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參政與民主政治

婦女參政與民主政治

全國婦聯國際部 蔡 琳

馬克思指出:「每一個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沒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來精確地衡量……」 而婦女地位的基本標誌,就是婦女參政程度的高低。婦女參政是指婦女群體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資格或權利,主要包括民主參與和權力參與兩個方面。民主參與是指婦女行使公民的民主權利,包括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和監督權,通過言論、出版等發表自己的政治見解等;權力參與是指婦女直接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和各級各類領導職務,直接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

民主政治是參與政治,政治參與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活質量以及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廣泛的大眾參與,女性參與是題中應有之義。所以,婦女的充分參與說明了民主觀念的深入與民主制度的完善,婦女參與不足的民主是不完全的民主。婦女參政不僅是民主化的標誌,同時對於民主制度的完善過程有促進功能。

一、中國婦女參政百年風雨路

數千年來,中國長期處於封建專制制度統治之下,在那些皇權至上、講求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的歲月里,大多數男子參政之權尚且被剝奪,更不必說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中國婦女。「三代以下,女界之黑暗極矣。纏足以弱其身體,不學以愚其知識,而女子遂喪其固有之人格,等於動物,僅足供男子之玩好。男子益利用其愚弱之術以壓抑之,而女權遂亡。」近代以來,有志之士為改變這種狀況作了種種努力,但均未遂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形式上建立起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承認廣大民眾享有民主權利,當然也包括參政議政權在內。辛亥革命同時吹響了婦女解放的號角,一大批先進的中國婦女挺身而出,她們大聲疾呼:「茲幸神州光復,專制變為共和,政治革命既舉於前,社會革命將踵於後,欲彌社會革命之慘劇,必先求社會之平等,欲求社會之平等,必先求男女平權,欲求男女之平權,非先與女子以參政權不可。」她們要求女子接受教育,婚姻自主,經濟獨立,首次旗幟鮮明地亮出了「婦女要求參政權」的口號。她們藉助辛亥革命的民主之風,在中國大地上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婦女參政運動 。

1924年 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審定並通過了男女平等權利的草案,提出了「於法律上、經濟、教育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 。這部有史以來中國第一部關於男女平等的權利草案,在形式上承認了女子有著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婦女解放先驅何香凝女士1924年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第一次「紀念三八節」大會,提出「男女平等」、「婦女參政」、「同工同酬」等口號,會後示威遊行,場面震撼,載入史冊。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與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非常重視婦女參政。1922年,中共二大首次提出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之後中共歷屆黨代會都有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強調要吸引「女工農婦」參政。1931年在瑞金革命根據地通過的《臨時組織法》規定, 「男女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參政權。1992年中國制定頒布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更指出,要保障婦女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建國60年來,中國婦女的政治參與程度無論從廣度還是從深度而言,都取得了無比巨大的進步。

二、西方婦女參政:從女性啟蒙到婦女選舉權

西方社會有過悠久的民主傳統。但無論是古典城邦時代的公民民主,還是中世紀的貴族民主和城市的市民民主,都是男性的民主。婦女被排斥在公共政治生活之外。城邦時代忠誠維護民主價值的政治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必須過城邦生活。只有通過投身於城邦公共生活,為城邦服務和獻身,人的本性才能充分實現。然而他這樣講的時候,只是針對男人而言。西方文化習慣於把人區分為不同的身份團體,對各種身份的權利和義務予以清晰嚴格的界定。婦女便是這種劃分的犧牲品。占統治地位的觀念認為,婦女屬於家庭動物,附屬於男人(父親或丈夫),沒有獨立的政治地位。她們愚味和低能,不能參與政治生活。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很少有人對此提出懷疑和挑戰,連婦女本身也很少對此提出異議。

婦女的覺醒始於18世紀啟蒙運動時代。啟蒙運動從理論上確認了抽象的人人平等,否定了傳統社會的身份劃分。17-18世紀的社會契約論把原子式的個人作為國家的基本要素。這些都為婦女申張她們的平等權利準備了理論前提。

啟蒙運動直接引發了西方的女權運動。在那個理性覺醒的時代,一些人開始思考婦女的地位問題。他們將啟蒙思想中的抽象平等原則運用到婦女身上。還在17世紀末啟蒙運動前夜,一些主張天賦人權的思想家就已經開始倡導男女平等。1673年,法國的浦蘭·德·拉巴爾在《論兩性平等》中,就提出了「精神沒有性別」這一命題。啟蒙運動把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植入每個人的心裡,儘管啟蒙學者不見得有意識地將這一思想運用到婦女身上,但他們宣傳的平等思想卻直接催生了女權主義。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前的1787年,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後來的吉倫特派成員孔多塞就發表文章,主張兩性在政治上完全平等,支持給予婦女選舉權。大革命爆發後,婦女們在向國民議會請願時,明確地提出了女性自己的要求,包括「恢復男女平等,允許婦女自由選擇工作和職業,給予她們能夠盡其所能的職位」等。羅蘭夫人和奧珀·德·古格是大革命時期的女權活動家。奧珀·德·古格在1793年《人權宣言》發表時,就看出這裡的人權僅僅是男人的權利,於是她與羅斯·拉孔布等人一起針鋒相對地提出了17條婦女權利。她們闡述說,「如果婦女有登上斷頭台的權利,那麼,她們也必須有登上講壇的權利。」受法國革命的影響,英吉利海峽對岸的瑪利·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為一般的人權辯護的同時,特別為女性爭取人權。她於1792年發表《女權辯護》一書,嚴厲批判了女人生來就是男人玩物的陳腐觀念, 提出婦女必須在教育、就業和政治方面享有與男人同樣待遇,「在身體、精神和公民的意義上獲得自由」,與男人分享權利。

雖然法國大革命後建立的民主制度仍然否定婦女的政治權利,但革命掃除了其他等級身份的界限,它勢必波及最後一種身份劃分,即男女之間的身份劃分。如果說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在思想領域和政治領域打破了等級身份劃分的堅冰,那麼,19世紀則是民主化改革的冰雪融化的春天。19世紀的社會變革,包括工業化、城市化、教育的普及、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等,都改善了婦女的地位,提高了她們的素質。婦女開始離開家庭,走向社會。這使她們有可能提出政治要求,進入政治生活領域。英國思想家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在19世紀中葉尖銳地指出,「規範兩性之間的社會關係的原則—一個性別法定地從屬於另一個性別—其本身是錯誤的,而且現在成了人類進步的主要障礙之一。」他認為,「這個原則應代之以完全平等的原則」,「應該接納婦女進入迄今為男人獨佔的一切職務和職業」。

西歐強大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及其他左派運動,都把婦女解放作為其目標之一,也留下了豐厚的理論遺產。如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就曾把婦女的解放視為衡量人類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認為婦女權利的擴大是一切社會進步的基本原則。聖西門和傅立葉的信徒們都曾致力於婦女的解放。馬克思、恩格斯和在他們指導下的共產主義運動,與傳統的性別歧視徹底決裂,確立了解放全人類的目標。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奧古斯特·倍倍爾在其《婦女與社會主義》一書中,認為婦女的解放和男女平等是社會主義的目標,主張婦女應該獲得政治上的平等權利,特別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婦女的社會政治地位逐步上升。19世紀是西方各國進行民主化改革的世紀,其中心是擴大選舉權。通過不同的途徑,各國基本實現了成年男子的普選權。與這個進程相適應,婦女選舉權問題也成為女權運動的中心問題。婦女獲得政治法律上的平等的進程在各國是不平衡的。大體上說,她們先是獲得法律上的某種獨立和人格平等,如遺囑、財產、婚姻、監護權、訴訟等方面的權利,而後才獲得政治權利。在多數國家,政治權利獲得的順序一般是,先在地方獲得選舉權,由村鎮、鄉鎮、縣、市等依次而上,最後到達國家的層面。從參與權的內容上看,她們往往先獲得對公共教育事務、對學校、醫院、孤兒院、濟貧委員會等機構的管理,對某些法庭的選舉、以及對地方稅收等事務的參與權,而後是一般政治事務的參與權。在有的國家,婦女同時獲得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有的國家是先獲得選舉權,而後再獲得被選舉權。

三、當今世界及我國婦女參政現狀

婦女參政的路程充滿艱辛,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婦女參與政治生活的景象已今非昔比。根據各國議會聯盟(IPU)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至2010年初,全球女議員比例為18.8%,有35個議會由婦女領導,在經選舉產生的151位國家元首中有9位是女性,部長中有16%是女性。

目前有33個國家的44個議會(部分國家有兩院)女性議員比例達到30%,沒有女議員的議會數量由1995年的13個下降到目前的10個。維德角、芬蘭、挪威和西班牙的女性部長人數超過50%,有16個國家的部長全部是男性,這些國家大多都位於阿拉伯地區、加勒比和太平洋群島。

中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為21.33%,目前排名世界第55位。有研究者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才相當於議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女常委比例為16.57%。

從世界議會聯盟的數據可以看出,經濟發達程度和女性的政治地位沒有必然的聯繫。女性的政治地位,是她們社會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政治地位高,代表該國社會在某些方面比較成功,但未必在經濟上也同樣成功。隨著民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美洲婦女的參政水平近年來已領先全球,歐洲退居第二,非洲也超過亞洲位居第三,阿拉伯地區仍落在最後。

四、女性參政與民主政治建設

政治是國家權力權威性地配置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利益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民主政治就是根據民主的制度、規則和程序來通過國家權力對社會利益進行權威配置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判斷一種政治是否民主,主要包括選舉、參與、法治、透明、人權和責任六個標準,而無論是哪一方面,均離不開婦女的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在政治領域的體現,是人民按照民主的制度、規則和程序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利益的配置。其功能與價值,是保證社會利益配置的公平性,為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類的解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對以往民主政治的揚棄,是人類尋求更加合理的利益配置機制的積極成果,是迄今為止更為合理的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男女從法律上獲得了同等的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權。民主政治的建設和政治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將在更大的程度上促進人們觀念的更新,為女性參政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

歷史證明,任何專制、集權的制度下都不可能有婦女參政。毫無疑問,婦女參政是民主化的一項具體內容,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婦女參政不僅是衡量婦女解放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客觀要求,是人民民主政治完善與發展的必然要求,它將有助於社會主義民主得以充分體現。

婦女參政對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婦女參政水平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完善與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推薦閱讀:

高放:「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真正由來
被「遺忘」的婦女節
良家婦女如果有了這些微妙變化, 說明她的身邊有了不該出現的人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鏡若緣:我們為什麼要過婦女節?我們為什麼又不願過婦女節?

TAG:政治 | 婦女 | 參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