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賢相蕭何(2)
06-04
又一次,漢十二年秋,黥布反,高祖帶兵平叛。相國在關中鼓勵百姓生產,準備大量物資支援前線。有人對相國說:「君滅族不遠矣。你身為相國,功勞第一,再上去除了皇帝就沒有比你再大的了。你初入關中,就得到百姓的愛戴,十餘年了,百姓都附著你。皇上所以多次派人問候你,是擔心你傾動關中顛覆漢政權。你不如在關中多買些田地,讓百姓耕種,多打糧食支援國家,寧可自己虧損一些。」於是,相國就這麼辦了,高祖聽了也十分高興。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亂,撤軍返回長安。百姓們卻攔路上書告狀,控告相國用低價強行購買民間的土地房屋,價值數千萬之多。高祖回到宮中,相國前來拜見。皇上笑著(劉邦放心蕭何沒有謀反,只做經濟上的事,所以笑了)說:「當相國的竟然侵奪民眾的財產,為自己謀利!」把百姓們的控告信全部交給相國,說道:「你自己去向民眾謝罪吧!」蕭何用自污的做法,有意降低自己在百姓中的威信,也就突出了皇權,免除了在政治上遭到劉邦懷疑的危險。 第三,為民請命。 封建社會是皇帝的家天下,丞相治國,從根本上說是輔助皇帝的高管。丞相首先要對皇帝負責,為了對皇帝負責就要把百姓治好,但又要得到百姓的擁戴。有時自己要冒著坐牢和殺頭的危險。 上面提到的買田的事,蕭何的目的已經達到,但相國的要求更高,他趁機為百姓們請求說:「長安一帶地方狹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拋荒,太浪費,希望下令讓民眾進去耕種(收成歸耕者所有),禾秸則不許帶走,留下來作苑中禽獸的食料。」高祖大發雷霆,說:「相國你大收商人的財物,卻來討取我的上林苑!」於是就下令把相國交給廷尉拘禁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大臣們多為相國鳴不平。王衛尉侍對高祖說:「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做了好事歸主,做了壞事歸自己。今日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上林苑,這是自媚於民,故系之。」王衛尉說:「如果為了有利於民而請上林苑,這是真宰相做的事,你怎麼懷疑是受了商人的錢財?且陛下平叛諸王時,相國守關中,搖足則關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商人金乎?……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後幾句的意思是,你怎麼能懷疑相國收取了商人的錢財呢?在你平叛諸王時,相國守關中,如果有半點動搖,那麼關中以西的地方就不是你的了,相國不在那時為自己謀利,倒反在今天收取商人的錢財么?這一段話深深打動了劉邦。隨後,高祖與相國相見,高祖說:「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紂王,而相國為賢相,欲令百姓聞吾過也。」劉邦自知做錯了,贊蕭何為「賢相」。 在中國歷史上獲「賢相」殊榮的,蕭何為第一人。 如果我們把上述三點進行推論,沒有忠誠之心,就沒有釋疑之智,也沒有為民請命的勇氣。古代的忠心,有的歷史學家理解為忠誠於皇帝一人,稱為「愚忠」。其實比較複雜,在國家危難的時刻,一個受到百姓愛戴的皇帝,往往是與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糾纏在一起的。 我們都知道,自秦始皇設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來,中國就有了丞相制度,直到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事件廢除丞相制度,六部直屬皇帝指揮,宰相制度在中國延續了1500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發展、繁榮時期,而宰相制度功不可沒。蕭何為賢相第一人,由此翻開了中國賢相的歷史,如唐朝姚崇、宋朝的寇準。賢相為中國的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百姓中也留下了永遠的口碑。當然也有奸相的,楊國忠、秦檜等都成了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名相蕭何:與少年劉邦稱兄道弟 關鍵時刻敢拆台
※蕭何月下追韓信: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話有何典故?
TAG:蕭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