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自主學習」課題的實踐困惑與回應(一)

「指導——自主學習」課題的實踐困惑與回應

作者:黃國才等 2009-5-18

做一個有思想的自己

——「指導——自主學習」課題問答

2009年5月16日,「指導——自主學習」課題組在廈門英才學校召開研討會。會上,老師們提出了不少的疑問。我根據自己的實踐,與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1.問:余教授建議我們要把「預習」盡量放在課內,並說「預習」與「自學」有本質區別,這是怎麼回事?

答:是的,這個觀點好像是去年在武夷山培訓班上提出來的,我當時也想不通,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和思考,終於弄明白了。我說說我的思考和理解:

為什麼要盡量把「預習」放在課內呢?答案是不要擠佔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興趣的時間和空間,還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預習」屬於課內學習,課內學習的時間太多,必然擠占課外學習的時間,這不利於學生自主地、有個性地發展。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預習」與「先學」的區別在哪裡?傳統的預習,主要是為了「老師順利地上課」而布置的,如,認讀生字新詞、做讀書筆記、提出問題等等,主要是為教服務。而「先學」是為了「學生自主發展」而學,為了「不需要教」服務的。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地閱讀課外書、查閱資料、持續探究某些問題等,並且已經形成習慣。如,上《少年閏土》一課前,學生就想盡辦法找《故鄉》來閱讀、甚至於閱讀魯迅等等,這是「先學」。「預習」有止境,「先學」無止境。

2.問:有一次,我用「指導——自主學習」課題的思想上公開課,前面安排了一段「先學」環節。聽課老師在評課時說我的課前面不精彩、不好聽,是浪費時間,後面很精彩,很好聽。請問我該怎麼辦?

答:恰恰相反,沒有前面的「不精彩」,就沒有後面的「精彩」!

我覺得老師們要思考這麼些問題:

第一,課堂教學,誰是「主體」?毫無疑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落實「學習主體」首先要有時間保證,如果整節課都是老師的活動,還談什麼學生主體?

第二,老師上課給誰聽?毫無疑問,給學生聽、為學生服務。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家常課」,目的只有一個,為學生服務、為學生自主發展服務,不是為聽課老師服務。課不是上給聽課老師聽的。

第三,老師安排的每一個環節目標是什麼、效果怎麼樣?我們要時時思考,我安排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效嗎?都能促進學生髮展嗎?若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又在乎以什麼形式、又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評價的標準在課程標準中、在學生髮展中、在老師心中。

3.問:從操作層面說,「指導——自主學習」課題在課堂上表現為: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應提;凡能由學生讀懂的內容,老師不應講;凡能由學生解決的問題,老師不應教。那麼,老師教什麼?

答:打一個比方,老師在孩子「跳一跳摘果子」的「跳」的過程中助他一把,讓學生愛跳、能跳、跳得高。另外,要讓「果子」的味道更香甜、營養更豐富、「保質期」更久遠。一句話,讓「果子」更有價值,而且,還要讓孩子明白、體驗到。

這就自然產生第二個問題,如何「生產」這一顆顆「果子」?

我們認為,一是依據課程標準,增強課程標準意識。老師們要讀熟、讀懂課程標準,作為課題組成員還要進一步——研究課程標準;二是用好教材,符合學科特點。教材是嚴肅的、基本的教學資源。記住:教材不是「教條」,教材是「例子」,因為「教條」是限制人、束縛人的,「例子」是啟發人、解放人的,所以「教條」要拋棄,「例子」要用好、要好好地用。所謂「好好地用」就是創造性地用,即根據教師實際、學生實際、教學目標的需要進行取捨、「二度開發」;所謂「用好」,就是得其法,學好了這個例子,學生更有興趣、更有能力學習更多的例子,如,語文學科,無非是加強語文實踐,形成、提升語文素養;三是,即使這樣,「果子」也是多種多樣的,因人而異的。這一點,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小學語文學科來說,是培養、提升以「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為核心能力的語文素養,為學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是培養考100分的學生,也不是培養語言學家、文學家、詩人,而是獨立自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樣又帶出第三個問題:如果孩子「摘」不到「果子」怎麼辦?

是啊,五個手指伸出來有長短。做為老師,一是要適時調整,把「果子」降低一點,不斷地去適應學生,而不是相反,要學生適應老師;二是改進助的方法,提高助的效率——針對性和靈活性;三是不管孩子能不能「摘」到果子,都要讓孩子享受「摘」的過程。摘的過程要是有趣的、快樂的、互助的、合作的、主動的。一句話,是三維目標整合的多元發展。

最後,祝福我們不僅積极參与研究和實踐,更充分地享受研究和實踐,做一個有思想的自己!

三問「先學後教,少教多學」

《基礎教育課程》2009年第3期發表了余文森教授《先學後教,少教多學:構建中國自己的教育學》一文,文中提出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少教多學,最終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該文在讀者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老師們既非常關注這個話題,又對「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不無誤解、質疑和困惑。為此,筆者將其整理歸納,一一進行闡釋,力求能夠有所回應,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誤解:「先學後教」就是學在前,教在後,學生沒有學會的最後還是要由教師來教,只是教學順序發生了變化。

回應:「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的思想,將教學活動的起點從教師和教材轉向了學生已有的認知,「教什麼」和「怎麼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學習決定的。學生先學,教師可以清楚地、冷靜地看到學生學習的情況,並適時進行教學內容、方法的調整與選擇。這樣使「教」的工作與「學」的活動構成了有機的「教學關係」,更有針對性,更切合學生的需要。這是理解「先學後教」的關鍵。

「先學後教」是對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先教」、學生「後學」的一個歷史性改革,它充分關注學生的需要,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或課程的需要,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謂的「先學」,不是漫無目的的學,也不是沒有教師指導的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有針對性的學習。在時間上,教師的指導在先,學生的自學在後;但是,教師的教學指導工作是基於對學情的充分考慮基礎之上的,所以,在邏輯上則是學生的「學」在先,教師的「教」在後。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在學生「先學」的基礎上實施教學,學生的求知心理活動是主動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下,從不同角度學習新內容,將新內容納入其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最終為自己所有。

「先學後教」,學生「先學」過程中的問題未必能及時得到回答,而且還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問題意識,使教師的教學方向更明確。課堂上,學生不僅先行自主地理解學習內容,而且通過積極的思考、討論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習的成果,深化了所學的內容,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提升與發展。當前,教學中比較注重認知,課堂教學仍是灌輸多於啟發。「先學後教」使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定位也更準確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啟發式教學。

質疑:教師少教,把學習的權利和責任還給學生,能否行得通?學生自己學能學會嗎?

回應:「少教多學」,簡單理解就是減少教師的「教」,增加學生「學」。它強調把學生看成獨立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應該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要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有些教師很強調自己的「教」,力求把所講的一切都變得明白易懂、毫無困難,學生在接受時用不著做深入的思考,學生深層次的智力活動不能參與其中。實際上,這樣做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消化的東西,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為了達成「少教多學」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第一,教師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具有獨立學習的潛能。課堂教學就是教師不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過程,教師是教會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學習、有效指導並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促進者。當然,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一段時間,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在先學過程中摸索,教師對於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急於求成。

第二,教師要讓所有學生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學習。教師要做學生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促進者,致力於學生自信心的樹立與培養。當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的時候,其精神面貌就會發生改變,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學習將成為一種自覺的、有成就感的行動。

第三,教師要堅持讓學生獨立學習。教師應改變以往把自己作為教學中心的想法,摒棄學生學不會、不會學的擔心,避免出現過度教學甚至包辦代替學生學習的現象。教師要努力創造一個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學習的環境,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的成長。

第四,教師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自主學習,但是也必須明白,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會存在差異。教師不能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要善於確定每個學生的發展目標,並幫助他們實現其能力範圍內的最大發展。

第五,要允許學生表達個性化的觀點。學生表達自己個性化的觀點,往往表示學生不是在記憶,而是在獨立地分析和思考。「少教多學」賦予學生學習的權力和責任,教師要允許每位學生髮出自己的聲音,要幫助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和主人。

困惑:老是說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這種能力具體包含哪些內容呢?

回應:在傳統教學中,師生關係突出表現為「我教,你學」、「我講,你聽」、「我給,你收」,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處於被剝奪的狀態,教學也被看成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單向行為。這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突出表現,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活力,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得不到充分發揮,進而使教學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苦教」的根源。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發展,在教學目標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學習掌握知識,又要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品質。

具體而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第一,能夠獨立地、主動地學習,並能就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進行驗證;第二,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習,能夠與他人分享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詮釋;第三,能夠質疑、提出、探究問題,並試圖找到解決的方案;第四,能夠把所學整合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並能掌握和運用;第五,能夠針對自主行動、個體發展和生活的意義進行反思和批判,對自身行為的動機、目標和結果做到心中有數;第六,具有學習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是教師應有的責任,把學習的主動權大膽地交給學生,增強學生的自治、自信、自理能力,一旦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技能,學生就會學得主動,教師也就能教得輕鬆。我們還需要在實踐中認真領會「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使「以學論教」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的弊端。

問:「指導——自主學習」的數學課堂如何真正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答:就數學科而言,「指導——自主學習」教師的角色有哪些新的特質和規定性呢?我們可以從上海「進入21世紀的中小學數學教育行動綱領」(顧泠沅編著的《尋找中間地帶》)得到一些啟發:數學教學要「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從數學概念引入到數學演練,從問題情境創設到數學交流,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則從提高接受知識的主動性轉到初步自主甚至基本自主學習。」

「指導——自主學習」的數學課堂如何真正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一是提高教師的數學素養,真正成為教材的主人。教師只有對教材讀懂、讀透,才能站在學科的高度,使自己的課堂擁有「學科厚度」,才能 「關注、強化學科知識的概念化、科學化、規範化、學術化、邏輯化」,體現數學學科的「思維、思考和文化」的價值;也才能善於針對學生的問題和困惑,有效、有力地回應學生的質疑,明了何時應惜墨如金、何處要濃墨重彩地巧妙點撥、引導,做到遊刃有餘、高屋建瓴、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真正發揮「指導」的作用。

二是加強數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修鍊。鄭毓信教授對數學教師的基本功提出了「三個善於」的要求,即:「善於提問、善於舉例、善於優化」。

就「指導——自主學習」而言,「善於提問」要做到:

第一,培養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善於發現和挖掘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要針對學生在先學即自主學習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是 「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定性。因此與一般的數學課堂相比,讓學生學會提問,同時善於發掘學生先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成為數學課堂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常規要求。

第二,巧妙設計導學提綱中的問題。導學提綱是學生先學的「指南針」,問題設計要有導向性,所設計的問題要突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善於把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易混的知識點、學生認知的盲點等蘊含、鑲嵌在問題之中。同時問題要有思維的含量和思考的強度,激發學生的自學潛能,諸如多提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力求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出學生的學習目標。如:除了教材中介紹的幾種思考方法外,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善於舉例」。抽象性常常被說成數學最為基本的一個特性。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與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與數學理論,這是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基本手段就是恰當地舉例——會舉例,善於舉例。這應當被看成數學教師的一個基本功。本次課題研討活動中,兩位數學教師在善於舉例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在《三角形的特性》這節課中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時,教師在黑板上適時擺出一個有兩條邊的端點沒有相連的三角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當學生提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或小數進行計算?」時教學把握時機,引導學生通過實際例子求異存同、引導優化。

「善於優化」。數學思維不可能自發地得以形成,而主要是一個文化繼承的過程。從總體上說,數學學習也必然地有一個「優化」的過程,或者說,數學教師的又一重要職責,是幫助學生很好地實現思維的優化。善於優化是發揮數學教師指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指導-自主學習的課堂更加開放、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想法也更加豐富多彩,奇思妙想精彩紛呈。因此教師不能迷戀於「欣賞」學生多樣的想法而放棄應有的引導作用。如「三角形的特性」一課學生就提出了「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為什麼叫三角形?三角形能不能叫三邊形?」,老師及時進行回應,認為三角形也可以叫三邊形,但數學定義中一般叫三角形,明確數學這一自然科學語言的確定性和精確性。

困惑:數學概念課教學怎樣開展「指導——自主學習」?

有的教師提出在數學的課題研討活動中算理教學成功的課例多,概念教學成功的課例少。於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數學概念課教學怎樣開展「指導——自主學習」?

思考:

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也是個有趣的問題,引發了我對這個問題的追尋和思考。因為在非課題研究的數學課堂的教學觀摩中,出現的情況正好與此相反,即「概念教學的多,計算教學的少」。計算教學幾乎成為公開課教學中被遺忘的角落,備受教師的冷落而少有人問津,即使全國數學名師的課堂也不例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相反的情形?我們來對比一下兩類課堂的性質和兩種課型的內容。

一般的數學課堂,特別是公開教學中更多展示的是教師精湛的教學技藝、獨到的教材處理功力、出類拔萃的資源開發智慧等,課堂上呈現出的是「教師的優秀」。計算課教學內容簡單,體現不出教師教的功力和出眾的教學才藝,教師少有發揮的空間,因而教師很少青睞於計算教學;相對而言概念內容的教學,從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等,教材給了教師較大的設計和預設空間,因而教師喜歡選擇概念課的教學。

指導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先學後教,以學論教,教師的神聖使命是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在學生學習的複雜過程中循循善誘,強調要把教師的「給予」有機地轉化為學生自主的「習得」,以一名「優秀的教師」存在於課堂的生態環境中,課堂上更多展示的是學生學的精彩。計算教學內容簡單,指導-自主學習的課堂,學生的自學潛能得到發揮,通過先學對教材內容有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學生的問題和質疑聲,使平淡、單調的計算課教學多了一層思辯和探索的色彩。

概念課教學帶給教師的挑戰是,學生在先學的過程中,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沒有觸及,有些知識的重、難點學生通過自學僅僅是「知道」,並未達成真正地理解。針對以上的分析,指導-自主學習下的概念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在對問題的補充和提升。教師針對例題設計的導學提綱和學生先學後所提出的問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涵蓋教材的所有知識點和教材的重難點,對於學生在先學中沒有觸及的問題教師要適時補充並提升。以「三角形的特性」一課為例。補充:學生在質疑環節,有關三角形的高並沒有進行質疑,而認識三角形的高和怎樣畫高恰恰是本節課的難點,於是教師適時拋出自己的問題「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叫三角形的高?」。提升:當學生提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這句話中,『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為什麼要加括弧時,教師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接著追問「這句話能刪掉嗎?」,在追問中提升學生對三角形概念的本質屬性的認識,達成學生對「圍成」的數學理解。如何在學生「知道」的基礎上達成對知識的理解,直至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師基於學生先學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施教,善於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多重解釋,根據學習環境的變化進行多樣演繹。

第二,遵循概念教學的規律,注重「變式」在概念教學中的運用。顧泠沅教授通過對數學課堂進行深入的觀察和實驗,認為中國數學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憑直覺使用變式的方式,這是教數學的一種好的方式。運用「概念性變式」的三種方法有:「實物模型和抽象圖形」,幫助學生將具體經驗與抽象概念聯繫起來;「標準圖形與非標準圖形」,通過對比標準的與非標準的特例來加強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概念圖形與非概念圖形」,幫助學生區分什麼是概念本身,什麼與此概念無關。以「三角形的特性」一課為例,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穩定性正對應地運用 「概念性變式」的三種方法。建立的三角形的概念,教師要從定義出發,通過「概念圖形與非概念圖形」的對比,運用「反例」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和建構;教學三角形的高,則要通過呈現三角形高的「標準圖形與非標準圖形」,擴大概念的處延,防止學生因教學中所使用的只是「標準變式」,而產生「三角形的高必須處於垂直的位置」,「三角形的高必定與底邊相交」等錯誤觀念,將相關實例的某些特殊性質誤認為是概念的本質屬性;而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剛可結合生活中的原型,如教材中呈現的自行車的三角架等通過「實物模型和抽象圖形」,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形象和具體的例子中歸納出三角形的穩定性。

第三,注重發揮練習的功能,精備習題。倉山小學的陳美琴老師總結了指導-自主學習備課中的三個為主「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練習為主」,很受啟發。自主學習的課堂簡化了一些課前情境創設,新課部分時間縮短了,練習部分時間增多了。在課題研討課的教學中,發現有些教師僅僅把教材中的練習題當做習題集,一題一題地往下做,再進行對錯的反饋。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指導-自主學習的課堂因為教師教的成份少了,學生練的空間多了,因此如何有針對性地科學地設計練習,大力開發習題的功能,做到「小題大做」、「借題發揮」是教師「指導」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自主學習的課堂擁有「學科深度」的一個平台。比如「三角形的特性」一課,教師設計了這樣一道判斷題:下面圖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

圖1-4

以上四個圖形中,圖1、圖2和圖3都是非概念圖形,圖4是概念圖形,教師旨在以非概念圖形為反例,突顯三角形的數學本質。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認識了三角形,本節課的教學要從三角形的定義出發,重在讓學生理解「圍成」和「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三角形的結構特徵。其中圖1和圖4這兩個圖形就失去了它的判斷價值,因為學生在直觀認識三角形時就明確三角形有三條邊,它的三條邊都是直的,也就是說這兩個圖形在二年級直觀認識三角形時呈現比較合適。如果教師呈現下面這個圖形讓學生判斷,就有利於學生對三角形定義的深刻理解。這個圖形是三條線段圍成的,但沒有做到「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有利於讓學生緊扣三角形的定義進行判斷三角形的結構特徵。

圖5

余文森教授多次強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有足夠的練習(作業)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眼皮底下完成作業」,其含義並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覺完成作業的主動性、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數學作業中觸類旁通、觀微知著、自醒自悟,達成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推薦閱讀:

大道本無邊的文件夾【真氣修鍊實踐】
秋英多傑仁波切:正法實踐論(連載四十八)
【光明專論】「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與成功實踐
陳益峰:金鎖玉關風水實踐經驗

TAG:學習 | 自主學習 | 實踐 | 困惑 | 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