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中的倫理文化

中華文化是倫理文化,我們的先賢制禮作樂,社會教化同國家治理結合,形成崇德重禮的德治思想。那麼,到底什麼是禮樂倫理,倫理在我們的文化中為何如此重要?讓我們一起聆聽那穿越歷史、照耀千古的聖人之言,領略我們民族內涵豐富、意韻深遠的倫理文化。

1、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坤·象傳》

《周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國哲學專著,《象傳》則是從卦象來闡釋社會倫理道德意義並解釋爻辭的意義。「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君子要同大地一樣有負載萬物的寬厚美德。中華文化是重道崇德的文化,「厚德載物」成為歷代中國人偉大的人格理想。

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這句話出自《論語》。在這裡,北辰是北極星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政者應該實行德治,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會自行在其周圍旋轉運行。這句話強調,「德」是政治穩定、國家昌盛、天下太平的基石。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在義與利孰先孰後、孰輕孰重、孰為本孰為末的問題上,儒家「重義輕利」,主張「義以為質」、「義以為上」,提倡「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先義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以私廢公」。

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論語·里仁》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學生在一起。孔子說:「曾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的觀念。」曾子說:「是。」孔子走出去以後,別的學生便問曾子道:「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啊?」曾子說:「他老人家的學說,只是忠和恕罷了。」所謂忠,朱熹解釋道:「盡己之謂忠」。自己在什麼崗位上,就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盡心儘力,把自己分內的事負責做好,這就做到了「忠」。

5、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孝經·廣要道》

這句話強調了樂對於人文教化的重要性。想要轉移社會風氣,改變民間習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仁義禮樂是治理國家的具體手段。禮樂教化樹立,則姦邪都會停止;禮樂教化廢弛而姦邪並出,刑罰不能禁止。

6、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孝經·三才》

《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相傳是孔子和其弟子所作。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謂孝,就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的最根本的品行,是正確而不可改變的道理,民眾以此為法則。正所謂「人之行,莫大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孝在傳統倫理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

7、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

《管子》相傳為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所作。《管子》上說,禮義廉恥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道德倫理,如果禮義廉恥不能得到推行,國家就會有動亂、滅亡的危險。後人將「四維」加上「孝悌忠信」,四維變成了「八維」,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就是中華文化的DNA。

8、禮也者,理也。——《禮記·仲尼燕居》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這句話的意思是,禮就是合於道德理性的規定。對於個人修身而言,「禮,身之干也」,禮,就像一棵樹的樹榦一樣,「不學禮無以立」。對於治國而言,「禮,政之輿」,如果一個好的政治理念要在國家推行,就要靠禮。

9、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學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提出了「五常」的觀念,即仁、義、禮、智、信。「五常」極大地豐富了人倫關係的道德內涵,將人倫的自然性加以社會化和道德化,成為中華文化深厚的根基。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盤點一些只知其句不知全詩的詩詞
王悅笛詩詞選
古典詩詞【書架叢書】
刪稿
鄭鐵峰談詩詞的粘、替、對與失粘、失替、失對

TAG:倫理 | 文化 | 詩詞 | 典故 | 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