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嚴經---精研七趣略說(125)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楞嚴經–精研七趣略說 (125)

人間天主講

  接上講。

於是佛法的珍貴之處就在於這一轉了,如《法華經》的轉境界,古德說得好啊: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如果沉迷不醒,就會被法華經轉了境界,是被動的。《法華經》可厲害了,隨便錯說一句,誹謗一句就是阿鼻地獄重罪,五類法師相當珍貴,不能說一句,說人家一句是非,就是極其重的罪業,這樣就被《法華經》轉了;而如果心開悟明,那麼就隨便地轉《法華經》了,想怎麼轉就怎麼轉,無拘無束,怎麼都不跑偏。

因為迷,所以貪戀經中的境界和利益,這亦是被經所轉,於是在《金剛經》中佛陀強調:菩薩不受福德。你要是發心做菩薩,度眾生,你就別一天老想著自己得多少多少,別想自己這就對了,想自己的得失,就不叫菩薩,連名菩薩都不是。如果能做到不住相布施,就是真菩薩,說是菩薩,也只是個名詞稱謂,實際上菩薩還真擋不住了,這後話不能深說了。於是才要大家不能執著,不要貪愛,才說如果廣說如此修行得的利益,就會有人狐疑不信了,隨便地那麼一學,就可以得如此不可思議利益?連佛陀都害怕我們聽到恐懼的大利益又會是什麼?

佛法的珍貴在於這一轉,我們怎麼做?怎麼捨棄凡夫的業行習氣,怎麼放下凡夫的心念執著?佛陀慈悲我們,先告訴我們如此下去下場很慘,六道輪迴不堪為樂,唯有眾苦諸苦陳雜。

我們一聽、一想、一思維,真是這樣啊,真是生無可戀;隨後講佛國凈土,佛菩薩的殊勝,這就成了二個區域,一個是高壓區的六道輪迴,大家都想跑出去,一個是低壓區的佛國凈土,這兩個部分我們要是明了,自然就會形成壓力差,就會形成動力,形成吸引了,形成心愿,成為救度我們的重要力量。

只要是真地明白了這兩大塊的內容,這個心愿的力量就可以產生,這是佛陀高明之處,也是慈悲之處,為什麼?

因為能驅動我們前進的不是別的,就是心念的力量。其中以願念最重,我們投射一個什麼樣的願念,這個力量對外在境界的招感力量,在所有力量中最重,影響力最大。但是我們不懂這個道理,錯用心識,在虛妄的生死中,亂投心念,造成我們被迫在輪迴中,承受無量生無量劫以前,丟出去的心愿念想的回饋,這苦甚大啊。就像吃飯,我這一刻餓了,需要吃飯,吃完了我就不餓了,如果這個時候一大堆飯菜來了,我已經不餓了,面對這些飯菜,是不是就會煩惱了?

  所以這個妄想是我們要轉的地方,但是在妄想前面還有兩個大傢伙,或者可以說這三個傢伙就是一個鐵三角,很難破掉,就是妄想、執著、分別。這三個牽一髮而動全身,你想破執著,你說這個是執著,認為這個執著的是誰?對的,是分別,沒有分別,怎麼去分辨裡面是否對是否錯?於是在分別的基礎上去破執著,處處都是執著。

再延伸就會發現,分別是妄想的功用,執著是妄想的體現,執著是妄想的延伸,執著是堅固的分別,分別是妄想的執著,分別是執著的妄想,這三個就這樣熱鬧,怎麼組合都和諧,所以才不容易破。而五陰不是旁的什麼,就是內心中的五重妄想,每一層的妄想,都攜帶了對應的分別,攜帶了對應的執著。這條路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想從正面突出重圍,對我們這娑婆的五濁惡世眾生來說,真的是甚難甚難。

這樣的話就非常容易理解,無量無邊諸佛取凈土,願成就凈土佛國,在人壽八萬歲、二萬歲的時候成佛,救度教化大眾,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確實好度,沒有那麼深重的妄想,這條路好走。

而我們呢?如果沒有趕上阿彌陀佛在極樂成佛,我們想出輪迴不受生死,門也沒有啊!我們看看過去七佛的資料就可以知道了,看看過去七佛都度了多少眾生?加一起也沒有釋迦牟尼佛度得多啊,為什麼?不可不說的就是,趕上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佛,帶業往生,妙極了。

   因為內心有妄想,才會妄生三界的執著分別,自然招感對應境界,成為六道輪迴客了。「補特伽羅」這個詞我們常常見到,是算數計較的意思,推算演算等等,也就是說扒拉扒拉手指頭數,這些情況也就如此而已。我們能於佛法中明白這轉的重要,轉我們的邪命為正命、轉我們的邪見為正見、轉我們的邪信為正信、轉我們的邪心為正心,這個工程很浩大,所以需要學習,大面積大量地學習,如果學習跟不上,後期的路肯定一路坎坷,古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我們學佛依然如此,在信願行上,我們的行做是否在促進、在增進?我們學的東西,行持的事物,是否能完成支撐信願行的發展和堅固?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次第的重要性,這個階段需要什麼,就學習需要的內容,來幫助生長,等基礎起來了,再去學隨後的部分就水到渠成,自然不費力氣了。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推薦閱讀:

《楞嚴經》淺譯十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17
楞嚴經通議卷二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十:妄見妄說
聖空法師:什麼人才是善知識?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