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爭簡史
06-04
中東戰爭簡史2006-6-25 21:31:58作者:東方博客16k816k8的個人首頁 【大中小】中東位於歐、亞、非三洲的連接處,他是 歐洲的側翼,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境內有溝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蘇伊士運河,處於「五海三洲」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中東地區佔有17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億左右,分布有17個國家。這些國家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大約有20多個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的阿拉伯民族,約佔中東人口的一半以上。中東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各個國家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每年來這裡朝聖的信徒多達150萬以上。中東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的則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和東正教,還有少數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東的一座古城,這裡有猶太教的神廟和伊斯蘭教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是兩教教徒心目中的「聖城」。許多國家把伊斯蘭教規定為國教,並寫入了憲法,可見宗教信仰在中東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也成為本地區許多矛盾的焦點和起因。此外,中東地區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灣及其周圍廣大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有「石油海洋」之稱。據統計中東地區石油儲量佔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氣儲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說中東是世界的能源寶庫。中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羅河流域、幼發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東地區創造出了極其燦爛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醫學、建築、文學等,是人類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正是中東地區的這種極其優越的戰略地位和能源地位註定了中東不會是一個安寧的地區,加上本地區民族成分與宗教信仰極為複雜,戰亂在所難免!一、外國勢力對中東虎視眈眈早在1789年,法國帝王拿破崙就率領其遠征軍從亞歷山大港登陸埃及,佔領開羅,企圖藉助他的戰略優勢牽制英國。在1801年法軍撤出之後,英國又將其納為自己的殖民地,對埃及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十幾年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又將其魔爪伸向了波斯灣地區,佔領了許多阿拉伯酋長國,中東成為英國資本聚集的重要來源。1839年,英國殖民者又佔領了亞丁,並強迫毗鄰的20多個國家簽訂所謂的「保護條約」,組成了「亞丁保護地」,以期鞏固他的統治。與此同時,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到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度的階段,這種爭奪變得更加激烈。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銳程度。這時,中東理所當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後起的德國等帝國主義拚死爭奪的對象。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後,為控制該運河,確保通向印度和遠東的重要通道,英國於1878年佔領了塞普勒斯,繼而又於1882年佔領了埃及,並排擠法國勢力,使埃及淪為其殖民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對波斯灣及其沿岸的酋長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這場爭奪戰中,英國是最大的贏家,先後強迫阿曼、巴林、麥什哈特阿曼(即現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和卡達等各酋長國締結了一系列保證英國享有壟斷特權的協定,把波斯灣各酋長國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把波斯灣視為「英國的內湖」。中東的許多國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但在該帝國土崩瓦解之後,這些國家紛紛淪為各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沒有擺脫這種命運,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另外應該單獨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國。在17世紀末,沙俄仍然是一個內陸國家。為了開闢一條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佔領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預謀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聖地」所謂的監護權,對土耳其施加壓力,要求土耳其承認其對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監管權,企圖干涉土耳其內政,進而佔領兩海峽。但由於英、法的干預,沙俄的計劃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後兩次發動對土動武,但均已失敗告終。但隨後的《聖斯蒂發諾和約》卻使沙俄達到了佔領土耳其的目的。由於沙俄佔領兩海峽的預謀沒有達成,矛盾不斷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火種。二、 中東內部虎虎相爭(一)兩伊戰爭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爆發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這場戰爭又被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相對於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導致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或「海灣戰爭」而言)。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Shattal-Arab水道。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的軍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兩伊戰爭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為使這場戰爭早日結束,聯合國、伊斯蘭國家、不結盟運動及有關大國對兩伊進行了大量調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結束兩伊戰爭的第598號決議。決議要求兩伊立即停戰,把一切軍隊撤到國際邊界內;聯合國秘書長派觀察員監督停火與撤軍;交戰雙方釋放和遣返戰俘;委託一公正機構調查衝突責任問題;在適當國際援助下進行戰後重建工作;就一切未決問題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體面的解決方案。伊拉克當即表示接受這項決議,伊朗開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絕,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兩伊實現陸、海、空全面停火,隨即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開始直接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第598號決議有關的問題。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加少,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積累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狀況。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于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二)海灣戰爭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伊科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經過約14小時的戰鬥,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8月6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 20 萬人,坦克2000餘輛。8月8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併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1、領土糾紛。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種,歷史上兩國同屬於一個國家。公元8世紀,科威特是以巴格達為首都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行省的一個縣。而後伊,科兩國同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23年英國策劃分別建立伊拉克王國和科威特埃米爾王國。1961年科威特宣布獨立,伊拉克拒不承認。長期以來,兩國領土糾紛一直不斷。儘管科威特不時用金錢「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終認為科是伊領土的一部分,科分離出去是因為英國殖民主義者分而治之政策的產物,一心想早日收回來。另外,伊科之間120公里長的陸地邊界有一段生產石油的沙漠地區尚未畫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屬於伊拉克的魯邁拉油田盜採價值24億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認為該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內,屬科領土。 2、關於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夥同阿聯酋 超產石油,導致油價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億美元的損失。3、債務問題。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聯酋及其他海灣國家300億美元債務。伊拉克提出與伊作戰保衛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億美元的債務。科威特,阿聯酋等國認為難以接受。外國介入對於伊拉克這一侵略行徑,世界大多數國家都給予了譴責。就在伊軍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國總統布希就發表講話,譴責伊拉克的行動是「赤裸裸的侵略」,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並宣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國的所有資產。蘇聯也一改戰後40 年在世界地區性衝突上持與美對立立場的常態。 8 月 3日美蘇達成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這與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目標完全一致。同一天,蘇聯政府就停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與軍事援助。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8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 14 票贊成,0票反對,1 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 660 號決議。從 8月2日至 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2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678 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 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38 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三、阿以衝突阿以衝突一直是中東乃至整個世界衝突的焦點。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形成的。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477平方公里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655平方公里劃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並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吞併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強行佔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佔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公里寬的狹長地帶。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佔領戈蘭高地其餘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於1981年宣布將其并吞。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佔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佔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後,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佔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耶路撒冷問題是中東和平進程中最複雜和最敏感的問中東戰爭簡史中東位於歐、亞、非三洲的連接處,他是歐洲的側翼,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境內有溝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蘇伊士運河,處於「五海三洲 」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中東地區佔有17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億左右,分布有17個國家。這些國家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大約有20多個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的阿拉伯民族,約佔中東人口的一半以上。中東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各個國家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每年來這裡朝聖的信徒多達150萬以上。中東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的則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和東正教,還有少數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東的一座古城,這裡有猶太教的神廟和伊斯蘭教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是兩教教徒心目中的「聖城」。許多國家把伊斯蘭教規定為國教,並寫入了憲法,可見宗教信仰在中東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也成為本地區許多矛盾的焦點和起因。此外,中東地區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灣及其周圍廣大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有「石油海洋」之稱。據統計中東地區石油儲量佔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氣儲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說中東是世界的能源寶庫。中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羅河流域、幼發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東地區創造出了極其燦爛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醫學、建築、文學等,是人類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正是中東地區的這種極其優越的戰略地位和能源地位註定了中東不會是一個安寧的地區,加上本地區民族成分與宗教信仰極為複雜,戰亂在所難免!一、外國勢力對中東虎視眈眈早在1789年,法國帝王拿破崙就率領其遠征軍從亞歷山大港登陸埃及,佔領開羅,企圖藉助他的戰略優勢牽制英國。在1801年法軍撤出之後,英國又將其納為自己的殖民地,對埃及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十幾年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又將其魔爪伸向了波斯灣地區,佔領了許多阿拉伯酋長國,中東成為英國資本聚集的重要來源。1839年,英國殖民者又佔領了亞丁,並強迫毗鄰的20多個國家簽訂所謂的「保護條約」,組成了「亞丁保護地」,以期鞏固他的統治。與此同時,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到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度的階段,這種爭奪變得更加激烈。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銳程度。這時,中東理所當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後起的德國等帝國主義拚死爭奪的對象。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後,為控制該運河,確保通向印度和遠東的重要通道,英國於1878年佔領了塞普勒斯,繼而又於1882年佔領了埃及,並排擠法國勢力,使埃及淪為其殖民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對波斯灣及其沿岸的酋長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這場爭奪戰中,英國是最大的贏家,先後強迫阿曼、巴林、麥什哈特阿曼(即現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和卡達等各酋長國締結了一系列保證英國享有壟斷特權的協定,把波斯灣各酋長國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把波斯灣視為「英國的內湖」。中東的許多國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但在該帝國土崩瓦解之後,這些國家紛紛淪為各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沒有擺脫這種命運,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另外應該單獨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國。在17世紀末,沙俄仍然是一個內陸國家。為了開闢一條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佔領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預謀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聖地」所謂的監護權,對土耳其施加壓力,要求土耳其承認其對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監管權,企圖干涉土耳其內政,進而佔領兩海峽。但由於英、法的干預,沙俄的計劃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後兩次發動對土動武,但均已失敗告終。但隨後的《聖斯蒂發諾和約》卻使沙俄達到了佔領土耳其的目的。由於沙俄佔領兩海峽的預謀沒有達成,矛盾不斷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火種。二、 中東內部虎虎相爭(一)兩伊戰爭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爆發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這場戰爭又被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相對於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導致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或「海灣戰爭」而言)。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Shattal-Arab水道。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的軍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兩伊戰爭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為使這場戰爭早日結束,聯合國、伊斯蘭國家、不結盟運動及有關大國對兩伊進行了大量調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結束兩伊戰爭的第598號決議。決議要求兩伊立即停戰,把一切軍隊撤到國際邊界內;聯合國秘書長派觀察員監督停火與撤軍;交戰雙方釋放和遣返戰俘;委託一公正機構調查衝突責任問題;在適當國際援助下進行戰後重建工作;就一切未決問題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體面的解決方案。伊拉克當即表示接受這項決議,伊朗開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絕,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兩伊實現陸、海、空全面停火,隨即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開始直接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第598號決議有關的問題。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加少,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積累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狀況。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于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二)海灣戰爭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伊科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經過約14小時的戰鬥,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8月6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 20 萬人,坦克2000餘輛。8月8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併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1、領土糾紛。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種,歷史上兩國同屬於一個國家。公元8世紀,科威特是以巴格達為首都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行省的一個縣。而後伊,科兩國同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23年英國策劃分別建立伊拉克王國和科威特埃米爾王國。1961年科威特宣布獨立,伊拉克拒不承認。長期以來,兩國領土糾紛一直不斷。儘管科威特不時用金錢「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終認為科是伊領土的一部分,科分離出去是因為英國殖民主義者分而治之政策的產物,一心想早日收回來。另外,伊科之間120公里長的陸地邊界有一段生產石油的沙漠地區尚未畫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屬於伊拉克的魯邁拉油田盜採價值24億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認為該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內,屬科領土。 2、關於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夥同阿聯酋 超產石油,導致油價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億美元的損失。3、債務問題。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聯酋及其他海灣國家300億美元債務。伊拉克提出與伊作戰保衛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億美元的債務。科威特,阿聯酋等國認為難以接受。外國介入對於伊拉克這一侵略行徑,世界大多數國家都給予了譴責。就在伊軍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國總統布希就發表講話,譴責伊拉克的行動是「赤裸裸的侵略」,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並宣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國的所有資產。蘇聯也一改戰後40 年在世界地區性衝突上持與美對立立場的常態。 8 月 3日美蘇達成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這與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目標完全一致。同一天,蘇聯政府就停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與軍事援助。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8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 14 票贊成,0票反對,1 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 660 號決議。從 8月2日至 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2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678 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 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38 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三、阿以衝突阿以衝突一直是中東乃至整個世界衝突的焦點。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形成的。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477平方公里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655平方公里劃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並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吞併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強行佔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佔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公里寬的狹長地帶。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佔領戈蘭高地其餘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於1981年宣布將其并吞。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佔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佔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後,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佔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耶路撒冷問題是中東和平進程中最複雜和最敏感的問題之一。根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93年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達成的原則宣言,雙方將在和談的最後階段,即1996年5月以後對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舉行談判。在此之前,雙方均不得採取改變人口結構等措施以改變聖城現狀。然而以色列自1980年5月單方面宣布耶城為其永久首都以來,多次徵用聖城土地,興建猶太人定居點,企圖通過征地計劃在解決耶路撒冷問題之前造成耶路撒冷猶太化的既成事實。1995年4月28日,以色列政府決定徵用53公傾巴勒斯坦人的土地,這是15年以來在耶路撒冷東區規模最大的征地活動。此舉遭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目前,耶路撒冷的最終地位問題仍是影響阿以和平進程能否繼續向前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它的最終解決還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從當前的局勢看,阿以實現最終和平還任重道遠,但可喜的是和平進程有了進展,尤其是2005年8月15日開始,以色列開始從加沙單方面撤出了部分定居點,8月22日已基本完成,讓人們看到了黎明的絲絲曙光題之一。根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93年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達成的原則宣言,雙方將在和談的最後階段,即1996年5月以後對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舉行談判。在此之前,雙方均不得採取改變人口結構等措施以改變聖城現狀。然而以色列自1980年5月單方面宣布耶城為其永久首都以來,多次徵用聖城土地,興建猶太人定居點,企圖通過征地計劃在解決耶路撒冷問題之前造成耶路撒冷猶太化的既成事實。1995年4月28日,以色列政府決定徵用53公傾巴勒斯坦人的土地,這是15年以來在耶路撒冷東區規模最大的征地活動。此舉遭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目前,耶路撒冷的最終地位問題仍是影響阿以和平進程能否繼續向前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它的最終解決還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從當前的局勢看,阿以實現最終和平還任重道遠,但可喜的是和平進程有了進展,尤其是2005年8月15日開始,以色列開始從加沙單方面撤出了部分定居點,8月22日已基本完成,讓人們看到了黎明的絲絲曙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美國魚雷、俄羅斯反艦導彈 中國漁民還撈到啥?
※怎麼看張靈甫在抗戰中的作用?
※武裝家丁:明軍最後的武力保障
※日本研製「心神」隱身戰機的真相是什麼?
※俄羅斯內外交困,普京急於發動戰爭緩解內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