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家與儒家

道家與儒家(2011-05-18 14:15:18)

轉載

標籤: 孔子 中國 中華民族 文化大革命運動 《道德經》 分類: 短文

道家與儒家被視為中國思想的對立的兩極,兩大思想元素構成中國人靈魂的兩面。道家的鼻祖老子是世界上第一個深藏不露的哲學家,他的研究與立論方向始終把心靈放在首位。道家思想屬於靜觀的、懷疑的、驚異的。儒家的鼻祖孔子的論述重心則是把人放在首位,強調教育,主張人人皆君子,用一切道德來教育一個人成為一個好公民。儒家思想屬於活動的、有為的、相信的。孔子是一個實證主義者,而老子則是一個神秘主義者;孔子最關切的是人,老子最關切的是宇宙的神秘和性質;孔子視宇宙為人的一部份,而老子則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份。

中國人的靈魂常有來自老子的深思及可怕的沉默的忍耐力,對權威的緘口順從,立意忍受一切痛苦,枯坐以待任何暴君自斃的偉大的無抵抗,「柔弱勝剛強」。中國人的靈魂中更浸透著儒家的中庸之道,教人實踐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五倫,以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提倡五倫八德,鼓勵世人由人道起修以達天道,由格物而後致知,然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的的學說堪稱百花齊放,而老子的學說則是迷霧之中的一朵奇葩,彙集在他的五千言的《道德經》中,他的許多精闢的話語,比如,老子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貪得無厭的人必有大損害,囤積財富的人必有大失喪],又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柔弱勝剛強」等等,在幾千年中華文化的傳承中,至今仍耳熟能祥。

如果不追逆到北京猿人,我們通常尊炎、黃二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經過幾千年的生生不息的繁衍,中華民族的血管中流淌著相同的血液,這便是我們民族的硬體。而軟體呢,它便是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過程,人文的不斷啟迪優化,儒家、道家乃至諸子百家歷經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與積澱。大凡軟體是要更新的,但這並不影響儒家、道家乃至諸子百家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源頭的尊嚴。

令人不可思義的是,縱觀中國的歷史,大凡社會動蕩,大動干戈,陰謀、陽謀一起來的時候,孔子就要遭難了,不僅學術主張遭受肆意的抵毀、歪曲和潑罵,甚至連孔家墳墓、宗廟、子孫都在竊難逃。二千多年前的孔子竟然能夠引起某些後人如此百般的仇恨,究其原因在於孔子的思想是他們爭奪權力的絆腳石,是出於在極其不自信的的心態下,為自己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謀取合法性的需要。

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次的反孔浪潮,來自毛澤東親手發動的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運動初期毛澤東欽定的接班人,偉大的副統師林彪和革命造反派一起戰鬥在反孔前線,而到運動結尾時,林彪卻和孔老夫子一起在毛澤東的「批林批孔」的最高指示下,經受文革式的口誅筆伐,上演著一出出令人發笑的鬧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曲阜孔廟附近建基督教堂?
王夫之的思想和陸王心學有何異同?
關於規矩|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1
儒家思想的包容性與實踐性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如同後世儒家典籍上記載的一樣是「暴君」呢?應該對他做出怎樣的評價?

TAG:儒家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