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90問

館友「月未圓書齋」: 您好!您的文章「頸椎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90問」於2011年6月16日已被360doc選入「健康·養生」頻道的「特別推薦」欄目。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360doc個人圖書館

頸椎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90問

一、頸椎病的基本知識

1.頸椎的正常解剖結構是怎樣的?

頸段脊柱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1、第2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1胸椎,周圍為頸部肌肉、血管、神經和皮膚等組織包繞,俗稱「脖子」或「脖頸」。從側方觀察,頸椎排列呈前凸弧度。雖然頸椎在脊椎椎骨中體積最小,但它的活動度和活動頻率最大,而且解剖結構、生理功能複雜,所以容易引起勞損和外傷,導致頸椎病。

除第1、第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與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連構成椎管,其中容納脊髓。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向後方,有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與相鄰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對合,構成鉤椎關節(亦稱椎體半關節——Iuschka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但當因退變而發生骨質增生時,增生的骨刺則可能影響位於其側方的椎動脈血液循環,並可壓迫位於其後方的神經根。鉤椎關節退變可較早出現。由於該關節位於椎間邊緣部,在頸椎作旋轉等運動時,局部的活動度較大,兩側的鉤狀突起呈傾斜面,局部椎間隙較窄,頸椎活動所產生的壓力和剪力常集中於此。椎弓根上、下緣的上、下切跡相對形成椎間孔,有頸脊神經根和伴行血管通過。通常頸脊神經僅占推間孔的一半,在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時,孔隙變小、變形,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和壓迫.產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癥狀。頸椎的橫突較短,其中間部有橫突孔,除第7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液動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血液供應,產生眩暈、噁心等換狀。

頸段各椎骨間以韌帶、椎間盤和關節等互相連結。椎體自第2頸椎下面起,兩個相鄰椎體之間,由具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與椎間盤的前後有前、後縱韌帶及鉤椎韌帶等連結;椎弓間則通過關節突關節、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項韌帶、橫突間韌帶相連結。頸椎的韌帶多數由膠原纖維組成,承擔頸椎的大部分張力負荷。除黃韌帶外,其餘大部分韌帶延展性低,是頸椎內在穩定的重要因素。韌帶的彈性,一方面保持頸椎生理範圍內的活動;一方面又有效地維持各節段的平衡。黃韌帶在頸椎後伸運動時縮短、變厚,屈曲時延伸、變薄。年輕人的黃韌帶在壓應力作用下縮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隨年齡增長,黃韌帶彈性降低,則易折曲而不縮短,突入椎管產生脊髓壓迫。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除了連接相鄰頸椎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和緩衝外力對脊柱、頭顱的震蕩,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參與頸椎的活動,並可增加運動幅度。

頸部椎間盤的總高度約為頸部脊柱高度的1/5—1/4,頸椎間盤的前部較後部高,從而使頸部脊柱具有前凸曲度。纖維環位於椎間盤的周緣部,由纖維軟骨構成。纖維環前、後部的錢層纖維與前、後縱韌帶分別融合在一起。纖維環的前部較後部厚。髓核的位置偏於後方,臨近窄而薄弱的後縱韌帶,這是椎間盤容易向後突出的因素。在扭曲和壓縮力作用時,頸椎間盤可因纖維環破裂而突出。頸椎間盤發生變性突出或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均可直接壓迫脊髓,產生下肢麻木(後中央突出可致兩側下肢麻木)、頭重腳輕,甚至肢體癱瘓等癥狀。

在頸椎中,我們將第1、第2頸椎,即寰、樞椎稱為特殊頸椎。寰椎呈不規則環形,由一對側塊、—對橫突和前、後兩弓組成,上與枕骨相連,下與樞椎構成關節。其解剖特點有:位於側塊兩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橫突上,有肌肉與韌帶附著,對頭頸部的旋轉起平衡作用;橫突孔位於其基底部偏外,較大,有椎動脈和椎靜脈從中穿行;後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溝通向橫突孔,椎動脈出第1頸椎橫突孔後沿此溝走行;前、後弓均較細,特別是與側塊相連處,易受暴力而導致該處骨折與脫位。樞椎是因椎體上方有一稱之為「齒突」的柱狀突起,且齒突具有「樞」的作用而獲名。其解剖特點有:齒突原為寰椎椎體的一部分,發育中發生分離且與樞椎融合,所以較易出現齒突缺如、中央不發育、寰椎與枕骨融合、寰樞融合等畸形和變異,並由此引起該區域不穩定而壓迫脊髓;齒突根部較細,在外傷時易骨折而導致高位截癱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頸椎之外,第7頸椎的棘突也與其它頸椎有所不同。該棘突長而粗大,無分叉而有小結節,明顯隆起於頸椎皮下,成為臨床上辨認椎管的骨性標誌,因此,人們也稱其為隆椎。第7頸椎橫突若過長,或有肋骨出現(稱為頸肋)時,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狹窄綜合征。

由上所述不難看出,頸椎的損傷和頸椎病的形成與頸椎正常解剖、生理特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2.正常人的頸椎活動範圍有多大?

人們只要稍稍注意觀察就不難發現,頸椎的活動範圍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頭前屈後伸(仰)、左右側屈、左右旋轉及上述運動綜合形成的環轉運動。那麼,正常人的頸椎活動範圍到底有多大呢?

在醫學上,關節活動範圍稱為關節活動度,一般用量角器進行測定。測量時頸部自然伸直,下頜內收。一般而言,頸椎的前屈、後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45°。實質上,前屈、後伸運動是上一椎體向內下的下關節面與下一椎體向後上的上關節面間前、後滑動的結果。過度前屈受後縱韌帶、黃韌帶、項韌帶和頸後肌群限制,過度後伸則受前縱韌帶和頸前肌群的約束。頸椎的屈伸活動主要由第2—7頸椎完成。左、右側屈各為45°,主要依靠對側的關節囊及韌帶限制過度側屈。側屈主要由中段頸椎完成。左、右旋轉各為45°,主要由頸椎第1、第2(即寰、樞椎)關節來完成。而環轉運動則是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連貫完成的結果。點頭動作發生在寰-枕關節。搖頭動作發生在寰-摳關節(見圖3)。頸椎的活動度個體差異較大,與年齡、職業、體型和鍛煉情況有一定關係。一般年齡增長,頸部活動逐漸受限。一般情況下先為後神運動受限,前屈最後受累。頸椎病可導致頸椎各方向的活動範圍縮小。

3.頸椎的前凸生理曲度是怎麼一回事?

從某些頸椎疾患的X線片上,常常可以見到頸椎前凸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張」。那麼,什麼是頸椎的生理曲度呢?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體生理需要,均具有一定的彎曲弧度,稱為生理曲度。胸段和骶段凸向後方,在嬰兒出生後即存在,稱為原發曲度;頸段和腰段凸向前方,往往是當幼兒能抬頭及站立時才逐漸形成,稱為繼發曲度。繼發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於負重後椎體及椎間盤前厚後薄(以椎間盤為主)所致。頸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第4、第5頸椎間盤前厚後薄造成頸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這在側位X線片上看得很清楚。

測量頸椎生理曲度的方法為:沿齒狀突後上緣開始向下,連每一椎體後緣成一弧線,再由齒狀突後上緣至第7頸椎椎體後下緣作一直線,弧線的最高點至直線的最大距離為頸椎生理曲度的數值。正常範圍大約在12毫米±5毫米範圍內。大於17毫米為曲度增大,小於7毫米為曲度變宜,曲度後凸者為「反張」,同時存在兩個曲度呈「S」形者為「雙弧」改變。

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為了增加頸椎的彈性,減輕和緩衝外力的震蕩,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在長期不良姿勢和椎間盤髓核脫水、退變時,頸椎的前凸可逐漸消失,頸椎前凸曲線甚至可變直或反張彎曲,成為頸椎病X線上較為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

4.什麼叫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年增加。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摘,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所謂頸椎病,其大致含義是: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不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與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5.頸椎病發生、加重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的解剖特點和生理功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的發生和加重與頸椎間盤的退變,並由此進一步造成的椎體及附件的變化有關。

頸椎間盤退變,一方向與人類由爬行到直立行走和勞動有關;另一方面與生活習慣、職業、全身情況及內分泌有一定關係。而且頸椎間盤退變,往往伴有腰椎間盤的退變。

頸椎病的發生和加重,還與生物力學有一定關係。頸椎的好發部位之所以最常見於第5—6頸椎,是由於頭頸部的負荷(包括自身重量和各種運動的負荷)集中在下頸段,並以5—6頸椎的壓應力最大,特別是長期低頭伏案的工作者,第5-6頸椎常處於高壓力、高扭曲力狀態,這樣第5—6頸椎最易、最早、最重地引起退變。當然還有其解剖基礎,頸椎的椎管矢狀徑由上而下逐漸減小,最狹窄處為第5—6頸椎,而此處又恰為脊髓頸膨大所在。因此,一旦出現退變,則十分易出現癥狀。在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等退化造成椎節制動後,生物力學方面的因素會進一步加重頸椎病的病情。頸椎屈曲時,其壓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椎節逐漸向下轉移,而後伸時則逐漸向上轉移,從而造成多節段的病變。此外,正常情況下,頸髓在椎管內其側方和前、後方均有緩衝間隙,頸椎的退變產物可破壞頸髓在椎管內既鬆弛又固定的生物力學平衡,而產生脊髓受壓癥狀。處於正常狀態的椎動脈在側屈、旋轉時也可因關節—橫突角度的自控作用而不至於造成同側受壓、對側拉長的現象,但骨質增生、椎關節不穩等情況可使這種自控的生物力學作用喪失,造成同側椎動脈受壓或對側受拉而出現癥狀。

6.哪些人易患頸椎病?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頸椎病在某些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高發性。那麼,哪些人容易罹患頸椎病呢?

從年齡上講。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過多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彈性減弱,椎體邊緣骨刺形成,小關節紊亂,韌帶增厚、鈣化等—系列退行性病理改變。因此,中、老年人患頸椎病的較多。

從職業上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計算機操作人員、會計、刺繡女工、手術室護士、交通警察和教師等。雖然這些職業的工作強度並非很大,但由於工作姿勢不當,長期低頭,造成頸後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低頭時,椎間盤承受的內壓較大),或頭頸常偏於一側引起局部勞損。因此,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較高。

從睡眠姿勢上講。人的一生大約有1/4—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當枕頭過高、過低或枕的部位不適當時,不良睡眠姿勢持續時間較長又不能及時予以調整時,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關節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疲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因此,喜歡卧高枕及有反覆落枕病史者易患頸椎病。外,躺著看書、看電視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過多的人,也發生頸椎病。

有頭部外傷史的患者也易患頸椎病。由於交通事故、慢性損傷導致的頸椎損傷,往往誘發頸椎病。外傷後的頸椎病年輕人較為多見,如體育活動中不適當的運動超過了頸部能耐受的量;軍事訓練中失手造成的頸部意外創傷等,往往會導致損傷後的椎間盤、韌帶不能修復而發病。

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狹窄、先天性椎體融合、頸肋和第7頸椎橫突肥大等,易患頸椎病。咽喉部炎症時也可誘發頸椎病。

7.頸椎病會發生哪些病理變化?

頸椎病為一慢性退變性疾患。因此,它的病理改變也是一個較長時期內發展、形成的。一般首先發生的主要病理變化是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彈力減少、向四周隆凸,甚至突出或

脫出。頸椎間盤發生遲變後,其物理性能也發生相應變化。這變化包括耐壓性和耐牽拉力降低。在頸椎間盤受到頭顱重及頭、胸間肌肉牽拉力作用時,由於椎間盤的耐壓性降低,導致椎間盤突出;在頸椎作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及旋轉動作時,由於耐牽拉力降低,可導致椎體不穩定現象。慢性勞損、外傷和炎症等因素促發了纖維環的變性,周圍的主要韌帶也隨之出現遲變。椎節鬆動、失穩,椎間隙變窄、內壓升高和分布均勻,易使髓核向四周移位。在後縱韌帶薄弱條件下,易突出於後方而形成髓核突出;若中央有裂隙,則可使髓核組織進入椎管,形成脫出。伴隨上述病理改變的延續是骨刺的形成。骨刺來源於韌帶、椎間隙血腫的機化、鈣化。早期發生部位多於兩側鉤突和椎體後上緣的鉤椎關節,後期則見於每個椎骨緣。作為機體的防禦功能,骨刺雖為非生理性產物,但在穩定椎節、消退局部反應和炎症上有一定意義。由於生物力學的特點,一般骨刺以第5—6頸椎居多,其次為第4—5、第6—7頸椎。骨刺可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椎動脈、脊髓等。椎體前緣骨刺除極少數影響吞咽及使食管產生相應癥狀外,很少有臨床意義。骨刺的形成是頸椎遲變進入難以逆轉的標誌。髓核的突出或脫出及骨刺的形成,進一步產生一些繼發性的病理改變,如後緣骨刺或鉤椎關節骨刺從前方侵佔椎間孔的出口,引起脊神經根早期出現水腫、腫脹、滲出等反應性炎症,隨後可逐漸出現纖維化,甚至變性。在臨床上產生上肢疼痛、麻木為主的癥狀。椎體後方骨刺,向後隆起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及周圍組織的水腫、纖維化、軟骨化和鈣化等,均可造成頸神經和頸部脊髓受壓,並根據壓力強度和持續時間而相應發生變性、軟化、纖維化等改變,產生—側或兩側錐體束癥狀。當第6頸椎以上有向側方增生的骨刺時,累及椎動脈的病理改變主要為機械性壓迫與刺激引起椎動脈痙攣和血管腔狹窄,導致顱內供血不足的系列癥狀。此外,患部鄰近組織可發生如後方小關節早期鬆動、移位、骨質增生,周圍韌帶鬆弛、變性、硬化及鈣化等隨病程發展而加劇的病理改變。

8.醫生根據什麼診斷頸椎病?

由於頸椎病病程較長,病理變化較多,臨床表現也較為複雜。因此,醫生在診斷頸椎病時要通過較全面、細緻的檢查,甚至要選擇一定的特殊檢查方法才可確診。

醫生接診後,首光是詢問病史。病史包括病因,有無外傷史,首發癥狀的性質、時間,癥狀的演變過程及曾經接受過的治療和療效等。特別是首發癥狀的性質與特點、癥狀演變過程,對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很大幫助。例如:早晨起床後頸部疼痛,活動後減輕,同時伴有腰部疼痛的,一般考慮為骨質增生性改變所致;頸部有不適感或酸痛,可能表明頸椎間盤退變,一側上肢麻木或由疼痛開始發病,往往為鉤椎關節不穩或骨質增生;猝倒起病的,多為椎動脈第2或第3段受壓或受刺激所致。

醫生進一步的工作是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包括局部是否有壓痛點、頸椎活動範圍及一些頸椎試驗檢查。此外,為了定位診斷或鑒別診斷,對感覺、運動、反射等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有時也酌情予以選擇。例如:手部和上肢的感覺障礙分布區,與受累頸椎椎節定位有直接關係。因此,通過感覺障礙分界、積度及除痛覺之外其它感覺,如溫覺、觸覺及深感覺的檢查,均有助於診斷。運動檢查,主要是進行肌張力、肌力、步態等方面的檢查。反射檢查,一般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等深、淺反射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常規的輔助檢查。主要為X線檢查,可拍攝頸椎正位、側位、斜位平片,也可拍攝動力性(過屈、過伸)側位片。特殊的輔助檢查,有斷層攝影(或稱體層攝影)、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另外,為了鑒別診斷,可根據需要進行腦脊液檢查、肌電圖、腦血流圖等項檢查。

頸椎病的分期、分型,可根據病理變化或臨床特點加以區分。在臨床上一般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食管壓迫型及交感神經型。臨床癥狀與X線片均符合頸椎病者可確診;有臨床表現,在X線片上無異常者,可在除外其它疾患的前提下診斷;臨床上無癥狀、體征,X線片上異常者,則不應倉促下診斷。在臨床具體表現上,上述幾型往往混合在一起出現,尤其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因椎動脈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纖維包繞,故此兩型常合併存在。

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一旦有頸部不適、手臂麻木、下肢無力、頭暈等癥狀時,就應該去醫院就診,通過上述的一系列檢查,以明確診斷。

9.頸椎病的主要物理檢查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的主要物理檢查方法如下:

(1)壓痛點。

①棘突間壓痛:即在上、下棘突之間凹陷處有壓痛。這對頸椎病的定位關係密切,尤其是早期壓痛點的位置,往住與受累椎節相一致,後期則因椎間關節周圍韌帶鈣化、骨刺形成而不明顯。

②椎旁壓痛:即在棘突兩側1.0厘米一1.5厘米處壓痛。檢查時沿棘突兩旁由上而下、由內及外按順序進行。椎旁壓痛點多見於下段頸椎橫突與第1、第2頸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通常反映脊神經受累。

③其它部位的壓痛:肩部附近的壓痛,表示肩部受累;鎖骨上窩的壓痛,多見於前斜角肌綜合征;乳突和樞椎棘突之間的壓痛,多提示枕大神經受累。

(2)頸椎活動範圍檢查。可以通過頸部前屈、後伸、旋轉與側屈活動,用量角器測量後,根據正常活動範圍,判斷是否有活動受限。一般神經根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屈伸和旋轉活動易受限。

(3)頸椎的特殊試驗檢查。

①前屈旋頸試驗:先讓患者頭頸部前屈,然後向左、右方向旋轉活動,如果頸椎出現疼痛即屬陽性。陽性結果一般提示頸椎小關節有退變。

②椎間孔擠壓試驗和椎間孔分離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又稱壓頭試驗。具體操作方法為,先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心向下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輕叩擊左手背部,使力量向下傳遞。如有神經根性損傷,則會因間孔的狹小而出現肢體放射疼痛或麻木等感覺,此即為陽椎間孔分離試驗,又稱引頸試驗。與椎間孔擠壓試驗相反疑有神經根性痛,可讓患者端坐,檢查者兩手分別托住其下頜,並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漸漸向上牽引頸椎,以逐漸擴大椎間孔。如上膠麻木、疼痛等癥狀減輕或頸部出現輕鬆感則為陽性。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一般兩者均為陽性。

③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稍前屈並轉向健側(頸部無癥狀側),檢查者立於患側,一手抵於頸側頂部,並將其推向健側,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將其牽向相反方向,如患者出現麻木或放射痛時,則為陽性,表明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可能。

④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主要用於判定椎動脈狀態。具體操作方法為,患者頭部略向後仰,作向左、向右旋頸動作,如出現眩暈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症時,即為陽性該試驗有時可引起患者嘔吐或猝倒,故檢查者應密切觀察以防意外。

(4)肌張力和肌力檢查。

①肌張力:即為肌肉鬆弛時在被動運動中所遇到的阻力。頸椎病的肌張力檢查,主要有肢體下墜試驗和上肢伸舉試驗。檢查前者時患者仰卧,閉目,檢查者舉起一個肢體後突然放開,肌張力高者墜速緩慢,肌張力減退者則快。檢查後者時患者閉目,雙臂平伸。有錐體束張力痙攣或小舞蹈症者,前臂漸趨內旋;有錐外強直者,患肢向中線偏移;有小腦疾患者,則向外偏移;輕癱者,患肢逐漸下沉;嚴重深感覺障礙者,則手指呈不自主蠕動。

②肌力:頸椎病患者由於神經根或脊髓不同程度受損,可造成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減弱或萎縮、無力。此外,頸椎病患者若長期頸部肌肉痙孿、活動受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頸部肌肉,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力量。因此,對頸椎病患者作上述肌肉力量檢查是頗有意義的。常用的有徒手肌力檢查方法。該方法在臨床上應用較為方便。其測定分為6級,其中,5級為抵抗充分阻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4級為抵抗部分阻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3級為能抵抗重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2級為不能抵抗重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1級為輕度肌肉收縮;0級為肌肉不收縮。

(5)反射和病理反射檢查。反射—般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等。常用的病理反射檢查有霍夫曼征、掌頦反射、巴彬斯基征等。這些病理反射,均為上位神經元受損後使節段性反射亢進,甚至原來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現而產生。在進行病理反射檢查時,要注意觀察深、淺反射是否同時有異常,對於霍夫曼征,要注意少數正常人也可出現陽性,只有明顯的陽性或兩側不對稱時,才具有臨床意義。

10.頸椎病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頸椎病的影像學校查,主要包括X線和CT、磁共振成像等。

(1)X線檢查。X線檢查是確診頸椎病的常規性檢查,也是選擇治療方法的最基本依據。通常拍攝以下4種位置的X線片:

①正位片:主要觀察兩側鉤突有無骨質增生及其它異常,椎間隙有無狹窄及狹窄的程度,棘突有無偏歪或其它異常等。

②自然側位片:著重觀察頸椎的生理曲度、椎間隙改變、骨刺及測量椎體矢狀徑與椎管矢狀徑。頸椎生理曲度的消失或向後方反向隆凸,往往提示有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等急性傷或是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尤其是急性期)。正常情況下椎體前緣椎間隙間距平均為3.8毫米± 0.5毫米,後緣椎隙為1.9毫米±0.28毫米。椎間盤退變早期,由於韌帶松可表現為椎體前緣椎間隙增寬,但隨著病情發展,椎間隙則漸變窄,且日益明顯。骨刺一般出現在椎體前、後緣,部位以5—6頸椎、第4—5頸椎和第6—7頸椎多見。骨刺的形態不一,一般以唇樣增生較為多見。椎體矢狀徑為椎體前緣中點椎體後緣連線的垂直線,正常人在第4—7頸椎段為18毫一22毫米;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後緣中點到椎板連線中點的短距離,正常人在第4—7頸椎段為15毫米一18毫米。通過X線片對椎體矢狀徑和椎管矢狀徑的測量,可以判定骨性管是否狹窄。用絕對值判定的標準為:椎管矢狀徑小於10米為絕對狹窄,10.1毫米一12毫米為相對狹窄,12.1毫米14毫米為臨界椎管,大幹14毫米為正常。但由於人體骨骼大小的差異和X線片放大係數不一,絕對值的判定方法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可選擇比值法進一步判定。比值法公式:椎管比值=頸椎椎管矢狀徑(毫米)/頸椎椎體矢狀徑(毫米),正值為大於0.75,小於0.75為椎管狹窄。

③動力性側位片:在自主地過屈和過伸條件下,動力性側位片較自然側位片對於頸椎病早期、中期的診斷更有幫助。頸椎病早期和中期,椎間盤的退變造成椎間隙鬆動,這種椎節不穩定在動力性側位片上,可表現為頸椎前屈時上一椎體的前下緣超過下—椎體的前上緣,後伸時則相反。臨床上將這一現象稱為「梯形變」或「假性半脫位」。

④斜位片:左、右側斜位分別拍攝,主要觀察椎間孔的矢徑、高度和鉤椎關節的骨質增生情況。正常人第4—7頸椎椎間孔的矢徑平均為6.5毫米土1.0毫米,若鉤椎關節有骨刺形成,則表現為推間孔變形、變小。

此外,通過X線片還可以判定頸椎的排列有無異常或側彎,是否有頸肋、第7頸椎橫突過長、椎體先天性融合等畸形。通過張口位還可以顯示策1、第2頸椎之間的關係是否變異。

(2)其它特殊的影像學檢查。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分型和鑒別診斷。

①脊髓造影:對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及除外椎管或椎管內佔位性病變有幫助。

②椎動脈造影: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和是否為血管本身疾患相鑒別。

③CT、磁共振成像檢查:由於具有清晰的高解析度,因而有利於發現頸椎的早期病理變化、微小變化和發生在小關節上的改變。特別是磁共振成像對軟組織的改變,如脊髓組織受壓情況,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更為清晰,對頸椎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更有幫助。

值得提出的是,特殊影像學檢查,如CT、磁共振成像等由於費用昂貴,一般僅在需要進一步定位檢查或鑒別時才使用。臨床上檢查往往是先以臨床表現、X線片為基礎,然後再考慮是否應用脊髓造影、CT、磁共振成像檢查。

11.為什麼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頸椎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常相互詢問病情。他們會發覺各自的癥狀、體征不盡相同,有的是以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部疼痛為主;有的是以上肢無力、手指麻木為主;有的或是頭痛、頭暈、噁心,或是下肢無力、行走不穩;還有的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也有的是上面幾種癥狀兼而有之。那麼,為什麼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會如此多種多樣呢?

如果對頸椎的正常解剖生理和頸椎病的病理變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對於這一問題的理解就不會大困難。由於頸椎的解剖特點和頸椎病的病理改變,才造成了臨床上頸椎的表現複雜多樣。不過,因為每個患者病理改變的差異和影響程度的不同,某些癥狀往往相伴出現,並有一定規律可循。所以,臨床上基本根據患者的表現給予不同的分型。具體各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如下:

(1)頸型。頸椎間盤退變,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急性損傷,小關節錯縫等,是本型的基本病因。引起頸椎局部或放射地產生頸部酸痛、脹麻等不適感,大約有半數患者由此可生頸部活動受限或被迫體位。患者一般主訴為頭、頸、肩、臂部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

(2)神經根型。由於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鉤椎關節和後關節退變,對脊神經根造成刺激或壓迫,在臨床上產生上肢無力、手指麻木、感覺異常等癥狀。一般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具有較典型的一側上肢麻木、疼痛的癥狀,而且癥狀的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椎間孔擠壓試驗、神經根牽拉試驗陽性,棘突旁側壓痛伴患側上肢放射痛。

(3)脊髓型。頸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骨刺、椎體移位韌帶肥厚、脊髓損傷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它又可分為中央型和周圍型兩種。中央型的發病是從上肢開始,向下肢發展;周圍型的發病是從下肢開始向上肢發展。此兩型均又可分輕、中、重3度。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髓性異常感覺,運動、反射障礙,如下肢無力、抬步沉重感、跛行、腱反射亢進,甚至可出現痙孿性癱瘓、大小便失禁。

(4)椎動脈型。由於鉤椎關節退變,或是椎間盤退變,頸椎總長度縮短,椎動脈與頸椎長度平衡被破壞,刺激、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動脈供血不足,從而產生偏頭痛、耳鳴、眩暈、視力減退、猝倒等癥狀。旋頸試驗陽性。

(5)交感神經型。若椎間盤退變,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則可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經反射性癥狀,如噁心、眼花、耳鳴,心動過速等。該型往往與椎動脈型伴發,有時很難獨立診斷。

(6)食管壓迫型。即為椎體前緣鳥嘴樣骨刺壓迫食管所致。主要臨床癥狀有吞咽困難及聲嘶癥狀。

(7)混合型。臨床上常常有上述幾型的癥狀混合存在,這種混合存在的現象使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更為複雜。

12.頸椎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一些特別癥狀?

某些頸椎病患者除了上述各種各樣的癥狀之外,還會出現血壓升高或降低、心絞痛、心律失常、視野縮小、聽力障礙、乳房疼痛等特殊癥狀。這些癥狀有時被稱為「頸性血壓異常」、「頸性心絞痛」等,使得本來就較為複雜多樣的頸椎病臨床表現更顯得撲朔迷離。

因為這些特別癥狀有時可由其它各種各樣的病症引起,所以,在考慮是否由頸椎病引起時,首先要經過詳盡、細緻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反覆分析、鑒別之後方可下結論。

一般而言,這些癥狀往往伴有頸椎病的其它癥狀和體征,X線片上有較為典型的頸椎病表現。癥狀的產生和嚴重程度與頭頸部的活動、位置、頸椎病的輕重程度有較密切的關聯;而反過來,產生這些癥狀的本身臟器並無器質性的異常,也無其它原因可循。例如「頸性視力障礙」,單純眼科檢查查不出原因,眼部癥狀與頸椎病癥狀相繼出現,兩者病情變化關係密切,眼科治療手段無效,而這種癥狀與頭頸部姿勢改變有明關係,在某一種特殊頭位時,眼部癥狀和頸椎病癥狀可同時緩解,而其它姿勢時,則可能兩者均加重。按照頸椎病治療,視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頸椎病的這些特殊癥狀往往與頸椎病的病理改變有密切關係。血壓異常往往是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引起;心絞痛則是因為頸椎病刺激心交感神經或支配橫腦及心包的第4頸神經根受累所致;視障礙則與頸椎病造成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椎基底動脈不足有關;乳房疼痛則可能為支配的神經根受累產生。

過去,這些特別癥狀很少被考慮為頸椎病的癥狀,往往僅是在頸椎病治療過程中緩解了才被認識。近幾年來,隨著椎病的進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討,這些特別癥狀才不斷被重視,從而避免了許多診斷、治療上的彎路。當然,值得再次提出是,必須與引起上述癥狀的其它疾病作嚴格的鑒別後方可結論,以防誤診、誤治。

13.什麼樣的頸椎病患者易產生眩暈癥狀?

有不少頸椎病患者有眩暈癥狀。癥狀發作時,可有旋轉,搖晃等感覺,而且眩暈的發生、發展及加重。與頸部活動勢改變有直接關係,尤其是在突然轉頭或頸部旋轉時誘發或加重,轉向某一側易導致發作,而轉向對側則能緩解癥狀有人將這種眩暈稱為一過性眩暈。嚴重的患者,甚至可以產生猝倒現象。猝倒發作前多無任何先兆,患者常處於某一體位,頭頸轉動時,突然感到頭昏、頭痛,兩下肢隨即發軟無力跌倒在地。發作過程中無意識障礙,跌倒後可自行爬起。

眩暈癥狀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一個主要癥狀,其發生率約佔本型病的70%,猝倒則佔5%一10%。要了解椎動脈型頸椎病為什麼會發生眩暈癥狀,就必須從椎動脈的解剖說起。

椎動脈自鎖骨下動脈發出後,分4段經枕骨大孔進入顱腔。第1段(頸段)自鎖骨下動脈發出至進入橫突孔之前的部分,第2段(椎骨段)為穿經頸椎橫突孔的部分,第3段(枕段)自寰椎橫突孔穿出至進入顱內部分,第4段(顱內段)為其進入顱腔的部分。雙側椎動脈供給大腦血流量約佔總數的10%一15%,供給脊髓、脊神經根等組織的血流量約佔總數的90%。頸椎屈伸時對椎動脈張力影響不大,不會引起供血障礙,但在向一側旋轉和側屈時,因增加了該側椎動脈張力,以致供給大腦的血流量減少,此時,正常人可由另一側椎動脈代償,以保證大腦、脊髓、脊神經根等的正常血液供應。而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則可能由於動力性因素、機械性因素、血管因素等原因,使患側椎動脈的代償能力喪失而產生眩暈。

動力性因素,一般為椎動脈型頸椎病早期或輕型的病因。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鬆動、變位,影響側方上、下橫突孔,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引起血管痙攣、狹窄、扭曲或折曲改變。機械性因素,則是中、晚期的病因。鉤椎關節骨質增生、髓核脫出等直接壓迫椎動脈而產生癥狀。血管因素,除年齡增大後血管彈性回縮力量減弱,動脈硬化性改變及血管變異等加速病變過程的原因外,椎動脈還會因頸椎間盤退變、椎間隙變窄而造成其相對過長的問題,這一失衡可進一步產生椎動脈折曲、增粗及彎曲等改變,從而影響椎動脈血流。

椎動脈型頸椎病就是由於上述原因而產生的以眩暈為主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綜合征。除了眩暈、猝倒等癥狀外,常見的癥狀還有偏頭痛、耳鳴、視力模糊等。由於椎動脈周圍附有大量的交感神經節後纖維而同時累及自主神經系統,所以常伴發胃腸、呼吸和心血管系統紊亂等自主神經癥狀。

但是,眩暈癥狀並非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所獨有,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眼科等許多疾病也可出現眩暈癥狀,如耳源性性眩暈、腦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外傷性眩暈、軀體疾病引起的眩暈及神經官能症等。加上椎動脈其餘任何一段病變缺血也可引起這些癥狀,且許多癥狀又易與其它多種疾病相混淆,確診椎動脈型頸椎病則較難。

在臨床上對其加以確診,—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同時伴有頸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常見的頸椎病一般癥狀,X線片上是否有鉤椎關節骨質增生、椎間孔變形變小、椎節梯形變等改變或有否頸椎畸形;二是注意鑒別診斷。本型頸椎病,因發作時與梅尼埃病等其它眩暈症有相似之處,故在診斷上有時需要進行耳前庭功能試驗、聽力等專科檢查,以便鑒別。診斷老年人患此型頸椎病時,還應考慮血管彈性和血管硬化等因素。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參考診斷標準為:①有以眩暈為主的椎—基底動脈缺血症和(或)曾有猝倒發作;②旋頸試驗陽性;③X線片上顯示椎用關節失穩或鉤椎關節骨質增生;④伴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經癥狀;⑤除外耳源性或眼源性等其它眩暈;⑥除外椎動脈第l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⑦除外神經官能症、顱內腫瘤等其它疚患;⑧椎動脈血流圖及腦電圖僅有參考價值,確診需要藉助椎動脈造影結果。椎動脈造影主要的徵象為椎動脈狹窄,即在病變節段椎動脈喪失原來形態,較相鄰節段細,並可有移位;或是受壓部位彎曲、迂迴或阻塞。椎動脈造影對手術定位和手術方式選擇有益。此外,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獲得更為滿意的椎動脈影像。

14.頸椎病患者手指麻木是怎麼回事?

有不少患者常以手指麻木的癥狀前來就診,經過檢查發現,造成手指麻木的根源是頸椎病。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徵性,或是橈側(拇指、食指或合併中指),或是尺側(小指、無名指或合併中指),或是5個手指,有時不僅指尖發麻、感覺遲鈍,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時常伴有握力降低的現象。那麼,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由於頸椎病患者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如髓核突出或脫出,後方小關節骨質增生,鉤椎關節的骨刺形成和小關節鬆動與移位,均可對脊神經根造成刺激、牽拉與壓迫,可導致脊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反應性水腫、根管狹窄及可能的根袖處粘連,產生手指麻木癥狀。這些病理變化相互影響,可使病程遷延、反覆發作。在第5—6頸椎節,即第6頸脊神經根受累時,往往為前臂橈側、拇指發麻;在第6—7頸椎節,即第7頸脊神經根受累時,可為食指、中指發麻;在第7頸一第1胸椎節,即第8頸脊神經根受累時,則可使小指、無名指有麻木感;若同時累及第5—6頸、第6—7頸、第7頸一第1胸椎節時,則可能5個手指均發麻。從解剖學來看,脊神經前根受壓,易發生肌力改變,後根累及則發生感覺障礙,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多為兩者並存,即手指麻木合併握力下降。這是由於在狹小的根管內,多種組織密集,力的對沖作用和局部的無菌性炎症使得前根和後根同時受累,只是因為感覺神經纖維的敏感性較高,在癥狀上更早一些表現而已。

因為頸椎下段活動較大、較頻,所以,以手指麻木為主要癥狀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較高,占各型頸椎病總數的60%以量。各年齡組均可見到。性別間也無顯著差異。癥狀可伴隨病程逐漸加重,可因外傷、頸部過度活動、卧姿不良等誘因反覆發作。

神經根型頸椎病,除手指麻木、握力下降等癥狀外,還可有臂部的放射痛、上肢皮膚知覺改變、臂叢牽拉試驗陽性、腰反射減弱或消失、大魚際肌或骨間肌萎縮等其它癥狀和體征。該型頸椎病的參考診斷標準為:①具有典型的神經根型癥狀(麻木、疼痛等),且其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②椎間孔擠壓試驗、神經根牽拉試驗陽性,棘突旁壓痛伴患側上肢放射痛;③X線片上可顯示頸椎曲度改變、椎節失穩、椎間隙變窄、病變椎體節段骨刺形成、椎間孔縮小;④痛點封閉無明顯效果(診斷明確可不做此試驗);⑤臨床表現與線片上的異常所見在節段上相一致;⑥除外頸椎結核、腫瘤等頸椎骨髓其它實質性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征、肩周炎、網球肘、肱二頭肌腱鞘炎、腕管綜合征及尺神經、橈神經和正中神經受損等以上肢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患。

15.為什麼有些頸椎病患者會出現下肢癥狀?

有些頸椎病患者除了頸部不適等癥狀外,最明顯的特徵是下肢無力、麻木、發緊、抬步沉重感等癥狀,逐漸還會出現跛行、顫抖、步態搖晃、容易跌倒等現象。這種下肢癥狀就是頸椎病病理變化累及脊髓後的表現,即頸椎病脊髓型,特別是其周圍型所特有的癥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原理,主要有動力性因素、機械性因素、血管因素和先天發育因素等4個方面:

(1)動力性因素。椎節失穩、鬆動,後縱韌帶膨隆、皺褶,髓核後突和黃韌帶肥厚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脊髓受壓。這些情況可因體位的改變而消失。

(2)機械性因素。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髓核突出或脫出後形成粘連、機化,可造成對脊髓的持續性壓迫,或當頸椎活動時,脊髓在凸出部位來回磨擦,均可使脊髓受壓或受刺激而產生癥狀。

(3)血管因素。脊髓的血液供應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種複雜活動的重要基礎,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壓迫或刺激而出現痙攣、狹窄,相應支配區缺血,產生癱瘓癥狀。

(4)先天發育因素。頸椎椎管矢狀徑先天性發育狹窄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下肢癥狀往往是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癥狀和早期癥狀,是由上述病因對錐體束的直接壓迫或局部血液供應減少、中斷所致。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有時可呈進行性加重,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喪失及痙攣性癱瘓等後果。當然,有部分脊髓型患者,也可由於錐體束深部被累及,而首先出現以上肢癥狀為主,然後才波及下肢。上肢癥狀主要為手的動作笨拙、細小動作失靈(穿針、寫字發生困難)、手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墜落等。同時,脊髓型還有生理反射異常、病理反射出現等體征。如上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橈反射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早期可亢進或活躍);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門反射減弱或消失;霍夫曼征、掌頦反射及林米特徵(即屈頸試驗,患者直立,屈頸或伸頸片刻,即出現上肢觸電樣麻木,並沿軀幹向下放射到小腿及足部)陽性等。

脊髓型頸椎病的參考診斷標準為:①臨床上有脊髓受壓表現,分中央型、周圍型和中央血管型。癥狀從上肢開始,波及全身的為中央型;癥狀由下肢開始,波及全身的為周圍型;上、下肢同時出現癥狀的為中央血管型,又稱四肢型。各型分輕、中、重3度;②X線片顯示椎管矢狀徑狹窄、骨質增生、椎節不穩及梯形變;③除外肌萎縮型脊髓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損傷、脊髓結核、顱底凹陷症、繼發性粘連蛛網膜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④對個別鑒別診斷有困難者,可作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及脊髓造影檢查;⑤可根據病情需要選擇CT、磁共振成像及數字減影等特殊檢查。雖然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率較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低,約佔各型總數的10%-15%,但因為它癥狀嚴重,且呈慢性進行性發展,所以對人體的危害較大,一旦誤診,會延誤治療時機。無論醫生還是患者,對脊髓型頸椎病都應予以高度重視。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來說,及時、準確地治療,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

16.慢性頸肩背部疼痛如何與頸椎病相鑒別?

有些患者因頸肩背部反覆疼痛而懷疑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其實引起慢性頸肩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如頸部扭傷、外傷、肩關節周圍炎、落枕、慢性肌纖維組織炎、筋膜炎、韌帶勞損等軟組織疾患,均可引起頸肩背部疼痛。此外,畸形、感染、腫瘤、風濕性炎症、結核等也可以引起慢性頸肩背部疼痛。那麼,如何才能與頸椎病相鑒別呢?

頸部扭傷和落枕往往由於頸部活動不當或睡眠體位不良導致局部肌肉被扭傷。壓痛點不像頸椎病位於棘突部,而是位於肌肉損傷部,以肩胛內上方多見,且伴有肌肉痙攣,可觸及壓痛明顯的條索狀痙攣肌束。頸部牽引不像頸椎病那樣癥狀消失或緩解,反而疼痛加劇;對封閉療法有明顯效果。

肩關節周圍炎疼痛往往在肩關節處,頸部癥狀僅為受牽拉後產生。其特徵為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表現無明顯頸椎病理改變。但有時與頸椎病伴發,在診斷上易造成混淆。

肌纖維組織炎則有風寒、潮濕、勞累、扭傷等明顯誘因。局部肌肉僵硬,以酸痛為主,範圍較大,多無固定壓痛,按揉有明顯舒適感。

上述慢性頸肩背部疼痛,主要容易與頸型頸椎病相混淆。頸型頸椎病除了上述頸肩背部酸痛、沉脹等不適感外,還有頸部「軍人立正體征」(即頸部不自然伸直,生理曲度減弱或消失)的特點。其診斷標準為:①主訴為頭、頸、肩、背、臂疼痛,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顯示頸椎生理弧度改變,動力性側位片上可顯示椎間關節不穩、鬆動(輕度的梯形樣改變);③除外上述非椎間盤退變所致的頸肩背部疼痛疾病。

總之,是否是頸型頸椎病,可根據患者發病情況、誘因、病史、體征、X線片及其它輔助檢查加以區別,尤其是X線片,在鑒別診斷上具有較高的價值。

17.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為什麼會出現吞咽困難?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除了有頸椎病的其它癥狀之外,主要癥狀是吞咽因難。造成這一癥狀的病理基礎,主要是頸椎椎體前緣的骨刺形成。當頸椎間盤退變向前突出,造成前縱韌帶及骨膜下的撕裂、出血、機化、鈣化時,則最後可在頸椎椎體前緣形成骨刺。當然,因為頸椎椎體的前方為疏鬆結締組織和富於彈性的食管,中間的緩衝間隙較大,所以,即使頸椎椎體前緣形成骨刺也未必一定會產生吞咽困難。但在下列情況下則容易產生:①頸椎椎體前緣骨刺過大,並超過椎體前間隙及食管本身所能承受的緩衝與代償能力時;②骨刺生成迅速,這時即使骨刺較小,但周圍的軟組織來不及適應和代償,也容易因為局部平衡失調而產生癥狀;③食管本身就存在炎症或其它異常情況,也容易在小體積的骨刺時產生癥狀;④位於比較特殊的解剖位置,如第6頸椎處,此處為隔膜部食管,與環狀軟骨較為固定,故較小的骨刺也可引起癥狀。

在吞咽困難早期,可表現為吞咽硬質食物時困難及食後胸骨後有異常感,如燒灼、刺痛等,逐漸可影響飲食和流食的進食。吞咽困難程度可分為3度:輕度為早期癥狀,表現為頸部後伸時癥狀出現,頸部前屈時癥狀消失;中度為吞咽硬質食物時困難,但可吞咽流食和軟食;重度為僅可進水或湯。其中以中度吞咽困難較為常見,且80%伴有脊髓、脊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的癥狀。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在X線側位片上可顯示椎體前緣的骨質增生,典型者可呈鳥嘴樣。好發部位為第5—6頸椎,其次為第6—7、第4—5頸椎。食管鋇餐檢查,可清晰顯示食管受壓的部位與程度。食管受壓的程度除了與骨質增生的大小成正比外,還與頸椎的活動有關。頸椎前屈位時,食管處於鬆弛狀態,鋇劑容易通過;後伸位時,食管處於緊張與被拉長狀態,鋇劑則不容易通過。其診斷標準為:①吞咽困難,早期不易吞咽較乾燥的食物,頸椎前屈時癥狀緩解;②X線平片顯示椎體前緣骨質增生,食管鋇餐顯示食管受壓引起痙攣或狹窄;③除外食管癌、食管炎、賁門痙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食管憩室等疾患。必要時可應用纖維食管窺鏡檢查,但檢查時頸部避免過伸位,以免發生食管穿孔或脊髓損傷。

18.頸椎骨質增生就一定是頸椎病嗎?

頸椎部位X線片上若有密度增高的表現,則一般提示頸椎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有不少患者由此就懷疑自己得了頸椎病。那麼,頸椎骨質增生是否就一定是頸椎病呢?

從頸椎骨質增生起因來看,頸椎部位的骨質增生只是由於頸椎為了適應長期的運動和負荷而產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變化。這種退變是隨著人的發育、生長與成熟的同時,逐漸產生的,伴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骨質增生似乎是老年人所共有的表現。除了頸椎之外,活動關節特別是負重關節也均可見到這種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頸椎骨質增生並不預示著骨刺可能或已經壓迫神經、脊髓,臨床上也可能不產生任何癥狀。所以,頸椎骨質增生只是人體整個退變過程中的一種表現而已。

但是,一旦頸椎骨質增牛後,使得椎管、椎間孔、橫突孔等變得狹窄,造成脊髓、脊神經根和椎動脈的刺激與壓迫,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時,這就不是單純的頸椎骨質增生,而是名副其實的頸椎病了。

所以,頸椎病的病理變化可有骨質增生,但有骨質增生並不一定都得頸椎病。另外,頸椎病的嚴重程度也並非與骨質增生的有無和大小成正比,而是要看其病理變化刺激或壓迫部位。在臨床上,醫生一般要通過病史、癥狀、體征、X線片等檢查、綜合分析後才會作出診斷,而不能單靠X線片上有否骨質增生便下頸椎病的診斷。所以,單純X線片上的骨質增生僅僅為臨床診斷提供了一些參考。

19.頸椎損傷後為什麼易得頸椎病?

有較多的頸椎病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一般都可發現曾有過不同程度的頭頸部外傷史。有人曾調查過數千名頸椎病患者,發現具有明顯頭頸部外傷史者超過半數。顯然,頭頸部的外傷與頸椎病的發生和加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頭頸部的外傷除了可以造成骨折、脫位、脊髓損傷甚至四肢癱瘓等較為嚴重的損傷外,尚可造成急性髓核突出或脫出、前縱韌帶損傷,或由於頸椎局部肌肉、韌帶、椎間盤損傷造成的頸椎椎節不穩等病理性損傷。在這些損傷的痊癒過程中,由於血腫、炎性滲出物的纖維化、機化,或是骨折後骨痂的形成,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導致椎間盤彈性降低、間隙變窄,頸椎小關節尤其是鉤椎關節、後關節等處骨質增生,黃韌帶等支持組織也可退變、增生、鈣化,甚至可形成永久性的椎間孔狹窄、椎管狹窄。這些外傷後的退變可刺激、壓迫相鄰的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從而產生頸椎病的臨床癥狀。易演變為頸椎病的頭頸部外傷可由許多原因引起。一般分為交通意外損傷、運動性損傷、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損傷等。隨著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交通意外事故一般為首發因素。通常情況下,主要是高速行駛的車輛突然剎車造成頸部損傷。這種損傷除了部分可致頸椎骨折外,還可造成「揮鞭樣」頸椎、頸髓損傷。此類損傷的程度與車速、傷者站和坐的位置、有無系安全帶、頭面部方向及車輛本身狀態等多種因素有關。車速過快、鄰近駕駛員的位置、未使用安全帶和面部朝向行駛正前方或正後方的傷者,多數嚴重些。體育運動鍛煉和軍事訓練中,過大負荷或不適當活動也可導致頸椎損傷,如足球賽中的頭爭頂球、游泳中的跳水、訓練中的擒拿格鬥意外失手等,均可加重頸椎負荷而致損傷。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由於空間擁擠等情況造成頭頸部碰撞,頸部過度前屈、後伸及側屈而意外損傷。特別是有些頸部損傷是因為不得法的推拿操作所造成,廣大醫務工作者尤其應對這種醫源性損傷予以高度重視。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頭頸部的防護,防止潛在性的危險是極為必要的。例如:機動車高速行駛時要系好安全帶,運動前作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等,均可避免或減輕頭頸部的損傷。

至於頭頸部損傷後多長時間可致頸椎病,病情嚴重的程度如何,則要看頭頸部外傷的部位、嚴重與否及恢復程度等狀況而定。一般來說,頭頸部外傷後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對預防外傷性頸椎病有一定的幫助。

20.為什麼頸椎病患者易出現項韌帶鈣化?

頸椎病患者頸背部觸診時,時常可沿棘突捫及質地較硬的條索狀物,仔細觸摸,有時尚可發現「剝離」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項韌帶鈣化。

項韌帶為頸項部強而有力的韌帶,基底寬而緊密地附著於枕骨外嵴和枕外隆凸上,其彈力纖維呈三角形,尖部向下與寰椎後結節和下面6個頸椎棘突相連,其深部與棘上韌帶相延續,後緣遊離而肥厚,有斜方肌附著,與頸椎部其餘韌帶一起參與保護脊柱頸段,維持頭頸部的直立體位,防止過度屈曲所致的損傷。

頸椎病患者在椎間盤、椎體邊緣和鉤椎關節退變的同時,長期的過度負荷和勞損也導致了包括項韌帶在內的頸椎有關韌帶的退變。在椎體失穩、頸椎曲度改變的條件下,早期可以使項韌帶纖維增生或硬化,後期則因長期慢性的刺激,碳酸鈣和磷酸鈣不斷沉積於與病變椎體相一致的局部而發生鈣化,以至骨化。由於項韌帶的局部硬化與鈣化,可直接對頸椎起到制動作用,從而可增加頸椎的穩定性,減緩頸椎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這種改變不妨可以認為是一種人體自然的、本能的防禦機制的產物。

項韌帶鈣化並不會引起嚴重的癥狀,但往往可由此提示與項韌帶鈣化相對應的椎節部位有病變發生,這在X線片上觀察則更為明顯。另外,項韌帶鈣化在某種意義上預示,頸椎其餘韌帶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或鈣化,而一旦這種變化發生在黃韌帶、後縱韌帶,其增生、鈣化則極易造成對脊髓的刺激與壓迫而產生較嚴重的後果。

21.頸椎病X線片上的變化有時為什麼與臨床表現不相符合?

頸椎病的X線片檢查通常作為確診的常規檢查,對鑒別診斷、選擇治療措施、觀察療效和判定預後有一定的幫助。作為一般規律,臨床表現和X線片上的變化常常是相互對應的。但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有時也會出現X線片變化與臨床表現不相符合的現象,例如:某些患者具合明顯的行走不穩,而X線片上卻未顯示相應的椎體後緣骨質增生;上肢有疼痛、麻木的感覺,而X線片上椎間孔並無狹窄;頭暈癥狀明顯,而X線片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不明顯等。這種X線片上的變化與臨床表現相矛盾的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由於X線本身特點,它對骨組織等高密度組織分辨較為清晰,而對某些組織,如韌帶等軟組織顯影就相對不明顯。例如:刺激或壓迫脊髓、脊神經根並可產生明顯臨床癥狀的髓核突出或脫出,黃韌帶和後縱韌帶纖維化、肥厚、硬化等,在X線片上則有可能表現不明顯。此外,由於水腫、腫脹、滲出、粘連等反應性炎症刺激和壓迫脊神經根產生上肢疼痛等癥狀,在X線片上也不一定能表現。本身有動脈血管硬化症基礎,或是因自主神經系統原因,也可對椎動脈型頸椎病「雪上加霜」,而使癥狀較嚴重,但X線片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不明顯。相反,單純的骨質增生若未累及脊髓、神經、血管,也可無癥狀,而造成臨床表現與X線片上的變化相矛盾。

當然,對於這種矛盾現象並不是難以解決的。除了X線片,通過系統病史的詢問、全面的物理檢查及藉助於較先進的醫療儀器,如CT、磁共振成像等加以綜合分析,對頸椎病的診斷及分型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22.什麼是頸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又稱椎間纖維軟骨盤,是由纖維環、髓核及軟骨板組成並連結於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的重要結構。頸部椎間盤除了第1、第2頸椎間沒有外,自第2頸椎下方至第1胸椎上方共有6個。頸椎間盤的特點是:纖維環為其周邊部的纖維軟骨組織,質地堅韌而富有彈性,在增加椎間關節的彈性,扭曲和旋轉運動方面起重要作用。頸部椎間盤的總高度約為頸部脊柱高度的20%一24%。頸部椎間盤前部較高、較厚,髓核偏後,容易使髓核向後方突出或脫出。髓核富含水分(含水量在80%左右,隨年齡增長而遞減,老年人可低於70%)和類似粘蛋白組織。髓核具有較高的膨脹性,受到壓力時,含水量減少;解除壓力時又吸收水分,體積增大,使髓核能較好地調節椎間盤內壓力。椎間盤的血液供應隨年齡增長而逐年減少,血管口徑變細,一般在13歲以後已無血管再穿入深層。所以,在勞損和退變後,椎間盤的修復能力相對較弱。

正是由於頸部椎間盤上述特點,從而保持了頸椎的正常活動。但因前縱韌帶寬大肥厚,髓核又偏居於椎間隙後方,在病變、運動負荷過大和外力因素作用下,易導致椎間盤纖維環後部破裂,強核向狹窄薄弱的後縱韌帶處突出或脫出,造成頸椎間盤突出症。尤其是在椎間盤發生一定退變的基礎上,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甚至是輕微的外力都可造成頸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這種椎間盤的退變,一方面是由於年醋的增長,髓核失去水分和彈性所致;另一方面則與頸椎過度屈伸引起局部勞損有關。另外,全身代謝、內分泌方面的改變,也是頸椎間盤退變和破裂不可忽略的因素。

在頸、胸、腰段脊柱,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腰段;胸段幾乎很少發生;頸段則介於胸段、腰段兩者之間,其發生率大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10%左右。因為頸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別壓迫脊髓和脊神經根,產生一系列類似頸椎病的癥狀和體征。由於解剖方面的因素,一旦頸椎間盤突出後,其脊髓和脊神經根受壓的癥狀尤為突出。例如:由於齒狀韌帶的作用,頸髓較為固定,當椎間盤纖維環和後縱韌帶破裂後,髓核突出極易壓迫頸髓。而頸椎後外側的纖維環和後縱韌帶較為薄弱,脊神經根在椎間盤水平呈橫向走行進入椎間孔。因此,該處即便是很小的髓核突出,也可引起脊神經根受壓。臨床上一般根據壓迫部位的不同,分為中央型、側方型和旁中央型。前者為中央型,後者為側方型,介於兩者之間的為旁中央型。

中央型的癥狀為:①不向程度的四肢無力,且下肢重於上肢,表現為行走不穩;②嚴重時可出現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②大、小便功能障礙,表現為尿瀦留和排便困難。中央型的體征為:①不同程度的肢體肌力下降;②深、淺感覺異常,可因椎間盤突出的節段不同而顯示不同的平面;③肢體肌張力增高;④腱反射亢進,並出現病理現象。

側方型的癥狀為:①後頸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②頸部後伸時疼痛加劇,並向肩臂部放射;③一側上肢有放射疼痛或麻木。側方型的體征為:①頸部活動受限;②病變節段相應椎旁壓痛、叩痛;③臂叢牽拉試驗等陽性;④受累的脊神經根支配區感覺異常、肌力減退、肌肉萎縮、反射改變。

旁中央型除有側方型的癥狀、體征外,還可有不同程度的單側脊髓受壓的癥狀。

在診斷上,可用X線、脊髓造影等手段,必要時可用CT、磁共振成像等儀器。X線片上一般可見頸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動力性側位片可顯示椎節梯形變,以第3—4頸椎節最為多見,上、下椎體位移超過2毫米的,具有臨床意義;椎節前、後位移伴有椎節前方狹窄、後方增寬的,則更具有診斷意義。CT、磁共振成像檢查可直接獲得清晰的影像,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其中脊髓造影加CT檢查對診斷側方型椎間盤突出症的價值大於磁共振成像檢查。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依據為:①大部分患者有明確的頭頸外傷史;②起病後即可出現脊神經根或脊髓受壓癥狀,如神經根性放射痛、上肢麻木、手臂無力、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等;③上述癥狀在早期可隨患者的體位變換、休息和治療與否而發生改變。這種波動性的特點,主要是由於突出的賄核不斷變位的緣故。但在突出的賄核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後,這一特點則隨之消失;④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證實椎間盤突出。

二、頸椎病的治療

23.頸椎病患者康復療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頸椎病的康復療法較多,大致有牽引、醫療體育、物理療法、西式手法、藥物、固定和制動、手術、推拿、針灸和中草藥等方法。但對於每一個頸椎閏患者來說,並非每一種療法均需要採用,也並非每一種療法都適宜。由於頸椎組織結構的特點及各型頸椎病病情不同,各種治療方法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在治療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大致相同的。現分述如下:

(1)任何康復手段均應符合頸椎的解剖特點、生物力學基礎。例如:牽引時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時間和重量,而且還要從生物力學的角度考慮牽引時採取的體位。推拿手法要求輕柔,切忌粗暴,以避免因手法過重或超過頸椎骨骼與韌帶等組織的正常可耐受強度而發生意外損傷或加重病情。另外,應根據頸椎病的不同類型、不同病程及致病因素等,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例如:椎動脈型頸椎病,由椎節不穩或局部創傷等動力性因素所造成時,治療手段應以局部制動為主。

(2)任何類型及不同嚴重程度的頸椎病,均可以選擇非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是頸椎病治療的基本方法,在整個治療措施中,應首先選用非手術治療,尤其是早期患者。非手術療法一般可使頸椎病癥狀有較大的減輕。非手術療法的實施要求是正規治療。對不同患者,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並基本上按照制定的治療計劃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在非手術療法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患者病情,首選簡便、效傳真、安全的方法。

(3)非手術療法可採取綜合治療的方法,如牽引、醫療體操、推拿、理療、針灸等方法綜合應用,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有針對性地選擇2-3種進行協同治療,可獲得較好效果。但一般治療措施不應過多,而且有時有些治療方法,如大重量牽引、重手法推拿、椎管內硬膜囊外腔封閉等較強烈的療法,不可同時並用。綜合治療的方法並非對所有頸椎病患者都適用,尤其是對急性椎間盤突出症等,通常應先選擇一種方法,然後再根據療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法。

(4)手術療法僅對正規非手術療法效果不佳、癥狀仍較嚴重的患者使用。如神經根型患者上肢感覺障礙、肌力下降和反射異常明顯者;脊髓型患者呈進行性脊髓損害癥狀者;椎動脈型有猝倒癥狀或食管壓迫型有明顯食管壓迫癥狀者。

(5)手術療法前後,非手術療法的作用不可忽視。術前非手術療法為手術提供有利條件,如減輕或消退水腫、滲出等炎症,以降低術中意外的可能性;術後非手術療法則有助於加強手術療效,更好地使患者痊癒。

(6)休息也是非手術療法中的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各型頸椎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患者,卧床休息是必要的。頸部的休息與牽引、制動等療法一樣可以使頸部肌肉放鬆,減輕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頸椎間盤的壓力,並通過減少頸部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等炎症的消退,尤其對頸椎間盤突出的消腫有利。

(7)在非手術療法治療過程中,一旦發生癥狀或體征加重等情況時,應暫時停止治療,重新進行全面檢查,分析造成病情加重的原因,調整治療方案。在非手術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有:①診斷錯誤或未考慮合併的其它疾病而草率治療,②選擇的非手術療法針對性較差或具體操作有誤;②患者病情本身發展較快,非手術療法不能解決問題。因此,即便是頸椎病這樣的常見病,醫生在診斷、治療中,也應以「如履薄冰」的態度認真、謹慎地對待,才能減少誤診、誤治。

頸椎病是一長期、慢性、進行性疾病,且容易複發。因此,康復療法基本原則中更提倡患者的自我治療、自我保健。在家庭或工作餘暇,通過簡易可行的治療方法達到治療的目的,去除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因素,預防病情的發展和複發,是治療頸椎病、降低複發率的更為有效的措施。

24.各型頸椎病選用哪些治療方案較為合適?

治療頸椎病有許多方法可供選擇.但各型頸椎病的癥狀不同,相應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那麼,各型頸椎病選用哪些治療方法較為合適呢?

(1)頸型。可採用牽引、理療、推拿、西式手法、醫療體操、中草藥等非手術療法,一般均可見效。少數有殘存癥狀者可用頸圍保護等一級措施繼續治療,原則上不需手術。此外,採取一些加強防治措施,消除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誘發因素,如注意避免長期伏案工作的體位,睡眠採用合適的枕頭,減少外傷,注意頸背部保暖等。此型患者預後一般較好,但若不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則有可能加重病情或使病程延長。

(2)神經根型。主要採用牽引、推拿、理療、醫療體操、藥物等非手術療法,其中採用牽引、醫療體操、推拿三者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效果較好。癥狀較嚴重者可輔以維生素Bl、抗炎靈等藥物或中草藥治療。手術僅用於經非手術治療後上肢放射痛嚴重、肩臀部肌力減弱、明顯肌萎縮等癥狀仍嚴重的患者。由單純的頸椎不穩、椎間盤突出、鉤椎關節增生早期所致的本型患者預後較好,但病程較長。髓核脫出形成粘連、根管處形成蛛網膜粘連時,易使癥狀殘留而療效欠佳。骨質增生廣泛的患者預後較差。

(3)椎動脈型。可選擇理療、牽引、藥物、頸圍等方法,並可用抗凝療法。在進行推拿、西式手法等治療時,應避免幅度較大的旋轉等手法,以防止牽扯、激惹椎間孔或椎管內竇脊神經、興奮交感神經而引起眩暈、噁心等癥狀。一般90%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因頸椎不穩等動力性因素所致的患者,可通過非手術療法獲得滿意療效。但有頸性眩暈或猝倒癥狀嚴重、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並經椎動脈造影或血管數字減影檢查癥狀嚴重,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一般較為滿意。

(4)脊髓型。基本療法仍為非手術療法,特別是中央型(上肢型)患者。但應注意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手法治療僅適用於病程短、癥狀較輕的患者,但切忌粗暴的手法和操作,原則上禁忌大重量的牽引、旋轉等手法。可使用保護性頸圍、減少頸部活動及用中草藥活血等療法。脊髓受壓癥狀進行性加重,病程較長,經非手術治療2個療程以上沒有明顯改善,可考慮手術治療。癥狀較嚴重的應及早進行手術。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造成脊髓受壓或中央型的預後較好;骨性椎管狹窄、骨刺較大、脊髓受壓時間較長接近完全變性的預後較差。

(5)食管壓迫型。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包括頸部制動、理療、口服硫酸軟骨素片、控制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各種對症療法。伴有其它類型需要手術時,可在術中一併切除椎體前方骨刺。單純的食管壓迫型預後較好。

(6)混合型。基本上根據患者的主要癥狀,有重點、有目的地採用針對性方法進行治療。預後一般較單一型差。

25.頸椎病頸部牽引起什麼作用?

頸部牽引是國內外頗為流行,較為公認的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療效。那麼,頸部牽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

頸部牽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

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列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甚至恢復正常;糾正椎體的傾斜,使椎體間關節的扭曲、鬆動和錯位等輕微的可逆性病理改變隨之消失。

通過頸部牽引可使患椎椎間隙逐漸被牽開。有人通過牽引前、後X線片對比證明,牽引後每一椎間隙可增寬2.5毫米一5毫米。同時,牽引降低了椎間盤內壓或使椎間盤內產生負壓,後縱韌帶張力增強,緩衝了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壓力,有利於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使早期、輕型患者在突出物尚未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時回納,並可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隨著椎間關節的牽開,兩側狹窄的椎間孔和嵌頓的小關節滑膜也可被牽開,緩解了對神經根等組織的壓迫與刺激。同時牽引的固定制動作用限制了頸椎活動,減少了因活動所造成的刺激或磨擦,有利於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局部炎性水腫、充血、滲出的吸收與消退。

此外,牽引可使頸部痙攣肌肉逐漸放鬆,緩解疼痛癥狀,並使受限的功能運動得以恢復;因局部鬆動變位引起的椎動脈曲折、痙攣現象也可隨牽引而改善,有利於大腦供血和腦脊液、脊髓血液循環的改善。

26.常用的頸部牽引方法有哪些?

頸部牽引應用較為廣泛,方法也較多。根據牽引中不同的因素,大致分類如下:

(1)按照牽引體位主要可分為坐位牽引、卧位牽引和斜位牽引。坐位牽引方法為:枕頜帶兜住患者頭顱後,患者坐在凳子上,牽引繩繞過頭頂上方的滑車,再經另一個滑車下垂牽引一定的重量進行牽引。坐位牽引一般適用於輕症和中度患者,使用較為簡便,醫院採用得較多,家庭也可以開展。卧位牽引方法為:患者卧床,頭頂部床架上安裝滑車,枕頜帶兜住患者後枕和下頜後,牽引繩經頭頂部滑車下垂牽引一定重量。卧位牽引的優點是,患者可充分休息,在睡眠時也可牽引。卧床牽引一般適合於24小時持續牽引的重症患者。斜位牽引方法是介於前兩種體位之間,適合於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另外,還有一種攜帶型的牽引方法,即利用一些簡便的器材和充氣頸圍、支架對抗牽引器等進行牽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患者可以走動,一邊看書、寫字、工作,一邊進行牽引。

(2)按照牽引力不同來源可分為自身體重、重鎚和動力牽引。自身體重牽引通常是在斜位條件下由患者自身的重量來完成。由沙袋等附加重量充當牽引力的稱為重鎚牽引。動力牽引是利用充氣、電動裝置等施加外在牽引力的方式來完成。

(3)按照牽引重量大小可分為輕重量、體重量和大重量牽引。輕重量牽引的重量一般為1.5公斤一2公斤,多用於較長時間的牽引。體重量牽引是—種接近體重的重量進行短暫牽引的方法。大重量牽引則介於兩者之間,重量一般在體重的1/13一l/10之間,時間為15—30分鐘。一般牽引重量不宜太大,因為牽引重量太大易引起患者枕頜部疼痛,嚴重時無法堅持牽引。在坐位牽引時,因要對抗頭顱重量,故牽引重量可略大一些,而卧位牽引則牽引重量可略小一些。在治療過程中,可根據患者性別、年齡、體質強弱、頸部肌肉發育情況及對牽引治療的反應等,適當增加牽引重量(或增加牽引時間)。近年來,國內外還流行一種利用體重1/2量的重量進行短時間牽引的方法。但這種牽引方法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對操作者也應有嚴格要求。這一方法的適應證為:①因椎節不穩、髓核突出或脫出所致癥狀波動較大及早期的神經根型頸椎病;②椎節不穩或髓核突出等造成的脊髓前方溝動脈受壓(即中央型)的脊髓型頸椎病(這一類型如操作不當易加重癥狀甚至發生意外,操作時要格外小心,並密切注意錐體束癥狀的變化);③鉤椎關節不穩或以不穩為主伴有骨質增生所致的椎動脈型頸椎病;④個別癥狀持續時間較長的頸型頸椎病。禁忌證為:①年邁體弱、全身狀況欠佳者,②頸椎骨質有破壞性改變者;③擬手術者;④全身急性炎症及咽喉部有炎症者;⑤頸部急性損傷或3個月內有頸椎損傷者。

(4)按照牽引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時間和長時間牽引。短時間牽引一般每次在15—30分鐘。長時間牽引適合於住院患者。牽引時間的長短與牽引重量有關,如體重量牽引,一般每次持續15—30秒,連續3次,每次間隔1—2分鐘。

(5)按照牽引連續性可分為持續性和間歇性牽引。持續性牽引在整個牽引過程中始終保持牽引力。間歇性牽引則在牽引過程中有幾次間隔時間。

另外,牽引方法又可分為枕頜帶、頭顱牽引弓、充氣支架和機械裝置牽引等。

由上述各種因素組合,可有許多頸部牽引的方法,各醫院也往往根據自己的條件和不同的治療經驗加以選擇。但一般國內多採用坐位、大重量、短時間或持續性、枕頜帶的方法。重量從4公斤開始,隨療程逐漸加至10公斤。每日1次,每次時間為15—30分鐘,每1個療程在20次左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頸椎病的廣泛深入認識,各種各樣的頸部牽引裝置被開發並應用於臨床。除了常用的頸椎磅秤牽引裝置外,較先進的是由電腦控制、根據不同要求設定多種牽引程序的電動牽引裝置。這些無疑為治療頸椎病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但是,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治療也不能「立竿見影」。在治療過程中,由於路程較遠,工作繁忙等因素,往往會使有些患者不能堅持牽引治療。那麼,有沒有可以在家庭進行的簡便牽引方法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牽引裝置是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槓桿等較簡單、易理解的力學原理製作的,工藝也不太複雜,而且已有不少廠家生產不少適合家庭用的牽引器材,供家庭進行自我治療。所以,家庭自我牽引是可行的。

現將家庭進行自我牽引的用品及簡易裝置介紹如下:①牽引帶:一般用薄帆布或厚棉布製成;②牽引弓:形狀似衣架,中央連接牽引繩,兩端有鉤固定和掛住牽引帶;③牽引繩:通常選用光滑、阻力小的蠟繩,長度約2.5米;④滑輪及固定裝置:可根據房間條件固定於門、窗或牆壁上;⑤牽引重物:可用1.5公斤一2公斤的重鎚、沙袋、磚塊或其它小重量物品。

另外,也可用徒手牽引方法,在癥狀明顯時,作臨時緩解之用。方法為:兩手十指交叉置於後枕部,頭後仰,兩手逐漸向頭頂方向用力,持續5—10秒,連續3—4次;或兩手的拇指點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用力向上,並按揉數分鐘,可起到緩解作用。徒手牽引方法,是藉助兩手向上的牽引力量達到治療目的,但椎管狹窄尤其是伴有黃韌帶肥厚不宜採用,否則會加劇黃韌帶向椎管內突出而使癥狀加重。

在利用牽引架進行家庭自我頸部牽引時,要著重指出的是,這種牽引必須由醫生指導,並告知注意事項後方可進行。牽引方法基本上與坐位牽引相仿。

28.自我頸部牽引時應注意什麼?

自我頸部牽引必須由醫生指導,並告知注意事項後方可進行。自我頸部牽引時應注意以下6點:

(1)牽引帶應柔軟、透氣性好,枕頜連結帶、懸弔帶要調整為左、右等長,使枕、頜及左、右頜側四處受力均等。

(2)掛於牽引鉤的牽引帶兩端間距為頭顱橫徑的2倍,以免兩側耳朵及顳部受壓,影響頭部血液迴流。

(3)牽引繩要夠長(約2.5米),要結實。牽引架的固定要可靠。

(4)牽引重物高度以距地面20厘米一60厘米為宜,即患

者站立後重物可落在地上。懸吊的繩索要在患者手能抓到的範圍。

(5)自我牽引時要特別注意牽引角度。通常牽引的角度以輕度的前屈位,即頭前屈與軀幹呈10°一20°角為宜。但對某些患者則應根據病情選擇牽引角度,例如:頸椎間盤突出或脫出、椎體後緣骨刺形成的患者,不宜採用前屈位;早期癥狀較輕的患者,以頸椎自然仰伸位牽引較好;椎管狹窄及黃韌帶肥厚的患者,則應避免後伸位牽引。

(6)牽引的重量可從3公斤一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8公斤一10公斤。每回牽引的時間在10—30分鐘,每1個療程以3—4周為宜。在癥狀緩解或消失較快時,不應過早中止牽引,以減少複發。具體的牽引重量和時間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牽引效果而定,一般以牽引時無頭暈、疼痛,牽引後癥狀減輕、無疲乏無力的感覺為宜。

此外,牽引早期(3—7日)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如少數可有頭暈、頭脹或頸背部疲勞感等癥狀,這時可暫不中斷牽引治療,再堅持幾日治療,或改用較小重量,較短時間牽引,以後再逐漸增加牽引重量或延長牽引時間。若不適反應仍然存在,應請醫生提出進一步治療的意見。若牽引後癥狀反而加重,不能耐受牽引治療,可能是牽引加重了對神經和血管的刺激或壓迫。遇到這種情況,應終止牽引。

在自我牽引過程中,有時由於操作不當也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如下頜疼痛、頸部肌痛、腰痛等。下頜疼痛往往是由於牽引帶過緊、壓力過大引起的,可用海綿或薄毛巾墊在下頜部來解決;頸部疼痛是頸部肌肉本身因頸椎病而痙攣或牽拉所致,在牽引前用熱敷等物理療法可緩解;腰痛則通常由於坐的姿勢有問題,可通過調節坐凳高低、屈曲膝關節、腳置於小凳上來緩解。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牽引治療後,癥狀無緩解或有加重,則應停止自我牽引,及時就診,查明原因,以得到及時無誤的正規治療。

29.頸椎病的物理療法有哪些?

所謂物理療法,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方法。它在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物理療法可選擇的種類鉸多,可根據頸椎病的不同類型、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物理療法。常用的物理療法有干擾電療、音頻電療、直流電離子導入、超聲波、紅外線、激光和蠟療等。理療的作用有:消除神經根及關節囊、韌帶等周圍軟組織的炎性水腫(如透熱、直流電、超聲波等);改善脊髓、神經根及頸部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如透熱、直流電、低頻脈衝等);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如溫熱療法、超聲波等);延緩或減輕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的鈣化和骨化(如醋離子導人、超聲波等);增強肌肉力量,改善小關節功能(如感應電、低頻脈衝等)。

常用治療頸椎病的物理療法有:

(1)離子導入療法。是—種利用直流電場作用和電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將各種中、西藥物(普魯卡因、碘化鉀、威靈仙、醋等)作用於頸部的物理療法。該療法一般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15—20次為1個療程。

(2)中藥電熨療法。是一種在以祛風散寒、活血通經為主的中藥熱敷基礎上,再疊加直流電或低頻脈衝電流的方法。它兼有中藥熏蒸、溫熱療法和低頻電療法的共同治療作用,故有較好的止痛、消炎,改善神經、關節和肌肉功能的治療效果,對神經根型、頸型效果明顯。每日治療1次,每次15—30分鐘,15—20次為1個療程。

(3)間動電流療法。將電極置於頸和肩、臂痛點處,使用間升或疏密波對症止痛;置於頸交感神經節處,使用密波,對椎動脈型及有交感神經癥狀的效果較好。

(4)感應電療法。以脈衝方式或配以離子導人等方法作用於頸背部肌肉,提高肌張力,加強肌力,可使長期、反覆發作所致頸背肌力減弱的患者得到恢復。

(5)超刺激療法。以波寬2毫秒,頻率約100赫茲的方形波,用患者可耐受的最大電流作用於頸椎部位的方法。其作用類似間動電流,因電流強度刺激性大,故止痛、活血效果明顯而迅速。

(6)高頻電療法。目前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方法。利用深部電熱作用改善椎管、椎間孔、橫突孔內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供應,以利於受刺激、壓迫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恢復。對脊髓型和椎動脈型療效較好。

(7)超聲波療法。在溫熱療法的基礎上,用接觸移動法,將超聲波探頭作用於頸後及兩側頸部。對頸型和脊強型有效。

30.直流電醋離子導入治療頸椎病有效嗎?

在日常生活中,烹制酥魚時,常用醋以便魚骨變「酥」,而頸椎病主要的病理改變是骨質增生,因此,利用酯來軟化骨刺,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曾一度盛行。

在臨床應用中,用直流電醋離子導人療法治療15—20次後,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的麻木、疼痛癥狀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因此,有人推測醋作為酸性物質導人後,可使局部產生酸性環境,有助於炎症的消散或減少鈣鹽在肌膜、韌帶及骨膜等處的沉積。然而許多實驗的結論又從另一方面表明,醋軟化骨質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骨質直接接觸;二是長時間加以高熱。而頸椎病骨質增生部位較深,離子導人的醋不僅深度有限,且數量也極為有限,其軟化的功效值得懷疑,尚須進一步驗證。至於醋導入對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的麻木、疼痛癥狀的緩解,可能由於直流電作用下局部循環有所改善,減輕了—些繼發癥狀。因而,直流電酯離子導入治療頸椎病,其作用可能並非在於軟化骨刺,而是弱酸中和了陰性電極下產生的鹼性物質,減少了皮膚刺激,提高了對直流電的耐受力,改善了血液循環和對肌肉等軟組織的局部作用。這大概是直流電醋離子導人療法應用於臨床的主要原因。

31.頸椎病家庭物理療法如何進行?

提倡頸椎病的家庭物理療法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可以鞏固正規治療的療效,降低治癒後的複發,而且可提高病者對疾病的深入了解和增強保健意識,同時也可節省去醫院的時間和減少經濟開支。另一方面,聲、光、電、熱、磁等物理因子,有許多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獲得,現在又有許多家庭用物理治療儀器為開展家庭物理治療創造了條件。因此,家庭物理療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在家庭物理療法治療中,最易進行的是溫熱敷和紅外線等理療。熱毛巾、熱水袋、熱水澡等都是進行溫熱敷的便利條件。加熱的石蠟、白熾燈等則是很好的紅外線發射器。此外,康樂熱敷袋、場效應治療儀、小型紅外線輻射燈、WS—頻譜家用保健治療儀等也可應用於家庭理療。這些簡易的理療方法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和減輕癥狀,有助於鞏固和提高正規治療的效果。

開展家庭物理治療,首先應在專科醫生指導、示範後進行。對家庭型物理治療儀器的選擇要慎重。進行治療操作時要遵照醫囑,如局部溫度應保持在50℃一60℃,不宜過高,尤其是使用熱毛巾、熱水袋一類物品時更應注意。紅外線照射應與皮膚有—定距離。熱敷和熱療時間為15—20分鐘,每日1—2次,防止皮膚燙傷;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會引起血管擴張而加重癥狀。急性期疼痛癥狀嚴重者不宜作溫熱敷治療。在物理療法使用的同時,可配合前面介紹的家庭牽引方法,如在熱敷後再進行頸椎牽引和醫療體操等。但應注意不要幾項物理治療同時進行,以免造成因劑量過大而出現燙傷或加重病情等不良現象。

32.何謂頸椎病的西式手法治療?

流行於西方的操作性治療方法稱為西式手法治療,相當於中醫手法治療。這種手法是通過操作者的兩手作用於患者骨關節,採取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而進行治療的。它以骨關節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採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骨關節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針對頸椎病的退行性病理改變,西式手法採用不同的被動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作頸椎棘突或關節側向推壓、震動,頸部旋轉,頸椎牽拉等。例如:可進行自後向前、自前向後、橫向運動和推壓椎體一例後關節突作旋轉活動,以及被動的前屈、後伸、側屈、側轉運動。操作時可同時採用幾種手法,並根據患者病情應用Ⅰ、Ⅱ、Ⅲ、Ⅳ級力度。—般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用重手法。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1個療程5—10次,療程間歇10一20日。

西式手法有操作輕巧、患者易於配合的特點。西式手法治療可作用於椎間關節、關節囊;適度的被動活動等可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炎症、水腫,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與壓迫;對粘連部位起柔和的抻拉作用,有助於松解粘連,改善椎間關節活動功能和椎間盤的營養,拉開椎間隙,使椎間孔相對擴大,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從而達到減輕疼痛和麻木癥狀,明顯改善頸椎活動功能的目的。

33.頸椎病的藥物治療有哪些?

在頸椎病的整個康復治療措施中,藥物治療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手段。雖然頸椎病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病變,藥物遏制其發展的可能性極小,但通過藥物減緩這種病理改變和疼痛等癥狀,仍是十分必要的。

減緩頸椎病、骨質增生的藥物有:

(1)硫酸軟骨素A。又名康德靈,為一酸性粘多糖。該葯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擴張末梢血管,並通過抑制膽鹼酸的酸性化來調節血液的膠體狀態,對軟骨病變的修復和早期骨刺的吸收有積極作用。該葯為動物結締組織和軟骨製品,對胃腸道無刺激作用。它除了可有效地治療頸椎病外,對其它各種骨關節退行性改變均有較好的療效。硫酸軟骨素A為口服片劑,每片含硫酸軟骨素A O.12克,每日3次,每次8—10片,連續服用1個月。

(2)復方軟骨素片。又名復方康德靈,在硫酸軟骨素A的

基礎上添加了制附子、白芍、甘草等有助於活血化淤的藥物。經一些醫院多年使用,其效果較硫酸軟骨素A更佳。

(3)丹參片(包括復方丹參片)。有促使細小血管擴張、促進組織修復及抗炎作用,有利於頸椎病的減緩、好轉。一般與硫酸軟骨素A合用。每日 3次,每次2—3片;與硫酸軟骨素A合用時,30一40日為1個療程。

(4)維生素E。通過其抗氧化作用影響肌肉、骨骼的代謝過程。適用於肌肉萎縮的神經根型或脊髓型頸椎病。每日口服300毫克,每日1次或3次均可。

(5)其它藥物。對於急性期或疼痛癥狀明顯者,可用止痛、鎮靜類藥物,如消炎痛、撲炎痛、抗炎靈、強筋松等。對於因疼痛難以入睡者,可服用安定等藥物。有麻木癥狀的神經根型及脊髓型患者,可選擇維生素B1、維生素B12和三磷酸腺甘等營養神經的藥物輔助治療。

一般來說,頸椎病的藥物治療往往是作為其它治療,如牽引、推拿、理療等的輔助療法。

34.頸椎病患者使用頸圍有什麼作用?

在頸椎病患者的治療中,常使用石膏、支架、頸圍等,使頸椎獲得一種穩定狀態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頸部固定與制動。一般常用的為頸圍。頸圍的主要作用是:

(1)固定頸椎於適當的位置,改變不良體位,以保持正常體位。通過支撐作用使頸部肌肉得以休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局部疼痛。

(2)限制頸部過度活動以保持局部穩定,減少脊髓、神經根、血管及關節面之間的互相刺激、摩擦所產生的創傷性炎症反應,並促進其消散和吸收。

(3)緩解與改善錐間隙的壓力狀態,減少頸椎間盤的勞損、退變,有助於儘快康復,並可避免可能的外傷。

(4)糾正頸椎內外平衡失調,防止小關節紊亂、錯位及脫位等,以保持頸椎序列及椎體間、關節間的穩定,加強頸部支撐作用。

(5)在施行手術前作為一種非手術治療方式,為手術創造必要的條件,也為術後採取固定、制動措施作準備。術後則可減輕手術局部及鄰近部位的創傷性反應,限制頸部活動以防止植骨塊的壓縮或脫出,促進骨融合和患部軟組織癒合。

頸圍適合於急性期神經根型或椎動脈型伴有嚴重神經根性疼痛或眩暈癥狀者;外傷後頸椎病有較重的頸部、肩臂部癥狀者;經手法治療後患椎尚不夠穩定者;部分頸椎椎管明顯狹窄的脊髓型及手術後患者。對頸椎的其它疾病,如頸椎骨折、頸根滑脫、頸椎結核等,也可以採用頸圍治療。

35.如何進行家庭頸圍的製作和使用?

頸圍作為頸椎病保護性的治療措施,有促進恢復、鞏固療效、防止複發等重要作用。頸圍有攜帶方便、使用簡易等優點,較為適合家庭製作和使用。製作頸圍的材料一般無嚴格要求,可用硬紙板、泡沫塑料、硬塑料片、皮革、毛氈或其它類似物品。基本要求以柔軟、透氣、不怕水、有韌性的材料為佳。按患者頸部的長短、仔細,剪成後寬前窄的長條形。長度大約是頸部周徑加10厘米,按人體胖瘦有42厘米、52厘米、62厘米3種可供選擇;寬度可適當寬些,為10厘米一14厘米,頸後近枕部可弧形升高1厘米一2厘米。裁剪試戴合適後,將周圍邊緣以清潔的棉花襯墊,外面用紗套或繃帶包裹,以舒適、不壓迫頸部皮膚及透氣為好。頸圍兩端可用搭扣或系帶等連接。

一般可將頸圍舒適地圍在脖子上,保持相對的鬆緊度,使頸椎固定於稍前屈位,有助於後移的患椎椎體向前複位,使相應的椎管前、後徑及椎間孔橫徑稍為增大,以減輕頸髓或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癥狀。

使用頸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將頸椎固定於稍前屈位,繫結不宜過緊,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以無不適感為度;②使用時間一殷為2—3個月,不宜過長,否則會引起頸肌萎縮、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及易複發等不良後果;③戴用時應保持經常,一般採用間歇的方法,白天使用,夜間取下;④在使用過程中,可配合其它有效的療法,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⑤在使用初始時,可能有幾天的不適感,可逐漸適應;⑥若使用過程中癥狀加重,應隨時找經治醫生檢查,以免貽誤治療。

36.頸椎病常用的簡便治療器材有哪些?

頸椎病的簡便治療器材較多,常用的有:

(1)支架式牽引器。支架式牽引器不利用患者體重作為對抗牽引方法,而是利用患者雙肩進行對抗。即利用一個拱形架、下面用兩塊肩托支住雙肩。拱形架兩側是氣囊(亢氣式)或螺旋(機械式)升降的支柱。通過氣囊或調節螺旋調節牽引力的大小。枕頜帶固定在拱架頂部。患者可自己調節適宜的牽引力,以下頜部無疼痛感、頸部舒適即可。

(2)氣囊或頜胸支架。外形與頜胸石膏大致相仿,材料為醫用硬質塑料。在胸上肩頸部有一環形兩房氣囊墊,可前後或定右方向放置,兩房可分別充氣。前後方向放置時,前房充氣則頸部後伸,後房無氣則頸部前屈。左右方向放置時,左房充氣頸部右側屈,反之左側屈。通過氣囊充氣起到對頸椎的牽引作用。

(3)頸托支架。為皮革和鋼條製作。前部和後部各有兩根鋼條,前部兩根鋼條上為下頜托,下為胸部護片;後部兩根鋼條上為枕骨托,下為背部護片。各有3條皮帶前後連繫,中間皮帶通過肩部兩塊墊片,收緊中間皮帶可使頜枕和雙肩的距離增大,達到牽引目的。該支架可拆卸,但穿戴不方便。

(4)運動性頸托。運動性頸托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治療頸椎病的器具。它主要由彈性支墊、下頜托片(中心及側位)、升降桿、球形關節、調角螺旋、托盤等組成。

由於人類日常活動最多的是低頭彎腰,而頭部長期前屈,頭部的重量迫使頸部伸肌、韌帶負擔加大,使頸部伸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同時頸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也顯著增大;過度的彎腰也勢必表現為頭部前屈。運動性頸托主要是通過增加支撐點的數量,使頭部重心落在附加的支撐點上,以平均分配肌肉張力,降低頸部伸肌的緊張程度,緩解疼痛。並通過無重力負荷狀態下的運動,加大頸椎關節活動幅度及靈活性,改善或加大腦血流量,預防或分離神經根粘連,消除頸椎關節功能障礙。

具體應用運動性頸托時,首先將升降桿調整至適當高度(保持視距約33厘米為最合適),根據個體下頜發育的差異調整下頜托片,將3個托片牢靠地支持住下顱骨3個著力點,通過調整調角螺絲,使球形關節充分滑動,在球形關節的帶動下,可進行頸部屈伸、側屈、旋轉活動。通常為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以頸部有輕鬆感為宜);也可安排在讀書過程中進行,每讀l小時運動lO分鐘。在運動前若能配合10一15分鐘的頸部熱敷或頸部牽引,則效果更理想。

運動性頸托操作方便,經過一個適應過程後,患者即能自行操作,可在家中進行治療或保健。除了各種類型的頸椎病外,頸椎創傷及手術後恢復期,均可使用運動性頸托。

(5)撐開式頸圍。由寬、窄兩塑料條製成。分別在寬條的上緣、窄條的下緣裝有尼龍搭扣,根據患者頸部的長短和病情需要,調節兩塑料條的間距,若兩塑料條的總高度大於頸部的長度即起到了牽引作用。可根據病信使患者頸椎保持在前屈或後伸位。

(6)報警式頸圍。由於頸椎過多、過大的前屈,容易引起頸椎髓核向椎節後方位移和壓力增高,引起頸椎病,因此,避免頸椎過度前屈,是防治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頸椎前屈超限活動報警式頸圍就是基於這一觀點而設計的。該頸因由軟質頸圍和自動報警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報警器的調節裝置位於頸圍本體的中部,相當於頸部前方中線處。調節裝置中的上、下兩個金屬桿,可隨頸椎的屈、伸接觸與分離。頸椎為正常體位時,上、下兩金屬桿不接觸而無電流通過,報警器不發出音響。當頸椎前屈超過70°時,由於頸、胸部擠壓上、下金屬桿的尾部使其頭部接觸而電流通過,報警器報警,此時頸椎已處於不利於疾病恢復的前屈位。這種改進了的頸圍,可更好地提高頸圍的實際效果。

上述簡便的頸椎治療器材,均有各自的優點,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要說明的是,這些器材的固定、制動作用各不相同,如頸圍只能限制頸椎正常活動的30%,頸托為70%,而牽引甙則達90%以上。

37.什麼是頸椎病硬膜外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

硬膜外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基本原理為:糖皮質激素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充血、抑制炎性浸潤的作用,這對解除頸椎病局部的天菌性炎症是有幫助的。另外,頸椎病受累的神經根大都被過度牽拉、壓迫,所以,在硬膜外腔滴注或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消除神經根疼痛,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如果同時加人生理鹽水或0.5%一1%普魯卡因溶液,可使神經粘連發生分離;加用維生素類藥物,可增強神經組織的營養代謝,使發炎的神經組織得以更好地恢復。

硬膜外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滴注和注射兩種方法:

(1)硬膜外糖皮質激素滴注法。在第2胸椎處作椎管硬膜外穿刺,插入導管至第7頸椎之下,然後接上輸液瓶,點滴大劑量加入糖皮質激素的藥液。所用藥液出生理鹽水、地塞米松、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2、普魯卡因等組成,並根據頸椎病類型,在具體使用中確定各種藥物用量。①神經根型:第1組為生理鹽水150毫升一20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維生素C 500毫克,維生素B6100毫克,維生素B120.3毫克,間隔4小時後用第2組。第2組為生理鹽水50毫升,地塞米松20毫克,間隔期間保留硬膜外插管;②椎動脈型:第1組為生理鹽水50毫升,普魯卡因5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間隔1小時用第2組。第2組為生理鹽水200毫升,地塞米松20毫克,維生素C 500毫克,維生素B6l00毫克,維生素B12O.3毫克;③早期脊髓型:第1組為生理鐵水100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維生素C 500毫克,維生素B6100毫克,維生素B120.3毫克,間隔3小時重複用第1組藥液;④混合型:第1組為生理鹽水50毫升,普魯卡因5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間隔1小時用第2組。第2組為生理鹽水200毫升,地塞米松20毫克,維生素B6200毫克,維生素B120.5毫克;⑤脊髓型混合其它型時,按早期脊髓型給葯。—般總的治療可進行3—5次,每次間隔20日。

(2)硬膜外糖皮質激素注射法。將糖皮質激素一次性注人硬膜外腔內。所用藥液為2.5%醋酸強的松龍5毫升,加2%利多卡因5毫升。這一方法操作條件較為嚴格,應在手術室硬膜外麻醉方式下進行。根據頸椎病多發生於下頸段,且藥液在硬膜外腔易於向頭側擴散,因此,穿刺點多選擇於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間,依病變部位可上、下移動1個棘突。具體步騾為:①局部消毒,局麻;②穿刺針由棘突間刺入皮膚、皮下、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針尾向癥狀輕側傾斜15°一30°,使針口斜面偏向癥狀重側;③通過黃韌帶有落空感後,拔出針芯,回吸無腦脊液,注氣無阻力,即確認為腔膜外腔後,將導管送人3厘米一4厘米,退針留管;④經導管注葯2毫升,5分鐘後。無脊髓麻醉徵象時,改癥狀重側卧位,再注葯5毫升一7毫升,觀察5分鐘,若癥狀重側阻滯充分,神經根疼痛癥狀可充分消失,肢體麻木癥狀可緩解;⑤術後觀察1—2小時,無不良反應後即可離院。—般認為,硬膜外糖皮質激素一次性注射用藥更為簡便一些,禁忌證和副作用相對較少,且療效也較滴注法略高一些,不過對脊髓型的效果差一些。因此,具體選擇滴注法還是注射法,應根據條件酌情進行。

硬膜外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效果肯定,操作方便,較為安全可靠,是一種較有效的保守療法。除了有全身或局部感染,頸椎結核和心、肝、腎功能不全,變態反應體質及年邁體弱者外,一般頸椎病患者均可應用這—方法。

38.什麼是頸椎病的局部封閉療法?

由於頸椎病的主要癥狀之一是疼痛,甚至會因為疼痛難忍而影響睡眠,不得不用止痛片來緩解。在臨床上也可以用封閉療法來緩解疼痛癥狀。

一般的封閉療法是在穴位或局部壓痛最明顯處,選用1%普魯卡因3毫升一5毫升注射,可減輕疼痛癥狀。但這種方法對神經根型或脊髓型的疼痛,則很難取得明顯的效果。

除了採用勁部穴位和痛點注射法外,目前還在某些醫院開展了椎體前外側、椎間盤內和星狀神經節的局部封閉法。應用封閉的藥液主要為1%普魯卡因加地塞米松10毫克。進行椎體前外側、椎間盤內注射時,患者仰卧,頭稍旋向健側,以病椎為中心,消毒後局麻。用左手食、中指垂直壓放於頸動脈與氣管食管之間,指端穩定地壓於椎體前側面,於頸動脈內側刺人注射針頭l厘米,即可觸及椎體,將藥液涅潤地注射到椎體筋膜、前縱韌帶與骨膜下,範圍包括兩個椎體。然後在骨面上移動針頭刺入椎間盤內0.8厘米一1.0厘米,再注入藥液0.5毫升一2.0毫升。星狀神經節的封閉則是將藥液直接注入神經節處。一殷2—5次為1個療程,每次間隔3—7日。

封閉選用的藥液,除糖皮質激素、普魯卡因外,B族維生素、葡萄糖液、中藥針劑等也較為常用。治療效果一般較好。

39.什麼是頸椎病的髓核化學溶解法?

髓核化學溶解法最早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也逐漸用於頸椎病,尤其用於頸椎間盤突出的治療。當患者用牽引治療、理療、按摩等非手術方法治療無效,但又不太適宜做手術時,可在CT、磁共振成像等特殊檢查、明確診斷的前提下,選擇性地應用這種治療方法。

常用的治療用藥為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在頸部常規消毒、局部麻醉下,用注射器直接將番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到病變的頸椎間盤內。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可消化髓核中的多肽蛋白原分子基質,導致髓核脫水、皺縮,從而減少或消除突出或脫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達到治療的目的。

髓核化學溶解法有以下優點:①所使用的髓核溶解劑,對根間盤內組織有很強的選揮性,主要作用於髓核,不影響外層纖維環,對後縱韌帶、椎骨和軟骨盤也沒有太大影響。因此,應用時相對較為安全;②應用髓核化學溶解法,可使相當一部分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免受手術的痛苦而獲得治癒;③治療時間較手術短,大大縮短了療程。

髓核化學溶解法比較簡單,多數患者可在門診進行治療,但要很好地掌握適應證和注意事項。這一方法主要針對以頸椎間短突出為主的患者,並且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曾經用過番木瓜凝乳蛋白酶或對溶解劑有變態反應的患者,要警惕有可能產生變態反應。為了預防此併發症,治療前不僅要詳細詢問病史,而且在治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變態反應,並預先準備好抗變態反應的藥物以防不測。對變態反應,首先要觀察患者的皮膚有無毛髮運動反應,這是第一個表現。其它的可表現為頭暈、噁心、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低血壓等。出現變態反應時,應立即用1:1000腎上腺素0.05毫升一O.1毫升靜脈注射,也可用氫化可的松1克靜脈點滴。

40.什麼樣的頸椎病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頸椎病的治療首先應採用非手術療法。實踐證明,絕大多數患者通過各種各樣的非手術療法可以得到緩解或治癒;但是,有一些患者則要考慮手術治療。這些患者有:經過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神經根或脊髓壓迫癥狀逐漸加重或反覆發作,以致影響工作或生活;癥狀發作突然,確診為頸椎病並經短時間非手術治療無效,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各型頸椎病中適合手術治療的有如下幾種情況:

(1)頸型。本型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通過正規非手術療法獲得滿意療效。只有個別癥狀頑固、持續,久治無效並且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才考慮髓核摘除手術。

(2)神經根型。本型90%以上患者可經正規非手術療法達到明顯好轉的療效,少數患者才考慮手術。其中有:持續牽引及頸部制動在內的正規非手術療法無效;患者主訴、臨床體征、影像學撿查等與神經學定位相一致,有明顯的皮膚感覺障礙、進行性肌萎縮、劇烈疼痛及反射異常;非手術療法雖有一定療效,但主要癥狀仍然存在,且反覆發作,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3)脊髓型。本型雖然可通過非手術療法緩解一些癥狀、體征,但較多的患者還是需要手術解決問題,尤其是對一些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及早手術,否則很有可能加重脊髓的病變,影響以後的功能恢復。手術具體指征為:有急性進行性脊髓損害癥狀,神經學檢查與X線片、CT、磁共振成像或脊髓造影檢查等影像學定位相吻合;脊髓受損癥狀雖然較輕,但正規非手術療法無效、影響正常工作;頸髓受壓2年內,癥狀、體征進行性加重或突然加劇。

(4)椎動脈型。本型僅有少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具體指征為:有頸性眩暈、猝倒癥狀,經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椎動脈造影檢查表明,椎動脈在橫突孔部受骨刺或其它異常刺激或壓迫,造成明顯供血障礙。鬆動脈型頸椎病在施行手術之前,均應通過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造影等檢查,明確椎動脈受壓的範圍和程度,以使手術有的放矢。

(5)食管壓迫型。X線平片及食管鋇餐吞服檢查表明,椎體前緣有骨刺壓迫或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難,非手術療法無效,方可手術。

但是,有些人不宜進行手術,如年邁體弱,心、肝、腎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手術與麻醉;病程過長,脊髓進入變性階段;四肢有廣泛性肌萎縮,脊髓損害障礙不能恢復;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

41.頸椎病手術治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什麼?

隨著外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手術器械的應用,近幾年來,國內外對頸椎病手術的方法日益增多。但是,頸椎病手術治療的原理基本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大致可概括為: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強穩定及制動,防止進行性損害等。手術主要達到的目的為:擴大神經根管、橫突孔、椎間孔、椎管,解除或松解對神經、血管、頸髓等的刺激與壓迫;去除病變的椎間盤、針刺及過於肥厚或骨化的韌帶,達到減壓,消除刺激、壓迫和粘連的目的;椎間植骨以恢復或增強頸椎的穩定性,恢復其生理曲線,或限制局部活動,防止進一步對脊髓、神經的損害。

頸椎手術方式分為前路手術和後路手術兩大類。前路手術主要有:髓核摘除術、椎體間植骨融合術、直視下切除骨刺減壓術、頸椎橫突孔前壁切除松解術、椎動脈減壓術、頸椎人工椎間盤、人工椎體和椎間關節的應用及頸椎側前方減壓術等。後路手術主要有:局部減壓術、椎板切除減壓術、椎管成形術等。

總之,對於不同的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

42.什麼是頸椎人工椎間盤和人工關節?

頸椎人工椎間盤和人工關節,是近lO余年來發展的一項脊柱外科新技術。人工椎間盤和人工關節,是利用醫用形狀記憶合金作為人工假體,以替代椎間盤或關節的功能,使病變頸椎在手術後保留或恢復—定的椎間關節活動度。其適應證為椎節較為穩定的頸椎間盤突出症和骨質增生為主的頸椎病。

頸椎人工椎間盤為一外觀類似椎間盤的舌形元件,其材料為醫用形狀記憶合金。在經椎間隙先行切除髓核和(或)潛行切骨減壓術的基礎上,選擇與患者相應大小的人工椎間盤植入。植入時,由術者助手將患者頭頸部保持持續牽引狀態,術者用人工椎間盤夾鉗或中號血管鉗夾住人工椎間盤前方緩慢進入,直到前方擋板緊貼於前縱韌帶前方即可。

頸椎椎體間人工關節為一0.8毫米厚、8毫米寬的「Ω」形元件,其材料也為醫用形狀記憶合金。頸椎椎體間人工關節植入術在行頸前路減壓術的基礎上進行。植入的醫用形狀記憶合金人工關節,可因人體正常體溫的作用而迅速恢復原形。人工關節的活動度較人工椎間盤大,術後早期屈伸活動度約為10°(正常頸椎一般為7°,頸椎病則為l°一5°),1年後約為8°,4—6年後基本維持在3°-5°範圍。

人工椎間盤及人工關節植入術有以下優點:①不僅縮短了手術的時間,簡化了手術操作,而且不需要取骨、植骨,減少了患者許多痛苦;②在—定程度上保持或增加了病變椎節的活動度,減少了因病變椎節融合固定後相鄰椎節負荷增加的現象,減緩了鄰近椎節由此而產生的退變;③人工假體較好的彈性有一定的撐開作用,對預防和改善成角畸形有很大幫助;④醫用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對術後CT、磁共振成像檢查沒有任何影響;⑤萬一手術失敗,可以用植骨融合術進行再補救。

但是,人工椎間盤和人工關節植入術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植入的人工假體易產生滑動、向外滑出,尤其術後早期;對吞咽可產生一些影響;金屬疲勞斷裂等。因此,在植入術後,應對上述問題進行密切觀察。自術後第1周起,每3個月或半年應拍攝頸椎正、側位,過屈、伸位X線片,觀察植入假體的穩定性;對有吞咽障礙癥狀且持續較久的術後患者,可行口服鋇餐檢查;金屬疲勞斷裂僅發生於極個別患者,斷裂部位多在應力最大的後方折曲處。但一般3個月後,該處局部已被纖維組織或軟骨樣組織所包繞(後期甚至可為骨組織包繞)。所以,即便人工假體金屬疲勞斷裂,它也不會滑出影響減壓手術效果,並且它仍然有少許活動度,沒有必要將其取出。

43.頸椎病手術治療前的特殊準備工作有哪些?

因為頸部有重要血管、神經、內分泌腺、氣管和食管等組織器官,頸椎結構又很複雜,手術難度較大。術中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術後患部需制動及保持適當體位等。所以,術前準備工作顯得更為重要。

除了常規的術前準備工作外,醫生應對患者作全面的體格檢杏,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態。同時,應嚴格手術審批手續,詳細向家屬及單位交待病情及術中、術後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情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爭取最大的配合。此外,醫生還應周詳地設計手術方案和具體實施程序。

由於頸椎病手術的術中、術後對患者體位、部分器官的特殊要求,手手術前要進行打針對件的訓練。如在術前進行床上肢體功能鍛煉,以利於術後功能恢復;訓練在床上大、小便;對頸後路手術者,進行俯卧體位訓練,從每次10—30分鐘,逐漸增加至3—4小時,這樣可防止術中造成呼吸道受阻;對頸前路手術者,因術中易牽拉、刺激氣管、食管引起反射性嗆咳,牽拉不妥會造成出血過多及可能的氣管、食管損傷,所以,術前應對氣管進行適當的推移牽拉過中線的練習,開始每次10—20分鐘,逐漸加至30—60分鐘,訓練3—5日。

多數患者手術前要預製石膏型或簡易材料的頸圍。石膏頸圍製作後要從兩側剖開,術畢及時安上,加以固定。如果後路椎板切除減壓範圍過大,在加大塊骨片架橋植骨時,術前要預製包括頭部制動的上半身石膏床。不論前、後路手術,凡有植骨的患者,術後頸部制動是很重要的。

在手術前日和當日,還應做好備皮、麻醉前準備,必要時配血和做藥物過敏試驗。術前可給予一定量的抗生素肌內注射。患者手術當天早晨禁食,術前排空大、小便。

44.頸椎病患者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任何手術的成功.除了在術前充分準備、術中良好操作外,術後的觀察、護理等也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頸椎病手術由於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術後的處理則更應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上。據報道,頸椎手術意外死亡—般以手術後多見,且主要發生在術後24小時內。因此,對頸椎病患者術後的觀察、護理應予以高度重視,尤其是術後24小時內,是併發症多發的危險期。

在頸椎病手術完畢、患者回到病房時,醫生、護士應準備好輸液架、血壓計、氣管切開包、靜脈切開包、氧氣瓶、吸引器等急救物品,以備應急之用。要及時觀察血壓、脈搏,密切注意呼吸情況,若出現呼吸困難,且伴有頸部增粗,要考慮可能是頸深部血腫壓迫氣管所致,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同時,要注意頭頸部的制動,減少頸部活動的次數及幅度。頭頸兩旁各置沙袋1個,以固定頭頸部。切口處壓以消毒巾包裹的200克一250克沙袋1個,以減少出血,防止植骨塊或人工關節的滑出。此外,為了預防脊髓反應性水腫,可給予50%的葡萄糖液、地塞米松、甘露醇等藥物。同時,也可適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手術完畢後,患者也有許多工作要予以配合。首先,要按照醫生、護士的要求,不要隨意起床活動,以免不測。另外,為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除了蒸氣霧化吸入外,應多吃冷飲,以減少咽喉部水腫、充血。為防止肺部併發症,應做深呼吸,有痰時應爭取咳出來。為預防尿路感染,要爭取早些拔除導尿管,儘可能自行排尿。為有利於早期恢復,可在床上進行一些四肢小範圍的活動。

儘管頸椎手術後存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只要醫生、護士和患者共同配合,這種危險性是可以大大減少的。

45.如何評價頸椎病手術的效果?

頸椎病手術後的效果如何,是通過患者主訴和癥狀的改變、陽性體征的消失等情況來判定和評價的。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療效類型:

(1)無反應型。手術後有些缸狀輕微改善,患者常主訴肢體有鬆快感,但無感覺和運動方面的改善,多數癥狀和體征沒有變化。術後3—6個月仍無改善跡象,則有可能神經組織已變性,恢復較為因難。

(2)緩慢反應型。術後1周內可有一些癥狀改善,以後較長一段時間僅稍有進步。患者某些功能有好轉,但不明顯,超過3—6個月不再有進步。此型預後較差。

(3)一過性反應型。手術後數日癥狀明顯減輕,並有部分功能改善,但1周後突然停止,或已緩解的癥狀又復原,回到術前狀況。這表明減壓有效,但由於神經組織已有變性而不能恢復。此型預後也欠佳。

(4)即刻反應型。術後數日,患者即可感到肢體鬆快,軀體束胸感等癥狀消失或減輕,關節運動功能明顯改善,而且這些現象繼續發展。這表明致壓因素解除後,脊髓血液供應恢復,脊髓變性不嚴重且有恢復可能。此型預後良好。

(5)延遲反應型。少數患者術後短期內無明顯改善,但在術後1—2個月癥狀緩慢改善,並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一情況多見於病程較長的神經根型或脊髓型頸椎病,可能是減壓後局部血運恢復較慢,或是局部骨性融合後致壓物逐漸吸收所造成的,即表示神經組織尚未變性,有恢復可能。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手術療效的評定,還可用「頸椎病脊髓功能狀態(40分)法」進行。具體評分如下:①上肢功能(左、右分別評定,每側8分,共16分):無使用功能,0分,勉強捏食品進餐,不能系扣、寫字,2分,能持勺進餐,勉強系扣,寫字扭曲,4分,能持筷子進餐,能系扣,但不靈活,6分,基本正常,8分;②下肢功能(左、右不分,共12分):不能端坐、站立,0分,能端坐,但不能站立,2分,能站立,但不能行走,4分,拄雙拐或由人費力攙扶勉強行走,6分,拄單拐或扶梯上、下樓行走,8分,能獨立行走,跛行步態,10分,基本正常,12分;③括約肌功能(共6分):尿瀦留或大、小便失禁,0分,大、小便困難或其它障礙,3分,基本正常,6分;④四肢感覺(上、下肢分別評定,共4分):有麻、木、痛、緊、沉等異常感覺或痛覺減退,0分,基本正常,2分;⑤束帶感覺(指軀於部,共2分):有緊束感覺,0分,基本正常,2分。一級肢體殘疾:完全不能實現日常生活活動,0—10分;二級肢體殘疾:基本不能實現日常生活活動,11—20分;三級肢體殘疾:能夠部分實現日常生活活動,21—30分;四級肢體殘疾:基本能實現日常生活活動,30—40分。治療前、後分別評分,以計算出改善率。改善率=改善分/損失分×100%(改善分=術後分-術前分,損失分=40-術前分)。

但是,手術療效並不是手術操作單方面因素所決定的,而是與診斷、手術部位選擇、手術的範圍、患者年齡、病程長短、病變的範圍、是否外傷所致、有否椎管狹窄、骨刺是否吸收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一般年齡越大,相對恢復較差;病程較長的恢復欠佳,尤其是脊髓型,病程超過2年則易影響恢復;單個椎間盤病變較兩個椎間盤病變易恢復;椎管狹窄大於50%的預後較差。因此,評價頸椎病手術成功與否,要從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

46.頸椎病患者手術後的康復訓練如何進行?

頸椎病患者若採用手術,則說明其病情已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創傷性過程。因此,頸椎病患者手術以後的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今後的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手術創傷反應期過後,患者若病情平穩,康復訓練即可開始進行。首先,主要是進行一些深呼吸運動,這樣可防止肺部的感染。其次,可進行四肢遠端一些小範圍的關節運動,如握拳、足背屈伸等。有些脊髓型患者術前已有四肢運動功能損害癥狀,上述動作也可用被動運動的方法完成。這不僅有利於手術創傷的恢復,而且為術後更好地康復打下基礎。

在恢復期,四肢運動要從卧位逐漸過渡到半卧位、坐位的鍛煉,然後是下床活動。在此過程中要逐漸增加肌力訓練量,促進各組肌群恢復相應的肌力。尤其是手部的活動,如對指、分指、抓拿等動作應著重加以訓練;下肢訓練先通過直腿抬高、下肢負重抬舉、伸屈活動以加強肌力和關節活動範圍,並逐漸藉助於雙拐、手杖、下肢功能支架等訓練站立、邁步。然後過渡到行走。

此外,尚可進行作業治療和生活自理訓練。

對於頸椎病手術的患部,早期應嚴格制動,並重點防止術後的外傷造成頸椎病惡化。在切口及組織(特別是骨組織)癒合之前,應避免頸椎過多、過度地活動,減少其負荷,儘可能地保持局部的安靜。在恢復期也應循序漸進地進行生理性活動,以便順利地康復。

最後,對於頸椎病患者尚應進行一些心理性康復療法,消除悲觀和急躁情緒,樹立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樣有助於術後更好地康復。

47.頸椎病的按摩效果如何?

多年來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按摩是治療頸椎病十分有效的療法,尤其是祖國醫學中傳統的手法治療,更是治療頸椎病方法中的一朵奇芭。

按摩的主要作用在於:擴大椎間隙及椎間孔,使滑脫的椎體複位,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線,緩解對神經根的刺激與壓迫,消除腫脹,分離粘連,解除肌肉、血管的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的血液供應,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

按摩治療頸椎病的治療原則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復。因此,多採用滾、按、揉、拿、拔伸、拔伸旋轉、拿搓、擦等基本手法。一般通過按揉定位,如風池、肩井、合谷、曲池穴,以疏通經絡,減輕麻木、疼痛癥狀;通過頸背肌肉的揉、滾、捏等手法,放鬆頸肩背部,緩解肌肉的緊張及痙攣;通過風池穴的手法牽引,以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利用「側報」、「旋轉複位法」整復小關節半脫位及滑膜嵌頓;對患者施以頭頸部的被動前屈、後伸、側屈、旋轉等功能運動,改善關節活動範圍及松解神經根粘連。最後對頭痛、肩臂麻痛等進行局部痛區的手法治療。

按摩治療方法可根據病情不同,有針對性地採用一些手法,並可配合牽引、醫療體操、理療等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治療。

48.頸椎病按摩手法的具體操作如何進行?

頸椎病按摩治療的方法較多,各有所長,各具特色。有的專家將頸椎病的手法治療總結為預備手法、治療手法和善後手法3部分:

(1)預備手法。包括揉捻法和滾動法。目的在於松解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以獲得舒筋通絡、宣通氣血、解痙鎮痛的效果。同時,也為下一步治療手法打好基礎。①揉捻法:術者用兩手拇指指腹交替在頸部兩側自上而下做迴旋揉捻,每側4—5遍,壓痛點可重點揉捻,時間可略長—些;②滾動法:在頭頸根部及雙肩部施以滾法2—3分鐘,著力點要深,並注意防止搓傷皮膚。

(2)治療手法。包括旋轉複位法和提端搖晃法。這是治療頸椎病的重點手法。目的在於分解頸椎小關節的粘連,糾正頸椎關節的錯縫,並可加寬狹窄的椎間隙,擴大椎間孔,使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從而緩解由於頸椎病變對神經根、血管及周圍軟組織壓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癥狀。①旋轉複位法:以右旋為例,術者立於患者背後,用右手或右前臂置於患者須下,左手托住枕部,輕提並做頸部旋轉運動2—3次,使肌肉放鬆後,上提牽引頸部,並使其後伸,同時將患者頭頸右旋至有固定感時,術者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頸部,此時可聽到數聲彈響聲。以同樣手法向左側旋轉一次。應用本手法時要輕柔,力量不宜過大;②提端搖晃法:適用於頸部肌肉痙攣,尤其適用於胸鎖乳突肌痙攣的患者。提端:術者立於患者正背後,兩手虎口分開,兩拇指頂住枕部,其餘手指托住下頜部,雙前臂壓住患者肩部,兩手向上提端,使患者頸部肌肉放鬆,然後將患者頭部在屈曲時旋轉至左、右側。搖晃:以左側為例,術者用右手扶住下頜,同時用右肩部、肘部固定住患者頭部,在持續牽引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沿左側痙攣的頸肌走向,自上而下揉捻至肩部,同時向右側旋轉頸部。然後以相同手法於對側再做一遍。

(3)善後手法。包括劈法、散法、拿法及歸合法等。目的是放鬆頸肩部肌群,進一步解除肌肉痙攣,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軟組織的炎性反應。①劈法:術者五指分開、放鬆,以手掌尺側,劈打雙肩及背部1分鐘;②散法:用兩手掌指挽側在兩側頸部交錯散打,並用力按壓,當從上至下到肩部時,改用掌側散打,反覆2—3遍;③拿法:用拇指和掌與其餘四指指腹相對用力,在肩部拿捏,拇指做環行運動,進行1—2分鐘;④歸合法:兩手交叉,以兩手掌大小魚際置患者項部及肩部相對歸擠,自上而下做2—3遍。

此外,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可在上述手法基礎上,加用叩法、抖肩法及捋法等,以頸肩部自覺發熱為好。

49.頸椎病按摩治療中的旋轉複位是怎麼回事?

在頸椎病按摩過程中,醫生常旋轉患者的脖子,並通過一定的手法在瞬間「閃動」頸椎,患者往往在脖子甩動的同時聽到一聲或數聲「喀噠」聲。在施行這種手法時,有時由於患者不了解情況,往往會產生是否發生了什麼意外的緊張心理。實際上,這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較重要也較常用的方法,即旋轉複位方法。

通過旋轉複位手法,主要是糾正患椎的錯位、小關節紊亂和筋脈的離位,恢復頸椎的正常解剖位置和正常生理曲線,解除對神經、血管及脊髓等組織的刺激或壓迫,使癥狀得以緩解或消失。

旋轉複位的方法較多,有仰頭搖正法、低頭搖正法、側卧搖格肩法、側頭搖正法、定點旋轉複位法及在牽引狀態下的旋轉複位等多種多樣的方法。上述方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在完整的觸診檢查、X線片分析的基礎上施行,並根據不同的病情和病理改變,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選擇相應的複位手法。施行前應消除患者緊張心理,儘可能保持放鬆狀態。施行時,應在2公斤一8公斤力的範圍內以巧勁完成,切不可用力過猛。在複位不成功的情況下,要查找原因,而不能施以暴力,以免產生損傷。

旋轉複位手法,從臨床上講確有一定療效,但若對患者病情了解不清楚、診斷不明確或手法太重、操作不得要領,則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求醫生謹慎細緻,手法輕巧穩妥,而且還要嚴格掌握操作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除了對有頸推外傷的患者絕對禁忌之外,對診斷不明確與懷疑有椎管內腫瘤、骨性椎管狹窄、脊髓受壓癥狀為主的、後縱韌帶鈣化、頸椎先天性畸形及全身或咽、喉、頸、枕部有急性和慢性炎症的患者,要禁止使用旋轉複位手法。

50.頸椎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按摩?

許多頸椎病患者由於工作繁忙或其它原因,無法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為了緩解這一矛盾,這裡介紹一些有關頸椎病的簡單易行的自我按摩方法。

這套自我按摩方法,可在癥狀加重時隨時加以應用,但最好在早晨醒後進行。因為此時經過1夜的休息,頸背部的肌肉處於相對放鬆狀態,有利於增強按摩的效果。

首先進行臉部按摩。用兩手手掌分別搓臉的正面、側面及耳後各10次,然後五指分開如梳頭狀自前向後10次;其次分別用左、右手揉擦對側前頸各10次,揉拿對側肩井穴各10次;隨後擦後頸部10次,並上下移動、抓拿後頸部,依次用拇指點揉左、右風池災及天栓、新設、天鼎穴,用拇指對頸背部痛點按揉;最後—手托枕部,一手反掌托下頜,進行輕柔的頭部上仰位旋轉運動數次。此外,頭暈癥狀者,可將兩手五指分開,用指尖輕叩頭部;手臂麻木者,可沿上臂、前臂順序揉搓,並配以曲池、合谷穴點按,以加強療效。

自我按摩可每日進行1次,每次5一10分鐘,堅持1—2個月以上可有較好療效。

51.中醫對頸稚病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在我國經典中醫理論雖無「頸椎病」的病名,但其癥狀近似於中醫的「痹證」、「痿證」、「頭痛」、「眩暈」、「項強」等。中醫書籍也有所謂「骨錯縫,筋出槽」等描述。早在兩千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中,對痹證就做過如下描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還根據癥狀和部位,將痹證分為筋痹、骨痹、脈痹、肌痹和皮痹。這些描述中也極可能包括了對頸椎病的描述。因此,除了採用現代醫學方法之外,通常結合祖國醫學的傳統理論,對頸椎病的治療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吸取中醫內治、外治手法及針灸等方法的精華,在頸椎病的治療上頗見成效。那麼,中醫對頸椎病的基本觀點是什麼呢?

祖國醫學將頸、肩、臂痛等症基本視為痹證,在病因學上通常認為是外傷、風寒濕邪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等所致,頭暈、目眩、耳鳴則與痰濁、肝風、虛損有關。中醫不僅僅將頸椎病著眼於頸、肩、背、臂等局部,而且還有機地聯繫臟腑、經絡、氣血等整體,進行辨證施治;將肝、脾、腎等內髒的功能與筋骨、肌肉、關節功能有機結合,注重兩者之間的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作用,放將頸椎病分為風寒濕痹、經絡受阻、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痰濕困阻及外傷等型。

基於中醫對頸椎病的上述觀點,在治療上形成了外治手法、外用藥物、針灸療法及內治療法等一整套的措施。根據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採用不同的治療原則、不同的用藥和不同的方法,尤以內、外並重的原則有別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即不僅注重局部的整復錯位、鬆弛肌肉、伸展筋脈,而且更注重疏通經絡、調節內髒的整體康復。因此,中醫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無疑是我國的「絕活」。

52.中醫中藥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頸椎病是通過辨證後,採用內治療法、外治療法或兩者兼用的方法進行治療。內治療法,就是利用湯藥或成藥等口服藥物進行治療的方法;外治療法,是利用貼敷、熏洗、擦劑等局部外用藥物進行治療,也包括按摩手法在內的方法。

內治療法多採用散風祛濕、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方法,尤其對疼痛、麻木、頭暈等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一般可根據不同的中醫分型,採用不同的方劑。例如:對外傷型採用舒筋湯、伸筋活血湯;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用羌活勝濕湯;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用獨活寄生湯;痰濕凝阻、經絡淤滯型用二陳湯或神效黃芪湯。兩手麻木為主的可用人蔘益氣湯;酸痛為主的可用四物止痛湯;骨質增生為主的可用骨刺湯。常用的成藥有天麻丸、養血榮筋丸、木瓜丸、風濕痹痛片、骨仙片等。

外用藥物在頸椎病的中醫治療中較為常用,對緩解癥狀有一定療效,歷來為醫家所重視。使用的基本方法有:貼敷、熏洗、塗擦及手法治療時通過按摩等機械刺激滲人體內等。一般以擦劑較為便利,如正骨水、外用止痛搽劑、麝香風濕油、息傷樂等。熏洗藥物則有熱敷靈、寒痛樂等,以起到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中醫中藥療法在我國源遠流長,治療頸椎病的方法、「絕技」較多,如祖傳秘方,或是根據現代中醫醫學理論研究的新方法等,為患者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途徑。

53.中醫中藥對解除頸椎骨質增生的臨床癥狀有什麼好辦法?

骨質增生是老年人的一種退行性改變,又稱骨刺、骨贅等。頸椎是骨質增生的好發部位之一。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筋附於骨。進人中、老年以後,由於肝、腎功能逐漸衰退,腎虛不能主骨,肝虛不能養筋,再加上外界風寒濕邪的侵襲,或是外傷,可導致氣血失和,久而久之淤血加重就會形成骨質增生,從而產生疼痛不適、肢體麻木、活動障礙等癥狀。所以,在治療骨質增生上,要活血化淤、祛風勝濕、通絡止痛。

根據中醫這一骨質增生的病因機制和治療原則,有的專家研製的中藥托敷劑對頸椎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不適、活動障礙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藥托敷劑的組成有:透骨草12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5克,山楂15克,當歸12克,紅花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防風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具體用法是:將上述各葯裝入布袋內,紮緊,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鐘,稍晾涼,托敷於頸背部,每次30分鐘,每日托敷2次,每劑葯連用4次,一般lO日左右即可有明顯好轉。

用中藥托敷劑治療頸椎骨質增生,主要是利用方中透骨草、五加皮、五味子、山楂等酸藥性,舒筋展筋,緩解肌肉痙孿,改善和減輕周圍神經、血管的牽拉、刺激或壓迫。當歸、紅花、赤芍、生地等活血化淤,通絡止痛。羌活、獨活、防風、炮附子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對骨質增生的肌肉韌帶牽張、疼痛和神經、血管壓迫、刺激等病理變化,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該葯止痛效果明顯,關節運動功能也能恢復。

54.中藥對頸椎骨質增生治本、治標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基本理論認為,頸椎骨質增生之本是腎虛骨空,而疼痛不適、功能障礙則為病之標。因此,除了要緩解頸椎骨質增生的一系列癥狀之外,最重要的是解除頸椎骨質增生最根本的病源。

有的專家研製的骨質增生丸,就是通過補腎益精、壯骨鎮痛來達到本、標同治的目的。骨質增生丸基本組成有:熟地60克,骨碎補45克,蓯蓉30克,雞血藤45克,海桐皮15克,鹿銜草15克。將上述各葯混合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溫開水送服,1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續2—3個療程。該方中熟地滋陰補腎中精血,腎精充足可以營養滋潤頸椎,骨關節健壯。蓯蓉壯腎中陽氣,腎氣盛,有溫熙生髮之功,是增強骨關節功能的動力。用這兩種藥物補腎的陰陽來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的本。骨碎補、鹿銜草補腎健骨鎮痛。雞血藤、海桐皮養血通絡鎮痛。4葯相輔,不僅可佐蓯蓉、熟地壯陽養陰,而且可以補骨通絡鎮痛以治標,從而達到較好的治療目的。

還有一種本、標兼治的骨質增生丸。該葯的基本組成有:熟地黃300克,鹿銜草200克,骨碎補200克,肉蓯蓉200克,淫羊藿200克,雞血藤200克,萊菔子100克。先將熟地黃、肉蓯蓉乾燥,研細末備用,然後取鹿銜草、骨碎補、淫羊藿、雞血藤、萊菔子水煎,取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加適量蜂蜜,再加入熟地黃、肉蓯蓉細末,調勻做成藥丸。每丸重2.5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3次。此葯通過補腎生髓壯骨、活血舒筋止痛、理氣和中來達到本、標兼治的目的。

55.中醫中藥如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除了可表現為頸肩痛或項枕痛癥狀外,還有頭暈、噁心、嘔吐、位置性眩暈、耳鳴、耳聾、目眩、視物不清等癥狀。中醫往往通過和血、活血、潛陽、鎮逆的方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頸病消暈飲就有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功效。頸病消暈飲的組成有:天麻12克,鉤藤12克,蔓荊子12克,當歸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烏12克,丹參12克,白菊花12克,青葙子12克,生龍骨12克,生牡蠣15克,石決明20克。元胡12克,薑黃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用法是:頭煎時,先將生龍骨、生牡蠣、石決明加水,煮沸15分鐘,再加入天麻、蔓荊子、川芎、當歸、生白芍、首烏、丹參、青葙子、元胡、薑黃、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鐘,再加入鉤藤、白菊花繼續煮沸3—5分鐘,最後取其湯藥服用。二煎、三煎將上藥煮沸1—15分鐘即可。每日3次。同時,可以根據癥狀辨證加減。嘔吐,加竹茹12克,半夏12克;煩躁不安,加琥珀1.5克,研末沖服;小便黃赤,加車前子12克,茯苓12克。

頸病消暈飲中,以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潛陽、熄風止痙。桑寄生補腎、壯水以制火。當歸、川芎、生白芍、首烏補血、和血以養肝。白菊花、青葙子清肝明目。蔓荊子與白菊花配伍以疏散肝經風熱,主治頭昏、目眩。生白芍柔肝熄風。生龍骨、生牡蠣平肝潛陽鎮逆。元胡、薑黃活血化淤。丹參活血化淤,解血脈之痙。

56.中醫中藥如何治療頸椎病中的手麻癥狀?

頸椎病患者的手麻癥狀是由於頸神經根受壓或受激惹所引起的。麻木癥狀可沿肩、臂向手指放射。中醫通常採用溫陽養氣、舒筋通絡的治療方法。

有的專家研製的頸椎病方,對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緩解手麻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頸椎病方的基本組成有川芎15克,黃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當歸20克,白芍15克,薑黃15克,桑枝10克,丹參15克,細辛5克,雞血藤15克,紅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將上藥用水煎服,每日2次,服12—16劑後即可使手麻癥狀基本治癒。

此外,頸肩膏對神經根型頸椎病也有較好的療效。頸肩膏的基本組成有:當歸、川芎、羌活、威靈仙、青楓藤、葛根、制乳香、沒藥、生川烏、生川草烏、三棱、莪術、白芷、細辛、生附子、丁香、紅花、肉桂、生南星、樟腦等。製作時,先用95%酒精漫泡乳香、沒藥,使溶解後,取上清波回收酒精;將白正、細辛、三棱、莪術、肉桂、丁香提取揮髮油,並將提取揮髮油的藥渣和當歸、威靈仙、青楓藤、葛根、生附子、紅花加水煎3次濃縮葯汁;將川芎、羌活、生川草烏、生南星、樟腦共研細粉;取凡士林加熱,另取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酯及尼泊金乙酯放在另一容器中加熱,與凡士林混勻成油質,取適量蒸餾水與月桂醇硫酸鈉、甘油為水項,並將藥物煎出液加入水項,混勻加熱至80℃,在同溫下將水項流入油項,攪拌成水油乳膏,然後加入乳香、沒藥攪勻,再加入揮髮油,最後加入藥粉拌勻即成頸肩膏。

57.頸型頸椎病的中醫治療方法如何進行?

頸型頸椎病主要以頸項和肩背部的疼痛不適、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有的專家認為,頸型頸椎病可歸納為氣血凝滯型和風寒濕痹型兩種,並根據兩種不同分型用古方楊氏蠲痹湯和復元活血湯辨證加減進行治療。

(1)氣血凝滯型。多因頸部反覆疲勞形成慢性勞損所致。臨床上有頸肩背強痛、酸硬,嚴重者甚至僵斜不能屈伸轉側,活動受限。一般疼痛多局限於某一側或某一肌群。常表現在晨起、久坐、看書、寫文章、看電視等頸項部長時間不動而癥狀加重,致氣血凝滯,經絡隔阻,脈多滯澀。治療以行滯化淤、通行經絡,佐以解痙止痛。以復元活血湯加白芍、木瓜、僵蠶、育皮、細辛、葛根為主方,5—10劑即可明顯見效。

(2)風寒濕痹型。多為夜卧當風或雨淋等外感風寒濕邪所致。臨床表現以頸項、肩背定位性疼痛,頸項僵直,難於側轉,屈伸功能明顯受限,常有強迫性斜頸位,或伴有頭痛頭沉、惡寒拘急等症。這是由於風寒濕邪凝滯經絡,氣血淤滯不得行所致,脈多浮緩或弦或緊。治療時用調和營衛、通達腠理,佐以解痙止痛的方法。以楊式蠲痹湯加葛根、木瓜、細辛、青皮為主方,5—10劑即可達到治癒標準。

58.頸椎病患者的針灸治療如何進行?

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在治療許多疾病上,針灸療法都以其獨到之處博得了廣大患者的歡迎。同樣,利用針灸刺激經穴來治療頸椎病,也具有療效好,不需要特殊設備,易於掌握等特點。

根據中醫基本理論,頸椎病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舒經活血。根據循經取穴的原則,常用絕骨、後溪穴。因為後頸部為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所通過;側頸部為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所通過。絕骨穴屬足少陽膽經,是足三陽絡,為髓之會穴;後溪穴屬手太陽小腸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過督脈。故針於絕骨、後溪穴對頸項部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舒筋止痛之效。根據局部取穴、鄰近取穴的原則,佐以頸椎天脊、風府、大椎、大杼、魄戶、天目、天柱穴,能治項強不能動,頸項及肩背疼痛等。治療時,一般留針12—20分鐘,每日針灸1次,療程按患者反應而定,一般8一12次即可見效。

此外,治療頸椎病還有其它一些針灸療法,現將常用、有效的方法,歸納介紹如下:

(1)灸療。灸療是我國傳統醫學中針灸治療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以艾葉作為施灸的材料,與針刺穴位一樣,具有激發經絡,達到調節機體各器官組織功能的目的。其治療頸椎病的原則是強筋活絡。一般取天柱、大椎、風池、大杼、肩髃、肩井、後溪災,每日施灸2次,每次3—5壯,可用艾條懸灸。取天柱、大椎穴主要是疏調局部經氣、通經活絡。取風池、大杼穴為祛風活血止痛。取肩髃、肩井穴主要為通經活絡。取後溪穴為通調督脈、活血止痛。

(2)穴位注射。用維生素B150毫克,或骨寧注射液和復方丹參注射液2毫升,加10%葡萄糖液5毫升一10毫升,分別取風池穴下方後髮際1.5寸處(指同身寸,下同),頸夾脊穴、大椎穴兩側旁開0.5寸處及阿是穴注射。要根據不同病情和不同用藥安排注射時間和療程。

(3)溫針療法。取病變頸椎旁開0.5寸處,左、右交替取皮,配肩髃、陽池、天宗、曲池穴,捻轉進針,行平補平瀉法,將艾段套在距皮膚約20毫米的針柄上,從其下端點燃,待其自滅。主穴每次2—3壯,配穴1—2壯。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歇3日。

(4)電針療法。分別根據頸、肩、上肢疼痛,相應地取頸夾脊穴、阿是穴及天柱、風池、大杼、大椎、曲池、外關、合谷災,每次可選擇5—6個穴位,針刺得氣後,接通電療儀器,負極連主穴,正極連配穴,以脈衝電流刺激,頻率約200一250次/分,電流大小以患者舒適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4—5日。

59.如何用耳穴方法診斷、治療頸椎病?

耳穴診斷是在望耳診斷基礎上,隨著對耳穴認識的不斷深化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診斷方法。耳穴診斷除了傳統的望診外,還應用了耳穴壓痛診斷、耳穴觸摸診斷、耳溫測定、染色法及日光反射法等方法,並根據耳穴診斷的基本理論相應設計了利用音響、液晶等進行耳穴診斷的探測儀器。與其它疾病一樣,頸椎病也可以通過耳穴診斷的方法進行診斷。

頸椎病耳穴診斷,從望診上來看,頸椎穴呈結節狀或珠狀、條段狀高低不平,有癥狀時呈點狀紅暈或邊緣紅色,即「點白邊紅」的色澤改變;部分患者呈片狀增厚、邊緣紅暈。根據其陽性反應物的部位,可區別頸椎病的病變部位。從觸診上來看,在頸椎穴可觸及結節狀或珠狀、條段狀物,並有明顯壓痛。此外,腎穴亦可有壓痛。根據在頸椎穴觸及條索的位置,可推斷骨質增生的位置,如在頸椎穴近輪屏切跡處觸及條索、結節狀物,多提示第3、第4頸椎有骨質增生,而在頸椎穴近胸椎處觸及條索時,則多提示第5、第6、第7頸椎骨質增生。從電測診斷來看,頸椎穴呈強陽性反應,腎穴、內分泌穴里陽性反應。若指穴同時呈強陽性反應時,多提示頸椎病為神經根型。

一般來說,神經根型以結節、壓痛點為多見;椎動脈型以潮紅隆起或條索為主;脊髓型以褐色質硬隆起為明顯特徵;頸列以片狀增厚為特徵。據統計,頸椎病的耳穴診斷符合率達84.3%。

耳穴不僅可以作為診斷的方法,而且也可以通過對耳穴的刺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耳穴治療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也日益增多。常用的耳穴治療方法有:毫針法、電針法、梅花針法、水針法、埋針法等耳穴針刺法,線香灸、火柴灸、艾溫灸等耳穴灸法;放血法、割治敷藥法等耳穴割治法;耳穴按摩法及貼膏法、壓九法等耳穴貼壓法。此外,激光、磁療、放射性同位素等也相應介入耳穴治療,並取得較好效果。但目前最常用、效果也較好的是壓丸法。耳穴治療與耳穴診斷一樣也可用於頸椎病的治療。耳穴壓丸法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如下:

選用質硬而光滑的小粒藥物種籽或藥丸貼壓耳穴,以替代耳針。常用的材料可選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牛黃消炎丸、六神丸等。將膠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數塊備用。通過耳穴診斷探尋壓痛點。一般頸椎病取穴為頸椎、腎、肝、內分泌、脾、神門、枕穴、用酒粗棉球消毒局部皮膚,待干後,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鑷子夾取粘有壓物的膠布對準上述各穴貼敷,並按壓數分鐘,以獲得耳郭發熱、發脹、放散感的「針感」。一般每貼壓1次,可在一述各穴放置3-7日,貼壓期間,患者每日自行按壓2-3次,每次每穴1-2分鐘,貼壓5次為1個療程。

進行也穴壓丸法時,應注意防止膠布過每。夏季多汗時貼壓時間不宜過長,冬季耳郭凍瘡處不宜貼壓。患者自行按壓時,切勿搓揉,以免搓破皮膚造成耳部感染。

60.頸椎病的其它中醫療法還有哪些?

除了內服外用中草藥、推拿按摩、針灸療法之外,還可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採用祖國醫學已有的、十分簡單的物理因子治療頸椎病。下面介紹幾種簡易的療法:

(1)坎離砂療法。又名風寒砂療法,是利用醋酸與氧化鐵作用生成酯酸鐵時所放出的熱能作為熱源,以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消炎和鎮痛,達到溫熱治療的目的。還可加防風、透骨草、川芎、當歸等中藥,以加強療效。治療時可將坎離砂、醋酸及中藥拌勻後,裝人布袋,裹以毛巾、毛毯等,待溫度達到60℃以上後,敷在頸椎部。每日或隔日1次,每個療程15次。

(2)刺血加拔罐療法。以頸椎棘突主要痛點為主穴,配以天宗、肩貞及阿是穴,用鈹針直入深至骨膜,一般不超過5毫米,針拔出後有少量血液溢出。然後在針處加拔火罐,去罐後可進行局部按摩和頭部旋轉運動。每3—5日1次,3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數日。

(3)竹管療法。取風池、大杼、風門為主穴,配穴為天宗、肩井、肩髃、曲池等。將不同口徑的竹管加工後放在煮沸的藥水鍋內(藥水用艾葉10克,杜仲10克,防風lO克,麻黃10克,木瓜10克,辣椒10克,土鱉蟲10克,羌活10克,蒼朮10克,獨活10克,蘇木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透骨草10克,千年健10克,海桐皮l0克,乳香5克,沒藥5克,布包裹後水煎製成),2—3分鐘後,取出並甩凈,迅速放置在選定的部價位上,牢固吸住皮膚,7—8分鐘後取下,局部皮膚即出現充血或淤血。根據病情,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61.醫療體育在頸椎病康復中起什麼作用?

醫療體育就是利用機體的各種功能、體育運動和自然因素來治療疾病和創傷,促進機體康復,恢復勞動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一門醫學科學。醫療體育的最大特點就是患者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

醫療體育在各國都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而且在疾病的康復中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特點和優越性。醫療體育在頸椎病的康復治療中,主要在於解除對頸髓、脊神經根和椎動脈等神經、血管的壓迫,促使水腫、炎症等的儘快消散,恢復和增強頸肩部及四肢等肌肉的力量,平衡頸肩背部兩側的肌力,減輕肌肉痙攣狀態,改善頭頸部的功能活動。因此,醫療體育對輕度、中度頸椎病及手術後恢復期十分重要,而且對防止頸椎病的複發也有著極重要的意義。有實驗結果表明,在125例頸椎病患者中,進行醫療體育療法(簡稱體療),顯效以上的佔63.2%,有效率為96.8%。經2年以上的遠期療效觀察表明,凡是長期堅持體療的患者,基本上能鞏固療效,而且很少複發。這些數據就足以證明醫療體育在頸椎病康復中的作用了。

62.在頸椎病康復中,醫療體育療法有什麼優點?

在頸椎病的康復中,醫療體育療法主要是以醫療體操的形式,如持啞鈴等體育器械的鍛煉,徒手的拳術、氣功等方法進行的鍛煉。體療具有如下優點:

(1)簡單易學。在臨床實踐中,一旦教會了患者體療的方法,患者即能很快掌握。

(2)隨時應用。由於頸椎病體療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在器械上也無更多的特別要求,因此,可在辦公室、家庭等任何場所進行治療。

(3)增強信心。進行體療出現療效時,往往因為自己給自己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歡愉的心情不言自明。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興趣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4)有其它療法達不到的功效。如脊髓型的患者,由於不宜進行牽引、按摩等治療,而運用體療,不僅可以改善頸背的癥狀,而且可以對因頸髓壓迫而產生的四肢無力、肌肉萎縮等癥狀有較大程度地改善。

(5)預防作用。頸椎病往往是因為長期伏案、不良姿勢和體位等多種因素誘發,通過體療可在很大程度上矯正這些不良習慣,保持頭頸部的功能,增強頭頸部的穩定性,達到預防的目的。

(6)防止複發。頸椎病患者由於退變的長期存在,或不良習慣的作用,往往可以導致複發。通過體療並持之以恆地鍛煉,可基本緩解退變的進一步發展,改善頸部功能和肌肉力量,防止頸椎病的反覆發作。

63.醫療體育療法與頸椎病的其它療法有何關係?

醫療體育療法由於簡單易學,確實受到廣大頸椎病患者的歡迎。那麼,體療與治療頸椎病的其它方法之間有何關係呢?

首先,對於牽引、按摩、理療等非手術療法,體療可作為綜合性治療方法之一,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一般來說,通過牽引、體療、按摩等三位一體的連貫治療,可以起至單一治療方法達不到的目的。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情況及病情,先安排15分鐘左右的頸部牽引,通過牽引達到拉開椎間隙等目的,然後做頸椎病的啞鈴體操,進行頸背部肌肉的放鬆和增強肌力的活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頭頸部的前屈、後伸、側屈、側轉及旋轉運動;待頸背部活動開後,再行局部的按摩治療,通過按、揉、滾法,點穴及旋轉複位等手法,解除局部癥狀。在這一連貫的綜合治療方法施行後,患者反映效果較好,不僅可較快地消除癥狀,而且複發的可能性也大為減少。

其次,對於手術療法,體療也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在手術前進行體療對頸椎局部的病理狀態可有較大改善,肌肉力量也有所增強。此外,體療可增強體質,尤其是增加心臟負荷,提高心臟搏出量及心肌收縮力,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這對手術的進行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在頸椎手術後的恢復期,體療能幫助患者儘快恢復體力及頸部局部功能,對提高手術療效也是十分有利的。

64.頸椎病患者進行醫療體育療法時應注意什麼?

頸椎病患者伴有體溫升高、有化膿性疾病、各種內臟器官疾患急性期、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局部骨折或損傷未愈、惡性腫瘤晚期等疾病時,暫時不宜採用體療。不能採用體療較為明確的指標有:①發熱38℃以上;②安靜時脈博每分鐘超過100次;③舒張壓大於16.0千帕(120毫米汞柱),並有自覺癥狀;④收縮壓低於13.3千帕(100毫米汞拄),伴有自覺癥狀;⑤心功能不全,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難、全身水腫、胸腹水,⑥近期(10日內)有,心肌損害發作;⑦嚴重心律失常;⑧在安靜時有心絞痛發生;⑨體質特別虛弱。

此外,由於年齡、體力、病情等因素的不同,在實施體療時,應十分注意運動量的大小。頸椎病為退變性疾患,超負荷的活動不僅加速或加重頸椎的病理改變,而且易引起外傷或發生意外,尤其脊髓型更要注意。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進行側轉和旋轉運動易壓迫椎動脈而加重眩暈癥狀,所以,椎動脈型眩暈癥狀明顯或伴有供血不足,側轉和旋轉動作宜少做、慢做甚至暫時不做。手術以後,因恢復和癒合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局部安定製動,故在術後3個月內忌作過多的頸部體操,尤其是頸椎前路椎體間及後路大塊骨片架橋植骨和人工關節植入的患者,更不宜進行鍛煉。

總之,頸椎病的體療,是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適合於癥狀輕微和康復期、手術後的患者。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若病情加重且無其它原因,應暫時停止鍛煉。要在專科醫生或體療醫生的指導和帶操下,明白注意事項後方可進行。

65.頸椎病啞鈴體操如何做?

頸椎病的醫療體操方法較多,各醫院根據本單位的具體經驗往往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專家根據醫療體操的編操原則,綜合頸椎病各型的病理改變及臨床癥狀,編製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完整的頸椎病啞鈴體操。這套體操不僅臨床療效頗佳,而且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現將這套頸椎病啞鈴體操的具體操作介紹如下:

第1節屈肘擴胸運動。預備姿勢:兩手持啞鈴自然下垂,分腿站立。動作:①兩臂屈肘,同時後擺擴胸;②還原成預備姿勢。反覆進行12一16次。

第2節斜方擊出運動。預備姿勢:兩手持啞鈴屈肘置於胸兩側,分腿站立。動作:①上體稍向左轉,右手向左前斜方擊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左手同上擊出。左、右交替,各重複6—8次。

第3節側方擊出運動。預備姿勢:同第2節動作:①左於持啞鈴向左側方擊出;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右手同上擊出。左、右交替,各重複6—8次。

第4節上方擊出運動。預備姿勢:同第2節動作:①右手持啞鈴內上方擊出;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左手同上擊出。左、右交替,各重複6—8次。

第5節直臂外展運動。預備姿勢:右手持啞鈴下垂,分腿站立。動作:①有上肢直臂外展至90°;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左上肢直臂外展還原。左、右交替,各重複6—8次。

第6節直臂前上舉運動。預備姿勢:同第5節。動作:①右上肢直臂由前向上舉;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左臂前上舉,還原。左、右交替,備重複6—8次。

第7節聳肩運動。預備姿勢:兩手持啞鈴下垂,分腿站立。動作:①兩臂伸直,兩肩用力向上聳起;②兩肩向後旋放下。反覆進行12—16次。

第8節兩肩後張擴胸後伸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動作:①兩臂伸直外旋,兩肩後張,同時擴胸;②還原成預備姿勢。反覆進行12—16次。

第9節直臂前後擺動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但兩腿前後分立。動作:①左、右上肢直臂同時前、後交替擺動;②重複6—8次後,兩腳互換站立位置,再同樣擺動6—8次。

第10節頭側屈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動作:①頭頸部向左肩方向屈曲,儘可能達到最大範圍;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向右側方向重複①一②。左、右交替,各重複6—8次。

第11節頭前屈後仰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動作:①頭頸部向前屈曲,儘可能達到最大範圍;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頭頸部向後仰伸,達到可能的最大範圍;④還原成預備姿勢。重複6—8次。

第12節頭側轉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動作:頭頸部向左側旋轉到儘可能的範圍;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頭頸部向右側側轉如同①一②。重複6—8次。

  第13節旋轉運動。預備姿勢:同第7節。動作:①頭頸部沿逆時針方向旋轉1周;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完成①一②。重複6—8次。

要領:完成各節動作時,動作要盡量準確;手持的啞鈴重量可依據個人體力情況選擇;各節動作的重複次數,可根據情況加減;第10節至第13節的頭頸部運動,要針對活動障礙的方向,反覆作適應性加大範圍的練習;對某些動作,如頭部側轉和旋轉易引起椎動脈型患者眩暈癥狀加重,可暫時不做,待癥狀緩解後再做。這套體操每日可做l一2次。

66.什麼是頸椎病的徒手醫療體操?

有時頸椎病患者受器械的限制,如一時找不到啞鈴,或者年紀較大、體質較弱,這時也可將上述啞鈴體操用握拳代替啞鈴來完成。此外,祖國醫學中的頸功,也具有治療頸椎病的作用。現將頸椎病的徒手醫療體操介紹如下:

第l節與項爭力。預備姿勢:兩肘屈曲,兩手十指交叉置於頭後,兩腿分立。動作:①頭用力後仰,兩手同時給頭一定的阻力;②還原成預備姿勢。重複12—16次。

第2節回頭望月。預備姿勢:兩腿分立,兩臂自然下垂。動作:①兩腿微屈,上體前傾45°並向右後旋轉,頭隨旋轉向後上方作望月狀,左手上舉置頭後,右手置背後;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同①一②,但方向相反。左、右各重複6—8次。

第3節托天按地。預備姿勢:兩腿並立,兩臂自然下垂。動作:①右肘屈曲,手掌心向上提起,再翻掌向上托出,伸直手臂,左手臂微屈,左手用力下按,頭同時後仰,向上看天;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同①一②,但左、右手交換。左、右交替,重複6—8次。

第4節前伸探海。預備姿勢:兩腿分立,兩手叉腰。動作:①頭頸前伸並轉向左下方,兩眼向前下視,似向海底窺探狀;②還原成預備姿勢;③一④同①一②,但方向向右。左、右交替,重複6—8次。

第5節伸頸拔背。預備姿勢:兩腿分立,兩手叉腰。動作:①頭頂部向上伸,如頭頂球狀,每次持續3—5秒;②還原成預備姿勢。重複12一16次。

第6節金獅搖頭。預備姿勢:兩腿分立,兩手叉腰。動作:頭頸放鬆,緩慢做大幅度環轉運動,依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各6—8次。

上述6個動作,是我國勞動人民為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所設計的動作,十分寶貴,便於工作餘暇和家庭中操練,所以頗受廣大患者喜愛。

67.辦公室工作人員如何鬆弛頸部?

隨著工作的高效率、快節奏,「上班族」,尤其是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一日工作下來,頸、肩、背部都酸脹、疼痛。他們往往因為繁忙而無暇鍛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狀態可能每況愈下,患頸椎病的確實不乏其人。為此,我們衷心希望兢兢業業伏案工作的人們,為了更好地工作,也為了身體健康,每日利用工間休息時間,花上10—20分鐘,鬆弛—下勤勞而默默無聞的頸部。

在辦公場所,除了可練頸椎病啞鈴操和徒手體操外,還可利用辦公室內的一些物品,進行其它的頸部放鬆活動。如站立後,兩肩慢慢緊縮(夾肩)3—5秒鐘,然後兩肩向上,堅持3—5秒鐘,重複6—8次,以放鬆背部肌肉;接著進行頭頸部各方向的擺動,重複數次,以放鬆頸部。另外,可坐在椅子上,對頭頸部進行自我按摩,具體方法可參見有關頸椎病自我按摩部分。亦可利用兩張辦公桌,兩手撐著桌面,兩足騰空,兩肘支撐全身,頭往後仰,堅持5秒鐘左右,重複3—5次。

上述動作可根據需要及個人情況自行掌握,一般每日可進行1—2次,尤其是工作繁忙之際,在持續工作1—2小時後,用上數分鐘活動活動,鬆弛一下疲勞的頸部。

68.中、老年人活動頸部的體操如何做?

中、老年人的機體己發生了一系列生理性退變,無論是頸椎或是全身其它器官、臟器,這種退變無所不在。而且往往除了頸椎病外,尚有其它中、老年病症。這些病症可能與頸病變有關,也可能是相互影響的,或雖與頸椎病無一定關係,但對身體素質有—定影響。因此,中、老年人活動頸部的體操應注意一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動作不宜過多,活動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發生意外。下面介紹幾個中、老年人活動頸部的動作:

(1)立姿,兩手拇指頂住下頜,慢慢往後抬,使頭部保持仰伸狀態,堅持6—10秒鐘。重複6次。

(2)立姿,用一手繞過頭頂,置於對側耳部,來迴向左、右方向扳頭部,堅持6—10秒鐘。左、右有交替,各重複3次。

(3)立姿,兩手十指交叉抱頭後部,使勁將頸部往前拔,堅持6—10秒鐘。重複6次。

上述動作若每日能做1—2次,堅持數年不斷,對中、老年人放鬆頸部,減緩頸椎部位的退變,預防頸椎病是極有幫助的。

69.中、老年人如何強化頸部肌肉?

頸部肌肉的力量較四肢肌肉的力量要薄弱一些,加之頸部的肌肉很少像四肢肌肉那樣得到鍛煉,因而,長期的不良姿勢和體位等因素往往導致頸部肌肉的勞損。這在中、老年人中尤為多見。這種頸部肌肉的勞損若發生在側,可致頸部肌肉力量不平衡。從生物力學角度講,這對頸椎的穩定是不利的。而為保持平穩,頸椎不得已的反期代償也會導致頸椎的病理改變。此外,患頸椎病後,頸部的肌肉力量也會減弱,甚至發生肌肉萎縮。所以,中、老年人也應像對待其它運動鍛煉一樣,進行強化肌肉的練習。具體方法為:

(1)立姿,用全力收縮兩肩。重複5一10次。

(2)立姿,兩手扶前額,給予一定的阻力,用全力使頸部前屈,堅持6秒鐘。重複3—5次。

(3)立姿,一手扶頭側部,給予一定的阻力,用全力向同側使頸部傾倒,堅持3—6秒鐘。左、右交替,重複3—5次。

(4)立姿,兩手扶頭頸部,給予一定的阻力,用全力使頭部往後傾,堅持3—6秒鐘。重複3—5次。

此外,亦可用毛巾等物套住頭部,加以較大的阻力(一般施力為兩手最大力量的50%),完成(2)一(4)的動作。

70.什麼是頸椎病患者的節律性穩定鍛煉法?

頸椎病患者除進行醫療體操運動之外,還可以進行一種由醫生和患者同時進行的頸椎鍛煉方法,這就是主動(由患者)一一幫助(由醫生)——對抗(由患者)法,即節律性穩定鍛煉法。這種鍛煉方法可使患部軟組織延長到其正常範圍,減少關節周圍的纖維性萎縮。通過肌肉活動,恢復肌肉纖維的正常長度,通過肌肉柔韌性和肌張力的改善,達到頸部功能改善的目的。

該方法具體實施時,患者仰卧,體療醫生立於患者頭側,兩手緊緊捧住患者頭部兩側,略抬高頭部,以便頸部微屈,首先沿頭部的方向進行手法牽引,然後緩慢地逐漸側屈頭部;醫生施加的力量緩慢而呈波浪式,由弱變強又變弱.患者則用同等力量加以對抗,以保證頭部不產生移動。重複5—8次,再以相似的方法進行旋轉活動。重複5—8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活動是有節律的,既無任何移動,又無突然急驟的肌肉收縮。肌肉每次收縮後放鬆一段時間.使血液注入肌肉。在鍛煉的每1周期中,逐漸加大側屈或旋轉的程度,最後達到全範圍的活動。

這種鍛煉方法由於是逐漸加強,醫生、患者共同結合的方法,因此是安全、易於耐受,並且是極其有效的。

71.頸椎病患者如何進行氡泉浸浴治療?

頸椎病患者進行氡泉浸浴治療可在有條件的療養院進行,如遼寧湯崗子、陝西華清池、廣東從化等處。因為溫泉中含氡量較高,並帶有一定的弱放射性,所以進行氡泉浸浴時,除了能使機體接受礦泉水溫度、浮力、壓力和化學成分等各種理化因素的刺激之外,弱放射性作用也可對機體產生一系列積極的生理效應。通過兩者共同作用而產生較好的醫療效果。

頸椎病患者進行氡泉浸浴的水溫在34℃一35℃為宜,基本上是低溫或微溫浴。神經根型以疼痛為主的,水溫可高些,利用高溫鎮痛;神經根型以麻木、肌肉萎縮為主的,應酌情降低水溫;椎動脈型的也宜低溫;脊饋型下肢活動不靈活的,水溫可略高一些。可進行全身浸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除了這些一般的浸浴方法之外,尚可以接受波浪浴、旋渦浴、浴中加壓噴注、水下按摩和水中運動等治療。波浪浴和旋渦浴是利用人工或機械方法使浴池中的水不斷地發生規則或不規則波動,以增強對人體的機械刺激,有利於頸椎病上、下肢活動受限患者的治療。浴中加壓噴注法是在浸浴同時,用水槍從水下向患部噴射經過加壓的熱礦泉水,水槍距離患部5厘米一20厘米,並可根據耐受程度加以調節,以產生輕快感和輕度壓迫感為宜。每次15—20分鐘。此法有刺激、按摩作用,可改善患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加強神經、肌肉營養和止痛。水下按摩法可在溫浴同時,由按摩醫生根據病情對患者施行一定的手法。水中運動可進行半蹲位的頸部活動。這些對頸椎病的康復均有一定療效。

72.什麼是頸椎病的治療?

治療泥是指含有無機鹽、有機物、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物質,具有醫療作用的泥類。在有條件的療養院開展泥療,對治療頸椎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治療泥熱容量小,有—定的可塑性與粘滯性,可影響分子運動而不對流,所以其導熱性低,散熱過程慢,保溫性能好,能長時間保持恆定的溫度,具有較好的溫熱作用。治療泥中的各種微小沙土顆粒及大量肢體物質,當與皮膚密切接觸時,對機體顯示一定的壓力和摩擦刺激,產生綜合的機械作用,具有類似按摩的功效。另外,治療泥尚有一些化學作用和弱放射作用,通過神經反射、體液傳導和直接作用,使機體產生綜合療效;頸椎病的泥療溫度,一般在37℃一43℃。通常從37℃開始,根據患者適應情況逐漸增加溫度;也可先進行礦泉浴,適應幾分鐘再行泥療,時間可10—20分鐘,並逐漸延長,每日或隔日1次。可進行全身泥療或頸肩背局部泥療,如局部泥敷、局部泥浴、局部泥罨包和局部間接泥療。局部泥敷是將加熱的泥放在調泥台上攪拌或加入涼泥冷卻,調到比所需溫度高7℃,敷於患部。局部泥浴是用水將泥調稀,放在特製的木盆或瓷盆中進行治療。局部泥罨包是將加熱的泥裝在布袋中,然後將它貼敷於頸部,用繃帶固定。間接泥療則是將治療泥放在病變附近部位。

一般在局部治療結束後,用35℃一37℃的溫水沖洗治療部位,必要時,可用毛刷刷凈。沖洗時間不應超過6—8分鐘。沖洗時禁用肥皂。治療結束後要卧床休息30—40分鐘。

73.頸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如何自我觀察病情變化?

在頸椎病治療過程中,特別是進行牽引等自我治療時,應注意觀察自己的病情變化,對可能的不良情況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治療有效無誤,使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病情變化有以下5種:

(1)癥狀不僅不緩解,反而加重。如果自我感到兩手或下肢肌力下降、無力、麻木、疼痛,或眩暈癥狀在治療中不僅未緩解,相反加重,則應視為不良反應。

(2)出現無原因劇痛或原疼痛癥狀加劇。除了頸椎病可使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產生疼痛癥狀外,造成劇烈疼痛癥狀的還可能是椎管內腫瘤等疾病。椎管內腫瘤疼痛癥狀劇烈,夜間更甚,而且使用各種止痛劑無明顯效果。此時應及時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

(3)突然步態失穩,兩膝發軟,甚至跌倒。患者自我感到步態突然失穩,或他人觀察患者步態發生改變,則表明患者脊髓或脊髓血管受到刺激或壓迫。兩膝發軟、步行時突然跌倒,往往是脊髓錐體束受累。遇到這些情況時,應及早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延誤治療時機。

(4)出現無法解釋的癥狀或異常反應。在自我療法實施過程中,如果又出現了各種新的癥狀,或對各種療法出現變態反應時,應及早就醫。

(5)癥狀基本沒有改善。經過3—4周治療後,病情雖然未見加重,但癥狀基本沒有改善,此時應進一步檢查,判明診斷是否有誤。

另外,通過治療過程中自我病情觀察,還可提供是否終止治療的參考依據。當癥狀消失或大部分癥狀消失,僅存在一些局部的疼痛或不適感,又不影響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時,則基本上達到了自我治療的目的,可結束治療。若癥狀改善到一定程度效果不再提高,經2—4周癥狀也不再加重,也可終止自我治療。當然,自我治療是否停止,最好還是通過就診,遵照醫囑執行。

三、頸椎病的預防

74.為什麼頸椎病容易複發?

在臨床治療頸椎病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生有些患者反覆就診的情況,間隔的時間有的是數年,有的則短至數月;而且這些患者由於反覆發作,心情往往也不愉快。那麼,為什麼頸椎病容易複發呢?主要原因是:

(1)從頸椎的解剖和生理角度上來看。頸椎較胸椎和腰椎的活動度要大,活動頻率也高。頸椎要進行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左右側轉、旋轉等各方向的複合運動,而頸椎的支持結構卻較胸椎和腰椎薄弱。胸椎有胸廓、背有腰肌和骨盆等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撐。此外,頸椎椎體後關節等結構也較胸、腰椎弱小,因此在穩定性上也較胸、腰椎差。高活動度和低穩定性一旦失去協調和平衡,即頸部活動過度或某些因素誘發頸部失穩,都將造成頸椎病的複發。

(2)由於頸椎病的許多病理改變與神經、血管等有密切關係,骨質增生等退變往往是不可逆轉的。當病理改變影響到椎間孔、橫突孔時,由於這些部位本身的解剖特點(椎動脈穿過橫突孔是其它脊椎椎體所沒有的),可使臨床癥狀十分明顯。因此,局部輕微的一點病理改變都有可能導致或加重臨床癥狀,這也是臨床上頸椎病易於複發的原因之一。

(3)從生物力學方面講。一旦某椎節發生退變,並出現由骨質增生等原因造成制動後,其相鄰椎節的生物力學負荷也會相應出現變化,時間久了,相鄰椎節也會發生退變。例如:第4—5或第5—6頸椎產生骨質增生、韌帶鈣化等嚴重退變,活動度降低後。相應的第2—4、第6一7頸椎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頸後伸時,頸椎的壓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部分,就會轉移到第4椎體或其上方頸前屈時,則降至第6—7椎體。這種隨著退變而產生的生物力學方面的改變,也是頸椎病複發的一個基礎。特別是在頸椎融合手術後的複發問題上,這種生物力學改變的因素可能更為重要。

(4)不良姿勢和體位沒有得到糾正,或是咽喉部反覆的炎症,勞累,頭頸部扭傷等沒有及時處理和治療,或是治療後癥狀改善不徹底、療效不鞏固,都會導致複發。在頸椎病的高發人群中,工作和睡眠中的不良姿勢和體位是頸椎病的誘發困素,如果在治療後仍然沒有改善工作條件、睡眠體位,那麼,頸椎病複發也就不可避免。

當然,不容忽視的原因是患者對疾病的自我認識和重視程度。那些易於複發的頸椎病患者,多數不能堅持正規治療;治療斷斷續續,沒有規律;癥狀略有緩解就自動放棄治療,療效得不到鞏固;不遵循醫囑,在療程結束後,不能堅持進行自我鍛煉或糾正不良習慣等,這些都無疑導致了頸椎病的複發。誠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並非完全是患者主觀上不想治病,而確實為繁忙的工作所累。但是,我們勸告患者,即便是繁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調整、休息一下。

75.如何預防頸椎病和防止頸椎病複發?

也許有些患者會認為,既然50歲左右的人群有25%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60歲則達50%,而70歲以後幾乎就是100%,那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必然會得頸椎病,而且得了頸椎病又容易反反覆復地發作,因此,對該病喪失了治療信心。然而,現實的情況也並非這樣。預防醫學對於整個人類的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著「預防第一」的原則,頸椎病醫療措施的重點,除了放在康復上外,也對預防和防止複發有所側重。那麼,如何預防頸椎病和防止頸椎病的複發呢?

簡單地說,避免和防止上述誘發因素,對預防和防止頸椎病的複發是極為有利的。例如:通過醫療體育等手段,加強對頸部肌肉的強化練習,增強其功能,保持其較好的穩定性;防止咽喉部炎症的反覆發作;改善工作或睡眠時頭部的位置,防止反覆落枕;避免過度疲勞、突然回頭;在乘車等場合注意安全,減少頸部扭傷等。

頸椎的這種退行性病理改變是長期、緩慢發展的,如果能夠及時注意改善條件,消除誘發因素,頸椎病的發病率和複發率還是可以有所降低的。下面將分別介紹一些具體的預防和防止複發的措施。

76.辦公室工作人員如何預防頸椎病?

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對預防頸椎病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那些長期從事會計、寫作、編校、打字等職業的人。長期低頭工作,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這樣不僅使頸椎間盤內所承受的壓力較自然仰伸位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處於長期非協調受力狀態,頸後部的韌帶和肌肉易於受牽拉而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而骨質增生,再加之扭轉、測屈過度,則更會導致損傷。因此,辦公室工作人員,為預防頸椎病,應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在坐姿上,要儘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頭部保持略微前傾;調節桌、椅之間的高度比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前傾、前屈,使頭、頸、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線;描圖、繪圖等職業的工作人員,可通過調整工作台的傾斜度來達到目的,一般可傾斜10°一30°。這種傾斜的工作台板較調節坐椅和檯面的高度更為有效。

由於職業需要,頭頸部常向某一方向轉動或相對固定(特別是前屈或左、右旋轉),應當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一般在1—2小時,讓頭部頸向另一方向轉動。因為這種相對固定和常向頸某一方向轉動,不僅可以直接引起椎間盤壓力的改變,而且還導致張力較大,一側的肌肉疲勞。因此.注意改變這一不良體位是必要的。進行相反方向轉動時宜輕柔、緩慢,在短時間內重複數次,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佳。這既有利於緩解頸椎的壓力和負荷,又可消除疲勞感,從而達到頸椎保健的目的。

在工作休息的時候,可向遠方眺望片刻,並根據自身條件和工作環境,選擇一些頸椎病醫療體育的動作,進行頭頸部的鍛煉,以消除疲勞,防止勞損。

77.高枕真的無憂嗎?

常言道「高枕無憂」。然而,從醫學角度講,高枕並非無憂,我們發現有相當多的頸椎病患者有喜卧高枕的習慣。長期高枕而卧往往是導致反覆落枕和頸椎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個人每日大約有l/4—1/3的時間因睡眠而使用枕頭。枕頭確實也是維持頭頸部正常位置的重要工具,尤其對頭頸段保持向前凸出的生理性彎曲很起作用。因為這一生理曲度不僅是頸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證,也能緩衝人體運動時從下肢傳導向上的震動,對顱腦有保護作用,對保持椎管內生理狀態則更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枕頭過高,則易使頭頸部過度前屈,致使椎管內外平衡失調,頸椎後方肌群與韌帶長期在此狀態下而出現勞損,椎管內硬膜囊後壁被拉緊,並向前方移位而對頸髓形成壓力。長此下去,一旦椎體後緣及勞損的相應部位有明顯的骨刺形成,則易對頸髓、神經和血管產生壓迫,出現頸背疼痛、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癥狀。

因此,頸椎病患者也罷,健康人也罷,都不應使用高枕睡眠。為了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預防頸椎退變,選用高低適當的枕頭是十分必要的。

78.怎樣調節沈頭的高低使之更為合適?

既然高枕睡眠不符合生理要求,那麼,是不是可以低枕,甚至不枕枕頭?其實,任何失之偏頗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枕頭過低,也會使頭頸部處於長期過度後仰狀態,致使前凸曲度增大,椎體前方的肌肉與前縱韌帶可因張力過大出現疲勞,甚至慢性勞損。同時,椎管也因過度的牽拉而容積變小,脊髓及神經相反而變短。在這種情況下,若有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等因素,則有可能出現癥狀。因此,一味地強調低枕睡眠也同樣是不可取的。

不論是頸椎病患者,還是健康人,枕頭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能否在睡眠過程中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防止引起或加速頸椎的退變。尤其是頸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後,更應根據病情適當調整枕頭。

一般來說,以運動障礙為主,懷疑椎管前方有髓核脫出或突出,或在X線上證實椎體後緣有骨刺形成,即對頸髓前方構成直接壓迫者,枕頭可稍低些;以四肢麻木、疼痛等感覺障礙為主,懷疑有椎管後方黃韌帶肥厚、內凸,對脊髓後方形成壓迫者,枕頭可稍高些;若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伴有椎體後緣骨刺形成者,則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以生理位為佳。

79.怎樣自製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

枕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使用枕頭的目的大概更多的是為了舒適安逸,有利於進入夢鄉;而從醫學角度講,枕頭與人類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枕頭是人們生理上的—種需求。例如:頸背部的纖維組織炎,就稱落枕,從字面上就不難看出其病因與枕頭有著密切關係。枕頭不僅講究高低,也要符合生理要求,而且其硬度、形狀、大小等,也要注意是否會影響頸椎的生理曲度。

在市場上雖然也有一些葯枕、磁療枕等用以防病和治療,但絕大多數以扁形枕頭為主。扁形枕頭不完全符合頸椎正常生理的需要,因此長期使用這樣的枕頭並非有益。我們可根據條件,自己製作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

自製枕頭可選用的枕芯原材料很多,有蕎麥皮、蒲絨、木棉、綠豆殼、飲用後晾乾的茶葉及雞毛、鴨絨等。具體應用哪一種,可根據當地物產情況和家庭經濟條件而定。但基本要求是透氣性能好,質地柔軟,而且有較好的可塑性。此外,也可添加一些薄荷葉等清香物,以利於睡眠。

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以適合頸椎生理曲度。這種枕頭可利用中間凹陷部位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兩端高則對頭頸部起到相對的制動與固定作用,以減少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枕頭的長度,—般以超過自己肩寬10厘米一16厘米為宜;高度以頭頸部壓下後與自己的拳頭高度相等或略低一些為宜。

對於兒童,枕頭的硬度,即枕芯的填充物則更為重要一 些。有些兒童後腦勺扁平、不對稱,就是與兒童所用的枕頭有關。兒童所用枕頭的填充物不宜過硬或過軟。在夏季一般用蠶沙為最佳,它不僅有清涼降火的作用,而且可避免出現後腦勺扁平、不對稱。

80.頸椎病患者怎樣更好地使用執頭?

有了符合頸椎生理要求的枕頭以後,如何很好地使用它呢?這對頸椎病患者,顯得更為重要。

常人所選擇的卧位一般是仰卧或側卧,但也有人採用俯卧位。俯卧位時,出於身體趴著,為了不至於太影響呼吸,頭部往往偏向一側,這顯然不利於保持頸部的平衡狀態。仰卧位—般將頭頸部置於枕頭中間凹陷處,使枕頭的支點位於頸後正中處,這樣,枕頭的支點與頸背部弧度相適應,才能襯托頸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狀態。側卧位時,仍應將頸部置於枕頭中間凹陷處,使枕頭的支點位於頸側部的中央處,整個枕頭的高度,以肩部、頸側部和頭部都有舒適感為位。

這裡僅僅介紹了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的—些知識。其實,枕頭對人類健康起很大作用,例如:利用磁療枕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疾病;腰背部墊枕可以治療胸、腰椎屈曲壓縮性骨折;中、老年人腘窩部邊枕,可使雙髖、雙膝呈屈曲狀,以消除疲勞、放鬆肌肉。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忽視枕頭的作用。

81.如何用藥枕治療頸椎病?

所謂藥物枕頭,一般是指枕頭內芯的填充物為中草藥。葯枕除了具有一般枕芯填充物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共性之外,還有治療的作用。

頸椎病患者的葯枕,主要充填一些芳香開竅、活血理氣的中草藥,以起到芬香利竅、清頭疏風、活血理氣通痹的治療作用。主要中藥有:通草300克,白芷lOO克,紅花100克,菊花200克,佩蘭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將這些葯混合併加工使之軟、硬適度,製成藥物枕頭。

此外,對於頸椎病的不同癥狀,可相應加減藥物。如頸項酸困、不適,可加蒼朮60克,豨薟草100克;頭暈、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體麻木,可加麻黃50克,桑枝100克,防風100克,羌活100克。對頸部生理曲線序列不齊、變直或反屈,輕度骨質增生、軟組織緊張引起的癥狀,可製成寬18厘米、長40厘米、高8厘米一10厘米的葯枕,枕於頸部,仰卧,以加強療效。

82.頸椎病患者如何選擇床鋪?

頸椎病患者除了要很好地選好、用好枕頭之外,還應選好床鋪。從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角度來看,如果床鋪過於柔軟,可造成由於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凹邊高的狀態,這不僅增加了腰背部卧側肌肉的張力,而且也導致頭頸部的體位相對升高。長年如此,就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平衡失調,影響頸椎的生理曲線。因此,選擇床鋪對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很重要。

(1)棕綳床。透氣性好、柔軟、富有彈性,比較適合頸椎病患者使用。但隨著使用時間延長,棕繩逐漸鬆弛,彈性減弱,不再適宜頸椎病患者。因此,每隔3—5年後就應重換棕繩,以增強彈性。

(2)席夢思床墊。國外已生產出根據人體各部位負荷的不同和人體曲線的特點,選用多種規格和彈性的彈簧合理排列的席夢思床墊。這種床墊可起到維持人體個理曲線的作用,較適宜頸松病康者。

(3)火炕。我國北方寒冷地區農村常用的床鋪。炕燒熱後,不僅可以抗寒冷,而且有熱療的效果,對肌肉、關節痙攣與疼痛有放鬆和緩解的作用並在—定程度上有緩解頸椎病癥狀的作用。

(4)木板床。使用較多可維持脊柱的平衡狀態,若被褥鬆軟合適,也有利於頸椎病患者使用。

(5)氣墊床、沙床、水席。是國內外較為新穎的產品,分別採取在床墊的通過氣體、沙、水的流動而不斷調整患者軀體負重點的方法,使人體各部符合生物力學要求,保持頸椎、腰椎等的正常生理曲線。但由於價格極其昂貴,目前僅在個別大醫院作為治療床使用。

此外,鋼絲彈簧床、鐵床則因彈簧、鐵條易失去彈性而不適合頸椎病患者。席夢思雙軟床因過於柔軟也不適合頸椎病患者使用。

總之,各種床鋪有各自的優缺點,頸椎病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購。同時,還要考慮居住地區的溫度、濕度。一般南方偏於濕熱,應選用透氣性好的床鋪,以利於頸椎病病情穩定,保持脊柱平衡。

83.落枕是怎麼回事?

中醫所謂的落枕或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時頭離開了枕頭而引起的頸背部疼痛和頸部活動障礙。較多的落枕患者是緣於睡眠姿勢不良,枕頭過高或過低,枕頭軟、硬程度不當。當頸椎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過屈或過伸的固定位置時,頸部一側的肌群就會處於過度伸展狀態而導致其痙攣。如果此時頸背部再受風寒侵襲,則更容易造成頸背部氣血凝滯,經絡痹阻,使局部肌筋強硬不和,活動欠利。西醫將這一頸部痙攣、強直、疼痛所致的頭頸部轉動失靈、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稱為斜方肌綜合征或頸肩背部急性纖維組織炎。

患者一般急性起病,通常臨睡時尚無任何不適,但翌日晨起即感明顯的頸部疼痛、僵硬,頭部向患側傾斜、下頜轉向對側。頸部活動受限,向患側轉頭時則疼痛加劇。有一種特殊的頸項牽強姿勢,轉頭時,常和身體一同轉動。嚴重時,可波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等背部肌肉,造成肩背部肌肉痙攣,疼痛涉及上背部和上肢。局部皮膚外觀無紅腫,但觸及患側肌肉有緊張、發硬和明顯壓痛。可在患部觸摸到因肌肉痙攣而產生的條索狀陽性物。

本病起病較急,但因為是單純的肌肉痙攣,故較易恢復,輕者可3—5日內自愈;重者則有可能延續數周不愈,有的反覆發作,甚於發展為頸椎病。因此,中、老年人若經常反覆落枕,常為頸椎病的前驅癥狀,應及時就診。為了避免反覆發作,對枕頭、睡眠姿勢等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調整。同時,也應避免突然的扭傷等。

84.落枕以後如何治療?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一般與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相仿。因為落枕是急性起病,僅為單純性肌肉痙攣,本身有自愈的趨向。所以,只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癥狀是可以很快消失的。

對於落枕後是否用牽引療法,則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可以像頸椎病一樣採用頜枕托牽引,且重量可適當加重,常用重量為4公斤一7公斤,牽引時間為20一30分鐘。但也有人認為,落枕後牽引不僅無效,反而使疼痛加劇。在與頸椎病頸型作鑒別診斷時,若用兩手稍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型頸椎病癥狀可消失或緩解,而落枕者則疼痛加劇。一般認為,因為落枕後肌肉處於痙攣狀態,所以牽引時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講究,過輕往住效果差,過重又易加重損傷。因此,可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當然,是否使用牽引療法,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探討、研究。有些醫院應用牽引療法治療落枕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根據實踐,也可使用牽引療法。

落枕的物理療法主要為電興奮療法。將一電極置於痛點,另一極置於其周圍,電極間距2厘米一3厘米。治療後,患者作頭部運動數分鐘。每日1—2次,數日即可痊癒。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療法及局部冷療法或濕熱敷法治療。

此外,也可用針灸療法。取患側懸鐘穴,強刺激手法;或局部取大柱、新設、肩中俞穴,中、強刺激,針後加灸,每日1次,2—3次即可痊癒。用1%普魯卡因5毫升作痛點封閉,也可使癥狀消失或緩解。

85.落枕患者的按摩療法如何進行?

按摩治療落枕具有許多療法所達不到的優點。技術較高的按摩醫生,有時通過技巧性的手法,可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醫認為,按摩治療落枕以舒筋活血、溫經通絡為原則,使頸項部氣血通暢,肌肉放鬆,這樣可使癥狀解除。

按摩基本方法為:先在壓痛點滾、揉及用一指禪推法。手法開始時可輕柔些,以後可逐漸加重些。一邊做手法,一邊讓患者作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和左右旋轉等活動,數分鐘後,癥狀可有所減輕。接著可點按患側天宗、天鋸、肩井穴,手法由輕至稍重。然後用拿法,提拿頸項及肩井穴,或彈撥緊張的肌肉,使之逐漸放鬆。此外,也可選用遠距離取穴法,在四肢遠端取兩扇門、合谷、外關、絕骨、內庭穴。在掐、揉上述穴位時,活動頭部或對局部行撩法、滾法等手法,使患者有透熱感。對於扳法,因為力度及扳的角度較講究,手法要求穩而快速,技巧要求熟練,所以,除了有經驗的按摩醫生外,其他人最好不要採用。行扳法時,不可強求有彈響聲。

按摩也可與其它物理療法同時進行。但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都應採取主動的頸部醫療體育活動,即頭部的前屈後伸、左右側屈或旋轉活動。尤其是患側,雖活動受限,但仍應進行輕柔的、逐漸加大幅度的動作練習。

86.如何進行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

頸部的急性軟組織損傷,一般是由於外傷、扭挫、突然回頭或扛拾重物使頸部過度側彎等,造成頸部肌肉無準備地強烈收縮或過度牽拉,形成頸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部分撕裂或損傷。有時也將這類損傷稱為急性頸部扭傷。在急性頸部扔扭傷的致病原因中,有相當一部分發生在高速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時。在汽車緊急剎車時,慣性的作用使乘車者頭頸部快速地前後擺動,造成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而且傷情一般較為嚴重。

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一般可採用中醫手法治療。如採用局部的揉、按、推、摩等理筋解痙按摩手法,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基本手法包括:①點核定位:術者用拇指點按肩井、天鼎穴,每穴點按約2分鐘,以達到局部鎮痛目的;②肌肉提拿:術者將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放置於與肌肉纖維垂直的方向,捏住肌腹用力提拿l一2次。提拿部位有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等處;③按揉痛點:痛點處一般有條索樣或硬結樣物。痛點面積小時,可用拇指指腹按揉。痛點面積大時,可用掌根部按揉;④縱向牽拉肌纖維:為了使斜方肌或胸鎖乳突肌拉開,術者可將患者患側肩部固定,另一手推動患者頭部向對側側屈,將肌纖維拉長,達到緩解肌痙攣的目的。

除了中醫手法治療外,急性頸部軟組織損傷還可採用藥物、理療、針灸、封閉等療法。藥物療法主要有內服和外用2大類。常用內服藥有優布芬、消炎痛等;常用外用藥有扶他林、解痙鎮痛酊、紅花油和瀋陽紅藥膏等。理療主要選用透熱療法,如超短波、紅外線等。針灸一般可選擇落枕、後溪、風池、懸鐘、大椎、天柱穴。落枕穴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上中1/3交界處,直刺1寸一1.5寸。封閉療法一般選用1%普魯卡因10毫升一15毫升,或加入酯酸強的松龍,作痛點封閉,每5日注射1次,共2—3次。

在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治療中,一項特別重要的治療是休息,尤其是急性期,更應避免頸部過多的活動。頸部過多的活動可使損傷的軟組織不易恢復。必要時,可採用頸圍或牽引等制動治療方法,但制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發生頸部肌肉萎縮、活動受限等不良反應。在頸部疼痛消失,頸部軟組織損傷基本趨於恢復時,應逐漸開始頸部的肌肉鍛煉,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彈性,確保頸椎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87.如何預防頭頸部外傷?

年輕患者的頸椎病往往是頭頸部外傷所致。有些是乘車時突然剎車而導致「揮鞭樣」損傷(「揮鞭樣」損傷發生在剎車的瞬間,由於慣性原理和乘客的調節反應,頭頸部先猛烈向前屈,隨後,頸部後伸,並出現數次較小的反覆屈伸運動,如此造成頸部損傷。損傷的部位多見於第4—5、第5—6頸椎);有些患者是在體育運動中,如排球魚躍救球、足球爭頂過程中致頭頸部受損(所謂過屈位損傷);也有些患者是在軍事訓練中失手摔傷所致。因此,預防頸椎病的措施之一,應從預防頭頸部外傷開始。

首先,應廣泛地開展安全生產和交通安全的宣傳。只有全民安全意識的普遍提高,這些易產生頭頸部外傷的工傷事故,交通意外事故才有可能降低。其次,在工作場所、運動訓練和交通裝置上,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強調注意事項,備全搶救設施,這樣即使一旦發生了頭頸部外傷,也可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損傷的程度,並能以最快的速度採取緊急搶救措施;乘車時,在高速公路上要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或降低在突然剎車時所造成的損傷;面向側方坐,因頸椎兩側肌肉較強,不至於像前方坐位那樣易在剎車時造成頸椎過伸性損傷,可在一定程度減少頭頸部的外傷。

一旦頭頸部發生外傷,應及時診斷和治療,如採取局部制動、使用脫水劑等方法。這不僅僅是創傷本身的要求,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88.頸椎外傷後如何使用頸椎矯形器?

頸椎外傷後,為了能更好地減輕局部疼痛,保持病變部位免受進一步損傷,支持萎縮的肌肉,避免肌力失衡,預防、矯正頸椎畸形,可使用頸椎矯形器。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1)頸椎屈伸運動控制矯形器。主要是上面我們所介紹的頸圍,有軟式圍領和硬式可調式圍領,是最簡單的頸椎矯形器。這種矯形器主要是通過感覺反饋提供對頸部活動的限制,一船以限制頸椎的屈伸為主。頸圍使用比較便利,尤其是軟式圍領,夜間睡眠時也可使用。

(2)頸椎屈伸、旋轉控制矯形器。是以胸骨一枕骨一下頜骨固定支持來保持穩定,可使患者比較舒適地仰卧。進食、洗漱時,可提前支條取下。

(3)頸椎前屈、後伸、側屈、旋轉控制矯形器。有支柱式、模製式等。前者由前後支條、下頜托、胸骨托、枕托及肩胛間托組成,除可有效地控制頸椎前屈、後伸、側屈和旋轉運動外,通過束緊兩側肩帶,還可減輕頭部對頸椎施加的負荷。後者是由一塑性塑料板材製成,有很好的固定作用;有的還有氣墊,無氣後有一定的牽引作用。

使用頸椎矯形器,尤其是長期使用時,應注意可能的副作,如肌肉萎縮、無力,肌肉韌帶緊張,甚至攣縮。因此,當病好轉時,應及時終止使用矯形器。

89.頸椎良好姿勢的訓練如何進行?

對於頸椎來說,良好的姿勢應當是保持頸部平直,即收頦,頭上頂稍後移。但是,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不注意良好姿勢的保持,久而久之,不良姿勢逐漸形成,而成為頸椎病的誘發因素。

不過,一旦頸椎形成了不良姿勢也不要著急,只要通過加強良好姿勢的訓練,良好姿勢也是可以逐漸恢復的。頸椎姿勢的訓練,主要是進行椎間孔、後方關節面張開的前屈運動。通過對頸背肌肉的放鬆,獲得柔軟性,利用肌肉痙攣的緩解來達到目的。具體方法是:端坐,保持上體正直,將1.5公斤一3公斤的沙袋置於頭頂,儘可能保持頭頸部直立和頭頂重物的平衡,使頸部前凸減小。每日進行l一2次,持續時間可從10到30分鐘,堅持1個月左右,即可達到恢復良好姿勢的目的。

頸椎姿勢訓練不僅可以矯正不良姿勢,而且可以應用於頸椎外傷康復期的鍛煉。此外,通過這種訓練,在很大程度上也可預防頸椎外傷後頸椎病的發生。

90.如何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預防頸推病?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是否符合生物力學要求的問題。刷牙時身體若過於彎曲,頭頸部則勢必過度仰伸;飲水時頭頸部過度仰伸不免也有些吃力;坐位時,應該端坐,但有些人卻前趴、後仰;站立時,肩部應自然下垂,下頜保持微收狀態,但有人卻不是這樣,而是東張西望,前仰後合。像這些問題也許平時我們都很少注意,但久而久之則有可能促使頸椎病發生。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一種良好的姿勢是很重要的。

上班伏案工作的人,除了工作中要注意體位、工間休息,加強頸部的放鬆和活動外,下班後,應注意及時消除頸背部的疲勞,避免疲勞積蓄,積勞成疾。消除頸背部疲勞的方法較多,可以採用前面介紹的家庭理療、自我按摩、放鬆體操等方法。有可能的話,還應該通過加強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和肌肉力量(特別是頸背部肌肉力量)。

看電視、打牌等休閑活動,雖然可以放鬆精神、愉悅情緒,但若時間過長,精神過於集中,不注意保護頭頸部姿勢,就會造成頸椎的許多毛病。看電視時,最好不要倚著沙發,或半躺半靠在床頭。電視機放置的高度要適當。電視機的高度應該與視線相平,觀看間距也不要太近,否則易造成頸椎曲度改變,頸背部肌肉緊張。打牌時,要注意經常調整身體的姿勢,適當進行一些頸椎的活動,以緩解固定姿勢所產生的疲勞。

此外,在勞動、訓練或體育活動之前,應進行較充分的準備活動,防止頸椎及其它部位的外傷。冬季應注意保暖,如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避免咽喉炎、扁桃體炎等咽喉部炎症的反覆發作。這些對頸椎病的防治也極為重要。

頸椎先天畸形的人,則更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採取預防措施,以減少或減緩頸椎病的發生、發展。


推薦閱讀:

骨科基礎 | 骨盆創傷骨折的治療筆記(下)
跪求治療方法 病歷?
詳解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特色與優勢【下】(原創)
再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推拿治療
重磅!腹腔熱灌注化療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多活一年

TAG: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