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學園」學習(100)
到「巴學園」學習(100)
1、孩子性格發展的階段特點:1、0-1歲嬰兒期:信賴-不信賴。嬰兒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係,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出現情緒問題。2、1-3歲幼兒期:自主感-羞愧。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但飲食和大小便等還要依賴成人,寶寶「違拗性」與「依賴性」會交替出現。3、4-6歲學齡前期:主動-內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加強,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4、7-12歲學齡期:勤奮-自卑。當孩子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如孩子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則將產生自卑。5、13-18歲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
2、讀了嘉貝麗文生的《天使的奇遇》,彷彿聽到了來自作者心中,也來自我們內心的吶喊:解放孩子,就是解放我們自己!秩序只是他們要的統治我們的手段,而我們要的,卻是由創造而生的幸福。本書將於今日出版,強烈推薦。我正在讀mill的《自由主義》,反思我們的社會和思想。外在的規則和內在的規則比起來微不足道。人對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才能產生真正的規則和秩序,而不是外在的強加。我們國家被禁錮的太久了,我們的思想被禁錮的太久了。需要從本上去反思到底什麼是權威什麼是紀律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權力。
3、如何有效引導孩子情緒:1、接納。說出孩子流露出的情緒,無條件接納。2、分享。先處理情緒,後處理事情。3、設范。為孩子的行為設立規範,明確孩子行為中可以理解或接受的範圍,以及哪些是不合適和不能接受的。4、領悟。把人生的每次體驗都當做學習的機會,引導孩子找出更恰當的方法來處理負面的情緒。
4、「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別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腳。腳比鞋重要,這是一條真理,許許多多的人卻常常忘記。」這是作家畢淑敏形容婚姻的名句,我以為用此形容對孩子的教育,似乎更為貼切。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父母切莫因為自己的虛榮或不自信,去強迫孩子走一條不適合他的路。腳的使命在遠方,而鞋,是為了讓腳走得更快更遠而存在!
5、對父母來說,向孩子解釋世界是一件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事情。孩子在他們的生活道路上獲得的知識和教育是他們構建生活的基礎。歌德說,人只能看到他知道的東西。對世界知道得越多,世界就會變得越精彩。我們自己先要不斷的學習和自省,不要做自以為是的父母,而應該向孩子們展示世界的趣味和生活的奇妙。想起龍應台說的,對這個世界來說,他是新來的,從他吐出第一個清晰的字眼開始,媽媽就是導遊,負責向他介紹這個嶄新的世界。
6、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曾經說過,一根火柴不夠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但一根火柴可以燒毀一棟房子,一根火柴是什麼東西呢?1、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2、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3、頑固不化的個性。4、狹隘無情的心胸。爸爸媽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您是否也隨身帶著這幾根火柴呢?同理,一盞燈不大,可以帶給整個房子光明,英文enlighten,啟蒙的意思,就源於light給予光,點燃之意。一根火柴可以燒毀摩天大樓,一根火柴也可以予以燈光,予以慧光。為人父母是很大的修行。
7、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了解錯誤所在及正確的做法,而不是為了教訓或懲罰。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告訴他「儘管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但我愛你。」秉持這樣的思維模式,我們就會在孩子的錯誤面前多一份冷靜和理智,而不至於用簡單粗暴的反教育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8、我們可能確信不疑,奧數、英語、有名的中學、頂尖的大學、收入很高的工作都是往生命銀行里存入的巨款。但如果沒有閑適與從容、逍遙與自在,多年以後,我們認為的巨款可能就會變成呆帳、壞帳。相反,聽從內心的呼喚,不斷體驗生命中的新鮮,可能會成為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邰亞臣《教育,讓人生更美好》
9、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一個人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所以教育的重點是:1、培養理智,就是要能夠運用理智去駕御和支配自己,剋制自己的慾望,順從理性的指導。2、禮儀的培養指的是要讓兒童學習禮貌、禮節和風度,懂得人情世故,會接人待物,要文質彬彬,高雅友善。3、智慧的培養指的是一種本領的培養,它使人能幹而有遠見,善於處理具體事務,要把孩子培養成坦白、公正和聰慧的人。4、勇敢的培養。洛克認為勇敢和堅忍是紳士必備的美德,是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的品性,為此需要從小鍛煉孩子的膽量,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夠做到剛毅、果斷、勇敢。
10、自信孩子的表現:1、積極樂觀;2、受小朋友歡迎;3、儀錶乾淨整潔;4、能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5、能果斷地做出決定。不自信孩子的表現:1、習慣推卸責任,不勇於承擔錯誤;2、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3、面對同學間的衝突,或者不知所措,或者富有攻擊性;4、害怕挑戰困難,畏懼失敗;5、覺得自己很無能。
11、「你再不好好做功課,我就寫在評語上,告訴老師」有多少家長在面對付沒有認真做功課的孩子時會經常這樣講?孩子們都害怕老師多過家長吧。這種老是把老師搬出來恐嚇的方式你說好不好。當然不好了。1、如果孩子學習是因為怕老師,那不是更讓孩子迷茫於學習的動機和目的。2、如果父母總是這樣恐嚇,又沒有真的去做,豈不成了欺騙和謊言?不僅失去了督促作用,更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和尊重。3、以老師來恐嚇孩子,孩子還會喜歡老師,喜歡學校嗎?4、嚇唬著學,會是「認真」的嗎?會有效率嗎?
12、小孩讀書學校應該如何選擇?一個是廣州不怎麼好的學校,但可跟父母一起;另一個是武漢的重點學校,由外公外婆照顧,生活方面小孩挺習慣。只是離父母遠些,平時只能電話視頻交流。孩子已經在武漢讀幼兒園兩年了,各方面都適應,有必要轉回父母身邊讀書嗎?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我只能說如果是我,會毫不猶豫的把孩子帶到身邊的。在我看來,不要說市重點中學,即使是全國的,或者說世界上最好的中學,也比不上孩子父母所能給予他的愛和溫暖,也取代不了家庭所能給於他的人文關懷和文化熏陶。教養自己的孩子,是權利,更是責任和義務。
13、我兒子性子隨我急躁在外面對於每一個小朋友的舉動他都要看我臉色來做出反應』顯得很老實』但在家裡』他就調皮非凡』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在家凶在外文靜』這種情況我該怎麼引導他呢?先不要想著如何引導和改變孩子,先想想如何改變自己?我不認為在外邊看父母的臉色來做出反應是「文靜」,也不認為在家調皮非凡就是「凶」,通常這意味著孩子情緒發展滯後,缺乏良好的自我認知和行為界限。緣由則在於父母自身缺乏情緒管理能力,做事缺少界限,對孩子管教簡單粗暴。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14、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理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為什麼不調整一下思維習慣:輸在起跑線又何妨?孩子們最終是要贏在終點的啊!在我眼裡,就不存在起跑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個性是人生最寶貴价值,原創是人生最精彩的句章,為什麼要佔到統一划定的起跑線?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之旅,沿途會經歷不同的風景,收穫不同的記憶,到達不同的境地。既然路程、目的地都不相同,何來的「起跑線」和「終點」一說呢?
15、當孩子對我們的話提出質疑時,應先肯定他們的邏輯,「哦,你是這樣想的!」如果孩子的話符合邏輯,就要給於肯定,誠懇的跟孩子道歉並道謝。如果不合邏輯,要向孩子講清楚道理所在。切忌用「我說怎樣就怎樣,你照做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要求來控制孩子,而是將孩子的質疑當做契機,和孩子進入深度對話。
16、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影響最深入、最全面的,並不是空洞的說教和粗暴的控制,而是父母以身作則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父母自身有著什麼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都會在孩子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記。所以,你希望孩子具備怎樣的觀念和品質,你就要先用怎樣的觀念和品質對待自己的孩子。
17、家裡的女娃子很乖巧,但是發現她在語言溝通方便不夠主動,雖然她說話很早,表達能力也很強了,而且與不熟悉的人溝通時過分膽怯,更多的時候是通過肢體或眼神。但是在家真的是個假小子,而且大嗓門還話多。—不知道您怎麼看待這個狀況。孩子多大?我們成人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一定要結合她特定年齡階段的身心規律特點,不能以成人的角度過高的要求孩子。否則給孩子壓力過大,只會讓她更焦慮和不適。你要做的主要是:1、無條件的接納,建立孩子更多的安全感。2、教會孩子更多情緒表達和與人溝通的技巧能力。3、用各種方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18、女兒三歲四個月,上幼兒園也快一年了,性格算比較外向,現在每天上幼兒園(到班級門口)還要哭二聲,近段時間老師老給我反饋她在幼兒園太活躍,甚至活躍的有點過了,讓家長教育,像這種情況不知咋跟她說,怕會抑制孩子性格發展,不說又怕老師說,現在去幼兒園還哭不知道與這個有關係么? 「太活躍」是一個什麼概念?不要去批評一個三歲多的孩子的愛玩、好動,否則只能導致他更加逆反,甚至會拒絕再去幼兒園。你要做的是加強正面的引導,從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規則意識入手,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自信心。這和老師說沒任何關係,老師說的不一定對,老師不說,父母該擔的責任也必須面對。
19、簡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半歲寶寶這兩天半夜覺醒只能阿姨哄睡。我已經很努力了,白天上班晚上還堅持和寶寶同屋睡,就最近兩天太累才讓阿姨起來照顧寶寶。我知道寶寶不是我的財產,但他親近別人多過自己,還是讓人傷心。怎麼辦?不要抱怨!半歲的嬰兒,缺乏自我意識,更多是用潛意識在和這個世界進行交流。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心靈感應能力異常強大和敏感,你的任何不滿和抱怨孩子都會感覺到,並會以一種負面情緒來回應你。如果你給不了孩子更多的親子時間,那至少陪伴時要是高質量的。你要自信:媽媽的愛是唯一的,是最好的!
20、我女兒三周歲,昨天去幼兒園接時帶了個包子,在車上時我問她:"媽媽現在也很餓,你能和媽媽分享下嗎"!結果她不肯說:"不行,等我吃完再給你。"我又勸說了幾句,她就把包子扔了,我當時既生氣又傷心!她平時若哪不對囗就易動怒發脾氣,請教平時應如何教育予以糾正呢?萬分感謝!兩個問題。1、三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剛剛建立,習慣用「我」、「我的」來證明自我的存在。我們只能通過榜樣的示範和遊戲來引導孩子分享,但絕不能強迫。2、孩子把包子扔了是錯的,但原因呢?或你們平時過於嬌慣,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或過於簡單粗暴,導致孩子脾氣暴躁;或界限不清,缺乏規則意識。
21、兒子7歲了,經常因為小事批評他,心情不好時也會對兒子發火,我真是不稱職的媽媽,從兒子出生我也看了很多育兒的書,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兒子現在也有些疏遠我了,被我說的他的性格也變壞了,請我一個不懂事的媽媽些建議!你能自省,就說明沒想像的那麼糟,先要接納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檢討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問題和不足,但不要否定自己這個人。只有接納才可能改變,而你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也會決定你用什麼樣的視角去看你的孩子。平時多培養些愛好,修身養性。多學些表達情緒的方法,特別是用語言。發怒前默數10個數。
22、沒想到一條用輸贏來看待孩子起跑線和終點問題的微博,巴學園後被轉發270多次,偶一下便站在了風口浪尖。作為母親的我不得不承認: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帶有一些功利性,或許是我的修行還沒到境界,抑或凡俗的世界牽絆了我的思想,但我的內心是平靜的,尊重孩子個性,鼓勵原創,讓他收穫屬於自己的風景。呵呵。能引起討論說明這個話題有價值,而交流過程本身就是彼此分享思想,完善自我的過程。每一種教育理念,只要存在,就會有它的現實的土壤和存在理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我們能懷有一種開放的心態,立足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便有能力去感悟只屬於自己生命旅程中的那道風景,那份情懷,那份愛。
23、最近某家長反應,孩子在家遇到一點點小事就哭,如:衣服扣子不會扣,身上有線頭,或是手上弄髒了一點點,就直接以哭來表示,在學校,也會這樣,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孩子是中班年齡。9月份就上大班了。你是位有責任心的老師,謝謝。我想,還是應該與孩子的父母充分溝通,了解問題所在。通常,這是父母教養方式過於嚴厲,強求完美,同時孩子又缺乏自信心和表達情緒情感的能力造成的。單靠幼兒園和老師的努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主要還是要從孩子的家庭方面找到原因和解決方法。
24、只有脫俗的父母才有機會培養脫俗的孩兒,所謂脫俗就是面對當今的教育制度,不盲從,有自己對培養孩子的主流思想。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與其花精力強求成績,不如用慧眼發掘其優勢,發揮所長迎接未來世界。父母要清醒而明智,世上有多少人能成為哈佛女孩?!真正讓孩子有個快樂童年才是挑戰。不是說我們刻意地要與眾不同,實在是人生來天賦秉性就不同,後天成長的環境、經歷、受到的教育等都不同,如果一定要去比,實在是缺乏智慧,也會讓我們遠離了生命的那份從容和優雅。不盲從,不跟風,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懈怠和放棄,相反,更是提醒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25、巴學園——一個很有質量很具人文情懷的育兒微博,請寶爸寶媽們關注。育兒不僅僅是媽媽的事情,更需要爸爸大力支持,共同參與。謝謝認可。有質量不敢說,畢竟世界是多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教育的理解,有人認同,就會有人反對,有人喜歡,就會有人討厭。但如果說有一份人文情懷,我還是自信的。如果心中沒有對孩子的那份大愛和敬畏,沒有對孩子做為一個人的尊嚴、價值和唯一性的尊重和理解,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26、「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這是書法家啟功先生在他六十六虛歲時,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詼諧幽默卻盡顯智慧、達觀。
27、陶行知:探討真理,我們提五條路:1、體驗;2、看書;3、求師;4、訪友;5、思考。這與中庸上所講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可以比起來看。體驗相當於篤行;看書、求師、訪友相當於博學;思考相當於審問、慎思、明辯。我們的治學次序是依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把傳統的道理顛倒過來。
28、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了解錯誤所在及正確的做法,而不是為了教訓或懲罰。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告訴他「儘管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但我愛你。」秉持這樣的思維模式,我們就會在孩子的錯誤面前多一份冷靜和理智,而不至於用簡單粗暴的反教育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有個句型能很好的表達「人事分開」,即表達「我的信息」四句話:當(你沒有按時回家),我覺得(很擔心),因為(外面不安全),我希望(你下次有事提前告訴我,或者給我打電話)。括弧外的是標準句型,括弧中的是具體事件,因人、因事改變。
29、如果一個人,不能在他翅膀硬了之後做自己,那麼他的翅膀再硬,也不是自己的;如果一個人,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成為自己,那麼只能說,他活的沒有價值;如果一個人,連他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都不清晰,那麼他便是未完成發育的人。所謂至高的尊重,便是對自己內心的尊重。我們一生的路就是尋覓和界定自己。
30、《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獲得金像獎的理由:1)作者九把刀把自己最在乎的故事,用心地寫成小說,有愛地導成電影,2)讓觀眾感覺身臨其境,彷彿是人人都曾經體驗的成長故事,3)人生許多事是徒勞無功的,但是依然必須爭取每個機會,4)一段平淡的故事,如果你重視並珍惜每個細節,會是特別美好的。「那些年」離我們越來越遠,卻離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近。當我們的孩子漸漸進入青春期,面對種種情感上的困惑時,願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不要忘記: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男孩)。《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1、謝謝你喜歡我。2、我也很喜歡當年喜歡你的我。你永遠,是我眼中的蘋果。3、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4、成長最為殘酷的,就是女孩永遠比同齡的那個男孩成熟,而女孩的成熟往往讓男孩招架不住。5、所謂的厲害,就是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會有一點點差別。
31、在貫徹為孩子制定的各項規則時,父母一定要用心研究規則內化的方法,儘可能讓這個過程愉快和自然。不要讓遵守規則成為一件令孩子和自己都感到痛苦、疲憊的事。強制或能讓孩子現在被動地遵守,但也會讓孩子認為外部規則是討厭和可怕的,從而對規則產生心裡上的抗拒,對環境的變化也越發的不適應。
32、教育說到底,是告訴他人什麼是可能的。但我們所受到的教育是告訴我們,什麼是不可能的,它既沒有啟發性,也不是一個榜樣。壞的教育比沒有教育還壞,它是對人一生的誤導。我自己就是一個最沒譜、沒把握的例子,我沒有教育他人的可能,在很多問題上自己都是一塌糊塗。——艾未未。好教育使生命四處綠燈,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苟日新日日新,人人創世紀;反之,生命四處紅燈,所以舉步維艱、如履薄冰,還要人家創新、還整創新教育?可以講粗話嗎或者髒話嗎?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改變文昌位風水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如何看待「名校」?如何使用「名校」?如何在快速、持久的大幅度提高成績的同時,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如何運用反布朗運動法則來治療拖延症?
※怎樣的童年才對得起孩子?(1)起跑線重要嗎?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