因,而這原因又使她和清室都有難言之苦衷。順治初年,她以國母之尊,以嫂嫁叔,又成了攝政王多爾袞的老婆。這對滿洲貴族來說雖不是驚俗之舉,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是罕見的事情。多爾袞在世時位極人臣,飛揚跋扈,死後成為眾矢之的,被削奪尊號,聲名大壞,她自然不願祔葬多爾袞。皇太極是她前夫,但她既已嫁小叔子,從倫理和宗教迷信的觀點出發,她似乎也無顏葬昭陵,所以只好提出於孝陵近地安葬。 康熙遵照她的遺言,令人模仿她生前居住的地方,初步為孝庄選定了一處臨時的安厝梓宮之處,這就是今天的昭西陵所在地。但對於孝庄的萬年吉地,仍未能確定,所以稱孝庄停靈之處為「暫安奉殿」。 孝庄文皇后生前對於康熙在慈寧宮東側為她所建的一座宮殿十分喜愛,多次加以稱讚。康熙在祖母死後,不顧隆冬嚴寒,命人務必於第二年四月之前將這座宮殿拆卸開來,再按原樣在東陵重建,不得有絲毫損壞。從拆到裝,暫安奉殿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建成。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孝庄文皇后暫安於孝陵大紅門外東側。新宮殿五間居中為享殿,其後另建暫安奉殿以安置梓宮。因未能最後定議孝庄是否於此永遠安葬,所以未建地宮、寶頂和寶城。 康熙在世時,始終沒能解決孝庄的建陵問題,因為事情的確有難度。直到雍正二年(1724),雍正才決定就地為她建陵。由於孝庄暫安於此已經30餘年,沒有地宮和寶城、寶頂就不成陵寢,雍正想將暫安奉殿改為陵寢,遂命諸王大臣等進行討論。康親王沖安議奏說:「聖祖仁皇帝遵奉孝庄文皇后遺旨,奉安暫安奉殿,至今30餘年,聖祖仁皇帝福壽康寧,四海生民樂育,誠稀有之吉兆,允宜定為陵寢。」雍正下旨說:「著即擇日興工。」這年十一月初八日,雍正借為康熙皇帝行三周年祀典的機會,詣景陵隆恩殿,以孝庄奉安日期告祭於聖祖仁皇帝。接著他又下令為待改建的暫安奉殿定名,十一月二十七日,諸王大臣等恭擬為昭西陵。 從定名來看,陵墓還是與皇太極在瀋陽的昭陵相對,所以叫昭西陵。在清陵中,順治妃子的孝東陵,雍正皇后的泰東陵,咸豐后妃的定東陵,都在皇帝主陵的附近。惟獨昭西陵與昭陵相隔千數百里,夫妻遙遙相望而又不可及,這是清陵中的一個特例。從昭西陵定名與陵址選擇在孝陵近地來看,這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所以昭西陵的碑文上說:「念太宗之山陵已久,卑不動尊,惟世祖之兆域非遙,母宜從子。」文中不提多爾袞一字,可以想見,這位國母在她後夫去世之後,其處境也是相當微妙的。 昭西陵於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動土興工,十六日將孝庄文皇后梓宮由暫安奉殿奉移於前面的享殿。陵墓規制主要是仿照孝東陵,起建地宮及方城、明樓,至十二月竣工。十二月初十,孝庄梓宮安奉於地宮內寶床上,並陳設寶冊,隨後關閉地宮石門。 由於孝庄在清東陵所有入葬人物中輩分最高,按雍正帝的諭旨,前朝和後寢兩部分均由兩層紅牆環繞,還增建了神道碑亭,增設了下馬碑,昭西陵的建築規制,在清朝皇后陵中是等級最高的。
推薦閱讀:
※150505檔案揭秘: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
※多爾袞為什麼不當皇帝?是為了孝庄太后嗎?
※事象‖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
TAG:孝庄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