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開示錄第3課
《金剛經》開示錄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經
索達吉堪布 傳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分三十二品,你們在理解的時候,若按這種方式劃分,意思會一層一層比較好懂。
經典與論典不相同:經典里有很多重複的內容,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定是一個;而論典很有層次性,可以依靠科判來劃分,且論典還能使經文不明顯的意思明顯,散於各章節的內容歸納在一起。以前大家一直是學習論典,現在初學經典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在藏傳佛教中,《上師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漢傳佛教中,最殊勝的非《金剛經》莫屬。這次法王如意寶傳講《上師心滴》的同時,我也給你們傳授漢地最殊勝的如意寶——《金剛經》,希望大家珍惜!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法師的譯文中,前面還有「時諸比丘來諸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意思是說,佛陀應供完後,身體端直,於正念中安住,此時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和大菩薩,親自來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頂禮,右繞三匝,然後退到一邊安坐。
〖頂禮〗: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證悟頂禮,中等者是修行頂禮,下等者是五體投地、以三門恭敬頂禮。此處從顯現上講,是指平時的三門頂禮。
具體如何頂禮呢?眾弟子一一來到佛前,恭敬地跪在地上,用自己的頭頂觸碰佛的雙足。這種頂禮方式,根登群佩說,沿襲於古印度的宮廷,眷屬大臣為了表示對國王的尊敬,就請國王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自己用頭頂接觸王足。同樣,為了表達內心的恭敬,佛弟子也用這種方式頂禮世尊。在密宗的《時輪金剛》中,有時上師給弟子的灌頂,也要求弟子如此頂禮。
〖右繞三匝〗:現在很多佛教徒對右繞、左繞不太懂。一般而言,左繞有毀壞的過失,右繞有興建的功德。在藏地,只有苯波教轉神山、繞佛塔、轉經輪是左繞,除此以外,藏族人一看到左繞就害怕,擔心功德會毀壞。以前我去漢地五台山時,常發現有信徒左繞白塔,當時隨行有位老喇嘛,看了以後特別心痛,由於不會說漢語,於是一直站在路上擋著,示意人們不要這麼繞。經藏中有《右繞佛塔經》,其中就講了右繞的功德。作為佛教徒,這些基本的常識一定要懂!
回到鳩摩羅什的譯本上:此時,長老須菩提從大眾中站起,袒露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掌恭敬地陳白世尊。
〖須菩提〗是請問者,也是《金剛經》的關鍵人物,他顯現上是小乘聲聞,實際是文殊菩薩的化現。《般若經》中經常出現他的名字,由於他完全精通般若方面的密意,所以世尊宣講完大乘佛法之後,須菩提是第一個被開許傳講般若法門的人。
〖偏袒右肩〗:將袈裟搭在左肩上,右肩袒露於外。不是像有些人那樣理解的——把袈裟搭在右肩上。
〖右膝著地〗:一般來說,弟子在上師面前祈請時,都是左腳掌著地,右膝蓋著地,這樣的姿勢比較如法。
「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舉世稀有的世尊,您以最殊勝的護念,護念了這些大菩薩;以最殊勝的付囑,付囑了這些大菩薩。」
〖稀有世尊〗:世界上那些大教主、大本師,無法使眾生得到真正的解脫,但釋迦牟尼佛卻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此,須菩提不得不讚歎,不得不感到稀有。
〖如來〗: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因功德的側面不同,佛可稱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種名號的詳細功德,麥彭仁波切在《隨念三寶經釋》中都有介紹。
〖諸菩薩〗:藏文中是菩薩摩訶薩,意即大菩薩。有些論典中認為,一至七地稱為菩薩,八地以上才是大菩薩。但此處解釋與《入行論》的一致,指凡是發了菩薩心的人,都可以稱為大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觀待凡夫而言,發了菩提心的人非常偉大,故稱之為「摩訶薩」。
〖護念〗:鳩摩羅什譯為「護念」,義凈法師譯為「饒益」,玄奘法師譯為「攝受」。相比之下,義凈法師的翻譯與藏文比較貼切,但實際上三種譯本的意思都一樣。
最殊勝的護念是什麼?就是賜予眾生即生安樂,來世也安樂。父母師長用財產名聲來護念我們,這並不是最殊勝的,釋迦牟尼佛讓我們今生來世都快樂,永遠離開輪迴的痛苦,才是最殊勝的護念、最殊勝的攝受、最殊勝的饒益。
〖付囑〗:嘎瑪拉西拉論師說,如來有三種付囑——善知識的付囑、正法的付囑、教言的付囑,以此方法來付囑眾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發了菩提心、趨入大乘道的人,應當如何安住、如何修行調伏自心?」
在藏文和義凈、玄奘的譯本中,這裡都「應云何住、云何修持、云何降伏其」,但鳩摩羅什翻譯的不太明顯,也許是梵文版本有缺,也許是翻譯時漏掉了,有兩種可能性。
須菩提所提的問題,包含了大乘基道果的一切內容:基是發了菩提心之後,應如何安住;道是如何修持六度萬行;果是如何調伏自心而獲得佛果。我個人認為,這裡為從基道果的方面解釋可以,從提出問題、引出下文的角度解釋也可以。
須菩提問了三個問題後,釋迦牟尼佛便開始回答了: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陀說:「問得好,問得好!如你所言,如來以最殊勝的護念,護念大菩薩,以最殊勝的付囑,付囑大菩薩。須菩提,你要仔細諦聽,這三個問題我為你一一解說:發了菩提心、趨入大乘道的人,應當這樣安住,這樣修行降伏自心。」須菩提言:「遵命,世尊,我洗耳恭聽。
」
乍看之下,這段經文似乎有點重複,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些話並不多餘,而是為了認可須菩提的提問,佛陀以此方式來加強語氣。打個比方說,你們說:「上師,您今天傳講《金剛經》很了不起,真是稀有啊!我們以後怎麼修呢?」我回答說:「是啊是啊,我給你們傳《金剛經》是很了不起。以後要修的話,好好聽著,我跟你們說啊……」平時為了強調,我們一般也會重複一遍,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善哉,善哉〗:須菩提受到釋迦牟尼佛的表揚了。有些弟子做了讓上師高興的事,上師會讚歎:「好,好! 」「對,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在玄奘和義凈的譯文中,下面是「汝應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意思是:須菩提,你要好好聆聽,將這些道理記在心間,切莫忘失,我來為你宣說。這句話在《大圓滿前行》聞法「三過」中也引用過。
〖汝應諦聽〗:佛經與其他的語言不同,每個字、每句話都有甚深的含義。鑒於此,許多大德在講經之前都會強調:「你們要專心聞法,不要說話,否則,我也沒辦法給你們傳。當時釋迦牟尼佛都有這個要求,心不專註是不行的……」
〖極善作意〗:只是聽了並不夠,還要把所聞的法義記在心中,憶持不忘失。《極樂願文大疏》這方面的公案很多,在此不廣講,有興趣可以自己看。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生生世世不離師,恆時享用聖法樂,
圓滿地道功德已,唯願速得金剛持。
三世諸佛菩薩如何發願,我也如何發願。
三世諸佛菩薩如何行持,我也如何行持。
三世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也如何迴向。
推薦閱讀:
※《金剛經》系列開示 33
※金剛經論第三
※《金剛經》系列開示 29
※雲中的世界
※.《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中卷:總釋經題——第一部分:釋經題:第三篇:依五重釋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