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一個大類,具體地說它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仙」、「肉桂」等幾十個品種。各品種的茶葉都是以茶樹的名稱命名的,如肉桂茶的茶樹名稱即是「肉桂」。水仙茶的茶樹名稱就叫「水仙」。不僅武夷岩茶是如此命名,閩南的烏龍茶也是如此。如「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等等都是茶樹的名稱,也是茶葉的名稱。武夷岩茶區海拔65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8度左右,日照時間較短,常年雨量充沛,雲霧繚繞,相對空氣濕度較大,土質為岩石風化後的砂礫土壤,呈弱酸性,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宋元兩個朝代武夷茶曾作為貢品,極盛一時。至今元代的御茶園故址尤存。
武夷岩茶外形烏潤鬆散,不甚講究,但一經沸水沖袍,即呈現「綠葉紅鑲邊」的特點,而且香濃郁,滋味甘醇,貴在具有天然真味,即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韻」。清代梁章鉅的《歸田鎖記》中更把武夷岩茶的風韻歸納為「活、甘、清、香」四個字。要想鑒賞這種風韻,就得像善於品飲烏龍茶的行家那樣,備有一套特製的小巧茶具,泡上一壺武夷岩茶,慢慢品啜,仔細體會.,必有心得.
關於武夷岩茶中的「大紅袍」,當地還流傳著一些故事,說是某年有個縣官患了重病,久治不愈。寺院的和尚以此茶作葯進獻,不久竟然痊癒。那位官員認為茶樹有靈,便親臨致祭,並以所穿紅袍披掛在樹上,「大紅袍」之名由此不脛而走。還有的傳說「大紅袍」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人爬不上去,就專門飼養著一些猴子身穿紅衣來採茶。實際上大紅袍生長地並不很高,人還是可以攀登的。解放後有朱德元帥親筆體名「大紅袍」 三字,雕刻在山崖至上。
烏龍茶的採制方法特殊,它既有紅茶的酶氧化變紅,又有綠茶的殺青保持綠色,它香氣獨特,味道醇厚,概括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烏龍茶同紅茶和綠茶的採摘要求大不相同,如龍井、碧螺春、祁門紅茶等春茶要求採的越早越好,但烏龍茶則不能採摘過早過嫩。因為烏龍茶的香高味醇,它全來自天然,而只有新梢芽葉生長到一定的階段,它的內容物質才能夠積累起來。所以明清兩代有許多茶人都主張採摘時間不宜過早,芽葉不能過嫩。明代許次紓的《茶疏》中記,「清明太早,入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如肯再遲一、二日,待其氣力充足,香冽尤信」。《武夷山志》中說:「岩茶反不甚細,烹之有天然真味。」經過長期實踐,證明這種說法有道理。直到現在烏龍茶產區,一般都在穀雨節後幾天採茶,立夏前後才進入採摘的高峰期。
第二,烏龍茶必須在陽光下進行曬青。前邊已經講過,除寧夏等少數地區有喝曬青綠茶的習慣之外,茶業界的專家學者認為茶葉最怠太陽爆曬,認為太陽曬有一種難以接受的太陽味。唯獨烏龍茶則必須太陽曬,而且越曬做出的茶越香,在制茶術語上叫做日光萎凋。清代崇安縣知事(現在的武夷山市)陸延燦所著《續茶經》中說:「凡茶見日則奪味。唯武夷茶喜日晒」。通過太陽曬,可以使鮮葉散發部分水分,變的柔軟,同時使葉中所含的多種化學成分和芳香物質產生變化,發出一種清香氣。應該說,太陽曬是烏龍茶產生香氣關鍵的一環。
第三,採取「搖青」與「涼青」相結合的「做青」技術,使茶葉達到半發酵的程度。所謂「搖青」就是把經過太陽曬及萎調過的鮮葉,放在竹篩里迴旋搖動,使葉片的邊緣相互碰撞並與篩底磨擦,葉片的邊緣稍稍損傷,促使葉緣發酵變紅,仍沒有受到損傷的部分,仍保持原來的綠色,形成「綠葉紅鑲邊」。「搖青」之後再攤涼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叫做涼青。「搖青」「涼青」要反覆進行多次,直到葉脈透明,葉面黃亮,葉邊成銀硃色,葉質柔軟,有蘭花香氣,就達到適度。這時,要立即進行高溫鍋炒殺青,以制止它繼續發酵,使色、香、味穩定下來。殺青之後,還要進行揉捻,如果是製作「鐵觀音」,還要用布包揉,使條索緊結,成品茶呈蜻蜓頭狀。但武夷岩茶無需包揉,條索鬆散,成條狀。
第四,烏龍茶的烘焙技術特別講究。清初釋阮旻錫《武夷茶歌》寫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烘焙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紅,心專手敏功夫細。」這首茶歌說明,如果烘焙得當,可以提高烏龍茶如梅似蘭的香氣。烏龍茶的烘焙程度,比其他茶類要求都高。其他茶類一般含水量味8%左右,而烏龍茶只有3%左右。烏龍茶的乾燥度好,儲藏而且在良好的保管條件下,還能夠做到「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推薦閱讀:
※【盤點】武夷名叢中那些別具一格的奇茶
※細說功夫茶的十八道茶藝 | 岩茶篇
※不起眼的茶梗,也值得一說。
※據說這款岩茶今年減產,不知道你喝過沒?
※聞香識茶,什麼紫砂壺泡武夷岩茶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