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降生前眾生怎麼修行?

在悉達多太子出世之前,人世間是純然沒有佛法、沒有菩薩的嗎?一定不是嘛!在 世尊出世之前,世尊與有緣的弟子們會先將這個地方,也就是印度跟世尊未來弘法有關的地區,好好地作準備,作一番改造,將這些地方建造成 世尊能夠來下生弘法的條件。不論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間的果報等等,必須要將一切的化緣都先準備妥當,這樣子 世尊下生人間的因緣才能成熟。所以有無數的菩薩,包括了來自於天界的護法神等等,在 世尊下生之前他們先來到人間。如同佛所傳授的這個五個階段的教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佛菩提乘,在 世尊下生之前,此地的眾生普遍的程度,必須是已經多所熏習了這樣子五乘教法的內容。雖然在 佛陀出生前的千百年當中,並沒有佛教、佛法這個名詞;但是呢,五乘的佛法當中實際上的內容,早已經傳遍了本地、深植人心。 也因此在文化的考證上,許多現代的學者認為:佛教的出現,不過是繼承與整理了原來就已經非常多元的印度文化而己。大部分歐美的學者都同意。在佛教中主要所出現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之前的印度文化,例如雅利安的吠陀文化或者是傳統土著的文化當中找到。他們甚至認為:釋迦牟尼佛也只是在固有的印度文化基礎上,再予以開創出另一條路。這樣子的說法,聽在佛教徒的耳朵里可能會有一點不能接受,但這種說法倒也不是完全的錯誤。 大家都知道,只有 佛陀是真正能夠離開三界輪迴的覺者,其他的宗教最多只能使眾生向上提升。例如,從人的境界提升到欲界天,或者由欲界的境界提升到色界天,或者從色界天提升到無色界的境界。這一些就是人乘與天乘的教法,它們沒有辦法讓我們離開三界。而這些人天乘的教法,在佛陀降生到人間之前,就已經非常廣泛地在印度文化中傳播了開來;當然,這也是 釋迦牟尼佛和佛弟子們的佛行事業的一部分,也就是必須要在 佛下生之前,把這個地方的文化程度、福德的層次,提升到可以直接接受佛法教化。實際上,就是這一些久學的菩薩們不斷地往生到這個地方來,在 佛陀正式下生之前,把這個地方改造、經營成為適合 佛陀來成佛的世界。所以,有太多太多的菩薩們,不一定是以佛弟子的表相,有的時候呢他們會扮演成各種的外道,其實都是在為未來佛的下生作準備,廣泛地將人天乘的觀念弘傳於印度。所以,包括像是二乘佛法的內容,與大乘菩提道的修行法門等等,在 世尊下降之前,其實都已經零散地、片斷地在印度文化中流行了起來。乃至於在雅利安人還沒有進到印度之前,這塊地方就已經是哲學的國度,雅利安人加入後,更是增加了它的廣度與深度。這些都是為了迎接即將下生的 佛陀,讓眾生在一世又一世當中,能夠廣泛地熏習各種世間與出世間的教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誤當中,才能夠自我理解到,唯有 佛陀的教法,才能讓人離開輪迴、離苦得樂。 所以,印度雖然是地球上四大文明之一,但是印度文化非常特殊的一點就是:它從一開始追求的就是宗教的義理與解脫的實證。在 佛陀下生之前,印度文化呢由兩個主要的這個Valna——次文化——所融合而成的,一個是原住民的達羅毗荼文化,另一個則是後來才加進來的這個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有趣的是,這兩支文化當中都認為人生的目的是修行至上。例如,印度的聖雄甘地曾經自豪地說過:「印度的文化只有三樣要素,那就是:一、耕田的犁耙,二、手工的紡織機,三、印度的哲學。」也就是說,除了世間物質的文化之外,印度的哲學可以說統統都是宗教的哲學。包括甘地先生本人,他的晚年也幾乎都是在修道院裡面度過。 傳統的印度吠陀文化,認為人活著的目的有四個,叫作法、欲、利、解脫;也就是,道德的養成,世間的享受,對政治經濟上的義務,至於在完成了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責任之後,一個人最終的歸宿,就是應該要解脫於這個世界,解脫於世間的諸法。所以,一段完美的人生要分成四個階段,這個就是在印度教、婆羅門教裡面所說的四行期:一、梵行期,年輕的時候應該追隨一位好的導師,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二、家居期,學成了、成年後,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結婚、生子,盡家庭的義務;三、林棲期,等到兒子長大了可以繼承家業了,就把家務財產全部交給兒子,自己呢和老伴出家到森林裡面去修行,從事宗教的修持;第四、遁世期,修行到一個階段以後,就出外四處遊方,過著托缽乞食的生活,最後呢走到哪裡就死在那裡,如同飛鳥一般。以上就是吠陀文化也就是婆羅門教完美的人生。 所以呢,各位就可以了解,當時古印度的文化,是與我們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的;印度文化自古以來就認為,人生究竟的、也是每一個人終極的目標就是宗教,就是要得到解脫。例如在三、四千年前的印度,雅利安人還沒有進入印度的時候,當時印度的土著就認為,修學禪定、靜慮,是每一個印度人都必須要知道、去作的實修方法。乃至於當時鄉下的農民,例如當時的這個哈拉巴文化裡面的這一些這個宗教的擁護者,也是如此。這種情況在全世界的文化當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再也找不到有第二個文化,表現出所有的這個人類對於哲學、對於宗教的渴仰。 大家可以想一想,這種特殊的情況是偶然發生的呢,還是 佛所安排讓所有有緣的佛弟子一起聚集到這一邊,然後等待 佛親自來人間攝受他們學習正法的情況呢?不要忘記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偶然的事件,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是的因,如是的緣,然後有如是的果報的。 那麼這一些菩薩們,這一些與 佛有緣的眾生們,他們在 佛之前,成群結隊地來到這個世間,為 佛即將下降作好一切的準備。不但將人天乘教法、二乘佛法、大乘的佛法,其實它的實質已經被這一些菩薩們或多或少零碎地傳授給印度的人們;包括其中最重要的一大事因緣,也就是真如如來藏的教法,也已經開始被他們所傳授。 在 世尊降生之前的千百年中,與 世尊有緣的眾生們,會被 世尊的威德力感召到這個世界,共同為 世尊降生前作準備;也就是,讓印度社會成為一個以追求解脫為目標,宗教修行為至上的一個這樣的社會文化。並且,大家等待 世尊下生的這一些有緣的弟子們,在 世尊降生前的幾千年就已經來到了人間,在人間以五乘佛法的內容開始教化眾生;除了佛法的基本道理之外,特別是人天乘的教法,以各種外道的表相,傳授人乘和天乘的道理。他們共同的特性是講因果,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做人就要多行善,廣泛地累積福德,才會有快樂自在的人生,所以要持守五戒十善。 我們會發現,有關於五戒十善的內容,已經散布在古印度哈拉巴文化與吠陀文化之中,教導眾生要守人倫常規、要敬神事天;所以,傳統的印度文化中,對於祭祀非常的看重,認為最重要的智慧是人類自己無法創造出來的,必須要藉由神明才能夠得的到。例如像婆羅門教認為,智慧的來源是吠陀諸經,而這一些經典並不是凡人所創作的,是由古代的聖人,受到神明的啟示而說出來的,所以叫作吠陀天啟。佛陀之前的印度哲學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關於「世界眾生的本源」這一類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全部印度哲學的核心,也就是要追求萬有本源的第一因。這一件事情,成為印度各派哲學當中不約而同、理所當然的終極目標。當然這個背後,都是由於當時這些有緣的菩薩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想想看,如果當時的印度眾生,都是一些只想修人天善法,想要趕快生天享福;或者只想要自己趕快脫離三界進入涅槃,認為把一切都滅盡成為斷滅,這樣就叫作入涅槃;或者根本不相信萬法有本際,眾生本有真如妙心如來藏,如果當時的環境是這樣的氛圍,即使 世尊下生到人間,也沒有辦法對這些眾生傳授如來藏妙法。因為,不論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都必須要以有真實本際、涅槃妙心當作是前提,即使單單是二乘的解脫道也都不是斷滅論。 所以在《吠陀經》上說到,他們稱他為雷電神因陀羅、誓約神密多羅、律法神婆羅那、火神阿耆尼,他也是天神之鳥迦樓達曼。其實真實不虛的只是「一」這個存在而已。這是說一切眾生都有本源,這個本源是無法形容的,所以就把祂叫作「一」,因為從一才能生二,從一才能生萬有。這個「一」是所有有情和萬物最深沈的奧秘,祂與每個眾生是如此的親近,祂就是每個人真實的母親;但是祂又是如此的遙遠無法觸及,似乎無論我們怎麼努力地去找祂,卻又完全都找不到祂一點點的影子。 所以,在《石氏奧義書》上說到:「彼實難得見,隱藏不顯現,坐在秘密地,住於深遠處;藉修內瑜伽,智者始悟知,親見此神明,舍離苦與憂;五知根與意,活動俱靜止,菩提覺不動,此稱最妙境。」是說這個「一」的本源,真的很難得見、得證;因為祂是隱藏起來的,不在三界當中顯現。因為祂宴坐在眾生不知道的秘密地裡面,因為祂住在眾生無法觸及的深遠境界裡面。藉著修行最深妙的自心智慧瑜伽,真正的智者才能夠證悟了知這個萬法的本源;一旦證悟了這個諸法根源,那麼就可以舍離了三界中所有的痛苦與憂惱。要怎麼證得這個本源呢?五種識與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加上眼、耳、鼻、舌、身識,再加上意識與意根,祂們的活動全部都靜止不動了,這個本源的、不動的菩提覺就能出現,這個萬法本源的菩提覺,就是最勝妙的最無上之境界。 好,真正明心證悟的菩薩可以看得出,《奧義書》中的這一首偈有它正確的地方,也有錯偏的地方;如果是具有禪門差別智的菩薩,更可以看出個中的奧妙,這已經涉及到了禪門證悟的智慧了。所以,真的是如佛經上所說的,菩薩眾遍布十方三界,各各以自己的因緣來攝眾度生。就像是在《法華經》中〈普門品〉裡面,讚歎  觀世音菩薩: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妙法蓮華經》卷七) 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只是這一件事,也只有家裡人才聽得懂。下面這個在佛經上的故事,更可以讓我們了解菩薩度化世人的方式。 過去有一位比丘,每天早起晚睡,認真修學,他以回憶過去俗世生活的不實,以及憧憬未來可能可以證得的聖果,當作是他修道的動力;可是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他仍然沒有證果。他心想:「不如歸去,回家做個凡夫就算了吧!」當他正在猶豫的時候,山中的樹神聽到了他的聲音,於是樹神化現為一位美麗的比丘尼,穿戴艷麗的衣服與珠寶,走到比丘的面前。比丘看到了以後就說:「這位道兄,您是一位出家人,怎麼可以用這樣的打扮來眩惑世人呢?」 比丘尼回答:「這有什麼關係呢?衣服、裝飾品都是幻化不實的。我所抹的胭脂,本來是樹木的顏料,根本就是一種假相,就是您的身體不也是如此嗎?眼前看來是青春美麗,等到無常一來到的時候呢,地、水、火、風就分散,哪有什麼真實呢?無相實相真如是不生也不滅的,能夠如此了知,證道又有何難呢?人生世間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孤身而來又獨自而去,赤身來又赤身去,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我們的。愚痴的眾生貪著虛妄不實的五塵境界,迷戀而自縛。其實並不是那個境界迷惑我們,而是人自迷之啊!不是煩惱糾纏著我們,而是我們找煩惱來自纏。為了貪愛虛幻不實的境界,終生如夢如醉如痴,卻日日夜夜怨天忌人。眾生不知苦不是本有,而是自已招來的。眾生可憐憫啊!偶爾造作了善因得些樂報,就沾沾自喜,殊不知連樂報也是假的。如果對世間的假相一昧地貪著,那麼真正的快樂就不會隨身,而災禍則是如影隨形。想要得到自在安樂,那就必須要了悟生死,遠離貪慾。三界之中,如天人擁有許多的福報,但是天人也有享盡墮落的一天。佛法說三界如牢獄,即使是三界之頂的這個天界,還是像牢獄一樣。唯有諸佛菩薩所修學的無漏,才能夠觀照諸法空相,熄滅人我差別,這才是最究竟的常樂境界。」比丘聽完之後,心胸豁然開朗,舍卻罣礙,認真學道,一本初衷,終於得以證果。 各位覺得,故事當中的這位樹神,只是一位鬼神嗎?不是的,他很明顯的就是一位菩薩,但是不一定以佛弟子的外相顯現的這樣一位菩薩。所以,如此可以了解菩薩道修行的長遠性與連續性了嗎? 這些先來到人間的菩薩們,弘傳了人天乘的法,也弘傳了因緣果報的正理,包括了自作自受、異作異受、異熟果報的這些正見;甚至包括了佛法中見道的觀念,也已經出現了。例如在《大林》書裡面提到了,業有三類:第一個是前生之業,然後今生承受這個果報,這個叫prārabdha;第二個是今生之業,儲存為下一世的果報,這個叫作sańcita;第三未來的諸生之業,這個叫āgāmin。就這樣子有前世、今世、未來世,如是則輪迴,就這樣子我們就承受了世間的輪迴果報。可是,如果是見道者,他能夠把二和三,也就是現在生的業、未來生的業,統統把它消融,只剩下過去生的業今生來承受;等到這一生消盡,等到這一生受完了之後,這一生結束就能夠進入涅槃。 在《吠陀經》和《奧義書》中,其他的教義,像是緣起性空、性空唯名的道理,統統都已經出現了;只是過去我們中文的佛教界,對於這一方面研究非常的少。所以並不是像現在佛教界許多法師所說的,他們說「佛陀來人間所傳授的不共道,是緣起性空之法」,這種講法是不對的;因為外道早在佛教出現之前,就已經完整地說過了緣起性空、性空唯名的道理;所以那並不是佛教所獨有的法道,那個不是究竟之道。而依止性空唯名的見解,也不可能證得二乘的見道,這一點我們後面會再來說。 所以結論:這些菩薩們在 世尊出世之前來到人間,一世又一世的準備,最後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教導這個地方的眾生「此一大事因緣」,也就是萬法的根源是真如如來藏的這個觀念。不論今天這位菩薩,他是以哪一種方式的外相顯現,那並不重要;要緊的是,必須要把這個觀念深植在大眾的心中。而這一些事情,一定得要在 世尊降生之前,要先把這個大環境給準備好,讓世人對修行與證真如生起了真實的渴仰之心,等到 世尊下降的時候才能夠水到渠成。 例如在《吠陀經》裡面提到,太初只有大梵,大梵識知的只有自我,他如此的思量:「我就是大梵。」如此,他與世間萬物合一。同樣道理,眾神之中,只有明白個中奧義的神靈,才能和大梵合而為一;對仙人與人類來說,也是這個道理。另一個翻譯這樣講的:「太初之際,唯我獨存,原人為形;環顧四周,除我之外,不見其他。不死原人,於此大地,永放光輝;不死原人,內我為體,永放光輝;他正是我,此是不死,此即是梵,此即一切。」意思是說:在無始之初只有「我」獨存,沒有其他任何一法,此時的「我」叫作原人。衪環顧四周,除了自己以外,見不到其他任何的人,代表祂只是獨一的。這位原人永遠不會死,存在於這塊大地上,永恆地放著光輝。這位不死的原人,祂的體就是內在真正的自我,永放光輝;但是「祂」也是我——不會死的我,這個真我叫作梵,祂是一切法的根源。 普通的佛教徒都認為,因為 佛陀反對吠陀種性制度,反對沙門無意義的苦行,所以 佛的教法與這些外道一定是毫無關係。這個並不正確。許多歐美的學者,他們則是把 佛陀所教授的學問,說它們都來自於《吠陀經》,即使 佛陀說了這麼多的經典,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吠陀經》的範圍。這種講法又是另外一種誤解。中國的學者方廣錩先生說得比較中肯,他說:「我們如果把《奧義書》裡面的梵我一如,跟佛教的涅槃學說細加比較,就會發現它們有許多相似之處。」 真正研究印度哲學的這些學者們,他們一致都認為說,佛教裡面的各種教法元素,絕大部分在古印度當中都已經出現過了。所以甚至於比較極端的會說,佛教並沒有超越之前《吠陀經》的哲學。我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在之前的吠陀哲學當中,已經有如此多的東西它跟佛法的內容是非常相近的,這是為什麼呢?上一次也說到,那是因為有許多的菩薩們,他們在 佛陀降生人間之前就先來到人世,為 佛陀未來的弘法作準備,把基礎給打好。這些比 佛更先來到人世的菩薩們,包括了 佛陀成佛前曾經教授 佛陀禪定的兩位老師,或者像是勸告阿闍世王要歸依 佛陀的御醫耆婆,他們都不是佛教徒,而是所謂的外道的修行者;可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的因緣,卻是不折不扣的菩薩作為。 比 佛陀更早就出現在這個地方的菩薩們,他們把佛法的如來藏第一義諦,用隱覆的方式廣傳出去,弘傳到整個印度社會;即使是販夫走卒也都知道,每天要禮敬那個無形無相,卻又無所不在的大梵。這種先讓印度的人們熏習似是而非的佛法概念,目的就是為了要植入眾生相似佛法的種子。這些都是菩薩的密行,其實很不容易了知。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把眾生的習性,從無知的凡夫位提升上來,得要先讓眾生熏習相似之法。因為眾生的習性一定會落在斷或常的兩邊,所以得要讓眾生先在相似法
推薦閱讀:

暖、頂、忍、世第一法到底是什麼?可以講講嗎?
居士日常如何修行
你看(聽、觸、嗅、嘗、想)到的是你自己,什麼意思?
《八萬四千問》之「認識佛教」問題集錦
懶是不是一種魔怔?是不是違背修行的大道?

TAG:修行 | 佛陀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