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人生」世間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

本周導讀:佛陀一生講了很多佛法,這些佛法變成了佛經流傳至今。我們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教授和教誡學習、修行,內心就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善良。真實的佛教是什麼樣的呢?本周帶您了解真實的佛教及其背後的故事。

佛言祖語:若人心寂靜,一切得安睡;若人系染欲,熱惱心不止。——《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十一》

師父法語:佛法的信仰正是幫助我們,從內心的源頭上解決問題,無明煩惱去掉了,所有的痛苦、困惑就解決了。


文章:世間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

佛法如何看待人生的這些問題呢?

佛經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但生命也是無限相續的!生命在地獄、餓鬼、旁生、人、阿修羅、天等六道中不斷地頭出頭沒。

在六道輪迴的無限生命中,得到人身是非常希有和珍貴的,應該讓人生過得有意義,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這就要學習佛法。

如一個偈頌所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佛教告訴我們,世間上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人生有這麼多的憂苦、困惑,其原因是人們內心被無明所迷惑,充滿了煩惱,使內在的靈性不能得到解放,智慧之光不能得到發揮。

佛法的信仰正是幫助我們,從內心的源頭上來解決問題。無明煩惱去掉了,所有的痛苦、困惑就解決了。

具體該怎麼辦呢?佛經裡面講:「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智慧的核心是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

只有將人自身身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這些重重緣起,觀察清楚、洞達無餘,我們的邪見才會破除,正知、正見才能建立。

反過來說,人之所以有邪見,就是因為不能深入緣起性空,僅僅看眼前的表象,不能看到背後更寬廣的因緣。

實際上,我們往往不想去看,也不想去了解、接受和面對,計較的都是一些非常渺小甚至是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事情。

只有智慧才能解決自己內在的「三毒」。有了智慧才不會做損人損己的惡事、錯事,才容易做利國利民的好事。

孫中山曾說:「佛法是救世之仁。」

佛教以慈悲為懷,「慈能與樂」,能夠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去除眾生的痛苦。所以,「救世濟人」就是以慈悲心普度眾生。

要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讓人性的尊嚴得到體現,就要承擔責任———普度眾生。

所謂普度眾生,就是要把我們的心,跟一切有情的心相聯繫;把我們的生命,跟所有眾生的生命相聯繫,去實踐人溺己溺的精神: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佛教里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大慈」是沒有條件的,不依賴於人為設立的種種關係,平等地對待眾生。「大悲」是視自他為一體,沒有遠近親疏之分,愛護任何眾生都與自己無二無別。

這些不僅僅是口號,而是我們學佛的人可以隨順實踐並應達到的精神境界。

——摘編自《法音》雜誌2008年第1期 學誠法師文章《省思物慾過患 獲得佛法真諦》

本文結構圖:


推薦閱讀:

基本佛法 5 輪迴
佛法是寶山,不能空來一趟
三十七道品之八聖道
真的放下, 是內心無有掛礙,並不是外在的淡出

TAG:人生 | 人心 | 佛法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