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2012年1月14日下午,「新華國學公益大講堂」由秦皇島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張秀廷老師繼續講孔子,他講的主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人的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仁」的本義
查《說文解字》,對仁解釋為:親也,從人從二。儒家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是自然人,二人以上就成為社會人。仁在《論語》中出現109次(君子出現107次),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漢字。
「仁」的基本含義有三種:
一是仁德:如同仁堂,里仁為美,輔仁大學。
二是仁者:如仁人志士。
三是等同於人:如井有仁焉,但少見。
孔子仁德思想的要義是「愛人」。《論語·顏淵》篇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裡的愛是愛惜、愛護之意,為廣義之愛,即大愛。
仁的原則——忠恕。
《里仁》篇里,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譯成現在的話是: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
「忠」,儘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是「仁」的具體運用,是仁的實踐原則,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儘力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儘力地讓別人飛黃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里回答子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春秋之時,天下是國家,國家是諸侯小國,家指諸侯大夫。今人楊樹達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就不強加於別人。《于丹心得》中解釋:你自己不想乾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干。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源自《公冶長》篇。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凌駕於我之上,我也不想凌駕於別人之上。」孔子說:「子貢啊!這不是你所能做得到的。」子貢的這番話,正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補充。
孔子的孫子子思在《中庸》第13章說:忠恕之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是說我所不情願別人強加給自己的,也不強加給別人,中心意思,反對強加,既反對別人強加給自己,自己也絕不強加給別人,並且從自己做起,反對「強加」。如打擾、輕視、歧視、欺辱、壓制、侵略等。它的理念是倡導「自主」和「尊重他人的自主」。忠恕是推己及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亦然,如說話,加塞,打牌,都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緣、人品
「仁」的人格特徵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解釋: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說:「如果真正立志於『仁』,就不會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
「仁」(忠恕)是做人的原則,在此原則指導下,形成高尚的人格。知易行難,古今能做到這五者的,只有諸葛亮和周恩來了。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即喜愛(好)人,壓惡(壞)人,愛憎分明。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有志的仁義之士,沒有為求生而傷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身來成就仁義的。
孔子「仁」的思想影響和造就了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岳飛:精忠報國。如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英勇就義。如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還有無數為祖國解放而犧牲的革命先烈。
「仁」的文化學意義
《論語》中孔子論君子之人格皆以「仁」為綱。如何評價孔子的「仁」和,「仁」的文化學意義呢?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人格文化的完整形態。完整的人格文化的創設必須具備兩種形態:主動創設和被動創設。「仁」的思想作為人格文化符合規範。其中: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主動(積極、倡導)創設;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動(消極、限制)創設。
「仁」的歷史意義
「仁」的思想填補了當時社會文化思想的空白。當時的社會背景,如老子所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孔子認為是「禮崩樂壞」。在春秋中後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在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領域出現了與周禮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體表現在勢力強大的諸侯開始變王田為私田,變分封製為郡縣制,政權不斷下移,並紛紛制定自己的法律。這些都反映了奴隸社會正走向解體。在大道不行上德不再禮制崩潰 樂制破壞的情況下,孔子提出並推廣仁——忠恕的文化,具有開創性意義。
在17世紀末,第一批法國基督教傳教士抵達中國。他們將有關中國的通信、報導及中國經典的譯文寄回歐洲出版。由於內容新穎,形式活潑,這些有關中國的資料吸引了許多讀者,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在許多法國思想家看來,中國實行的是德治,這是中國有別於歐洲國家的一大特點。更多的法國思想家則認為,中國人的道德核心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孔子及其學說被傳教士介紹到法國之後,使許多人大為震動,很快獲得了普遍的崇敬和仰慕。更有趣的是,法國1793年憲法所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以及法國1795年憲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宣言》都寫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分別定義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義務的原則。把外國先哲的格言寫入憲法,這可算第一例。中國文明當時在法國受到推崇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參考《世界歷史》雙月刊第5期作者許明)
1萬多字492章的《論語》,貫穿著「尊仁德之體,循忠恕之路」的思想,歷史上仁人志士以奉行忠恕為己任。曾國藩作為儒家最後一位集大成者,將傳統儒學思想貫穿於治家之中,嚴以律己,待人忠恕,躬身力行,受到後人欽仰,其中包括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兩個人——蔣介石和毛澤東。
「仁」的當代意義
在當代,仁的思想作為人格文化與制度文化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和諧文化。
當代盛行制度文化,是人類無奈之舉。孫中山先生曾說,即使有再好的制度,最終也需要人來維護制度,執行制度。法律和制度再細緻,也無法取代人。
社會是人之社會,唯有人好,社會才好,人好乃社會好之必要條件。仁德之人,自我和諧,仁德之人,與人和諧,人人和諧,社會和諧。
小結
孔子仁的思想具備人類人格文化的完整形態,在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在當代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仍有積極意義,孔子仁的思想具有超時空性。據說在聯合國總部的大廳內,就懸掛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條幅。
推薦閱讀: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孔子說:「勇者不懼」,真正的勇者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夠成為勇者?
※孔子悟易經2
※莊子對孔子的千古之謎,人間的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