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論郭璞風水思想淵源及其風水實踐
06-04
論郭璞風水思想淵源及其風水實踐廣西連山風水堂 易連山【聲明:此文未在任何刊物和媒體發表過,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易連山」】郭璞,字景純(276-342),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古學家,堪輿學鼻祖,科學家,建築學家,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學者。據《晉書·列傳第四十二》(以下簡稱《晉書·郭璞傳》)載:「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也。父瑗,尚書都令史。時尚書杜預有增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著稱。終於建平太守。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納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厲。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攘炎轉禍,通政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由此可見,郭璞是一位上通天文下懂地理的異人,其《易》占技藝高超,就是漢朝的京房和三國的管輅這樣的易學大師也比不上他。一、郭璞風水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古三易」所謂「古三易」,是指《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現在人講《易經》,往往被一本《周易》局限了。因為有人說《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其實並非如此。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如江陵王家台秦簡《歸藏》的發現,證實了「三易」之說的基本可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一下清人輯錄的《三易備遺》注①郭璞的「古之易」理論功底主要是靠師承和卜筮實踐。。1.師承:如《晉書·郭璞傳》所述,郭璞喜好經書學術,學問淵博而有大才,但不善於語言表達,他的詞賦自中興以來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陰陽術數及曆法算學。有一個叫郭公的人,客居河東,精通卜筮及堪輿之術。郭璞跟從郭公習業,郭公授予他《青囊中書》九卷,由此他通曉五行、天文、卜筮、堪輿之術,能攘除災禍,通達冥冥中的玄機,就是漢代的京房、三國的管輅也比不上他。由此,我們知道郭璞的風水術是有師承的,他的老師就是通曉陰陽地理算學的郭公,並繼承了青烏子的葬法。郭璞的卜筮術已達到出神入化,超過乃師郭公的地步。2.卜筮實踐和摹「古三易」著作《洞林》。郭璞一生著述頗豐,從他注釋的《爾雅注》和《山海經注》中,我們不難看出古易《連山》、《歸藏》對郭璞思想的影響。郭璞在注《爾雅》和《山海經》的過程中,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地引用了古易《歸藏》的諸多材料,不僅疏通了文意,而且豐富了其內涵,從而提高了這兩種書的學術價值。郭璞《爾雅注》後來成了儒家經典《十三經註疏》之一種;郭璞《山海經注》亦成為了後世學者研讀的藍本,並被明朝《正統道藏》列為道教經典。郭璞對《歸藏》的研究十分用功,據當代學者、福建師範大學副教授連鎮標博士考證,郭璞從11歲開始,迄46歲止,花了36年左右的時間,潛心研注《山海經》,可見古易《歸藏》對郭璞風水思想的影響巨大。至於古易《連山》,郭璞在其著的《客傲》一文中提及「徒費思於鑽味,摹《洞林》乎《連山》」。郭璞摹仿古易《連山》而作《洞林》(亦稱《易洞林》,記載郭璞筮驗六十餘例。是書已佚,今有清朝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本)。這是郭璞借客人口以自嘲的話。《晉書·郭璞傳》也記載「璞撰前後筮驗六十餘事,名為《洞林》」。我們據此可知郭璞研讀過古易《連山》,他的《洞林》一書正是在《連山》的易學思想指導下寫成的。而在三易之中,郭璞用力之最勤的莫過於《周易》。從《晉史》所載的郭璞占卜活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郭璞基本上是以《周易》為其占卜之藍本。郭璞不止一次直接引用《周易》卦爻辭來來闡釋占卜結果。例如,《晉書》載:晉元帝司馬睿為晉王時,命郭璞占筮,遇《豫》卦之《睽》,郭璞曰:「會稽當出鍾,以告成功,上有勒銘,應在人家井泥中得之。爻辭所謂『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者也。」就是《周易》的《豫》卦的《象傳》辭。又如: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正、二月間郭璞「輒依歲首粗有所佔,卦得《解》之《既濟》」。(注③見《晉書·郭璞傳》)也引用《周易》的《解》卦的《象傳》辭:「君子以赦過宥罪」,以及《既濟》卦的《象傳》辭:「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來勸諫晉元帝審時度勢,減省刑罰,體恤百姓。3.郭璞繼承了漢以來的孟京易學思想。郭璞研易崇尚漢代孟喜、焦延壽、京房乃至三國管輅易學,兼習費直易學。《晉書·郭璞傳》稱:「(璞)又抄京、費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韻》一篇。」《新林》、《卜韻》二書今已之佚,其具體內容已不得知。但它們既是「抄京、費諸家要最」而成,可見郭璞對《易》各派學說是兼收並蓄,並且不存門戶之見。這在魏晉時期是難能可貴的。治易的人都知道,費氏易學與京氏易學是對立的。京,指京房;費,指費直。關於費直,《漢書·儒林傳》載:「費直,字長翁,東萊人也。治易為郎,至單父令,長於卦筮,亡章句,徒以《篆》、《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費直治易,以復古精神為主,接近於孔子,是對孔子及漢初易學傳統的直接繼承。他不講卦氣說和突變,只以《易傳》的文意解經,注重於義理的闡發。費直的貢獻可說是不朽的,他不僅留傳下古文《周易》,而且繼承了古人以義理解易的傳統,這就為後來義理學派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郭璞繼承了費氏的注重義理解易的傳統,並在自己的著作和易占活動中加以貫徹。但是對費氏學不講卦氣說和陰陽災變的治易原則持否定態度。而對孟京(孟喜、焦延壽、京房)學派以象數、陰陽災變說、卦氣說、五行說、納甲說等易象數學思想來闡釋《周易》經傳文的方法大加讚賞。郭璞視京房為佳臬,孜孜以學,並融會貫通到自己的占卜活動中去,獲得巨大成功。茲舉二例以見一斑:《晉書·郭璞傳》載:璞既過江,宣城太守殷祐引為參軍。時有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腳,腳類象,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遲鈍,來到城下,眾或異焉。祐使人伏而取之,令璞作卦,遇《遁》之《蠱》。其卦曰:「《艮》體連《乾》,其物壯巨。山潛之畜,匪兕匪武。身與鬼並,精見二午。法當為禽,兩靈不許。遂被一創,還其本墅。按卦名之,是為驢鼠」。卜適了,伏者以戟刺之,深尺余,遂去不復見。郡綱紀上詞,請殺之。巫云:「廟神不悅,曰:『此是拱亭驢山之鼠,使諧荊山,暫來過我,不須觸之』」其精妙如此。郭璞此卦果然應驗,精妙如有神助,乃他根據所佔之本卦、變卦的卦爻象(包括它們的內外卦和互卦之象),從它們的象徵物象,事象生髮開去,隨意發揮以成辭,圓滑塞責而無差。他所謂「艮體連乾」乃指所佔本卦《遁》的下卦為艮,上卦為乾,據《周易·說卦傳》艮為山嶽,乾為天,天、山皆巨物,此二者連用一體,故其物亦壯巨。所謂「山潛之畜」,乃就所佔變卦《蠱》而言,蠱的下卦為巽,上卦為艮,據《周易·說卦傳》巽為入,即潛入,艮為山,畜潛藏山中,這裡交待了巨物的棲身之地。何謂「匪兕匪武」?仲氏易釋云:「坤為虎,以坤間二陽不成故也」以為《蠱》卦中有三陰爻,本可組成互卦坤,但為中間的二陽爻所阻而不成,而坤在虞翻逸象中為虎,既不成坤,故云「匪兕匪武」(不是犀也不是老虎。武,古通虎)。郭璞所謂:「身與鬼並」,仲氏解釋「三陰為鬼,蠱乃三陽三陰合併成卦」。三陰為坤,而坤為鬼象,也是虞翻之逸象。郭璞所謂「精見二午」,仲氏釋為「離五月卦為建午,蠱之上為大離則倍午矣」。蠱卦的三爻至上爻為大離(中間多一陰爻,故云「大離」)。據京房卦氣說,離卦主五月,而五月納午,大離則倍午,故云「二午」而「精見二午」。即謂巨物在五月出現。這裡的「精」,指巨物,它乃神異之物。郭璞所謂「法當為禽,兩靈不許」,是說按理該巨物應為人擒獲,可是「廟神」和「山神」(即拱亭驢山君)這「兩靈」不答應。郭璞所謂:「遂被一創」,是指《遁》卦的四陽爻減損了一陽爻,是為《蠱》卦。所謂「還其本墅」,是說自《遁》之《蠱》,只減了一陽爻,而兩艮猶存(遁卦的下卦為艮,蠱卦的上卦為艮),也即兩山如故。是說巨物將遭受一傷,但終究會回到其原來的棲息之地,即拱亭驢山中。郭璞最後斷言:「按卦之名,是為驢鼠」,謂《遁》的上卦乾為馬,下卦艮為鼠(此乃《周易·說卦傳》八卦之喻象),今遁之蠱,乃乾一爻(減損一陽爻)而失馬形,是為驢鼠矣(據仲氏易解語)。4、郭璞繼承了三國時期的陰陽術數大家管輅的術數,而且超過了管輅。郭璞卜物的方法與管輅十分相近。據《三國志·管輅傳》載:平原太守劉邠取印囊及山雞毛置器中,使筮。輅曰:「內方外圓,無色成文,含寶守信,出則有章,此印囊也。高岳岩岩,有鳥朱身,羽翼玄黃,鳴不失辰,此山雞毛也。」又,「清河令徐季龍使人行獵,令輅筮其所得。」輅曰:「當獲小獸,復非良禽,雖有爪牙,微而不強,雖有文章,蔚而不明,非虎非雉,其名曰狸。」獵人暮歸,果如輅言。至此,我們可以看出,郭璞卜物與管輅卜物如出一轍,何其相似。我們再看郭璞易占的又一例子:元帝時,璞為著作佐郎,於時陰陽錯謬,而刑獄繁興,璞乃上疏言陰陽災變之徵,略曰:「……臣不揆淺見,輒依歲首粗有所佔,卦得《解》之《既濟》。案爻論思,方涉春木王龍德之時,而為廢水之氣來具乘,加昇陽未布,隆陰乃積,坎為法象,刑獄所麗,變坎加離,厥象不燭。以義推之,皆為刑獄殷繁,理有壅濫。又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白蝕月。月者屬坎,群陰之府,所以照察幽情,以佐太陽者也。太白,金行之星,而來犯之,天意若曰刑理失中,自壞其所以為法者也。臣術學庸近,不練內事,卦理所及,敢不盡言……」這裡,凡陰陽、五行、卦氣、天人感應之類全派上用場。於此可知,郭璞不僅是術數家,同時又是漢易象數學的繼承者,其對京房卦氣說等學說嫻熟於心,運用自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郭璞對古三易的義理早已爛熟於胸,對易占如此之嫻熟,在其大量的風水實踐中,能不把易學的義理、象數和卦氣說揉和到卜墓、卜宅、卜城池的活動中去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易學思想是郭璞風水學思想的淵源。從下文所述郭璞的風水實踐活動,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結論。二、郭璞的風水實踐在風水領域裡,郭璞依據易學理論和風水學理論,以易佔為手段來確認所佔葬地之優劣,預測葬者後嗣之興衰。據史料記載,郭璞一生重要的風水實踐活動有以下幾次:1.為母下葬。《晉書·郭璞傳》載:璞以母憂去職,卜葬地於暨陽,去水百步許。人以近水為言,璞曰:「當即為路矣。」其後沙漲,去墓數十里皆為桑田。郭璞通過易占,把母親的墓地選在近水的地方,這不僅表明他精通地理術,能預見水窪地將變為桑田,而且體現了其「葬乘生氣」,「得水為上」的風水思想。2.為人卜葬「龍耳」地,並預言「三年致天子詢問」。《晉書·郭璞傳》載:璞嘗為人葬,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璞雲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邪?」答曰:「能致天子問耳。」帝甚異之。距郭璞生活的年代晉朝不遠的梁朝人劉孝標在注《世說新語》時,在上述郭璞為人卜葬故事末章節附註說:「青烏子相冢書曰葬龍之角暴富貴後當滅門」。善「解占塚宅」的晉明帝微服前往觀看,經過與主人交談後,對郭璞這種扦地手法和預言其「能致天子問」的預測術疑惑不解。郭璞這一葬法精微之極,可見郭璞風水術之超乎常人。此法體現了郭璞《葬書》內「龍形穴法」的思想。3.為張澄卜葬,後澄「子孫遂昌」。據《南史·張裕傳》載:初,裕(即張裕)曾祖澄當葬父。郭璞為占墓地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某處,年幾減半,位裁(通才)卿校,而累世貴顯。」澄乃葬劣處。位光祿,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孫遂昌。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郭璞為張澄葬父,先後佔了兩次卦,選了兩次佳壤。從張澄最後選擇「葬其劣處」的決定以及「其子孫遂昌」的結局中,可窺見郭璞的意向和主張。劣處乃環境惡劣的地方,為眾人所不取的無用之處。眾人不取的地方,卻能催發葬者子孫昌盛發達。眾人看不起眼的地方,其實是「福地留予有德之人」。這表明郭璞眼力非凡,預測手段驚人。4.為自己卜葬,流芳百世,子孫繁衍。據史料記載,郭璞生前通過易占,把自己的墓地選在江中。據宋王象之《興地紀勝鎮江府·景物》篇云:「金山前有三島,號石碑,稱郭璞墓。」宋周必大《奏事錄》曰:「金山龍游寺山門,借石門為案,乃集三山石峰耳。其外水山,稍有樹木,而鳥雀不棲者,世傳為郭璞墓。」《二老堂雜誌》五記《鎮江府·金山》記載:「山在京口江心,號游龍寺,南朝謂之浮玉山。別有小島,相傳為郭璞墓,大水不能沒,下元水府亦在此。」元朝王惲《王惲集》亦云:「金山西北大江中,亂石間叢簿,鴉雀棲集,為郭璞墓。」雖然今天有的學者認為上述關於郭璞墓址的記載有惑於世俗化傳,但它至少證明了「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乃郭璞卜葬相冢的重要指導思想。關於郭璞墓的另外記載:郭璞被害之後,晉明帝感其忠誠,令人在京都建康(今南京)紫金山下玄武湖邊建立了郭璞的衣冠冢,又名「郭公墩」。並追贈郭璞為弘農太守,封郭璞的兒子郭驁為臨賀太守。公元1524年,明嘉靖皇帝下旨在「郭公墩」之上設亭,名「對諭亭」。聞喜縣知縣王體言在禮元鎮柳樹溝大官道立碑刻文畫像紀念。公元1934年,國民黨南京市政府又在紫金山半腰建郭璞亭,亭內有時任南京市長石瑛所撰碑文的石碑。兩亭現皆不存。現南郭村郭璞祠大殿門兩側木柱上雕刻一副有關郭璞生平的木聯:「生柏地葬金山官至臨賀,注爾雅譯山海著作佐郎。」南郭村故稱柏地。郭璞的兒子郭驁被晉明帝封為臨賀太守。此聯既是紀念郭璞,並敘述其平生事業,但又把他兒子的官職扯入去了,似不太貼切。5.為溫州城選址。據清乾隆年間修篡的《浙江通志》記載,溫州城的最初的選址布局是郭璞所為。按風水的普遍規律,城應建在甌江北岸,坐北朝南,然而郭璞經過實地勘察,對南北兩岸的土壤取樣比較後發現,北岸土輕,南岸土重。遂過江,登上南岸的西郭山(後改為郭公山),見「數峰錯立,狀如北斗,華蓋山鎖鬥口」,便確定把城池建在該處,並對父老鄉親說:「若城繞山外,當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安逸。」因城于山,故號斗城。郭璞還設計在城內開鑿28口水井(現在還存在幾口),象徵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以解決城內居民的用水。同時又考慮到如果發生戰爭,城池被圍,飲水截斷,更在城內開鑿五個大水塘,各潭與河相通,最後注入甌江。風水上解釋,就是「城內五水配五行,遇潦不溢」。郭璞為溫州城設計「城于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安逸」的斗城風水理念,被後來發生的事實證明十分了得。茲舉二例:據史載,北宋方臘聚眾起義,勢不可擋。起義軍在三個月內連克今建德、翕縣、杭州、金華、衢縣、麗水六縣市。但是圍困四十餘日,終不能破城,只得悻悻地撤軍。又,明嘉靖年間,倭寇屢犯我沿海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各地,攻陷城池無數。嘉靖四十三年又攻入杭州,燒毀雷峰塔。而溫州城自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二年的十一年中,共六次遭倭寇侵犯,但敵人都未能攻入城內,這裡除了守城軍民頑強抵抗外,郭璞當初的「斗城」設計,恐怕也有很大的功勞。溫州有首古歌謠為贊:「七山如北斗,城鎖幾重重,鬥口在何處,正當華蓋峰。」郭璞為溫州「斗城」設計理念,說明郭璞風水術中擇地需「羅城緊密」,「藏風聚氣」尤為重要。6.對福建一帶城址風水的論述。據《閩中摭聞》中關於福州府的條目中引郭璞《遷州記》有銘云:「泰康之載,遷卜甌基四色,牢城層巒,三逕洪滸,南流瑞龍,西應其主,螺友對現,花峰千載……其城形狀如龍如鳳勢,氣盤拏,遇兵不掠,遇荒不飢,逢災不染,六十甲子滿廢而復用。」在《遷城記》里,郭璞對福州城的地理形勢是這樣描述的:「左旗右鼓,全閩二絕,旗山在洪塘山之西,山巔欹側,其形如旗,鼓山屹立海濱……」由這些記載和議論,可推測郭璞曾在福建一帶有過多次卜城活動。郭璞的一生從事過大量的卜宅、占墓、相地、擇城池等風水活動。並將風水實踐經驗總結寫成一部千古名著——《葬書》。郭璞風水實踐屢驗的傳奇色彩以及其風水理論專著,使郭璞被後世風水師尊奉為風水祖師。郭璞當之無愧。廣西連山風水堂 易連山 初稿於2010年春節期間修改於2010年中秋節日E-mail:mengjingsheng123@163.com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米健:略論羅馬萬民法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思想淵源
※【太極拳 淵源考證】
※7種風水布局要警惕! 霉運連連有淵源
※美國50州合眾順序及歷史淵源
※儒、佛、道三教與茶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