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新語:69年大馬騷亂 華人被殺馬來人獲特權
五一三事件爆發於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 官方解釋此事件主要是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主要原因是各族間政治及經濟能力的差異。這次血腥的種族衝突導致了多人死亡和負傷,在華人占多數的地區,華人死傷人數遠高於馬來人。
此次衝突使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執行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以消滅種族及經濟差異同時減低貧民率。衝突之後,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執行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以消滅種族及經濟差異同時減低貧民率,主要內容為給馬來人特權。
1969年,馬來西亞擁有一千萬人口,其中巫族佔53% ,華族佔37% ,印族佔10% ;首都吉隆坡約有45萬人口,其中華族佔55% ,巫族佔25% ,印族佔19% ,其他種族佔1%。
馬來西亞獨立後,第三屆普選(包括國會及州議會之改選)於1969年5月10日舉行。
馬來西亞第三屆大選,反對黨勢力(以馬來人為主的回教黨、以華裔、印度裔為主的行動黨、民政黨及進步黨及等)獲得50.9%的得票率,第一次超越聯盟政府(國民陣線之前身)。反對黨得票率約51%,但由於受選區劃分影響,反對黨僅取得36%席次,而執政黨則取得64%席次,恰好佔有三分之二關鍵性多數席次。
在州議會改選方面,執政聯盟在檳城、霹靂、雪蘭莪及吉蘭丹四州失去優勢。反對黨在檳城的24席位中獲得20席(這是大馬政治史上第一次反對黨經過選舉掌握州議會多數席次而組成州政府),在霹靂州的40席中獲得21席,在雪蘭莪州的28席中獲得14席。
傍晚,民行黨及民政黨(采非種族政治立場)分別發動群眾,在吉隆坡展開「勝利遊行」,參與之民眾情緒激烈高亢。
反對黨在5月11日進入吉隆坡慶祝勝利並且遊行。這時,一些巫統(UMNO)的激進黨員為之所觸怒,舉行反示威。
5月12日,總理東古宣稱如果人民對他領導下的聯盟缺乏信心,他將辭去總理一職。他並宣布內閣名單,謂基於馬華公會在國會中僅獲13席,使聯盟席位驟減,決定邀請陳修信一人入閣,內定為內政部長,並再保留一部長席位予馬華公會(在選前,馬華公會擁有財政、工商、房屋及地方和社會福利四個部長席位)。傍晚,反對黨再度遊行慶祝選舉結果,民眾情緒再次升高,參與者用一些口號嘲弄馬來人,例如「幹掉所有的馬來人」。
5月13日,一群馬來青年由雪蘭莪州的鵝嘜縣出發,前往拿督哈侖在首都吉隆坡住處集合參加遊行,在吉隆坡郊區文良港地區與華、印族人發生衝突。兩派人馬在街頭短兵相接,最終演變成為流血大暴動,持續數月之久的種族騷亂由此開始。
5月14日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實行戒嚴。股市休市。航空、火車、水上交通一切停頓。只有在傍晚,人民被允許步行或騎腳車上街購物,不準乘坐汽車。
5月15日官方公布,接近100人死亡,約150人被捕(民間統計則為,200人死亡,270人受傷),隨即最高元首(Agong)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但騷亂仍然無法控制,並持續數月之久。
至同年十月末,馬來西亞官方公布種族騷亂導致196人死亡(華族143人、馬來族24人、印族13人,另外15人無法辨認)、受傷人數439人(其中18人受槍傷)。被捕人數共9143人(華族5126人、馬來族2077人、印族1874人,其餘為外國人,包括巴基斯坦、歐洲、泰國、新加坡等等),其中5561人被控上法庭,罪名包括攜帶武器、破壞宵禁等等。共221輛車及753棟房屋被損毀。
對於「五一三事件」的產生和動機,有不同的說法和解釋。有的認為,這個事件主要是由馬來亞共產黨引發的,也有論者認為這是巫統內部派系的衝突的具體化和表面化,是馬來激進分子針對東姑阿都拉曼政權所發動的一次「政變」,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項偶然的、純粹的種族衝突事件而已。事後「全國行動理事會」發表了《五一三悲劇》白皮書,把事件的根源歸罪於種族經濟的懸差和分化。
在1969年5月13日的五一三事件後,馬來西亞憲法中有關馬來人至上的部分(真正只是馬來人特殊地位)得到了確立,成為剛性條款。這期間馬來極端民族主義也有了發展,他們宣揚建立一個由巫統一黨執政的政府,並強調只有馬來人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
197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開始推行只是有利於馬來人的新經濟政策。國家文化政策也強迫非馬來人要融合到馬來族群中去。1990年代,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開始推行馬來西亞民族「馬來人至上」政策,強調馬來西亞人而不是馬來人的認同。
2000年代,政治野心家們又開始宣揚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並公開譴責那些質疑馬來西亞社會契約的政府官員。「馬來人至上」這個詞語遲至二十一世紀初,才成為流行的馬來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