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碘缺乏病是嚴重影響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民族素質的疾病。我國政府為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危害,做了長期不懈的努力。1991年,李鵬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簽字承諾2000年中國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碘缺乏造成人類智力損害這一問題認識的加深,使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進一步得到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高度重視。為了宣傳碘缺乏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介紹碘缺乏病防治的基本知識;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參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我們從碘缺乏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措施及於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回答了防治實踐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是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教師、中小學生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較好的素材。我們相信,通過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傳播,將會對我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起到推動作用。
什麼是碘和碘缺乏?什麼是碘缺乏病?
1.碘(化學符號為I)是一種活潑的具有氧化劑作用的非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以能溶於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我們把自然環境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滿足人體最低需要時稱之為環境碘缺乏。把人體內碘營養不足稱為體內碘缺乏。科學家們一致公認環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的最重要的致病原因。
2.碘缺乏病是由於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有關聯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和亞克汀病,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及先天性畸形等。
自然界中的碘
碘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在海水中含量比較高而且很穩定,大約一升海水中含碘50~60微克,在岩石、土壤、內陸江河及動植物中含量都很少,而且很不均勻。動物體內的碘主要來源於食物和飲水,植物吸收土壤中溶於水的碘。
自然界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碘的化合物又都溶於水,所以在自然界碘是隨水而循環的。
環境缺碘
「環境缺碘″是指人生存環境中的土壤和水含碘不足,導致在這裡生長的植物、動物缺碘,最終殃及人體缺碘。環境一旦缺碘,要想改善是非常困難的,據科學家估計,冰川沖刷地區要靠降水自然補充土壤中的碘到原有水平大約需要1~2萬年之久,也就是說,人類是無力在短期內改變環境缺碘的。因此只有人為的長期補碘,才能保證我們機體的需要,這種補充不是在一兩年內所能解決的,生活在缺碘地區,補碘將伴隨我們終生。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在體內的含量雖然極微,但它卻是維繫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它是組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
碘要變成對身體有用的甲狀腺激素,是需要在甲狀腺內完成的,甲狀腺位於頸前部氣管兩側,它的總重量約為15~25克,正常狀態下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有濃集碘的功能,它將碘和酪氨酸合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並通過血液到機體各器官組織中維持生命活動。當體內缺碘,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時,腦垂體就分泌更多的促甲狀腺激素(TSH)來促使甲狀腺加強工作,合成更多的甲狀腺激素以滿足身體需要,同時刺激甲狀腺生長、增生腫大,甲狀腺體積增大是甲狀腺對碘缺乏的一種適應機制,是甲狀腺為著合成更多的甲狀腺激素,以維持人體甲狀腺功能正常的一種代償反應。甲狀腺腫大是是碘缺乏的重要指征之一。根據一定人群甲狀腺腫出現率,可對碘缺乏病和干預效果做出評估。
碘和腦發
大腦的發育和生長必須要有甲狀腺激素。碘或甲狀腺激素對腦發育的影響有明顯的時間性,即腦發育的兩個關鍵期:一個是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即從懷孕至出身,稱宮內期;另一個是在生後0~2歲,稱生後期。腦發育關鍵期內缺碘極易使發育中的腦受到影響,造成腦損傷。宮內期缺碘主要影響腦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發育;生後期缺碘主要影響腦細胞之間的連接和傳遞功能的發育,而這些正是智力的生理基礎,缺碘腦損傷,在腦發育期過後即使補充再多的碘,對已受傷的腦來說,也無濟於事了。因此,甲狀腺激素對腦發育的影響有嚴格的時間性,即胚胎期至2歲。
為什麼說婦女和兒童最易遭受缺碘危
婦女主要是指育齡婦女、孕婦和哺乳婦女,兒童是指0-2歲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兒童。胎兒的碘供應只來自母親,因此孕婦的需碘量遠遠高於其它婦女,不僅要滿足本身的需要,還要滿足胎兒的需求。此時孕婦極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婦的甲狀腺與胎兒競爭碘的能力增強,使胎兒缺碘更加嚴重,造成腦發育障礙,出生後重者成為克汀病,輕者成為亞克汀。
嬰幼兒的碘供應主要來自母乳,乳腺具有濃集碘的功能。此外哺乳婦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會影響嬰幼兒腦發育。此外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均處在生長發育十分迅速的時期,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增加,極易遭受碘缺乏危害。所以婦女和兒童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最主要人群。
碘缺乏對人體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環境中的人,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碘,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減少為什麼引起一系列損傷。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會造成種種不同的危害。
胎兒期,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早產、死胎、畸型;腦和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出生後表現為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圍產期和嬰兒期死亡率增高,不同程度的智力傷殘、直至白痴,單純性聾啞症等,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這種智力殘疾會伴隨終生。
兒童期和青春期,會出現甲狀腺腫、青春期甲狀腺功能低下、體格發育落後
成人期,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甲腫俗稱「大脖子」是機體缺碘的徵象。在缺碘地區沒有甲狀腺腫的居民也同樣需要補碘以保證健康。這就是我國和許多國家為什麼要施行全民吃碘鹽原因。
碘的吸收和排泄途徑
人體內的碘80-90%來自食物,10-20%來自水,5%來自空氣。食物中的無機碘化物在消化道內經過1-3小時幾乎全部吸收,與氨基酸結合的有機碘可直接吸收。其它的有機碘吸收不完全。胃腸道內存在過多鈣、氟、鎂以及蛋白質和熱量不足時,可妨礙碘的吸收。吸收的碘經血液循環,一部分到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一部分由腎臟排出。在穩當條件下,從人體排出的碘等於攝入的碘。腎臟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每天攝入的碘,有85%從尿中排出,有10%從糞中排出(主要是有機碘),其餘的從汗、毛髮排泄。
為什麼說碘缺乏病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我們從前面已經清楚地看到,碘缺乏對人類健康最大的危害就是損害大腦發育,導致智力落後或智力殘疾。因其分布廣泛、受害人群眾多和後果嚴重,已不僅是一個疾病問題,而是關係到人口素質、民族繁榮和國家昌盛的大問題。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如果不加以防治和消除,勢必嚴重阻礙社會的持續發展。所以說,碘缺乏危害已經被作為一個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來對待,不僅引起醫學界而且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為什麼說食用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鹽加碘。這是許多國家近一個世紀的防治所證實的,是各種補碘辦法中最好的辦法,它不僅安全、有效、經濟和容易推廣,又符合微量、長期及生活化的要求。食用加碘鹽有如下幾個優點:
(1)安全、有效。我國規定的食鹽含碘的標準,在加工廠出廠時碘濃度為每公斤碘鹽不低於40mg,銷售部門不得低於30mg,用戶不得低於20mg。食用這種碘鹽即可保證每日對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進5-15克(平均10克)的碘鹽,每天即可獲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量。這種劑量既不會造成浪費,又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反應。防治實踐證明,碘鹽防治碘缺乏病是安全有效的,許多發達國家使用碘鹽已經消除了碘缺乏
(2)生活化、長期化。由於外環境缺碘,人類需要長期適量補碘。而人類無論種族、民族、年齡、性別都必須每日吃適量的鹽,所以食鹽是補碘的最好載體。通過吃碘鹽,能保證補碘的生活化,適量化及持久性。
(3)經濟、易推廣。食用碘鹽很經濟,用錢少,只需花少量的錢即可解決防治疾病的大問題,即使對一個十分貧窮的國家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優點決定了碘鹽是各種補碘辦法中最好的辦法。
國家為什麼實行「食用鹽全部加
「食用鹽全部加碘」指全體公民所需的「食鹽」都要加碘,它包括三個基本含義:第一,人們的食用鹽必須是碘鹽(包括食用的粗鹽或精鹽);第二,用於食品加工的鹽也必須用鹽(如加工醬油、麵包、餅乾、肉製品等);第三,畜牧用鹽也必須用碘鹽。我國政府制定和推薦食鹽全部加碘是基於以下的考慮:
(1)碘缺乏病區的病人(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病人)需要補碘治療;病區中的「非病人」也受到程度不同的碘缺乏危害,因此對於病區,無論是病人還是非病人都使碘缺乏的受害者,都要以碘鹽防治
(2)70年代以前,人們認為尿碘在50微克/升以上,人群中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甲狀腺發生。進入80年代以後,人們認識到缺碘對人類最大危害不是甲狀腺腫,而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腦發育落後,只有補足了碘才能確保嬰幼兒的正常腦發育。目前公認標準為:人群尿碘水平在100微克/升以上,才能基本上消除碘缺乏危害。從這個全新的認識出發,我國幾乎所有地區,包括以前認為的非病區,實際上都是缺碘地區,因此需要補碘的範圍已擴大到全國。
(3)近年來對兒童碘營養調查結果表明:許多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兒童尿碘也在100微克/升以下,甲狀腺腫大率在50%以上。證明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
(4)碘攝入量的安全範圍很寬,即100微克/日-1000微克/日。我們每人每天從碘鹽中獲得的碘約200微克,因此是絕對安全的。
關於全民食鹽加碘,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在它的聲明中說:「碘鹽中的碘量對於碘攝入量已經充足的人群來說,不會帶來任何醫學上的危險,我們堅決推薦:所有缺碘國家都要實施全民食鹽加碘」。
推薦閱讀:
※風水知識:什麼叫明堂?
※周易六爻基礎知識學習(邵紅)
※藥學專業知識:藥物的非胃腸道吸收
※遠離毒品——毒品預防知識2毒品分類
※細論天干地支(基礎知識..........3)
TAG: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