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禹王台:前有大禹治水,後有李白喝酒

原創 商丘人的旅行故事 2017-10-09 16:47

一、追溯開封歷史,請君且看禹王台

若是談起歷史,絕大多數必然是沉重的,那麼有些小夥伴或許會問,就沒有輕鬆一點的歷史話題嗎?這個必然還是要有的,諸如開封的禹王台。

禹王台,又名古吹台。至於,為什麼叫古吹台呢?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雙目失明的音樂家名叫師曠,他是晉平公駕下的一名高級樂師,因而他的音樂造詣也是非常高的。因為他活著的時候,經常在這座高台上彈奏樂器,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師曠,就把這座高台稱之為古吹台。

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因為這個時候的黃河經常泛濫成災,黃泛區的百姓們飽經水患,談水色變,出於某種心理安慰,黃泛區的百姓紛紛將所在城市的高台與治水名人牽連上關係,諸如商丘,為了紀念死於水災的閼伯,將境內的一處高台稱之為閼伯台。開封這邊呢,為了紀念歷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將古吹台改名為禹王台。

二、禹王台上,觀一場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

初識禹王台,是在山門處四柱三門式結構的牌坊處,這座木牌坊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盲人音樂家師曠而修建的,它初建於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個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撫題寫的。

沿著台階上行,首先看到的是御書樓,據歷史記載,清朝康熙33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在禹王台上,共題寫了"功存河洛"、"嵩高峻極"、"靈瀆安闌"、"昌明仁義"四個匾額,其中除了為紀念大禹治水而題寫的"功存河洛"保留在這裡以外,其他三個則分別賜於河南各地。

御書樓下還保存著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康有為的書法石刻。康老先生除了政治上的作為以外,其書法自成一體,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御書樓下保存的這十塊石刻便是康有為在1923年應當時河南省督理張子衡的盛情邀請來到開封,在為他餞行的酒宴上即席揮筆,寫下此詩以作留念的。

三、禹王台下,看一場李白醉酒的梁園舊事

欣賞過禹王台上的風景,不妨沿階下行,到三賢祠去看一看。據導遊介紹,三賢祠建於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撫毛伯有感於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曾同登吹台飲酒賦詩而特意建造的。

三賢祠的主殿有李白、杜甫、高適三位大詩人相聚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詩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據史料記載,唐朝天寶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時的李白因賦"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兩句詩詞而得罪了楊貴紀,被解除了翰林職位。

隨後,他向東旅行,到達洛陽,結交了同一時代的大詩人杜甫。兩位大詩人神交已久,相見恨晚,便相偕沿著黃河繼續向東漫遊,飽覽祖國的錦繡山川。隨後,他們來到開封,在開封又遇到了懷才不遇、落魄江湖的詩人高適,文壇三傑,風雲際會。這兩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詩人來古吹台上飲酒賦詩的情景。這這裡飲酒的時候,李白寫了《梁園吟》,杜甫寫下了《遺懷》,高適寫下了《古大梁行》。

這期間還曾發生了一段趣聞,據說三位詩人在古吹台上飲酒賦詩走後不久,一位端莊俊秀的豪門小姐——宗小姐來到古吹台上,當她看到李白寫在白牆上《梁園吟》那首詩之後,被那龍飛鳳舞的書法深深吸引,姑娘為了保住牆壁上《梁園吟》那首詩,就拿一千兩銀子買下了那堵牆,這就是"千金買壁"的故事。

當李白知道"千金買壁"這件事之後,對姓宗的姑娘愛慕不已,於是杜甫和高適兩位詩人為了成全自己的好朋友李白,親自到宗家登門做媒,使李白和宗小姐喜結良緣,這件事情當時轟動了整個開封。

【作者簡介】 王浚,職業旅遊撰稿人、酒店體驗師,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推薦閱讀:

李白從天而降,杜甫破土而出
李白如果在當代生活,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于右任書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條幅
《贈裴十四》李白唐詩鑒賞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按唐代的也就30多米,真能產生那種感覺嗎?危樓是哪座樓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