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市,顧炎武人生的重要驛站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顧炎武的留世名言,原句出自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而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梁啟超。顧炎武(1613-1682),本名絳,字忠清。南直隸蘇州府崑山茜墩(今千燈)人。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佣,學者尊為亭林先生。 顧炎武在崑山遭遇國破家亡,顛沛流離避難於嗣母王氏的娘家——常熟唐市。唐市,因此成為這位思想家人生的重要驛站。 國破家亡避難唐市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兵入關,定都北京,隨即南下,開始征服江南。為避戰亂,顧炎武率家人東躲西藏,到年底,遷往常熟唐市語濂涇(今河西街)暫住。經人舉薦,顧炎武為南明弘光政權兵部司務。「須知六軍出,一掃定神州」,他滿腔熱忱,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為南明弘光政權出謀策劃,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清順治二年(1645年),他立即趕赴南京準備就職,可是還未到達,南京已被清兵攻佔,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清軍鐵騎又指向蘇、杭。這時,江南各地抗清義軍紛紛而起。顧炎武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清義軍,由於清兵勢力強大,他們只得退到崑山守城拒敵。沒幾天,崑山失守,慷慨悲歌,但於時無補。戰亂還是躲不過,崑山城裡爆發驚天血案。滿清縣令要剃崑山人的頭: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激起民變。崑山老百姓潮水般湧進衙門,把縣令趕走。明朝原縣令回來坐堂,被清朝軍隊鎮壓,屠城三天。這次血案,顧炎武生母被砍去了右臂,顧炎武兩個胞弟遇難。顧炎武帶著他的嗣母王氏於大雨中乘船逃至唐市。因為其嗣母王氏為常熟沙家浜鎮唐市人,所以他從小就隨家人經常到唐市來玩,與唐市有著割捨不下的情愫。 國讎家難,顧炎武義憤填膺。家裡連遭不幸,一定有原因。一個月黑風高夜,顧炎武帶著老僕陸恩,約了陳鴻、陳芳祺幾個書生,來到唐市鎮外語濓涇僻靜處。顧炎武厲聲喝問陸恩:你每回一次崑山,我就死去幾個親人朋友,其中「是何緣故?」陸恩被迫招供,他見主人敗落,不可挽回,便另找主子,投奔惡霸葉方恆,潛伏在顧家作卧底,要把顧家斬草除根,並將與顧炎武有聯繫的反清人士一起消滅。幾個儒生,把陸恩捆綁起來,繫上石頭,沉入語濂涇。這時,常熟城又落入清軍手裡,連老僕也要背叛,顧家的家產敗落殆盡,顧炎武的嗣母王氏看到連老僕也要背叛,精神接近崩潰。王氏是個貞烈女子,還沒有嫁到顧家,顧炎武的養父就死了,做了「望門寡」。她到顧家,抱養了顧炎武,支撐門戶,想不到家國破敗到這步田地。她絕食,彌留之際,告誡兒子:「不要忘記國讎家恨,不要做清朝的官。」顧炎武悲憤欲絕,將嗣母的遺命牢記心田。就在唐市語濂涇住了下來,一住就是10年。 隱居唐市成復社應社中堅 明天啟五年(1625年),楊彝在唐市召集江南名士10人,於鳳基園內的「應亭」正式成立「應社」。後擴大聯合吳門匡社和南社,發展為「廣應社」,廣應社遂成為吳中文社之雄。明崇禎二年(1629年),在張溥、張採的統合下,吳中十六文社合併為復社,原應社成員為復社主體,張溥、張採為復社盟主,楊彝、顧夢麟等都成為復社中堅。因顧炎武養母娘家在唐市,所以唐市成了他的半個家,年僅16歲的顧炎武積极參与復社活動。崇禎九年(1636年),朝中權貴託名徐懷丹制《復社十大罪檄》上奏朝廷,攻擊復社。楊彝挺身而出,在《復社事實》中,指出其為「奸奏」「讒言」,加以揭露、駁斥,捍衛復社。年輕的顧炎武親眼目睹復社前輩不屈的鬥爭精神,深受熏陶。從此,他與復社骨幹陳梅一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陳梅年齡雖然長他一倍,兩人卻志同道合,成了忘年交。「有時提壺過比鄰,笑談爛漫皆天真。酒酣卻說神光始,感慨酒瀾不可止。」陳梅的長孫陳芳績拜在顧炎武門下,顧炎武經常教育他「博學於文,行已有恥」,要他注重實際研究,反對空談。陳芳績牢記老師教誨,孜孜求知,最終成為著名的地理學家。崇禎十七年(1644年),顧與長他31歲的楊彝也結為忘年交。顧炎武曾說「少時與楊子常先生最厚。」寫詩《寄楊都昌並伊人三十韻》贈送楊彝,表示對楊彝的敬佩和讚譽。復社主張男兒要有擔當精神,經世致用,意味著促進現實社會的發展,克服宋明理學脫離現實社會的需求,強調古為今用,又要推陳出新。復社在政治上注重舉賢反惡,關注維護社會穩定,體現民本思想。對倡導科舉,引導民間良俗與懲治黑惡勢力,都有許多表現在文化層面上的獨特見解。正如盟主張溥所說的,復社的社會日標是:致君澤民,具體手段是興復古學,使士子具備真才實學。 創辦亭林書院著書立說 在唐市,顧炎武靜下心來,專註於他的救國救民思想的研究,著書立說,同時創辦了「亭林書院」。「鳳基園」、「亭林書院」成為當時水鄉小鎮唐市的兩大書院,因為都是名人創辦,影響深遠,除了培養教育當地子民以外,還吸引了周邊地區的學子前來拜讀。顧炎武與楊彝志同道合,對學識的追求和相同的民族氣節、愛國思想,使兩人來往更為密切。楊彝精通經史子集,家有藏書萬卷,借過許多書給顧炎武。顧炎武敬重楊彝,稱他為「通經之士」。顧炎武在唐市邊研究講學,邊參加政治社團復社的活動,暗地籌劃抗清鬥爭。鄭成功、張蒼水反清兵敗後,顧炎武反清復明的最後一線希望徹底破滅。形勢急轉直下,使他身處險境。於是決定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雲遊四方,宣傳他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當時在唐市的21位文人為顧炎武先生設宴送行。席間,因為南方應社、復社的名聲四海皆知,楊彝、顧夢麟等聯名寫成《為顧寧人征天下書籍名》一文,讓各地同道予以方便。顧炎武告別江南同仁,懷負興國之志,遊歷北方,先後著書《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著作。在社會發展史上,顧炎武是中國社會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特殊歷史時期,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的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他主張「藏富於民」的政策,希望能逐步改善百姓窮困的境遇,達到「五 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日知錄》 卷二)。他不諱言「財、利」,認為問題不在於是否言財言利,而在於「民得其利」還是「官專其利」。顧炎武從不同角度對「私」作出了肯定,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現象,認為「用天下之物,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文集》卷一)。他還萌發了對君權的大膽懷疑,提出反對「獨治」,主張「眾治」,強調「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卷九)。他雖然還未直接否定君權,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籬,卻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獨裁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和色彩。清兵大舉南下時,抗清義士中的許多復社人士紛紛犧牲。他們中許多人慷慨不屈而死,寫下了一系列長歌當哭的壯烈詩篇。復社中許多重要人物的離世,留下了不少歷史迷案,有待後人探索。 唐市,是顧炎武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驛站,他形成的思想以及主張對當時與後世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影響深遠,是當時已萌生的近代民主意識的一種外化形式,他熱心投入的復社是中國文人社團組織的一座豐碑。 近聞顧炎武的家鄉崑山市千燈鎮,計划出版《顧炎武全集》,這是文化建設事業上值得慶賀的一件大事、喜事。
推薦閱讀:
※我們一生都在與平凡為敵
※[轉載]田曉菲:十三歲的際遇
※難以親密?因為你定錯了角色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人生集錦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