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崇社交的世界裡,內向的人應該如何自處?

文 | 李小墨

這是一個崇尚社交,崇尚外向的世界,可是世界上有一個群體,看見「社交」兩個字是要繞著走的。

我的第一本書名字叫《請停止無效社交》,有時候我就想,如果是兩年前的我,看到這樣的書名,一定掉頭就走。因為我內心裡是個內向的人,光是「社交」兩個字就讓我有負擔。

所以,我不想假裝全世界都很熱衷於社交。

所以在這本書里,我還探討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是:在推崇社交的世界,內向的人應該如何自處?他們持有怎樣的交際觀,才能在在獨處和社交之間取得平衡?內向者難道不能自在地有效社交嗎?

1

如果社交讓你不快樂,

沒有快感不用假裝高潮

中國人喜歡把「多個朋友多條路」掛在嘴邊,換句話說就是:朋友越多越好。中國人還喜歡賣力地塑造自己交友廣泛的形象。炫耀朋友多成了一個社會怪現象,無論是酒桌上吹牛還是寫文章賣弄道理,必言「我有個朋友如何如何」。

潛在的價值觀其實是:朋友多是成功的標誌,朋友越多說明我混得越好,厲害的朋友越多,說明我越成功。

但是很多人卻忘記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需要那麼多朋友嗎?

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

一看職業,大部分社交網都是以工作為軸心整合起來的。

科學家和商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程序員和記者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作家和獵頭的社交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需要活躍在社交場中,他的工作和事業要求他去編織一個複雜的社交網;有的人只需要三兩好友,固定的同事和少量的工作合作就足矣。

二看性格,外向和內向的人對待社交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在這個推崇外向的世界,內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為內向經常被視作性格缺陷。但《內向者優勢》讓我相信這是一種偏見,無論內向還是外向,每一種個性都很好,只是有所不同而已。內向者的優勢是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創造性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我不是大家刻板印象里那種沉默寡言、靦腆害羞的內向,學生時期我就活潑開朗、愛說愛笑,在記者從業經歷的鍛煉下,我可以輕鬆做到隨時和陌生人打開話題、短時間內取得信任,但我非常確定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

內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區別不是看起來是否外向,而是他們內在精力恢復的方式。

外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來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同的場合和事物。他們就像太陽能電池板,需要暴露在太陽下再次充電,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處活動來獲得充沛的精力。

內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來自於內部世界——比如獨處、沉思,和少量熟悉的人相處。他們就像充電電池,需要停止花費精力,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刺激較小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恢復精力。

所以,大量的社交可以讓外向的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而對內向的人來說卻是一種消耗,他們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筋疲力盡,他們只需要簡單的人際關係。

可是在推崇外向的世界裡,社交能手才會被誇讚。即使是內向的人,也在拚命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拚命讓自己顯得活潑外向,勉強自己加入人群、參加活動。

其實內向的人大可以停止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跟隨自己內心的感覺。不喜歡人群和活動,就拒絕人群和活動。

就拿我來說,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我喜歡它的許多方面,可是我的性格和它的屬性卻是割裂的,這種割裂讓我精神異常疲憊。記者註定是社會交往家,可是工作之餘我打心眼裡排斥出席社交場合,我還討厭花精力去編織和經營社交網路。我寧願待在家裡閱讀、思考、寫作,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這成為我後來辭職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社交,要追隨自己內心的需求,如果社交讓你快樂,你儘快投入人群和活動;如果社交讓你不快樂,你又何必沒有快感卻假裝高潮呢?

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滿足需要就行。不需要的、不想要的,不要去勉強,不用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判斷標準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職業需求是外部需求,性格需求是內部需求。活躍在社交場的人,不要嫌棄人際關係簡單的人木訥愚蠢、不會來事;同樣的,只需要三兩好友的人也不要看不慣積極社交的人,覺得對方膚淺功利。

2

每個人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

要學會斷舍離

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神奇的數字7±2》,他提出我們的大腦一次能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數量是有限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超過7±2的記憶項目,有的人能記住9個,有的人能記住5個,超過界限就無能為力了。

喬治·米勒說的主要是智力的容量,其實我們的情感也是有容量的。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的死亡會真正讓你感到被擊垮?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到你家是可以自己開冰箱拿食物和飲料的?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是每年和你互相贈送生日禮物的?

列出一份名單來,你會發現這幾份名單都不長。你還會發現他們都是你平時投入關注最多的親人、愛人和好友,你們經常見面,或者經常聯繫,或者牽腸掛肚。

這份名單還能更長嗎?恐怕很難。試著想像名單增加一倍,那麼你平均在每個人身上花費的時間會減半,你覺得你和每個人還能像原來那麼親近嗎?

做一個人的好朋友,不僅要投入時間,還要付出許多感情,對一個人深切的關心會讓人心力交瘁。我們的情感是有容量的,我們的心就那麼大,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分得就越少,就像稀釋的墨水一樣。最親近的人的名單,最多在10人到15人之間的某個點,超過這個點,我們會難以承受。

那社交圈的極限是多少呢?假如你住在一個5人宿舍,你需要應對10個單獨的關係,除了你和另外四個人的關係,還要加上其餘四人相互之間的6組關係,你才算了解所處圈子的人際動態。

英國的人類學家鄧巴認為:圈子的數量增加,意味著社交負擔成倍地增加。他經過研究發現了一個數字「150」,150這個數字代表我們可以保持社交關係的人數的最大值。這種社交交往達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你知道他們是誰,和你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其實想一想,表面上看起來社交網路極大地擴展了我們的社交圈子,可是微信上數百、數千好友中,看到頭像能馬上想到是誰的有幾人?互相點贊、評論的有多少人?一年裡能聊上幾次的有幾人?開口求助會爽快幫忙的朋友又有幾人?

超過保持社交關係的限度,就是盲目擴展人脈。疏於培養、維護、經營關係,然後擁有無數蜻蜓點水的關係,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很多人總是忘記這一點,貪心地、想儘可能多地把別人招攬進自己的生命。可是就像吃自助餐一樣,飯量是有限的,能吞到肚子里的食物是有限的,多取的食物不過是浪費罷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優化社交結構,不用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產生這個想法,是新京報記者劉剛邀請我加入他組建的全國記者群,剛開始是QQ群,後來是微信群。我當時在海南特區報任職,他邀請我的時候說:「就差海南的了。」原來他在有意識地優化群成員,把這個群打造成覆蓋各省市及不同媒體形態的強大的同行互助聯絡網。

就像他不用把太多的人請進群里,我們也不用把太多的人請進自己的生命里。相比社交的數量,社交的質量更重要,試著有意識地優化自己的社交結構,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社交上。

我們應該學會對關係斷舍離,把一些人請出自己的生命。

斷舍離的觀念因為一本日本暢銷書風靡全球,一般是用於生活空間的管理,但其實這個觀念也可以推及關係管理。空間管理時,我們可以把多餘的東西請出我們的房間,關係管理時,我們可以把一些人請出我們的生命。

學會對關係斷舍離,就是不再迎合所有人,不再試圖讓所有人滿意,不再對每段關係都緊抓不放手。學會對關係斷舍離,就是放棄那些我們心裡不喜歡的人,隨緣地對待生命中可有可無的人,然後鄭重地對待那些重要的人,那些你真正在意、真正心動的人。

親疏有別,主次分明,維繫一個簡潔的關係圈子,可能我們就不會這麼累了。

其實內向者,也可以自在地有效社交。

(註:本文節選自小墨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


推薦閱讀:

孩子太靦腆內向,怎麼辦?
揭密自卑最常見的幾種情緒
內向羞澀者必讀 | 梁朝偉:內向是我最大的競爭優勢
孩子膽小、內向,其實是大人犯的錯!
內向與自卑

TAG:世界 | 內向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