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藥用植物【第三回】
第三回 金陵城起複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曹雪芹原作手抄本(甲戌本))
得知准奏複員後,冷子興獻計賈雨村,讓其央求林如海,轉向都中央煩賈政。林如海為感謝他對林黛玉的教誨,寫了推薦信,並安排其與林黛玉擇日進京。賈雨村受賈政幫助謀得復職,任金陵應天知府。
黛玉到賈府後,見到賈母,賈母向她介紹了三位姑娘,王熙鳳,以及眾親眷。隨後,邢夫人帶領林黛玉見賈赦,而賈赦怕見了林黛玉彼此傷心,暫不忍相見。於是,林黛玉辭謝邢夫人,準備拜見賈政,賈政卻因齋戒不在府中,隨即林黛玉便去了王夫人處。
到賈母處吃過晚飯,林黛玉見到了「頑劣異常」的內兄賈寶玉,寶玉笑稱見過黛玉,並詢問黛玉是否也有玉佩,得知黛玉沒有後便氣憤不已,摔掉了通靈寶玉,眾人驚慌,賈母便哄他說黛玉原先是有玉佩的,只是姑媽去世時候一併殉葬了,這才安撫了寶玉。
第三回中出現的藥用植物:茶
在本回中,作者借賈府上下迎接遠客之機,透過林黛玉的觀察,不僅寫出了眾人的出場,更將這個膏粱錦繡之家的繁文縟節首次鋪排了出來。
喝茶是為中國古人所熟悉的,自唐詩以下,宋代詩詞,元代詩詞曲,明清詩歌等,歷代詩詞歌賦中不乏品茗佳句。章回小說中尤多喝茶、敬茶的描寫,如《金瓶梅》、《儒林外史》、《西遊記》等,特別是《金瓶梅》一百回中,回回都有記述喝茶;《儒林外史》的五十五回中,有五十回記述了茶。《紅樓夢》也不例外,僅就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中,僅有六回(四回、三十回、三十七回、四十五回、五十九回、七十回)沒有提到茶。
《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所提到有名可考的茶葉品種包括:楓露茶(八回),香茶(二十二回),暹羅茶(二十五回),六安茶(四十一回),老君眉茶(四十一回),普洱茶(六十三回),女兒茶(六十三回),另外還有作者在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時所品嘗的「千紅一窟」茶,在脂批本中,旁邊批註「隱哭字」,是為了悲劇效果所做的鋪墊。
【茶】
「茶」字出於《爾雅?釋木》:「檟,苦荼(即後來的「茶」字)也。「茶」的古稱還有荼、詫、茗等。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的《凡將篇》中提到的「荈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本草經》(約成於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選」;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荈」;東晉裴淵的《廣州記》中稱之謂「皋蘆」;唐陸羽在《茶經》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設,四曰茗,五曰荈」。
茶功如神,早已為人們所知。唐代詩人盧全是這樣形容茶葉功效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燜,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生平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清風生」。宋代吳淑《茶賦》說:「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茶苦而寒,陰中之陽,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性味】味甘、苦,性寒涼。
【歸經】歸心、肺、肝、胃經。
「茶為萬病之葯」,按中醫、中藥理論,藥性有四氣五味之分,「四氣」即寒涼溫熱,「五味」即辛、甘、苦、酸、咸;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配伍等。藥物的熱性、涼性,與其苦和甜的程度有關,苦葉重的通常屬寒涼性,苦味輕且有甜者一般屬溫熱性。
中藥常是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以陽勝陰,以陰勝陽;以陽補陰,以陰補陽。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表現味升、降、沉、浮四種趨勢,升和浮為向上向外,屬陽,有昇陽,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降和沉為向下向里,屬陰,有潛陽、降逆、瀉下、利尿等作用。
中國茶葉種類繁多,名稱各異。雖然不同茶類所含的有效成份大致相同,但由於受到不同產區、採收季節、製作工藝等因素影響,形成了不同茶類在醫療功效方面自然也各有側重。按照不同的製作方法和質量特點,目前中國茶葉可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六大基本茶類,每類茶葉各具不同的功效。
一、綠茶(不發酵茶:發酵度0)
綠茶是一類將新鮮的芽葉直接進行高溫殺青、揉捻、以或炒或烘或曬的方式乾燥後製成的不發酵茶。綠茶的特徵是葉綠湯清,俗稱「三綠」,即干茶綠、茶湯綠、葉底綠。
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西山茶、雁盪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
【主要功效】1.提神醒腦:用於精神睏倦、昏昏欲睡。《藥材學》載:「治神疲多眠」;用於中風昏蒙,神志恍惚。《湯液本草》載:「治中風昏憒、多睡不醒」。2.生津止渴:用於暑熱傷津,消渴熱病,口乾舌燥,渴而欲飲。《隨息居飲食譜》載:「解渴」;《新修本草》載:「治熱渴」;《本草綱目拾遺》載:「清胃生津」。3.清熱解毒:用於咽喉腫痛,熱毒疔瘡,小便澀痛,尿頻尿急。《嶺南雜記》載:「利咽喉之疾」;《本草求真》載:「清熱解毒」;《中國藥學大辭典》載:「清熱降火」。4.消暑利水:用於暑熱侵襲,口乾口渴,小便短少,排解不利。《本草圖解》載:「消暑」;《中國藥學大辭典》載:「利尿」;《聖濟總錄》載:「治小便不通」。5.明目:用於肝經風熱,目赤腫痛,或肝腎不足,目暗昏花。《本草求真》載:「療火傷目疾」;《茶經》載:「治目澀」。6.治痢:用於熱毒痢疾,發熱口渴,腹痛腸鳴,瀉下赤白膿血。民間驗方有單用一味綠茶煎汁頻飲治痢疾,效果良好。《上醫本草》載:「赤白冷熱痢,生薑細切與真茶等分新水濃煎服之,甚效」;《本草圖解》載:「同姜治痢」。
【適宜人群】容易上火、平時愛抽煙喝酒,還有體形較胖的人和濕熱體質者,而腸胃虛寒的人則不宜服用綠茶。
二、黃茶(微發酵茶:發酵度10%-20%)
黃茶是中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如溈山毛尖、泉城紅、泉城綠、平陽黃湯等均屬黃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則為黃大茶。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湖南嶽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於綠茶,其製作過程為:鮮葉殺青揉捻 —— 悶黃、乾燥。黃茶的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均與綠茶製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鍵,主要做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後以濕布蓋之,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黃色。
【主要功效】它的性偏涼,功效也與綠茶相近,配伍也可以滋陰潤燥、清熱疏風的葯食為主。對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能起到調理保健的作用。
【適宜人群】胃熱者適合飲用。
三、白茶(輕度發酵茶:發酵度20%-30%)
白茶是一類未經揉捻過的茶葉,其製作工序相對簡單,只經萎凋和乾燥工序而成,屬於輕微發酵茶,全國各產茶區均可生產。此回討論的範圍局限於福建傳統白茶產區所生產的白茶。
白茶的主要品種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主要功效】
在性味上,白茶一年期性寒,功同犀角,具有解毒、退熱、降火、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抗輻射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效果,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聖葯。白茶五年以上性涼。
1.清熱解毒﹕主要用於咽喉腫痛,疔瘡麻疹。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記載﹕「……白茶功同犀角,為麻疹聖葯……」。福建等白茶產區,自古就有採用陳年白茶治療小兒麻疹、外感發熱的習俗。據臨床體會,白茶除用於發熱性疾病外,對於某些紅疹類皮膚病亦有療效,至於疔瘡則以生於鼻孔部位者功效較為靈驗,這與鼻為肺之竅,肺主皮膚,潤肺養膚有關。2.生津止渴﹕《千金翼方》記載﹕「治熱渴」,《本草求真》記載﹕「治消渴不止」。故白茶可用於口乾舌燥,渴而欲飲,或消渴多飲。消渴一症包括現代醫學之糖尿病等病症,飲用白茶降低血糖,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問題的關鍵只是如何根據患者體質之不同以及病情之不同而選用不同的白茶,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已。3.消暑利水﹕《本草別說》記載﹕「治傷暑」,《本草拾遺》記載﹕「利水」。故可用於暑熱傷津,口乾咽燥,小便排解不利。福建白茶是夏暑天最佳消暑之品,不但可補充出汗所導致的津液丟失,還可通過皮膚髮散暑熱,又可通利尿使暑熱通過小便而解,是少有的表裡雙解的良藥。4.平肝潛陽﹕我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民間有以陳年白茶治療高血壓病的用法,經臨床觀察有一定療效。老白茶本身性涼入肝經,具備平降肝陽的作用,加之多年存放,茶葉內含物質發生轉變,茶湯變為醇厚,茶性亦從純瀉不補逐漸轉化為瀉中有補。這對於需要補瀉兼施的陰虛陽亢型高血壓就更為適合。5.健牙護齒﹕《敬齋古今注》記載﹕「漱茶則牙齒固利」,《東坡雜記》記載﹕「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齒便漱濯,緣此漸堅密」。最後,需要特別提醒注意的是,福建白茶的功效雖然很多,但始終屬於寒涼之品,加之在治療具體的病症時,渉及到病情程度的判斷、白茶品種及年期的選擇以及沖泡方法的要求等多種因素,因此,建議各位朋友在將白茶用於治療疾病時,一定要根據身體辨證,不宜胡亂服用。
【適宜人群】適合易上火的人飲用。
四、青茶(半發酵茶:發酵度30%-60%)
青茶又叫做烏龍茶,青茶介乎於紅茶和綠茶之間,它既有紅茶甘甜香醇的特色,又有綠茶鮮美濃郁的味道,它屬於「性和不寒"的茶葉。它的製作特色是通過做青,也就是茶葉經過手工篩選後不斷搖動,因而使葉片的邊緣與其他葉片邊緣互相碰撞而產生了霉性的氧化作用,所以出現了茶葉心青、茶葉邊緣紅的特點。所以青茶又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當做青適度時,立即用鍋炒殺青的方法,迅速抑制茶葉的霉性氧化,形成殺青獨特的品質特性。做青之後的茶葉需要靠揉和捻的方法,使茶葉縮捲成條形。
挑選這類茶要挑肥厚、外形結實沉重、大部分葉片呈螺旋形、茶葉邊緣有硃紅色的鋸齒、而葉片則呈墨綠色、烏潤有光、帶蘭花的香味。 像安溪的鐵關音、武夷大紅袍、台灣烏龍茶都屬於青茶。 除了極品南岩鐵觀音、茶中之王大紅袍,還有產於台灣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烏龍都是青茶中的皎皎者。而且,上好的凍頂烏龍在沖泡之後又一股強烈的、近似桂花的香味。
【主要功效】
性味介於綠、紅茶之間,不寒不熱,辛涼甘潤。既能消除體內餘熱,又能恢復津液。滋潤肺腑,具有降血脂、減肥、抗炎症、抗過敏、防蛀牙、防癌、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適宜人群】是一種中性茶,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五、紅茶(全發酵茶:發酵度80%-90%)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主要功效】
因為經過了發酵和烘焙,茶葉的涼性減弱了,從而具有了味道苦中帶甜,性溫熱,可入心、脾二經,具有溫中暖胃、散寒除濕、養肝護肝、補血活血等功效,還具有明目提神、利尿解毒、防癌減肥等功效,尤其適合冬季飲用。
可與紅棗、龍眼、荔枝、小金橘、青橄欖、杏仁、松子、生薑等溫補的食材配伍飲用。
【適宜人群】寒涼性體質(虛寒、內寒)者,中老年人較宜飲用紅茶。
六、黑茶(後發酵茶:發酵度為100%)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安徽古黟黑茶(安茶)、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邊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陝西黑茶(茯茶)。
黑茶的品質特徵是黃湯褐葉,味道醇濃。
【主要功效】
黑茶藥性味苦、甘、性平和,具有雙項調節的性味,能清火,又能溫胃散寒。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健美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等功效。
1、溫胃養胃:用於胃中伏寒,時時作痛,遇寒加劇,泛酸欲吐。黑茶性溫,功專溫胃散寒止痛,其中普洱茶特別適合胃寒之人飲用。
2、消滯去膩:用於過食肥膩肉類,脘腹脹悶,噯腐吐酸,不思飲食。黑茶有較強的消滯去膩功效,尤其適合好食肉類之肥胖人士飲用。《本草拾遺》載:「去人脂」;《甌江逸志》載:「去腥膩」;《本草綱目拾遺》載:「解油膩牛羊毒」。
3、驅風醒酒:用於酒醉不醒,或酒後汗出當風,外感風寒。其中普洱茶醒酒效果良好,兼能驅風散寒。清代名醫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謂:「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可愈。」
【適宜人群】由於其性偏溫醇,適宜大多數人群,但不太適合陰虛內熱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