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需要怎樣的父親

孩子需要怎樣的父親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報

編者按

明星父子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播出,讓人看到了不同類型的爸爸形象。在現代社會中,有的父親是事業型的甩手掌柜,有的是全身心投入的超級奶爸,也有花錢請家教當替身的「土豪爹」。什麼樣的爸爸才是最好的?哪類父親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

爸爸帶大的孩子獨立勇敢

◎馬莉

我的侄子貝勒過了三歲生日,貝媽就去了日本進修兩年。這期間一直是貝爸在帶貝勒。很多時候,貝爸帶孩子的「勇敢」方式,看得我都目瞪口呆!

夏天的一次瓢潑大雨,貝爸竟然只帶了一把小雨傘,就騎著電動車去幼兒園接貝勒了。嘩嘩的大雨中,貝勒坐在車后座,伸著小手,努力給前面騎車的貝爸打著傘。剛到家門口,貝爸就被我劈頭蓋臉一頓訓斥。看到貝勒像一隻小落湯雞的模樣,我心疼得差點掉淚。馬上給渾身濕透的貝勒洗了熱水澡,摟在被子里,唯恐他被雨淋感冒了。

但貝勒自己卻歡天喜地,開心地跟我炫耀說:大姑,爸爸說我是男子漢,都會打傘照顧爸爸了!大姑,下次再下雨,我也給你打傘啊!果不其然,再出門,貝勒都會積極主動地幫我拿包、舉傘、保管鑰匙,自己背著小書包,跟小大人似的邊走邊說:大姑,你下樓小心呵,爸爸說讓我照顧好你的!

有一次,我發現貝勒的小手被開水燙得通紅。我當即質問貝爸,結果貝爸不以為然地說:他要喝水,我給他倒好晾著,他等不及,非要自己去拿桌子上的杯子,結果就燙了一下!我氣得眼都紅了:他年紀小還是你小,你有沒有腦子?

結果貝爸振振有詞地說:我警告過他了,不能自己隨便拿桌子上的東西,因為他個子矮,還夠不到桌子上的杯子,不小心會把杯子碰到,杯子里的水就會燙到自己的。小孩子吃點虧,他能牢牢記住大人說的話!

果然,從那以後,貝勒再也不隨便夠桌子上的東西,不隨便動家裡的電器插銷,或者其他爸爸不讓動的東西,還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貝媽在家時,貝勒吃飯那叫一個磨蹭,十天恨不能有九天上幼兒園都要遲到;貝爸接手後,到上學的時間,不管貝勒吃沒吃完飯,說走就走絕不拖延。他還告誡貝勒,男子漢說話要算數,要守時不能遲到。因為在家沒吃飽,貝勒餓了好幾天肚子,就懂得時間到的概念,自覺地提高了吃飯速度,根本不要貝爸催,更不要貝爸追著喂飯。很多時候,他還主動要求跟貝爸進行吃飯比賽。

以前,貝媽帶貝勒出門玩,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貝勒遇到危險。看到小狗,貝勒再好奇再喜歡,貝媽也趕緊把貝勒抱得遠遠的。貝爸則不一樣,他看貝勒害怕小狗,就主動撩撥小狗和貝勒親密接觸,看到貝勒抱著小狗在地上打滾也不管,每次都搞得貝勒渾身髒兮兮地才回家。

有一次,貝勒被小狗抓破手嚇哭了,貝爸也只是處亂不驚地抱貝勒去了醫院,然後告訴貝勒:不能使勁揪小狗的耳朵,別人使勁扭你的耳朵,你也會生氣!那次真把我嚇壞了,但久而久之,我卻發現從前膽小靦腆的貝勒慢慢地變得活潑開朗好動了。

爸爸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喜歡帶孩子去體味小小的冒險,喜歡鼓勵孩子走自己的路,想方設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爸爸帶孩子的那份勇敢真是媽媽無法替代的,卻可以使孩子變得獨立、剛強和堅毅。

好爸爸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磨練出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起著半邊天的作用缺一不可。爸爸完全的甩手不管或事無巨細一手遮天,都不是孩子需要的好爸爸。

給孩子看得見的父愛

◎楊麗平

今年七月,姨父的兒子小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廣州一所重點大學,喜得姨父、姨媽整日都臉若春日桃花。

想當初,小偉可真沒讓家人少操心!小偉人挺聰明,就是懶惰且沉迷網路遊戲,無心學習,交的朋友也沒幾個是讓家長省心的孩子。為此,姨父、姨媽把能使的辦法都使上了,把能叫上幫著勸說、教育小偉的人也都叫遍了。姨父還特向單位請假半個月來「護送」小偉上下學,可小偉就是不知悔改。最後,姨父、姨媽拿小偉沒辦法,只有恨鐵不成鋼了。令人意外的是,在初中即將畢業的那段時間,小偉變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偉能在瞬間轉變為一個愛學習、守紀律的孩子呢?除了我,認識小偉的人都覺得納悶。

小偉曾讓我幫著修改一篇作文,那篇文章寫的就是他的爸爸。記得文章有這樣一段:「那天,下著傾盆大雨。我無聊地坐在教室聽著數學老師枯燥無味的講解。正在我昏昏欲睡時,一位穿著雨衣的男人走進了教室,他的雨衣還不停滴著水。他將一個紅塑料袋拿給老師。我沒聽見那男人和老師說什麼,但數學老師伸手指向我。然後,我看見了一張瘦小、滿臉都是雨水的臉,是我爸爸!他對我微微一笑,然後就急著走了。那一刻,教室里出奇地安靜。那一刻,我心裡五味雜陳……數學老師走過來,將袋子交給我,裡面是我有意放在家裡的地理課本,因為今天沒有地理課。可爸爸不知道,特意冒雨將它送到了學校,然後急著趕去上班。"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聽見頭髮已半白的數學老師說。我抬起頭,望著雨中爸爸模糊的身影,那一刻,我恨起了我自己……」

就是姨父給小偉冒雨送書的那一幕,那無聲的父愛給了小偉心靈的觸動,讓小偉決心改變自己。後來,我曾以「爸爸給我印象最深的事」為內容,讓學生們寫作文,字數不限,但一定要真實,如果靠虛構杜撰的話,可以放棄不寫。作文中,學生們有的寫自己犯錯時,父親的懲罰讓自己難忘;有的寫自己生病時,爸爸連夜送他到醫院,並且一直陪他堅強面對病痛,令自己印象深刻;有的寫爸爸幫助一位殘疾人的事讓自己感動;有的寫自己遇到困難時爸爸的鼓勵、自己驕傲時爸爸的批評都讓自己銘記……學生們寫下的都是爸爸們做得很平常卻能讓孩子們看見、感受得到的父愛,選材普通,卻寫出了真情實感!而那幾個沒寫的孩子,問原因,都說一年見不到爸爸幾次,爸爸給自己印象深的事還真找不到。

父愛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誰也代替不了的。父親的類型和表達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不管是奶爸、鷹爸,事業型的甩手掌柜,還是請家教當替身的「土豪」爹,只要能給予讓孩子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愛,在孩子心中,他們都是好爸爸。

三類爸爸都能帶出好孩子

◎張薔薇

同學阿浩是某家大醫院的外科醫生,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個事業型爸爸。兒子出生時,阿浩是個12小時在醫院工作、另外的時間也在待命的住院醫生,父子倆連見面的機會都很少。兒子上幼兒園了,阿浩也當上了主治醫生,沒有急診的時候可以按時下班陪孩子。可就在這時候,單位安排阿浩去「援非」,一去數年。回國時,兒子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此時的阿浩事業漸入佳境,當了科主任、開始帶研究生、有大量科研要做……

說起兒子,阿浩特別內疚,他說他陪兒子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可是沒他陪,兒子照樣很優秀。阿浩的兒子現在上高中,確實是個才情卓越的優秀孩子:學業優秀、思想獨立、有見解、敢擔當;遇事冷靜,小事自己搞定,大事會主動找父母商量。阿浩說,這得感謝他老婆,兒子出生後,她主動承擔了兒子的教養工作,他倆的教養理念也很一致,他們想培養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所以,他們一直在告訴兒子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是兒子該做的;他們也一直在強調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港灣,只要孩子需要,父母都會無條件幫助。

朋友老馬剛好和阿浩相反,老馬是個超級大奶爸。馬太太是某公司高管,工作繁忙且壓力巨大;老馬是律師,自己開了律師事務所,手下有幾員得力幹將,他的工作相對自由,於是兒子的接送、陪伴等等,老馬事事親力親為。

父親的教養往往比較粗放,養出來的孩子也應該活潑大膽。但老馬的兒子卻安靜、內向、膽怯,缺乏同齡孩子那股機靈勁兒。為此老馬頗為自責,老馬說他生孩子晚,老來得子的感覺讓他特別寵溺兒子,加上他又有律師的職業病,凡事講究嚴謹,在陪伴兒子過程中,他習慣以「管理」代替「教育」。

華老闆這個「土豪爹」對兒子特別滿意。他的兒子現在上初三,雖然成績中等,但陽光活潑、和老師同學處得特別好。華老闆經營茶餐廳,夫妻倆的精力主要放在生意上,兒子小時候由保姆照看,上學後則全權託管給了老師。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關注起了父親的陪伴在孩子教養中的重要性。父親在孩子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確實不可忽視,但其重要性並不是只能通過陪伴得以體現。我所知道的事業型爸爸阿浩、超級奶爸老馬、「土豪」爹華老闆,他們的孩子並沒有因為父親的陪伴而更優秀,也沒有因為父親的「缺陪」而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這一切都說明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父親的陪伴過程,而是父母一貫堅持的教養理念。什麼類型的爸爸對孩子的教育來說並不重要,只要有好的教育方法,不同類型的父親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好爸爸是培養出來的

成長指導◎付小平

「別人的老公既忙著賺錢養家,回到家又悉心照顧家庭和孩子。看著我家老公就來氣,回家就知道玩遊戲、看電視,既不做家務,也不管孩子,有時還對我們大喊大叫的。真不知道怎麼才能讓他成為一個好老公和好爸爸?」

這樣的煩惱應該不是屬於少數媽媽的。就我所知,很多媽媽都希望老公能夠在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方面多花些精力,為自己分擔壓力,為孩子承擔責任。但這往往是媽媽們的一廂情願,也許吵過,甚至罵過,但都無濟於事。

一般來說,女人在養育孩子方面,似乎更有天賦,也許緣於女性的細膩,更多緣於母性的光輝。相比女人,男人卻更粗枝大葉、更缺少耐心。其實,老公和孩子一樣,大多數都是需要培養才能成才。因此,媽媽的引導和鼓勵就顯得格外重要,絕不是訓斥和怒罵能實現的。

首先,需要轉變老公的觀念。

「男主外、女主內」是很多男人的信條,也很符合人們的傳統觀念。他們認為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只要賺錢養家就行。在一些爸爸眼裡,洗衣做飯、接送孩子等家務和育兒方面的事情,由老婆承擔是天經地義的。

由於這樣的認識誤區,所以,很多爸爸壓根兒就想不到自己還有教育孩子的重任。他們喜歡當「甩手掌柜」,能把孩子丟給祖輩的就丟給祖輩;能丟給媽媽的就丟給媽媽。所幸的是,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開放,很多媽媽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工作。很多爸爸開始主動參與到家庭事務中去,洗衣做飯不再是女人的專利。他們也願意承擔養育孩子的重任,接送孩子逐漸成為分內之事。

我有一個同學,家有兩個小男孩,一個三歲多,主要由他負責照顧,另一個一歲多,主要由老婆照顧。雖然家裡也請了保姆幫忙,但陪伴孩子和接送孩子的任務主要還是家長承擔。每一次外出,我都看到爸爸一般是陪著大兒子玩,也看得出來,大兒子跟爸爸最親。如果爸爸暫時脫離自己的視線,他就會哭著找爸爸。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一次我們相約去聽一場講座,那位同學居然帶著孩子來聽。他在會議室里認真聽課,孩子就在外面跟會務組的叔叔阿姨一起玩。兩個小時的講座,我就看見他偶爾出去看看孩子,然後再繼續回來聽課。

看到這一幕,也讓我這個自以為很稱職的爸爸讚嘆不已。其實,在我的身邊,類似這樣的好爸爸已經越來越多。因此,那些苦於難以轉變老公觀念的媽媽,完全可以讓老公結交更多這樣的好朋友,通過耳濡目染,很多觀念的轉變就會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逐步完成。

其次,讓老公體驗育兒的快樂。

很多時候,老公不願意參與到育兒過程中去,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感受到育兒的幸福,打心底認為教育孩子就是一件苦差事。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不會主動出場。

在有孩子之前,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小孩的人,跟我幾個親外甥也不是特別親。那個時候,總覺得小孩很麻煩,一會要吃飯喝水,一會又要換尿片,一不小心就會惹得孩子大哭大鬧。很多男人在未當爸爸之前應該會有同感。但自從伊伊呱呱墜地,我就彷彿一夜之間變了一個人,開始變得特別喜歡小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天,我老是喜歡抱著孩子不放。伊伊的第一個尿片是我換的,她第一次喝奶粉,也是我主動要求兌的。

在陪著伊伊成長的這六年里,我收穫了太多的歡樂,早已把養育孩子當成了很享受的事情。幾乎每一天,我都會在陪伴孩子散步時放鬆身心,都會在跟孩子玩遊戲中歡呼雀躍,都會在給孩子講繪本時眉飛色舞。育兒的快樂,就在舉手投足之間,就在生活點滴之中,只有我們全身心投入才能感受得到,只有我們用心感受才能尋找得到。

再次,鼓勵老公的學習和成長。

沒有任何人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逐步摸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同時,我們還需要不斷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以掌握兒童心理,善於借鑒別人的育兒案例以豐富養育經驗,勇於汲取別人的育兒教訓以避免重蹈覆轍。媽媽在學習的同時,要盡量引導和鼓勵爸爸多看看育兒書籍,多聽聽育兒講座或課程,多進社區、論壇或微博討論互動,多上網搜集育兒資訊。

最後,維護老公的尊嚴和威信。

老公畢竟不是孩子,即使他的某些行為還不如孩子令老婆開心,也不要對他大呼小叫,更不要污言穢語一陣臭罵。這不但會讓他遠離孩子,甚至還可能讓夫妻關係陷入僵局。每一個人都是有尊嚴的,何況是更愛面子的男人。老婆尤其不能隨便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訓斥或者打罵老公,這是很多男人最忌諱的一點。

同時,媽媽更要注意維護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和威信。一般來說,在孩子眼裡,爸爸更具權威。而這種威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時候就能派上用武之地。

如果爸爸感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具有一定地位、保留一份威信,感覺自己在老婆心目中具有一定尊嚴、保留一份自信,他們就會更加樂於參與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來,就會更加主動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

(付小平,教育學者、親子教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把孩子溫柔地推開》)

父母應共同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

成長觀點◎陳忻

教育中的理想狀態,當然是父親和母親一起參與孩子的養育。因為性別差異,父母親的養育方式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

不過,有調查發現,父親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度普遍較低。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長期跟蹤的研究,從5年級到12年級,父親參與孩子的生活時間非常少,只有母親花在孩子身上時間的1/3到3/4。這種差異不僅僅在美國存在,在其他一些國家,比如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都是如此。可喜的是,最近的調查發現,和1990年代初相比,父親越來越多地參與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如果父親能夠成為關心孩子,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能及時給予幫助,值得孩子信賴,這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大有好處。有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不管男生和女生,如果家裡有一個參與度比較好的父親,比起家裡有漠不關心甚至是排斥型的父親,這些學生對自我的調整能力、社交調整能力都比較強。還有一項對低收入家庭的研究,如果青少年階段,孩子和父親關係比較親密,這些孩子將來能夠進入大學或找到穩定工作的機會會翻倍,成為單親父母的幾率會下降75%,進牢房的幾率會下降80%,得憂鬱症的幾率會下降50%。

既然兩個人組建了家庭並且共同決定要了孩子,那麼兩個人必須共同承擔起建設家庭的擔子。家庭是一個充滿了互動的地方,這裡有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有孩子對父母親的影響,也有父母親之間的互動和關係,間接對孩子產生影響。比如有研究發現,父母對婚姻的滿意度會間接影響他們的養育方式的有效度。如果他們彼此親密,溝通良好,那麼教養孩子的方式也比較有效;如果他們經常吵架或者對婚姻不滿,那麼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也存有分歧,對孩子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說,父親和母親應該同時參與家庭事務,分工合作,成為合作夥伴,讓家庭有效地運轉。

最近有好幾個研究同時發現,父母親之間充滿溫情,互相理解和合作,對孩子和青少年的親社會行為和同伴關係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他們之間的合作,互相尊重,有效溝通,滿足彼此的需要,也成為孩子的榜樣,這些孩子對男性和女性都有積極的態度和看法,對他們將來的婚姻有著良好的影響。

現在很多家庭父母親都工作,父親和母親共同分擔家庭事務,包括家務和對孩子的養育。這對母親很有好處,能夠降低母親的焦慮度和壓力,更加促進了家庭的良好氣氛。在父親經常缺席的家庭,母親一人承擔孩子的養育,既讓母親有壓力,有時候也會讓母親產生對父親的不滿,影響家庭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也可想而知。父親的加入也讓家庭的運轉更有效。比如我們家很多時候必須分工合作。一個人傍晚帶孩子去運動或者參加集體體育項目,另一個人趁這段時間做晚飯。晚上睡前,一個人負責給孩子讀睡前故事,另一個人洗碗整理廚房。

時代在改變,對父親的要求也在逐漸改變。傳統上可能父親被認為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而教養孩子的責任主要落在母親身上。現在人們越來越覺得,父親對一個家庭的平衡以及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父親們應該主動自覺地去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

(陳忻,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博士,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

推薦閱讀:

寶寶獨特的吸收式學習法
找個把你寵成孩子的人?別鬧了……
最讓孩子討厭的一句話,你卻經常掛在嘴邊!
哪個時辰出生的孩子,一生好命!
對方預謀離婚,怎麼爭取孩子撫養權,及怎麼處理近期困境?

TAG:孩子 | 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