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與協調高手 ——陳平協調略談

翻開《史記》,你會發現有很多協調高手,陳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陳平(?~前178年),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西漢開國謀臣之一,馳騁政壇幾十年,歷經高祖、惠帝、呂后和文帝四個時期,為漢初政壇的不老松。  公平靈活的協調潛質  陳平少時家中貧困,可他偏偏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黃老學說,該學說對他的影響很大。他足智多謀,銳意進取,屢以奇計輔佐劉邦定天下,漢初被封為曲逆侯。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了陳平青少年時期的兩件事,第一件是里社分肉。有一年,本鄉祭祀社神,陳平主刀分祭肉,分得十分均平,頗得鄉親稱讚。第二件是渡船解衣。陳平曾在項羽手下謀事,後因故逃跑。渡河時船夫見他這樣一個美男子獨身趕路,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腰裡一定藏著金玉寶器,便想謀害他。陳平便脫去衣服,光著身子幫著撐船。船夫見他沒有什麼財物才作罷。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陳平公平靈話的協調潛質。公平能消除矛盾,靈話可化解危機。老子主張「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人生在世應該守柔處弱,避用剛強,柔弱無爭,這才符合大道,是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陳平實踐著這一主張。  他我兩利的協調原則  協調不是和稀泥,不是各打五十大板,更不是一味妥協。尤其秘書的協調,應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完美結合,通俗地說就是「他我兩利」。「利他」就是服務和服從於組織的整體利益和總體目標,體現原則性;「利我」就是不讓自身或本部門的利益受損,體現靈活性。陳平作為漢朝的臣子,所要堅持的原則是保全劉氏集團的利益,在此基礎上保護自己。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謀反,劉邦派樊噲以相國身份領兵討伐軍隊出發後,有人說樊噲的壞話,劉邦便召絳侯周勃去代樊噲領兵,命陳平到軍中立即斬下樊噲的頭。這可是個棘手的問題。其一,樊噲身份複雜,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既是劉邦從沛縣起兵時就跟從的老戰友,又是平定天下屢建奇功的大功臣;既是鴻門宴解危救困的勇士,又是劉邦的連襟(皇后呂雉的妹夫)。其二,斬樊噲是劉邦一時忿怒未經深思熟慮的決定。其三,陳平作為臣子不能不領命。  因此,陳平面臨兩種選擇: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其結果不難設想:劉邦或許高興了,但呂后及其妹妹呢?劉邦或許後悔了,那你陳平呢,所以只要樊噲人頭落地,總對陳平不利,要麼降職、要麼沒命。而且殺樊噲對劉鄭集閉也沒好處,因為樊噲只是說了些領導的壞話,又沒有謀反行為威脅到劉邦的利益,因此,陳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種做法打折扣地執行。陳平和周勃受詔後。在前往樊噲軍中的路上便決定:「我們寧可把樊噲囚禁起來送交皇上,讓皇上去誅殺他。」於是,他們沒有進入軍營,而是在外面築起土壇,用節召來樊噲。樊噲受詔後,立即被反綁雙手送進囚車,通過驛站送到長安,只不過樊噲未到長安劉邦已駕崩。  這第二種做法好就好在,陳平既執行了上級的命令,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也給上級重新考慮的機會,避免出現危機。任何領導都會有情緒化的時候,秘書要靈活處理,千萬不可機械地執行命令。不妨像陳平那樣將矛盾冷處理,領導冷靜後也許會對你的聰明做法讚許有加。總之,秘書在協調複雜關係和棘手問題時,只要保證組織整體利益無損,就可靈活處理,也才不會讓自己陷人被動。  以退為進的協調藝術  陳平的以退為進協調藝術體現在呂后的「王諸呂」事中。呂后名雉,漢高祖的皇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公元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呂后臨朝「稱制」代天子行使決策,「號令一出太后」,先後掌權達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之一。呂后掌握大權以後,想對呂氏家族的人都加封爵為諸侯王,但是有一個障礙,就是劉邦去世前和大臣訂立的「白馬之盟」。盟約說:「非劉氏而王者,天下攻擊之。」呂氏封王的話,就和「白馬之盟」相違背了,所以呂后很顧忌劉邦留下來的那班重臣,但是又急切希望「諸呂為王」。有一天,呂太后召集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商議此事。先問右丞相王陵,王陵回答:「高帝曾殺白馬,和大臣們立下誓約:『不是劉氏子弟卻稱王的,天下共同誅討他。』現在如果封呂氏為王,是違背誓約的。」呂太后大怒。再問左承相陳平、絳侯周勃,答曰「高帝平定下,封劉氏子弟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職,封呂氏諸兄弟為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太后喜,罷朝。  對此違心的逢迎,後人常批評陳平圓滑,我則更願意把它看作是陳平以退為進的聰明之舉。老子指出,不能與強大的敵人作拚死的鬥爭,而應用迂迴曲折的辦法對付他們,即「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因此,當王陵責備陳平:「……你們竟然縱容她的私慾,迎合她的心愿,違背與高帝立下的誓約,將來還有什麼臉面見高帝於黃泉之下呢?」陳平、周勃坦然回答說:「如今在朝廷上當面反駁,據理諍諫,我們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漢天下,安定劉氏後代,您又比不上我們。」此次庭辯後,呂后讓王陵轉職為「帝太傅」,品位極高,但無實權,而陳平則升為右丞相。「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陳平說過:有利於國、民之計則施,無利則斂,不然焉不招禍?此言正是對他自己「退讓」行為的最好辯解。  陳平在呂后「王諸呂」中的「退讓」,雖然暫時犧牲了劉氏集團的利益,但有效地避免了呂太后與大臣之間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以等待成熟的時機來挽回,在劉呂政權爭奪戰中,為劉氏的最終勝利添加了不小的力量。  坦誠謙和的協調態度  丘吉爾有句名言:「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不少人深信,職場關係一旦涉及「利益」,便難以超脫。陳平能超脫嗎?《史記》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孝文帝即位後,認為太尉周勃親自領兵誅呂氏,功多。陳平也想讓周勃居於尊位,就託病不管事。孝文帝剛即位,對陳平稱病感到奇怪,就問他。陳平說:「高祖時,周勃功勞不如我陳平;等到誅殺呂姓諸王,我的功勞不如周勃。我願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於是孝文帝就任命絳侯周勃為右丞相,官位排在第一;陳平改任左丞相,官位排在第二。陳平這種坦誠的態度和不爭的行為,是黃老思想對他影響的再次體現。老子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聖人以居後不爭的態度處世,反而可以處在前列;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獲得利益。這是一種辯證的智慧,是通過無而實現有,通過表面的否定而達到事實上的肯定,這是人們應該注意的種智慧之術。  老廣的智慧很快得到了驗證。一次,孝文帝臨朝時問右丞相周勃:「全國一年判決多少案件?」周勃說:「不知道」又問:「全國一年錢穀收入支出多少?」周勃又說不知。周勃汗流俠背,對自己不能回答感到羞愧,於是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答道:「各有主管的人。」上又問:「主管的人是誰?」答道:「陛下如果問判決案件,可責成廷尉回答;問錢穀出入,可責成治粟內史回答。」文帝問:「如果各有主管者,那麼你主管的是什麼事呢?」陳平回答說:「惶恐得很!陛下不知道我能力低下,讓我擔任宰相。宰相的職責,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撫育萬物,使各得其宜;對外鎮撫四方各族和諸侯;對內使百姓親附,使各級官員都能勝任其職。」孝文帝稱讚他回答得好,右丞相周勃大感慚愧,自知才能不如陳平。不久,周勃託病請求免去丞相之職,由陳平一人專任丞相。有人曾對這一歷史佳話作為精彩點評:陳平讓相於勃,自知其勢而順之者榮;周勃讓相,讓位於賢,於國、於民、於君、於己皆大善事。  協調需要智慧,陳平一生深受黃老哲學的影響,在職業生涯中充分運用黃老智慧,那種靈活、退讓、謙和的智慧元素,於國於己都大有裨益,使他成為協調高手,在複雜多變的職場中處於不敗之地。司馬遷評道:「他常出奇計,解救紛亂的災難,消除國家的憂患。若不是足智多謀,哪一個人能做到這點呢?」本傑明·富長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達到無往不勝,首先得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一點對於秘書來說尤其重要。
推薦閱讀:

采銅:10條思維法則,教你成為更厲害的人 | 混沌大學清單
有這幾種表現的男人都是情場高手!
如何成為一個情場高手
他才是金庸武俠劇《連城訣》中第一高手,武功在梅念笙、狄雲之上
美色賄賂的超級高手

TAG:智慧 | 陳平 | 高手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