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精選 · 優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麼共同點?
果殼精選 · 鄭永鍇 Michael · · 打開原文
小友說:這是友心人的好朋友,香港家庭治療師鄭永鍇 Michael 老師在知乎的一篇回答,提問描述即本文標題。他常 與 資優兒童及特殊兒童打交道,文中拋磚引玉的提問 引起家長、教育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討論。
小友說:這是友心人的好朋友,香港家庭治療師鄭永鍇 Michael 老師在知乎的一篇回答,提問描述即本文標題。他常 與 資優兒童及特殊兒童打交道,文中拋磚引玉的提問 引起家長、教育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討論。如果看到標題你心中也浮現出一個答案,就來看看和作者的有何不同吧~
其實寫這篇回答不是想提供什麼資料,而是想大家反思:什麼是教育,優秀和成功是什麼?請記得,我們在談的是一位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是一個獨特的生命。
首先,什麼是優秀,每人定義都不一樣。但自我的提升,就必須從 能力 和 能量/動力 兩方面著手,這裡具體指什麼稍後解釋。
現今國內的教育注重提高分數,把競爭放在首位,卻在培養能力方面淺嘗輒止,缺乏深度:如今世界看重資料搜集和分析批判能力,學校卻仍停留在死記硬背; 新時代需要人學會合作、欣賞尊重異見,讓不同的天賦才能產生協同效應,而學校卻仍停留在競爭評比高低對錯 ,僅用單一的評分標準把人分等;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思想空間激發創意,學校卻成了把孩子困住的思想囚牢。
家長們如果看不清這點,著眼於分數和一時的比較,只會局限孩子的發展。
在此我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家長和老師認清什麼對孩子長遠更重要。
問大家幾個問題:
1. 你覺得孩子怎樣才算有個 成功人生 ?2. 在這個互聯網世代,年輕人在網上創業的話或許十幾二十歲就能找到第一桶金,外國留學回來的人才卻可能努力多年也買不起房子。 你覺得你能預知 到你的孩子長大後,社會需要什麼人才嗎?3. 你對 你孩子的天性 有多少了解?4. 你孩子喜愛什麼?什麼事情使他們快樂? 他們何時會感到悲傷或有壓力?5. 你最 擔心 的是什麼?
你真的覺得教育那麼重要嗎? 優秀和教育的關係是什麼?還有什麼 更重要的因素 嗎?
在過去十多年,我在工作中遇過很多 IQ(智商)很高的孩子。其中有的今天已在牛津哈佛等高校留學; 也有些不喜歡讀書,但已經創業也運轉不錯的; 亦有整天躲在家不願工作和學習的。
在談我見過很多很多的孩子的經驗前,先提一本書:
《教養的迷思》(原名 Nurture Assumption,作者:Judith Rich Harris, 1998)。這本書是在整個心理學界都鼓吹要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作者大唱反調的研究成果。
書中指出, 我們都高估了父母和環境因素對子女的影響 。同一家庭成長的孩子,成就和個性都不同。同卵生的雙胞胎,不論分開生活和共同生活,成長後差異也並不大。而相對來說, 朋輩可能比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更大呢。
當然,這裡不是說孩子的將來由天生決定。重點是, 父母在其中應該擔任身角色?
講一個小故事:
我認識兩個年輕人,小忠是大企業創辦人的兒子,祖明是小忠媽媽秘書的兒子。小忠母親對孩子教育要度很高,兩個孩子自小在頂尖學校就讀,每天都有兩三個不同的導師在家中出入,由鋼琴到運動都有專人訓練。而祖明父母因要照顧家中長者,經濟能力有限,祖明在一般學校就讀,除了小忠母親邀請他陪小忠一起上的興趣班外,並沒什麼校外的學習活動。
兩個小時候一起做了智商的測試,結果差異不大,都是130左右,資優的孩子。 那你覺得他們兩個哪個會比較有成就 ?
當小忠母親找到我時,就是因為小忠長期情緒問題,到高中已經差不多要放棄學業了。祖明是他當時最好的朋友,但小男生不懂怎麼幫助小忠。
其實,小忠母親對孩子學業很在意,初中成績開始下降卻只會不斷換導師,沒發現孩子情緒出問題,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
到我見他時,花了兩個月,10次的見面, 才能把小忠埋在心裡的那些結一一解開:比如被同學欺負、母親對他的誤解、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等等。 後來,他放棄父母要他大學讀金融的期望,決心去讀設計,才重建起自信。
反觀祖明,一直平淡地學習和生活,卻在同學朋友之間都很受歡迎,也在學習和運動方面發展良好。 由於見證了好朋友那段時間的改變,之前一直沒有確定自己方向的他,下定決心要讀心理學 ,現在不時也會和我交流。
我有問他,你確定這是你應走的方向嗎? 他輕鬆地回應道, 人生機會是無限的,讀書有興趣就好。
你覺得哪個比較優秀?他們都優秀。
祖明優秀,他個性隨和,卻能 有自信走自己的路 。
小忠也優秀, 以往的痛苦和孤獨成為他了解自己的起點 ,化作他堅持自己信念的動力。
優秀的人,知道需要什麽,也相信自己可以走喜歡的路,走錯了就再走。優秀的人,不太計較成敗,相信一切都是成長的一部分 。
我見到的優秀的年輕人,都有幾個共同點:
對父母來說,第一點是重點。 你給孩子什麼都可以,但先要令他們感覺到被關心、被了解。做到第一點,第二三點出現機會就大了。
對教育者,最後一點是重點。 現在的教育工作者,有多少明白孩子需要什麼空間?
其實在當代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中,有很多能夠幫老師和專家門去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研究。可是,當父母們都只有單一的「優秀」標準,老師們的訓練又有限, 便敵不過大眾製造出的「市場需求」 ,教育變得單一變得狹窄。原本是要給每個孩子自己一片天的教育,現在都變成了孩子心靈的囚牢。
再說一個故事。
前天和一個朋友吃飯,她在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任職管理層。談到人生意義時,她感慨地說,身邊人都是世界頂尖學府的高才生,是所有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大家平日吃飯談話,語言乏味,只會追求膚淺的物質生活。 她近來看了一些心理治療大師的書,發現身邊的人都和書中形容的相似——缺乏勇氣去面對生命的無常 。 他們的人生沒有深層滿足感,也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最後只能一直走大家認同的康庄大道,用別人的眼光和情慾、物慾去得到認同感。很多人的家庭或人際關係都存在很多問題,但每天都用工作、煙酒甚至大麻去麻醉自己。反觀她以前很不以為然的一些朋友,離開了主流,走去創業、創作、藝術或文學等路的人,可能並不富有,卻活得很精彩。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視為優秀的人,告訴我她對優秀的看法。
那麼,你眼中優秀的定義是什麼呢?
-end-
作者: 鄭永鍇 Michael
心理諮詢師 擅長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及家庭支援; 親侶輔導; 青少年成長
原貼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712976/answer/131795510
本文轉載自知乎,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女性越來越優秀,卻很難活得盡興
※如此優秀的白酸枝,大氣紋理不輸名貴紅木!
※書和知識|600字優秀作文
※母愛如水|1200字以上優秀作文
※呂可夫優秀對聯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