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用這幾招逼孩子承認錯誤
錯誤一:我沒有做到的卻要求孩子做到 露西的媽媽很慚愧地跟我們講了她們家的事。
他們夫妻倆總要求孩子要有修養,表現的具體方面就是隨手關門、走路腳步要輕、吃飯的時候要把碗端起來、跟人說話要用禮貌用語等等,每次露西忘記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故意裝的很嚴肅,讓她明白自己的錯誤給別人造成多麼大的妨礙,每次都讓她很正式的承認錯誤,包括面對面的道歉,一定要把「我錯了」「對不起」「請原諒」這些詞說的響亮清楚。
而露西一開始做的也非常好,表現很得家長滿意,即使做得不好依然會坦白承認錯誤 但是他們夫妻倆卻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進出女兒的房間從來不敲門、放東西的時候也不會注意輕拿輕放,孩子每次都給家長指出來,但是爸爸媽媽的回答大多都是「不要盯著我的毛病,我那麼要求你都是為你好」「我們大人這樣不要緊,你以後這樣就完了」。
不僅是生活習慣方面的事,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爸爸媽媽從來不會為錯誤道歉,但是依然不會對路西放鬆要求,幾次下來孩子每次道歉都會覺得很委屈,自己的錯誤並沒有多麼嚴重,但是卻要正式道歉,她對錯誤越來越沒有愧疚之心,逐漸的拒絕承認錯誤。
分析:當家長要求孩子做什麼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就算不能給孩子樹立成功榜樣,也應該盡量做到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如果要孩子正式錯誤,首先家長就應該正確對待承認錯誤的方式,家長們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孩子們。
如果家長能夠大大方方地承認錯誤,那麼孩子也會很自然的正視錯誤;如果家長覺得承認錯誤很難為情,那麼孩子們也會覺得承認錯誤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不要把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強推到孩子身上,同樣如果想讓孩子養成什麼習慣,最好能跟孩子一起培養、一起堅持。
二.正確的給孩子的錯誤定性 有些事情在孩子的眼中和在家長的眼中是不一樣的,不要武斷的就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即使孩子犯錯了,也不要憑想像給孩子的錯誤下定論。
陽陽今年已經上大學了,但是仍然不喜歡和女生講話打交道,家長們很是擔心,知道求助了心理醫生才知道原因。洋洋也是在心理醫生的啟發下才想起小時候的一件經歷,就是那件事讓他再也不想靠近女生。
原來陽陽小時候有一次在路上遇見了一個小女孩,陽陽很喜歡她,想跟她做朋友,就去親了小女孩一下,結果小女孩的媽媽當場就叫他「小流氓」,陽陽的媽媽不但沒有為兒子申辯,也馬上要求兒子道歉,陽陽迫於大人們的壓力,不情願的向小女孩和她媽媽說了「對不起,我再也不這樣了」。
就是那件事,讓小陽陽心理產生陰影,覺得跟女孩多說一句話、多看那個女生一眼都是不正經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有了害怕與女生相處、不能正常和女生交往的心理疾病。
分析:大人們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當你發現了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正確判斷孩子犯錯的原因、嚴重程度,不能像陽陽媽那樣用一個那麼沉重的罪名定性孩子,並強迫孩子道歉,孩子為無心的、並非出自本意、甚至沒有犯的錯誤而道歉,心裡會非常委屈,嚴重時性格也會受影響。
三.平時犯錯不說,集中懲罰錯誤 奇凡爸爸的性格有些陰晴不定,跟孩子的關係也就有些忽冷忽熱。如果遇見了奇凡爸爸高興的時候,他會跟奇凡打著滾的鬧騰,孩子騎在他的頭上他也不生氣,奇凡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他也覺得孩子天真無邪、童言無忌、不必計較,但是如果奇凡爸爸不高興的時候孩子不小心做出什麼不禮貌的行為,那他可就倒霉了。
爸爸一定會讓他雙腳併攏、立正站好聽從他的訓話,不僅是奇凡剛剛犯的錯誤,還有之前沒有懲罰或是說了好幾遍的事他都會翻出來,什麼考試沒有考好啊,哪天的飯菜沒有吃完,哪天又向爺爺奶奶要錢買零食,孩子不記得的事他都能想起來。
奇凡每次看著爸爸一臉烏雲,就知道情況不妙,平時很正常的事也不會冒險去做了,這個時候承認錯誤,有時候連奇凡自己都忘了自己當初有沒有犯過那個錯,反正爸爸心情不好,不承認肯定不行,他承認錯誤雖然很痛快,但是其實一點都沒有重視。
奇凡的爸爸肯定沒有意識到,他正在培養一個說話不負責任、喜歡看人眼色行事的兒子。 分析:家長們糾正孩子的錯誤,如果覺得有必要讓他承認錯誤,一定要當時當地進行,這樣孩子的記憶也會深刻,如果採用「秋後算賬、集中掃蕩」的方式,會讓孩子在養成了錯誤行為的習慣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錯誤,糾正一個行為遠比糾正一個習慣容易得多。
集中處理的方式也不可取,這樣批評錯誤的時間戰線拉得太長,孩子很有可能忘記以前犯過的錯誤了,這時候突然再提出來,會讓孩子有被欺負的感覺,以為家長憑空捏造、冤枉他,而且也不利於家長在孩子心中形成威嚴可信的形象。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的另一半出軌後沒有一絲的愧疚感?
※有時候,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
※紅藍音樂節,你把我們的權益放在哪裡?
※道歉、糾正、感謝以及其他私貨
※佛經故事:最愚蠢的是不承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