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重新認識佛教——對佛教徒的幾點忠告》 法師輔導文字版
「讓你重新認識佛教——對佛教徒的幾點忠告」
法師輔導文字版
「重新認識佛教」什麼意思?
既然是重新認識佛教,那說明以前我們對佛教有很多誤解的地方,為什麼要學習這堂課?我們學習一下佛教方面的簡單知識。一般來講,世間人在實踐、創業之前,需要掌握相關的知識,以此對前途有一種指導。
同樣,我們佛教徒在實修佛法、利益眾生之前,也需要學習相關的道理,以遣除自己的謬誤和疑惑。
五個誤解
誤解一:佛教認為來世存在、業因果存在在世人看來全是迷信,信鬼神信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果報應,覺得佛教徒都被因果報應詛咒了,不學佛可以逍遙於法外,學了處處束縛;上師為了遣除眾生的疑惑,開示了佛法的生命科學觀,來世生命及往生凈土。
誤解二:佛法與科學相違背,信奉科學是真理的人來看,佛法就是迷信,其實不然,佛教與經濟學、倫理學、環保、布施、物理學、心理學等的對話,在上師的開示裡面,科技發達時代的佛法教育、佛法的生命科學觀也能處處看到這點。從世俗顯現的角度來看,科學和佛教不可能有重大衝突,相反有許多相合之處;另一方面,在實相領域中,科學和佛教不可能完全一致,證悟聖者以智慧見到的究竟真理是科學永遠不能到達的彼岸。
誤解三:盲目的崇拜活佛,不經觀察大量的錢財供養活佛的行為的非常迷信的,狂熱的非理性的宗教徒,所以,對於這樣的現象,上師開示了「初學者不應視師如佛」;
誤解四:佛教徒是消極厭世的、自私自利(丟掉家庭孩子老人出家,不管家人死活等)我們相信有來世,所以,不只是為今生今世活著,來世生命及往生凈土。
眾所周知,出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景德傳燈錄》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人世間最難捨的不是高官厚祿,金銀珠玉,而是一個「情」字。如果不是童蒙出家,舍家室而入道山,那將更是一番考驗。《國清百錄》載:「昔聞齊高氏,見負炭兵形容憔悴,憫其辛苦,放令出家。唯一人樂去,齊主嘆曰:『人皆有妻子之愛,誰肯孤房獨宿,瞪視四壁,自鑌山林?』以此觀之,出家難得。」虛雲、弘一、倓虛三人都是中年出家,虛雲出家時19歲,弘一39歲,倓虛出家時已43歲。且三人都已成家,夫妻和順,家境優裕,面對信仰和紅塵的艱難決擇,三人又經歷怎樣的思想波盪呢?
《影塵回憶錄》
···不過這一次走,和平素出門,心裡確實兩樣滋味!覺得百端交集,萬感雜投,有些酸楚凄涼的情緒,自念:先前因為父母在堂,自己沒有三兄二弟,捨不得去出家。後來又為妻子受累,熏染了一些世俗習氣,熏得挺厲害,仍然不得出家,所以心裡很難過。又想:假如我現在死了,不也就能成了嗎?這一次就算我得了個急症死去,藉此機會去出家參學,然後再回來,度脫妻子,這有什麼放不下呢?所以我在路上走著的時候,雖然很難過,而心裡卻作死想,以為是自己死後的靈魂在前行。
繼續地想:現在我下面已有一個姑娘已出門了,五個男孩,大的才十四歲,小的剛會走,又沒人教養他們。三四十年來東跑西奔,沒有一點積蓄,全靠這個小藥鋪吃飯。我走了之後,藥鋪無人照管必定歇業,將來全家挨餓,流離失所,這怎麼辦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離失所的人太多了,許別人的眷屬流離失所,就不許我的眷屬流離失所嗎?
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後,到各地去參方,在路上遇見了我的孩子正在討飯,這時我管他不管呢?唉!天下討飯的孩子太多了,許別人的孩子討飯,就不許我的孩子討飯嗎?這件事也不足深慮!
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語一聲去了之後,她領著五個孩子,生活上一定很為難。如果她要嫁給別人,這不是於我很難看嗎?以後我聽說;或者在一個村裡遇見她,將作如何感想?唉!又一尋思,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誰能保險她不改嫁呢?況且許別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許我的女人改嫁嗎?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誰的女人?來生又要變成誰的女人呢?這事也不足掛在心上。如果真的為了妻子的事情,而連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實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遠沉淪下去了!這樣,不但不能度脫妻子,同時也無法度脫自己。如果我現在能夠毅然決然的出了家,潛心佛典,得到真實的修行,將來遇見她們,也勸他們念佛修行,了生脫死,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還有…………………唉!
放下吧——放下吧!
雖然是心裡千頭萬緒,想這樣想那樣,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習氣太深的緣故。架不住我在路上一邊走,一邊用理智來抑制它,結果也都放下了,覺得一無牽掛,萬緣皆空。
因此才決然走到了天津的清修院!於是,他領我進去,與清池和尚相見。我們見面之後,談了些過去的事情,清池和尚又問我:
「你這一次來做什麼?」
「我來要出家!」
誤解五:需要別人供養、不勞而獲、沒有為社會付出,反而需要居士供養,成為社會的寄生蟲;
如果說出家人不勞而獲卻是錯了,只能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布施有財法二施。在家人財施,出家人法施。就象社會分工一樣,有人耕作,有人寫作,您能說寫作的人只是付出腦力,沒有付出體力,他是不勞而獲的蛀蟲嗎?或許您會說,他有付出腦力,也是工作的一種啊。出家人努力修行,以法語甘露教化眾生、引領眾生走出內心的種種痛苦,這也是工作的一種,您能否認嗎?
《雜阿含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一那羅聚落,住一那羅林中。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一那羅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過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作飲食處。」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五百具犁耕田,為作飲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白言:「瞿曇,我今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亦應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佛告婆羅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婆羅門白佛:「我都不見沙門瞿曇若犁、若軛、若鞅、若縻、若鑱、若鞭,而今瞿曇說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說偈言:
「自說耕田者,而不見其耕,為我說耕田,令我知耕法。」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包藏身口業,知食處內藏。真實為真乘,樂住無懈怠,精進無廢荒,安隱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
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善耕田!瞿曇。極善耕田!瞿曇。」於是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世尊說偈,心轉增信,以滿缽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上師的開示裡面就說了「信心是最好的財富」。
還有很多很多對佛教的誤解···在此不一一例舉。
什麼是佛教?
上師:佛教,或者說佛法,實際上是佛陀照見萬法真相之後,抉擇並加以宣揚的。一般而言,「法」有十種涵義,如古籍中云:「法乃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德壽典籍,未來定境規。」而佛法中的「法」,則是指佛法的精要,正如佛經所言:「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是佛教總綱。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二句中,含攝了一切佛法,因為無一佛法不是斷惡行善之法。也就是說,提倡不造惡業、行持善法,這即是佛教的本意。
慈城羅珠堪布:佛教的真實含義就是佛學。因為佛教實際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法是讓凡夫人通過修學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學。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和開許,然後由菩薩們寫下的經論,如藏傳佛教的《丹珠兒》和《甘珠兒》;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說,教證這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內容,都可歸納於智悲當中。智悲雙運,是整個佛教的精華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雙運,所謂學佛,也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目錄
1、怎麼樣做一個居士?
2、寺院應充當什麼角色?
3、寺院住持應具足什麼功德?
4、佛教徒應具備哪些素質?
5、藏地大德去漢地應注意什麼?
6、應當如何依止上師?
7、應當怎樣弘揚佛法?
一、怎麼樣做一個居士?
居士梵語gr!ha-pati,巴利語gaha-pati。音譯迦羅越、伽羅越。意譯長者、家主、家長。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種(梵vais/ya )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經、律典籍中,常稱吠舍種之富豪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經、長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大品般若經卷一、放光般若經卷一等所載。而大智度論卷九十八等,則稱居家有道之士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與古來所稱之長者混同,如慧遠之維摩義記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後者即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維摩、賢護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薩,及我國梁代傅大士、北魏劉謙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則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為居士,亦有稱女在家修道之女子為居士者。
在我國,居士一詞原出於禮記玉藻篇,於韓非子一書中,亦謂有任矞、華仕等居士,皆指頗有道藝而不求仕宦之處士。其後,我國與日本多不依經律所說之本意,而泛稱有道之處士為居士,如首楞嚴經義疏注卷一、法華經演義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載。[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十誦律卷六、維摩經文疏卷九]
我們在家修行的居士,就像蓮花種在污泥裡面一樣,我們不能離開社會和家庭,這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既然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而且上有老人,下有小孩,還有自己的工作,當然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做一個好人,方方面面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家人也有人生的三大問題——學業的問題、職業的問題、婚姻的問題。這些都是一個人必然要,所以,什麼都無所謂,一切執著統統放下,與出離心相違的法要捨棄,因此表現出來就是沒有責任感!如果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動力,就不會積極地修行。這樣一來,人家肯定會說佛教是消極的。因為你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麼都不做;覺得這也沒有意思,那也沒有意思,什麼都沒有意思,這樣的思想和行為當然是消極的。大乘菩薩必須要有責任感,這是最關鍵的!如果看到眾生的痛苦不生悲憫之情,看到佛菩薩的功德不起羨慕之心,沒有任何責任感的話,就不是大乘菩薩。
比丘有三種,《戒輪續》中云:別解脫菩薩,持明之比丘。也就是別解脫比丘、菩薩比丘、持明比丘。
別解脫戒的出離心
菩提心攝持的出離心——不單單自己出離輪迴,讓與自己有緣的眾生都出離輪迴。
大等凈見解攝持的出離心
大乘菩薩視出離三界輪迴及獲得涅槃都是執著,都是兩邊,必須中道的生活,什麼是中道的生活?
太貧窮與太富有都是兩邊,太自卑與太傲慢都是兩邊,視家庭是火宅、妻子兒女是冤家、工作是火坑與視家庭特別美好、兒女都是有緣才相聚特別執著,工作就是花園等這兩邊都是執著,遠離這兩邊便是中道。對於發心的菩薩來說,依靠菩提心的攝持一切都能轉為道用。
因此對大乘居士菩薩而言,家庭責任、工作責任與修行責任分不開,家庭、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場,隨時隨地隨處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與家人、同事相處,饒益他們,讓他們趣入佛法當中。
本堂課上師開示內容有:
一、居士的責任有三:家庭責任、工作責任、修行責任;
二、寺院責任有三:學習佛法、修行佛法、傳播佛法;
三、寺院住持應具足三種功德:1、人格賢善;2、具有智慧;3、利他心重。
四、佛教徒應具備三種素質:1、信心;2、悲心;3、智慧。
五、藏地大德去漢地應注意三點:1、以弘法為主;2、以傳基礎法為主;3、以素食為主。
六、依止上師應當注意的三點:1、細心觀察;2、恆心依止;3、開心得法。
如《華嚴經.凈行品》: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因此對大乘居士菩薩而言,家庭責任、工作責任與修行責任分不開,家庭、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場,隨時隨地隨處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與家人、同事相處,饒益他們,讓他們趣入佛法當中。
學會的宗旨及核心就是聞思修佛法,而佛法的精髓是智悲,菩薩不但要斷惡,還要盡量行持六度攝集善法,以四攝饒益眾生
1、布施
為了攝受的所化眷屬,以布施財物來滿足其心,令生歡喜。
2、愛語
攝受眷屬後,以溫和清凈的語言宣說正法,使彼斷除疑惑,不了知的讓他了知,已了知的使令堅固,使他對正行修法產生信解。
3、利行
比喻餵養嬰兒,飲食既不能太熱也不能生冷,需要適合於嬰兒的食品,同樣道理,菩薩度化眾生,不能僅以一法來滿足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應根據各自的根器宣說相應的法,讓他們依法修持。
4、同事
為了讓眾生通達佛法及修行善法,自己也應當與眾生一樣地修學。否則,自己若不做讓他做,他會因種種理由不肯做。先應為有情義利,不離利他意樂,調伏自己行其加行。
l 依靠四攝法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其歡喜,若施以資財饒益有情,可令他歡喜。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使他了知如何修行。這樣,由愛語宣說正法,遣除他的無知,斷除他的疑惑,使他正確受持法義。既然了知法義,由利行勸導令修善行。若自不修,如何教他?自若實行,與他同事,使他信受,便思維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使我獲得安樂。這樣,先前未修行的人就開始修行,已經修行的,可令修行堅固不退,因此,需要同事。
l 或者,由四種作業來決定四攝。以布施使他成為聞法的法器,讓他對法師生起歡喜;以愛語使他產生信解,對法義斷除疑惑;以利行使他依教奉行;以同事使他修行不退,長期住於修行之中。
l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菩薩所攝成熟眾生相續的方便法均歸納在四攝當中。
u如《經觀莊嚴論》云:「四攝於三世,恆時攝眾生,成就眾生道,非余唯四攝。」此四攝體,世尊於余處說二攝,即財攝與法攝。四攝歸納於二攝當中,布施歸於財攝,愛語、利行、同事歸於法攝之中。
u如《經觀莊嚴論》云:「四體說二攝,財攝及法攝,財一法有三,次第攝四攝。」
u無著菩薩於《經觀莊嚴論》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
1、家庭責任
不管:對父母、愛人、子女,統統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在念經、學法,任憑家人怎樣抱怨,自己也是如如不動。就算他們過生日慶祝,也不願意去隨順,這就比較極端了。
逃避:還有些居士,對家庭生起了厭煩心,就特別想出家。但你若不具足出離心,只是逃避的話,出了家以後,過不了多久,可能又會想還俗的。
雖然有些重大問題上,你不能與他們同流合污,平時要盡量把握時間學佛,但也不能完全放棄自己的家人。否則,很多家庭不和的話,對整個佛教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因此,作為居士,理應先處理好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平時多體諒他們的情緒,多照顧他們的感受。畢竟他們也是眾生,而且與你因緣深厚。
2、工作責任
學佛沒必要放棄工作。
你在工作的同時,若對領導、同事、下屬,以慈悲菩提心來對待,也是一種弘法利生。即便他們暫時不信佛,但你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的話,也能讓他們的心慢慢轉向佛法。
3、修行責任
作為希求解脫的修行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責任:修行佛法不能間斷!
不能天天吃喝玩樂、揮霍人生,否則,你的解脫慧命便斷送了。
居士如果有這些責任能不能出家?是否意味著今生無緣出家?
現在有些居士時常被是否出家的問題所困擾,其實,雖然出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擬的功德,從各方面來說都比較好,但出家畢竟是一個牽涉面很多、需要付出極大勇氣的長遠打算,要付諸實施也有一定難度。如果有堅定的出離心、菩提心。而且家裡的孩子、老人都能安頓好,令他們未來的生活無憂是可以的。
如果暫時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出家,或者更多是逃避生活的責任,是不能出家的,出家不能為逃避債務等困難而出家,就盡量在剛才所說的四條或者五條根本戒的基礎上,發菩提心,並持之以恆地精進修行,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修行人,這在末法時期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古往今來的在家人,特別是藏地的在家人中,也湧現過很多超群出眾的成就者。我們也親眼見過一些並不具備超常智慧,在平時也沒有守持很多戒律、修持太多禪定,只是因為值遇了一位偉大的上師,適當地修持了無上大圓滿的人,在臨終之時,卻出人意料地顯示出有異於常人的非凡表現。這種情形,就像釋迦佛在世時,每天會有數不勝數的人獲得不同層次的成就一樣。在如今的藏地,修行人獲得成就的標誌、現象也比比皆是,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不以為異了。這就是藏密,特別是大圓滿的功德。
l 如果你沒有真正的出離心,出了家————父母沒人養,孩子也拋棄了,到頭來又因為出家的發心不對,自己沒有任何收穫,這樣對自他都不利。
l 一開始特別精進,把工作、家庭都捨棄了,可是沒過多久,遇到各種挫折、家人哭鬧,————馬上又繳械投降了,隨他們徹底地滾入紅塵。
如此墮入兩邊都不可取。
學佛是一件重要且長遠的大事,每日合理安排時間才是關鍵所在。
若能如此,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將聞思修行進行到底。
二、寺院應充當什麼角色?
【寺廟】:謂佛寺。如《晉書·佛圖澄傳》說:「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競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兩種:一種名僧伽藍摩(sangharama),略稱伽藍,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園林、道場。另一種名阿蘭若(aranya)意為空閑處,系統一人或兩三人隱居修處的簡陋處。
中國漢地建佛寺,始於漢末洛陽的白馬寺。
「寺」原為古代官舍、衙署之稱。漢明帝時,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至洛陽,舍於鴻臚寺,後因以稱第一座佛寺為「白馬寺」。
至於「廟」,原為宗廟,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場所,後亦用於稱佛寺。如巴金《砂丁》:「前面遠遠地有一座高大的廟宇。」在宋代,大的稱為「寺」,小的稱為「院」。到近代,又分為兩類:大的稱為「十方叢林」,小的稱為「子孫廟」、「小廟」。俗語中一般把「寺」和「廟」連稱為「寺廟」,也稱為「寺院」。如孫犁《關於鐵木前傳的通信》:「徒步走到那裡,在寺院聽一整夜的佛號,她們也跟著念。」(李明權)——FROM:【《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歸納起來,就是教法與證法——教法是學習經律論三藏,證法是修持戒定慧三學。
寺院存在的最根本的職責是什麼?就是:
1. 學習佛法
2. 修行佛法
3. 傳播佛法
希望漢地的很多寺院、居士團體,今後也能廣弘佛法,在不同的場合中,讓大家了解佛陀的教義。
對此各個寺院都應具足,不能將佛法只停留在燒香拜佛的層面
《俱舍論》:佛之妙法有二種,教法證法之體性,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
佛陀之妙法有兩種,即教法與證法,其中受持教法者唯是講經說法,受持證法者唯一是修行。
如果想要受持、弘揚佛法,首先應該認定何為佛法?如何弘揚佛法?世親論師告訴我們,所謂的佛法有兩種,即教法與證法,教法即經律論三藏,證法即戒定慧三學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受持教法者唯一是講經說法,其他注釋中說聽受者也是受持教法者;持證法者即將佛陀之教法於相續中數數修習。
華智仁波切在一個教言中說:若通達四句偈頌的意義即是受持教法,一剎那間生起信心即屬於證法。那發放布施等是否屬於弘揚佛法呢?雖然從某一角度來說是弘揚佛法,但真正的弘揚佛法並非如此,如果將釋迦牟尼佛的精神真正傳遞到其他眾生的相續中,這才是真正的續佛慧命。有些注釋中說:布施、隨喜、造順緣均屬於教法與證法的範疇,但並非真正的佛法。一般來說,蓋經堂等屬於一種善舉,可以說是弘揚佛法的順緣,但並非真正的弘揚佛法。
頌詞中有兩個「唯」字,格魯派有些論師以及《俱舍論大疏》中說:以唯字代表一種肯定的語言,也就是說只有講經說法和真實修行才是真正弘揚佛法者,其他人並非是真正弘揚佛法。
教法與證法是否住世,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呢?世親論師說,若任何一個道場具足聞思佛法與實地修行者,則說明持教大德已經住世,否則,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並未真正住世。《自釋》中說:「有能受持及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故隨三人住世時量。」這一教證非常重要,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聽受佛法者、講說經教者以及依教修行者住世,就說明佛法已經住世。
此偈頌非常重要,現在有很多人不了知何為佛法,也不了知何為弘揚佛法與行持佛法,這一方面是由於某些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佛教在某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遭受到了一些損害,這樣一來,諸位高僧大德,有的已經離境,有的已經離開人世,由於沒有對佛法的講聞,致使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根本不了知何為佛法。現在有很多人整天都是念經、為別人超度、敲鑼打鼓,修寺院、燒香、拜菩薩、接待遊客、賣門票,但這些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大家應該以智慧分析。
上師法王如意寶一生中唯一重視的就是講經說法,他從十幾歲到最後圓寂,除講經說法以外再沒有重視過其他任何事情,這充分說明了法王如意寶對佛法的重視以及巨大貢獻。作為後學者,我們也應該從內心發願:生生世世弘揚、受持佛法。如果有機會、有能力的話,應該弘揚佛法、講經說法,這個相當重要。如果沒有講經說法的機會和能力,那最好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面前終身聽受佛法,這也屬於弘揚佛法,而且這樣做的利益非常大,為什麼呢?即使世間的學問也需要老師傳授,需要有人來聽聞,否則不會通達很多道理。佛法的教義是博大精深的,若沒有在善知識面前聽聞,很難在相續中生起真正的定解,這樣一來,就更不要說弘揚佛法了。
現在佛法處於非常衰敗的時期,雖然有些寺院名相上也在講經說法,但很多高僧大德都忙於世間八法,根本沒有學習和弘揚佛法的機會。年輕僧人們能學習佛法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機會在佛學院中學習,但世間各種各樣學問的風氣卻相當濃厚,而真正佛法的教義,如中觀、俱舍等已經成為了輔助課程。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確實應該發起猛厲精進,遣除一切傲慢心而努力聞思修行,使自相續生起佛法的智慧,對佛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
很多人說:學習佛法就是為了成佛。實際上,作為大乘佛教徒來講,成佛也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才是最究竟的目的,由於成佛之後可以於無勤之中最究竟的利益眾生,因此很多修行人先希求成佛,但這也僅僅是利益眾生的一種途徑。
三、寺院住持應具足什麼功德?
【住持】
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後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職。略稱住職。本稱維那、寺主,宋代以後之禪林廣用住持之職名。佛教傳入我國之初,習禪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處,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禪風漸興,徒眾日增,百丈懷海始設住持之制,嚴傳師法,奉其師為住持,尊稱長老。後亦稱方丈。
禪林寶訓卷四(大四八·一○三四下):『住持之體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同書又謂(大四八·一○三七下):『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三事,則不被外物所惑矣!』[大乘義章卷十、祖庭事苑卷八、法苑珠林卷三十、釋氏要覽卷下]
1、人格賢善:
具足人格,指心很善良、人很正直,這樣才不會做很多壞事。
若從出家人的角度講,則是指戒律清凈、品行穩重。
云何人品為賢善,心地善良諂誑少,溫良慮遠性穩重,量大識廣唯此是。
在這裡法王講到了人品賢善的八項要求:
一、心善(他都知道怎麼發自內心的用善心去幫助別人,他願意把好的給他人,自己吃虧;他是以他人的安樂而歡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難過……這樣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
二、少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不任師友真正教誨為業。此亦貪痴一分為體。);
三、少誑(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此亦貪痴一分為體。);「諂誑」,就是在名利心的驅使下,由愚痴和貪心相結合,造成的心理扭曲。
四、溫良(「溫良」,就是對待人的態度要好,不論跟什麼人相處,既不要冷若冰霜,也不要熱情似火。太冷了,別人會感覺不好接觸,距離就很遠,心和心沒辦法溝通;太熱了,有意的熱情也是過分的負擔。如果有溫良的品行,人家接觸起來會很舒服,會感覺很溫暖,有一種依靠。溫良也是一種中道,很自然、不過分,在哪裡都能和別人相處得來。別人也感覺到和你在一起很合適,這樣關係也會長久。);
五、慮遠(看問題非常遠,不只是考慮眼前的蠅頭小利。眼光很遠的人,就不是看小事了,就跟天空中的雄鷹,視野非常之遠,所以能展翅高飛。一個心無遠慮的人,他只考慮今生現實的利益,根本不會想到後世、解脫、成佛;而今生,也只是想到眼前短短的這幾年;在這幾年中,也只是想自己的吃穿享受的五欲問題。);
六、穩重(我們的心有一種把持的力量,能完全控制好身口意。意穩重就是要好好管理你的心,不要對貪嗔痴的境,多起念。身不穩重的表現:上網、逛街、搞一些聚會慶宴活動、跑道場、節假日說是朝山,其實就是旅遊。看看我們學院道友,到冬天假期時,下山的人有多少,一看就明白。也許有些人會說:我身體不好、家裡有事、要辦身份證……作為修道人,身體都定不下來,心能安住在法上嗎?)
七、量大(心量很大,能夠包容、不計較。量小的人就以自己的主意為主,想讓其他東西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這樣就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常常會生煩惱。量小就局限在一個地方,一旦不符合他的意思,就會生很大的嗔心,所以無法包容人。就像一個器皿,量很小,它包容的就小,最後成就也小;量很大,包容就大,心就很大,福德也大,事業也大。所以,心量的大小決定成就的大小,決定人生境界的大小。);
八、識廣(見識面要很寬廣。我們在什麼事情上不能通達,就是在那裡愚痴,做起來就會有障礙。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拓寬自己的見識面,這樣方方面面才能圓通。比如同樣兩個人,一個人見識面廣,心境開闊,處理事情就很靈活,對未來的設想也很遠大。見識小的人,通常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里。
2、具有智慧
住持或負責人一定要具足智慧,不然,做什麼事很容易搞錯。
寺院里最主要的負責人,無論是活佛、堪布、上師,應由具備綜合素質、尤其是佛教水平高的人擔任。
因為現在很多佛教徒是知識分子,在這樣的團體中,如果由一個非知識分子來管理,什麼智慧都沒有,那很多人會不服。
智慧無垢——修學的目標是獲得無垢智慧
「智慧」,是指無誤地抉擇諸法實相的心。「垢」,是障蔽智慧開顯的垢染。
云何智慧得無垢,日日於真教授處,
履行聞思修精進,以此速當得菩提。
這個教言的第三個要點是獲得無垢智慧。實現它的途徑是每天對於真實教授處的教法,履行聽聞、思維、修習這三大法行的精進。以獲得無垢智慧的緣故,能速證菩提果位。我們現在對於萬法的真相,比如對無常、對苦、對無我等有很多的無知、邪知和疑惑,進一步說就是心裡有種種顛倒的執著,有人我執、法我執,這些全是垢染。如果由精進的聞思獲得了定解,就會消除心裡對法義無知、邪知和疑惑的垢染;再通過實修,進一步消滅以人我執和法我執引起的雜染心,這就是「無垢」。也就是通過聞思修三大法行,逐漸斷除心上的各種垢染,而獲得智慧。
3、利他心重
就算是一家的家長,至少也要對家人負責,同樣,佛教團體中的負責人若只關心自己,不關心他人,更不關心自己以外的其他群體,那如何體現佛教的大慈大悲、普利群生?
作為負責人不能自己安享眾生對我們的恭敬,而是「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它。」
《白蓮花傳》:
又久遠之前,印度鹿野苑一河邊,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一野獸之王,它腹部呈現白色,背部皮毛又為黑色,非常美麗莊嚴,獸王恆以慈心保護野獸。與此獸王膚色基本相同,另有一獸王名為天施者也統領著另一群野獸。
梵施國王有次與眷屬一同前往森林中打獵,眾人看見群獸後便各個手執兵器欲將之全部獵殺。獸王則從容走到手執弓箭之國王面前說道:「大國王,你今日將如此眾多之野獸同時盡數殺死,恐怕利益並不大。不如我每日供養你一隻野獸,你看如何?」梵施王答應了獸王所提建議:「如你真能履行諾言倒也不妨日日送來,否則我定要將你們統統殺死。」根據獸王所作承諾,梵施王率眾歸國。獸王則集中起全部野獸後說道:「為避免所有野獸同時被殺,我和天施商量後決定每日為國王送去一隻野獸。」按兩位獸王吩咐,接下來每天便有一名野獸被送往國王處。後輪到一母獸時,不巧它正懷有身孕,而當天恰好又逢到它應被送往屠宰場。母獸便請求天施道:「我腹中小獸明日即將降生,能否容我生下它後再死?我怎能忍心讓它與我一道葬身屠宰場?」天施回絕說:「明日就是你大限之時,誰會替你前去?我實在無法安排。」眼見天施不同意,母獸便去找大悲野獸王請求說:「我命該絕,但我想生下孩子後再死,我欲用舌舔舐其身、以乳汁餵養它,待把它交與我妹妹後,我定主動赴死。為保護我腹中胎兒,我今日能否不去國王那裡?」
獸王見它對子甚憐,不覺對它生出強烈悲心,它安慰母獸道:「你好好看護自己孩子,長期享受安樂生活去吧,我來代你赴死。」為獲無上菩提,獸王一邊安慰母獸,一邊發下替它犧牲之大願。
當獸王動身前往國王那裡時,眾野獸皆以痛苦心情依依惜別。獸王告訴它們說:「你們不要跟我前來。」然後又向它們宣說佛法,隨即便獨自前往梵施王處。眾野獸一直目送它直至再也尋覓不著蹤影,大家都如與父親分別一樣傷心難過。
當獸王來至滿地血污、骨架四散之屠夫所居地時,屠夫們並未立即殺害它,他們將它帶到國王跟前。國王驚訝不已:「你擁有如此多之野獸,為何還要親自前來?」獸王便將原委詳細告之,國王慚愧感嘆道:「你真正是利益眾生之大士夫,我等才似真正旁生一般。」國王對它讚不絕口,又讓它坐於寶座上,獸王則趁機向眾人宣講佛法,國王非常滿意。
從此之後,國王也施予其它野獸無畏布施,並不欲令其返回繼續當獸王。獸王則說道:「山中野獸無依無靠,它們痛苦非常,我一定要回去。」梵施王馬上開許。而當獸王回至山林中時,所有野獸均歡喜迎接。
母獸最終順利產下小仔,大家皆歡喜問訊,獸王則將兩獸群都保護起來。對大尊者代受別人痛苦時之安忍精神,我們理應生敬。
四、佛教徒應具備哪些素質?
1、信心
如果沒有信心,誠如佛經中所說,就像種子被燒焦而不會發芽一樣,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會產生的。
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復於三寶真凈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
2、悲心
悲心非常重要,沒有它,菩提心就不可能產生;沒有菩提心的話,那大乘佛子肯定算不上。
悲心是拔苦之心
3、智慧
佛教徒必須要有智慧,否則,就是一個盲目的群體,以後也做不了什麼事情。
慧者,於所觀境,簡別抉擇,而為體性。斷疑而為業用。
對於弘揚佛法,每個佛教徒應齊心合力,不要分你的上師、我的上師,你的宗派、我的宗派……大家都是佛陀的弟子,都在學習佛陀的慈悲和智慧,這才是最根本的。
現在也有些佛教徒,對佛教道理不太懂。如何表現?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乃至對皈依的共同學處與不共學處,大家不懂。
紅黃法衣的五種功德:
1)所有著紅黃法衣但已違犯根本戒、持煩惱見、於三寶起邪見、毀壞三寶之四眾弟子,若能剎那間生起心中有佛之念頭,我如捨棄任何一眾,使之於三乘法中不得菩提果位,則我實已欺矇十方無量無邊如來,願我不得成佛。
2)眾生若見我得菩提後身著紅黃法衣接受人天眾生供養,他們自己亦於頸上披搭片刻,則願此等眾生終能於三乘法中得不退轉果位。3)任一眾生,乃至飲食貧窮、窮困夜叉、閻羅眾生,身著僅四寸之紅黃法衣,皆願他們暫時能圓滿一切飲食,最終則實現一切願望。
4)天人夜叉等眾互相憎恨、爭鬥不休,此等眾生若能憶念我紅黃法衣,則願他們相互間生起慈悲心,無有仇怨,心皆得調伏、調柔。
5)任一眾生於戰場上作戰,若能保護、供養、恭敬,或自身攜有紅黃法衣一片,則願此眾生恆能得勝,不受任何損害、迷亂,且能從戰鬥中獲解脫。
若我紅黃法衣不具上述五種功德,則我實已欺矇十方無量無邊如來,願我不能廣做一切如來事業,所了知之一切法盡皆忘失,亦不能勝伏外道。
五、藏地大德去漢地應注意什麼?
1、以弘法為主
上師們去漢地,最好不要化緣,或者做其他很多事情,否則對佛教是有害的。作為上師,還是應盡量給弟子傳法、皈依、灌頂、念傳承,以弘法為主。
寺院里只是賣門票、搞旅遊,做佛事必須交多少錢,不交錢就不給念經……如此惡習流傳下去,寺院只會淪為工商局、旅遊局、開發商重視的一個景點,除此之外,根本體現不出佛教的特色。
化緣為主等是否如理?
1)如果為了眾生:孤兒、老人、窮大學生等以利益眾生為主可以,因為佛經講到有七種福德:
供養方面:供養①經堂②殿堂③坐墊④生活資具。
布施方面:布施護理⑤病人者⑥病人⑦處於惡劣環境者。
遇到這些對境的人會產生實生福德。
《金錢到底值多少錢?》錢本性非善非惡,看你如何使用?如果為了利益眾生,為了令居士培植更多的福報,增上資糧,從而解脫,那麼非常殊勝的對境可以讓居士共同參與布施。
2)如果為了自己吃好點、穿好點、享用舒服點,佛陀是呵責的。在《沙彌十戒》裡面就要求:不捉持金銀財寶,除非為上師三寶事。而且佛陀制定這條戒律當時,唯一沒有遠離在家人制戒,當時珠髻大臣在場,其目的就是讓居士知道,出家人是不能捉持金銀財寶。
佛制出家人不捉持金銀財寶戒的意義:
出家人以修道為本,對於世間的財寶,不應系之於懷,因為道法和世財,兩者不可兼得。古云:要道不要財,要財不了道。故出家之人慾得道利,須放下對世間財利的貪著與繫念。世俗中高風亮節之士,皆視錢寶如塵土。俗士尚且不貪錢財,更何況心存出離的出家人,欲期求成就道業之人,如何反倒不如?而今,出家人動輒蓄世財,這種行為嚴重損壞出家人的出世法儀,有違出家人少欲知足的本志。
如來本不在俗人前制戒,但唯此一戒,是當著珠髻大丞的面而制。體究佛制戒的意義,無非是讓俗人了知,出家人是不捉蓄錢寶的,同時也為了使出家修道之人熄滅對世財的貪著和由此而引起的紛爭、斗亂,這樣才能與道相應,成就僧格,興隆三寶,使俗人生信敬之心,令他們皈依三寶,好樂佛法。如果出家人心不在道,不奉行佛的教法,則會自陷坑井,損壞道器。即如自挖陷阱,終究自陷其中。人是受道之器,理應珍惜此人身,切莫因貪著世財而白白喪失此身的修道良機。貪蓄錢寶,危害極大。因此,佛制此戒,不許出家人蓄錢寶。
2、以傳基礎法為主
對很多人來說,一點加行都不修,就拚命高攀大法,以為這是通往解脫的捷徑,這是很大的一種誤區。你沒有基礎的話,就算得到一個大法,暫時似乎有點境界,但過了幾年,你會發現它對自己利益不大。
就像一個摩天大樓,根本沒有打地基,也沒有一步一步地修,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呢?要麼過一段時間就倒了,要麼只能變成「爛尾工程」,停在那裡修不上去。
3、以素食為主
藏地大德去漢地弘法時,尤其在大眾面前,最好是以素食為主,否則,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西藏的修行人中為什麼有人吃肉呢?
這並非經典開許,而是另有其因。西藏高原上大多數地方都不適合生長蔬菜和大米。即使在可以生長的地方,其產量也很少。加以交通不方便,和外界的接觸相當少。特別在牧區,如果不吃肉就只有糌粑,沒有太多選擇。以前,牧區受限於交通不便的限制,幾乎無法和其他地方聯繫,即使西藏內部,相互間的往來也比較少。例如,青海的有些牧區和農區之間,相隔幾百公里,相互往來只能憑藉馬和耗牛,路途十分艱險,想平安返回都無法保證。所以,在很多牧區只有吃肉,這是環境決定的。雖然在大乘經典中嚴格要求素食,西藏的修行者也知道肉食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義、是不對的,可是他們卻因環境因素而不能吃素,所以只有吃三凈肉,但絕不吃非三凈肉。
現在有些弟子對上師極有信心,一見到上師,就勸上師吃肉:「這個動物太可憐了!您應該把它吃掉,以此結上善 緣,才能給它超度了。」
對於這種說法,曾經在青海的佛教研討會上,我聽到一 個法師是這樣駁斥的:「結緣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吃它的肉, 只是舌根跟它結緣。其實六根30中除了舌根,還有其他五根, 為什麼你不能用眼睛看一看它,用鼻子聞一聞它,用手摸一 摸它,難道非要吃它不可嗎?」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六、應當如何依止上師?
1、細心觀察
在依止之前,最初一定要細心觀察,不要遇到一個上師,就匆匆忙忙去依止。
如果他是漢地某個寺院的,可以打電話去問問有沒有這個人;
如果他是藏地來的,就想辦法打聽一下他到底是什麼身份,智慧、人格、戒律怎麼樣……
否則,光說他是一個活佛,前世是什麼什麼,這樣可能不太保險。
密宗觀察上師有三個步驟:
第一是在遠處向他周圍比較了解他的人打聽,這位上師戒律清不清凈,有沒有慈悲心、禪定以及智慧等等,這是初步的觀察方法;
第二是到他附近,親自考察他的所有行動;
第三是通過直接接觸,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這種方式來進行仔細觀察。
在這些過程當中,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並認為密宗對上師的要求他都具備了,最後才可以依止,才能視其為根本上師。這樣的上師需要終身依止,時刻跟隨其後,尊聽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師的感人事迹一樣。要聽聞密法,就應該這樣做。
2、恆心依止
依止的時候要有恆心,不是一兩天感覺好就依止,感覺不好了就捨棄,而一定要像前輩大德那樣,長期地依止上師。
如何才算依止上師?
所謂的依止,並不是給上師當侍者,給上師開車、做飯,這個不一定是依止。
真正的依止,是用佛法來依止,要學習上師所傳的法。
上師並非以想像安立,只要以依止之心,於其前得一句以上的法,均為自己的上師。
藏地著名的阿旺彭措格西,於《菩提道次第筆錄》中云:「是上師與非上師,界限並非以想像而定,而是自己以想依止之心,於其前聽受一句以上的法,均安立為上師。」佛經云:「聞受一偈法,若不思為師,轉世百次狗,復為疥瘡者。」噶當派的祖師大德們也發人深省地教誨後人:若不恭敬上師,精通三藏也無利。
3、開心得法
若想獲得真實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師的教誨,以自己的智慧和精進來修持。
現在也有很多居士,通過長時間學習佛法,知道輪迴就是這麼一回事,自己多年來,該懺悔的也懺悔了,該修行的也修行了,儘管不一定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但至少可以保證不會墮惡趣。這就是真正依止上師的結果。
依止上師是為了什麼?
依止上師到了最後,並不是讓上師笑一笑,表揚自己幾句就夠了,而必須令自己的內心得到利益。如果你境界高一點,則可獲得生死無畏的把握。如同法王如意寶在一首道歌中所唱:「我活著也很歡喜,可以成就弘法利生的大業;死了也很快樂,決定能往生清凈剎土。在這個輪迴中,無論遭遇痛苦或快樂,不管是什麼樣的業感現前,我都遠離了希望與擔憂。」
真正的大成就者,可以從佛法中得到無法言喻的歡喜,不像我們,在生活中時而快樂、時而痛苦,患得患失的情緒。此起彼伏。究竟的大樂超越了這一切苦樂,自己也有種生死自在的洒脫。就像米拉日巴、智悲光尊者、六祖,他們在依止上師後,最終得到了無比的大樂,這種境界用語言無法描述。
如何依止上師獲得佛法利益?
依教奉行!
《普賢行願品》里說:「所有益我善知識,……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讓善知識常生歡喜心的因就是依教奉行,這個依教奉行就是按上師的教導殷重地奉行。這不是在外面尋求什麼親密,而是心裡遵照上師的教導去做,這樣三世諸佛都會對你生歡喜心,都願意攝受你,所以生生世世都能不離佛,生生世世不離開三世諸佛的代表——大恩上師。
所以,先是要有一種尊重上師教言的心,其次是要按照教言真正奉行,這就是親近上師最重要的途徑;也是能直接得到上師攝受和加持的途徑;從此就成了三世諸佛所護念、攝受的好弟子,成了和上師心心相應、不分開的親密法友。假如自己不去修, 縱然上師再好,也很難得到什麼成就,就像提婆達多、善星 比丘一樣。所以,若想獲得真實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師的 教誨,以自己的智慧和精進來修持。
七、應當怎樣弘揚佛法?
1、無偏悲心
弘揚佛法的時候,不能偏於特定的國家、民族、地域、家庭,而要對所有的生命,人類也好、動物也好,全部一視同仁。
任何一個生命若遭受痛苦,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解除他的苦楚,這種發心叫做無偏大悲。
2、無私奉獻
大乘佛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有了這樣的心,才能真正修成菩提心。否則,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染污的。
哪怕你在路上扶一個老人,也不是為了來世得到好報,或者今生他給你回報什麼,不能圖這些,而要完全做到忘我。
若能如此,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就算別人對你抱怨、誤解,甚至有各種危害,你也會一笑置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3、無畏精神
在家居士,應該為了利益眾生,盡量犧牲自我、奉獻一切。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肯定會受到別人攻擊、非議、誤解,甚至出現無法預料的障礙,但只要想想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是怎樣舍己利他的,就會有一種勇氣,然後以無畏的精神投入弘法利生中去。
思考:
1、通過學習這堂課及前面10課的內容,消除了你對佛教的哪些誤解?你以前是怎麼認為的?假如你身邊也有人跟你過去一樣,你打算怎麼幫助他?
2、明白這些道理,有什麼必要性?
3、當今時代,居士有哪些責任?為什麼?這些責任與弘揚佛法、住持佛法、修行佛法、傳播佛法相關嗎?
4、居士也是希求解脫者,因此修行責任與家庭責任、工作責任是否相違?
5、寺院存在的根本職責為何是這三大職責?佛法興盛的標誌是什麼?
6、作為學會的負責人應該具備哪些功德?這些功德中最重要與最根本是分別是什麼?請結合公案說明如何具有利他心?
7、如何做好一名佛教徒?佛教徒的見解行為對當今時代的佛法有何影響?
8、藏地大德去漢地弘法應該做哪些事?居士明白此理之後,有什麼必要性?
9、如何才算真正的依止了上師?依止上師是否需要儀軌?
10、依止上師的目的是什麼?
11、如何觀察上師?觀察上師是否對上師的不敬?為什麼我們會盲目的依止上師?
12、如何依止上師才能獲得佛法利益?
13、請結合居士、寺院、佛教徒、上師等該做的職責說明佛教的本質,還原佛教的本面。上師所開示居士等21種所為與重新認識佛教有何關係?
推薦閱讀:
※請問佛教如何看待離婚如果婚姻過得不好,是因果。不可以選擇離婚,父母做的不對也要順從?
※耶穌是不是佛教徒?
※如此供養佛菩薩是否如法?
※如何系統的學習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