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的漢字究竟有多少個?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諮詢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範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準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的「國家標準」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繁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但並不普及,只有在戶政系統等少數環境使用.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複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目前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最常用的500個漢字  的、一、是、在、不、了、有、和、人、這、中、大、為、上、個、國、我、以、要、他、時、來、用、們、生、到、作、地、於、出、就、分、對、成、會、可、主、發、年、動、同、工、也、能、下、過、子、說、產、種、面、而、方、後、多、定、行、學、法、所、民、得、經、十、三、之、進、著、等、部、度、家、電、力、里、如、水、化、高、自、二、理、起、小、物、現、實、加、量、都、兩、體、制、機、當、使、點、從、業、本、去、把、性、好、應、開、它、合、還、因、由、其、些、然、前、外、天、政、四、日、那、社、義、事、平、形、相、全、表、間、樣、與、關、各、重、新、線、內、數、正、心、反、你、明、看、原、又、么、利、比、或、但、質、氣、第、向、道、命、此、變、條、只、沒、結、解、問、意、建、月、公、無、系、軍、很、情、者、最、立、代、想、已、通、並、提、直、題、黨、程、展、五、果、料、象、員、革、位、入、常、文、總、次、品、式、活、設、及、管、特、件、長、求、老、頭、基、資、邊、流、路、級、少、圖、山、統、接、知、較、將、組、見、計、別、她、手、角、期、根、論、運、農、指、幾、九、區、強、放、決、西、被、干、做、必、戰、先、回、則、任、取、據、處、隊、南、給、色、光、門、即、保、治、北、造、百、規、熱、領、七、海、口、東、導、器、壓、志、世、金、增、爭、濟、階、油、思、術、極、交、受、聯、什、認、六、共、權、收、證、改、清、己、美、再、采、轉、更、單、風、切、打、白、教、速、花、帶、安、場、身、車、例、真、務、具、萬、每、目、至、達、走、積、示、議、聲、報、斗、完、類、八、離、華、名、確、才、科、張、信、馬、節、話、米、整、空、元、況、今、集、溫、傳、土、許、步、群、廣、石、記、需、段、研、界、拉、林、律、叫、且、究、觀、越、織、裝、影、算、低、持、音、眾、書、布、復、容、兒、須、際、商、非、驗、連、斷、深、難、近、礦、千、周、委、素、技、備、半、辦、青、省、列、習、響、約、支、般、史、感、勞、便、團、往、酸、歷、市、克、何、除、消、構、府、稱、太、准、精、值、號、率、族、維、劃、選、標、寫、存、候、毛、親、快、效、斯、院、查、江、型、眼、王、按、格、養、易、置、派、層、片、始、卻、專、狀、育、廠、京、識、適、屬、圓、包、火、住、調、滿、縣、局、照、參、紅、細、引、聽、該、鐵、價、嚴
推薦閱讀:

不僅僅是日本人的問題,還有中國人的奴性。
盛唐與吐蕃(上)
中醫理論研究發現,紅油漆補血功效強過阿膠
從柳岩到彎彎,中國女人都活成了金剛芭比
【自語堂編藏】張豈之教授談中國傳統文化

TAG:中國 | 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