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

情商理論的提出者,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可能從未料到,他發明的這個詞如今已經普遍到「濫大街」的地步。每天,人們都在頻繁的提到情商,但是很少人能精準的說出情商是什麼意思,甚至很多時候情商成了「八面玲瓏」或者「厚黑學」的代名詞。

今天的主題是情商,三個內容:

情商是什麼

情商有多重要

如何幫助孩子(自己)發展情商

先看一個故事。

好鬥的武士質問一位禪師,讓他解釋何為極樂世界、何為地獄。禪師叱責,「粗鄙之輩,何足論道?」

武士感覺受到侮辱,暴跳如雷,拔出長刀,吼道:「如此無禮,我殺了你!」

禪師平靜的回答:「彼為地獄。」

武士突然領悟到,禪師所說的地獄指的是他受到憤怒的控制,於是立刻平靜下來,把刀插回刀鞘,向禪師鞠躬,感謝他的點撥。

禪師又說:「彼為極樂世界。」

人還是同一個人,世界還是同一個世界,情緒讓你進入地獄或極樂世界。

情商是什麼?

想要準確了解情商,不得不看看 Daniel Goleman 寫的《情商》一書。情商包括五個方面的能力:

1.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2. 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

3. 自我激勵的能力;

4. 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

5. 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情商就是有關情緒的能力。情緒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要回到大腦的結構。

爬行動物腦(腦幹)是大腦最原始的部分,控制本能行為和生死抉擇,如呼吸、器官新陳代謝。

哺乳動物腦(邊緣系統)控制了豐富的情緒產生,比如渴望或憤怒,墜入愛河或因恐懼而退縮。

人類腦(新皮層)負責了思考,還使得情緒生活更加豐富。

舉個例子,對於爬行動物如蜥蜴,幼崽自己孵化,出來後還要藏起來,避免被親代吞噬;對於哺乳動物,母親要撫養孩子到具備生活基本能力,然後分開;而對於人,父母不僅撫養孩子到成年,還會一直保持這緊密的聯繫。人比動物具有更豐富的大腦,讓我們產生更豐富的情感。

那為什麼當子女挑釁,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父母也忍不住會生氣,而不是第一反應是所學到的各種親子溝通方法呢?這也跟大腦有關。

傳輸情緒的通路和傳輸思考的通路不是一條,而前者更快,這是為了人的安全。當夜晚獨自在黑暗地帶走路時,第一反應是害怕,而不是計算這個街區兇殺事件的概率,會幫助人警惕危險,採取自我保護措施。所有的情緒都是為了保護人體自身。比如受到侵犯時會產生憤怒,有利於採取攻擊;悲傷時會消極,有利於更少的耗費能量,並獲取他人的同情。

智商再高、知識再多的人,情緒也會比思考來的更快。接納自己的情緒,是允許我們全然為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情商有多重要?

我認為,對大多數人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對於多數工作崗位,已經作了智商門檻准入的篩選,也就是能被錄用的人都不會是智力缺陷者。由於情商對人際關係有重大影響,情商不高的人,只能獨自做事。在社會分工越來越複雜的今天,不依賴於他人的支持,全憑一己之力是很不容易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的智商沒有高到不需要情商就能成功的程度。

所以有句話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適用: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

越同人打交道的工作,越需要情商。中學老師與大學教授相比,情商更重要;幼兒園老師與中學老師相比,情商更重要。領導者無疑,對情商有很高的要求。

那如果不看重事業,或者選擇和事情打交道的工作,是不是情商就不那麼重要了?非也。

婚姻學家研究的結果是,當現代社會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婚姻有社會壓力,離婚純粹變成個人選擇後,情商對婚姻的存亡有巨大影響。同時,情商低的父母很難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更無力幫助孩子發展情商。

根據我的個人體驗,情商出眾的人經常是事業家庭雙豐收。我有一個好友,情商甚高,任何人和她交往幾次,都很容易感受到。她在公司里是最受歡迎的人,即便其它部門的人也對她印象很好。她交友甚廣,資源頗多,不僅自己辦事順利,還動用個人關係幫公司解決了不少問題。她總是能巧妙的化解家庭中的衝突,婚後第一年,很多新婚夫婦都會為在哪家過年而爭吵,而她把雙方父母都帶到國外旅遊加過年。公婆是第一次出國,讚不絕口,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有面子,而她的父母也不會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感到落寞,老公也不會變成父母和老婆之間的夾心層。對於這樣的人,她很少有難事兒,因為她總是能考慮到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善於變通,想出萬全之策。

如何幫助孩子(自己)發展情商?

情商如此重要,而我們沒有這方面的任何教育,全靠孩子自學成才。學的範本就是父母。無論從基因還是環境層面,父母都對子女的情商有巨大的影響。

看完 DanielGoleman 的《情商》一書,我收穫頗多,然而此書處於學術書籍和大眾讀物之間,並且沒有給出很切實可行的實踐指南。正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第二本書——《全腦教養法》。這本書是另一個心理學家Daniel Siegel 所寫,不到200頁,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但信息量極大,並且全都有科學依據作為基礎,完全不是某些憑個人經驗所寫的書。正如情商之父 Daniel Goleman所說,這本書就是幫助兒童發展情商的實用性指南。

如果你對孩子的情緒感到某名其妙,不知所措,你需要看看這本書,不是呆板的教給你某些句式,而是讓你從根本上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情緒,你需要怎麼樣幫助他整合上下腦,度過情緒,回到理性思考層面。所有學過溝通的人都知道,當對方處於情緒之中時,你講道理是毫無用處的,可是很多人明知道對方在情緒中,還忍不住說的衝動;還有人對情緒不敏感,沒有覺察到對方有情緒,甚至沒有覺察到自己也處於情緒之中。

上星期,連續兩天,大兒子放學回到家都各種找事兒,我問他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嗎?他說沒有,就是心煩。這種時候挺挑戰父母的,我們會想,你憑什麼不愉快啊?你憑什麼找事兒啊?但是,我知道他正處於下層腦的情緒中,任何講道理都是沒用的。於是接納他的情緒,儘可能做一些讓他愉快的事情,比如吃點好吃的,看會兒他喜歡的電視,玩一會兒遊戲等。過了一會兒,他好一點了,主動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但是就是很煩躁。我說,會不會是天氣的影響?最近霧霾,一直都悶在家裡沒出去玩。他想了想說,很有可能,教室也沒法開窗,會有點悶,加上總複習做卷子,會感覺到累;每天的體育課都不能上,都在教室里坐著,連續好幾個周末都沒出門了。我知道,這時候他已經可以進行上層腦的思考了。這時候跟他說霧霾很快就要結束了,討論一下周末有什麼安排,他就比較能夠接受了。

對於發展情商來說,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一個技能,這幫助到我和小兒子的相處。小兒子年幼,喜歡探索,經常會弄壞哥哥的東西,讓哥哥不高興,我也不喜歡處理這樣的糾紛。我一再教育他不準動哥哥的東西,但發現這樣一個單純的禁令效果並不好,因為他的好奇心無法得到控制和滿足。後來,我轉向同理心的引導,讓他去觀察哥哥的反應,讓他預測哥哥的情緒,問他一些虛擬性問題,如果自己的某個心愛的東西被弄壞,會是什麼感受。雖然對於一個三歲多的孩子,還不能完全自控,但他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有了更好的認知,在很多時候也能更主動的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除了上下腦的整合,此書還談到了左右腦的整合。很多人都知道,左腦負責語言、邏輯;右腦負責情感、藝術。我昨天第一次嘗試從這個角度解決問題。

大兒子最近迷上課外書,在家書不離手,還把書帶到學校,課間午餐時間都看。昨天他居然跟我說,我一節課就看了一本書。我內心大驚,難道上課時候看課外書?壓制著想要教訓的衝動,

我問他什麼課看書了?他說美術課感到頭疼,跟老師說了一下,老師讓他休息,他就看書去了。

我問,你看完書頭疼好點了嗎?他說,沒有,頭更疼了。

我說,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因為學習和看書用的都是左腦,你一整天都用大腦的同一部分在工作,它很疲倦了。為什麼學校每天都要有美術、音樂、體育?就是這些課程會使用右腦,每天的課程安排都是讓左右腦交替工作、交替休息。

我再問,看書是一種休息嗎?他說,我不知道,應該是吧。

我說,看情況。對於運動了一天的運動員,看書是一種休息;但是對於上了一天課或者面對電腦工作了一天的人,看書可能會更加疲勞。需要勞逸結合。你看課外書的好時間很快就要到了,那就是寒假。平時放學後看書要和體力活動相結合。

最終,他把課外書從書包里都拿了出來。這比批評他,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勒令他不準帶書效果要好得多。孩子知道我是為他的健康著想,而不是所謂的眼裡只有學習(我認為過於強調學習反而會損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是以自身喜好決定他的事情。

總之,推薦《全腦教養法》這本書,相信能幫助到你更深入的理解孩子,更好的處理親子衝突,甚至對自己的情商發展也很有幫助,因為要示範給孩子如何正確的處理情緒。

管理情緒不是壓抑情緒,情商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作為一個人,我們無法避免情緒,必然和其相伴一生;我們也必須感謝情緒,讓我們體會到喜怒哀懼的生命的豐富性;同時,我們也要學習情緒,了解它、管理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和他人相處,學會和社會相處。


推薦閱讀:

高效智商丸FOKUS IQ真的有用嗎?其原理是什麼?
孩子的長相和智商由父母誰決定?答案全在這裡了,很准!
用專業裝個X | 那些專業和智商不得不說的事兒
從說話開始,看你的智商高低!
發脾氣只能證明你的智商餘額不足

TAG:情商 | 智商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