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台灣降糖草藥
類和雙胍類。2.胰島素類:適用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口服降糖藥無法控制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根據作用時間發生的快慢與藥效持續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型胰島素等3種類型。九、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糖尿病屬中醫的消渴範疇,其病因十分複雜,其病機歷來認為是陰津虧損、燥熱偏盛,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其病變雖可涉及五臟六腑,但多以腎、胃、肺三者為主,臨床上腎虛、胃熱、肺燥雖常可同時併見,但其中又以腎虛最為重要,故自古就有"腎虛致渴",消渴本病在"腎",消渴"先治腎為急"之說。此外,近年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還提出糖尿病的發病還和血瘀、脾虛、肝鬱及濕濁等因素有關,特別是血瘀,認為是糖尿病血液理化改變的基礎,血液有濃、黏、凝、聚化傾向,即便是輕型患者,其血液黏度也有明顯改變,並認為以此可作為糖尿病早期微循環改變的指徵之一。近年中醫研究發現男性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漿雌二醇(Estradiol,E2)升高,睪酮(Testosterone,T)不變或減少,E2/T比值上升,並常出現陽萎。糖尿病合併冠心病時,E2及E2/T增高幅度更,而女性糖尿病患者,即E2及T皆偏低。按照中醫辨證,絕大多數糖尿病人都有腎虛見證,通過中醫以補腎為主的複方治療後,在症狀改善,血糖同步顯著下降的同時,性激素紊亂的情況也趨於恢復正常,而有顯著差異。十、降糖藥的化學成分降糖藥有多種多樣的化學成分,其中已證明與降糖作用有關的,主要有以下各類:1.多糖類:藻類、菌類和許多傳統中藥或草藥的多糖類均為降糖成分。如昆布的褐藻澱粉、紫菜多糖、木耳多糖、銀耳多糖、銀耳孢子多糖、猴頭菌多糖、雲芝多糖、靈芝多糖A、B、刺五加多聚糖、河套大黃多糖、烏頭多糖A、天花粉的括樓根多糖A、B、C、E、紫草聚糖A、B、C、米皮糠多糖及半纖維素、魔芋的葡萄甘露聚糖等,均為降糖的有效成分。2.
及糖朊類,如人參多
、苦瓜糖
、桑白皮中的桑糖朊A、葫蘆巴
脂、絞股藍多
-P均具有降糖作用。3.三
類:如枇杷葉中多羥基三
烯
、大葉紫薇的可樂蘇酸、山茱萸中熊果酸、鳥不企中黃毛
木皂
、龍牙
木葉中的三
皂
、刺五加葉皂
、甜菜皂
、地膚子皂
、馬栗皂
、人參皂
、竹節參中齊墩果烷系皂
、三七皂
、女貞子的齊墩果酸、牛奶菜醇A,新近在研究蘿藦科植物活性時,發現武靴藤等多種植物含齊墩果烷型三
皂
及孕甾醇
,其中多種已證明有很好的降糖活性,如武靴藤皂
Ⅰ~ⅩⅦ中,含有乙醯基者,降糖活性均較強。4.昆蟲變態激素:瓦韋、桑葉中的蛻皮甾酮,懷牛膝中的脫皮甾酮和牛膝甾酮,也是降糖有效成分。5.生物鹼類:雖然長春花中的環氧長春鹼、長春花鹼、洛柯鹼、四氫鴨腳木鹼、長春多靈鹼、長春尼寧鹼及蛇根木中的利血平有緩慢持久的降糖作用,但臨床上較少使用。而黃連、黃柏、三顆針、十大功能、台灣黃檗中所含的小檗鹼卻是目前常用的降糖成分,可以單方使用,也可以配伍應用。6.黃酮類:孩兒茶中的表兒茶精、d-兒茶精及番石榴葉中的總黃酮,已證明有降糖作用,此外,許多黃酮類成分對醛糖還原
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及眼病變,減少併發症有重要意義。7.胺基酸類:荔枝核中含α-亞甲基環丙基甘胺基酸是降糖的有效成分。此外,有人認為桑葉中所含的胺基酸,能刺激胰島素分泌,認為是體內胰島素分泌和釋放的調節因子。此外,本類藥中尚有以下多種成分,證明有降糖作用:天胡荽及毛蕊花中的香豆精、印度菩提樹皮的甾醇
、紫茉莉科葉子花同屬植物的肌醇單甲基酯、枇杷葉中的倍半
葡萄糖
、黑大豆中的大豆磷脂、鬼箭羽中草醯乙酸鈉、甜葉菊中的蛇菊醇。十一、降糖藥的藥理作用1.降糖作用:已證明有110種以上的中草藥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對四氧嘧啶、腎上腺素、葡萄糖、鏈
佐菌素所致的多種動物糖尿病模型的高血糖有抑制作用,能減輕致病因子對胰臟β細胞的損害,促進剩餘β-細胞對胰島素的分泌,加強對葡萄糖的利用,有的對肝糖的合成還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2.促進
的活性:人參酸性
能增加人胚肺成纖維細胞內糖原樣物質的合成代謝,又能提高琥珀酸脫氫
,和葡萄糖-6-磷酸
的作用,即在細胞水平上直接從上述3個環節上對糖代謝進行調節。除激活肝細胞膜上的α、β受體,促進糖的分解或抑制乳酸合成肝糖原外,主要是刺激了琥珀酸脫氫
及細胞色素氧化
的活性,促進了糖的有氧氧化作用。3.調節內分泌作用:根據近年研究揭示,糖尿病病人存在內分泌紊亂,性激素平衡失調,男性表現為E2升高,E2/T升高,女性E2及T均偏低,中醫辨證存在腎虛,而人參、刺五加等多種能降糖中藥除直接的降糖作用外,還能通過調節內分泌的平衡,有利於糖尿病病因的改善。4.抑制醛糖還原
:醛糖還原
活化,使山梨醇、果糖等生產過多,細胞滲透性水腫或晶狀體纖維破壞,肌醇代謝紊亂,鈉泵活動下降,或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質滲入組織,是糖尿病白內障,視力模糊,神經傳導不良及許多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類藥物中很多含有黃酮類成分,對醛糖還原
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在糖尿病組方中,常用的丹參,含有多種酚酸類成分,對醛糖還原
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5.影響糖的消化、吸收:近新研究指出,龍芽
木的根皮、樹皮、地膚子及甜菜根、馬栗樹種子等多種草藥,所含的皂
有抑製糖的吸收的作用。桑葉也證明對蔗糖、乳糖及麥芽糖
等雙糖
有抑制作用,因而減少相應糖的消化和吸收。十二、台灣降糖草藥1、武靴藤(匙羹藤) 2、黃皮葉 3、台灣黃檗 4、鬼箭羽 5、大葉紫薇6、鳥不企(刺
) 7、荔枝核 8、草地早熟禾 9、鹿角蘆薈10、桑葉、桑白皮 11、魔芋 12、絞股藍 13、地骨皮、枸杞14、具降糖作用的食品:蜂乳、牛乳、昆布、紫菜、木耳、銀耳、猴頭菌、雲芝、靈芝、黑大豆、黑芝麻、玉米鬚、米糠皮、麥芽、苡薏仁、山藥、大蒜、洋蔥、紫蕹菜、蕎麥、苦蕎頭、苦瓜、番石榴(果、葉)、涼粉草、冬瓜皮。15、降糖作用較顯著的中藥:乾地黃、白僵蠶、牛膝、黃連、葛根、黃柏、山茱萸、刺五加、人參、人參葉、竹節參、三七、女貞子、玄參、桔梗、蒼朮、白朮、木香、知母、玉竹、黃精、仙茅、葫盧巴、黃藥子。十三、糖尿病治療的展望1.中西醫結合是最佳的治療方法:糖尿病是一組非常難纏的疾病,雖然中醫、西醫都有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又各有所長,且都各有所短。如西藥降糖效果好,起效快;而中藥改善症狀好,降糖作用持久,預防或延緩併發症效果顯著,兩者合用,確能提高療效。2.糖尿病以血糖升高、尿糖為特徵,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胰島素阻抗,性激素紊亂;中醫辨證存在腎虛、血瘀、本虛標實,治療本應標本兼治,但目前西藥治療藥,多是治標,以控制血糖為主要目標,對病因多無作用。中藥組方中,除對病因加強降糖處理外,還應注意補腎、活血或對兼證用藥,以提高療效。3.成年人的糖尿病絕大多數屬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該型糖尿病早期胰島素分泌並不減少,而是機體利用胰島素的能力差了,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活性降低,出現胰島素阻抗,西藥中目前仍未見改善胰島素阻抗的藥物,中藥中雖已展現了一些有苗頭的藥物,但研究工作仍較膚淺,應該引起重視。4.醛糖還原
抑制藥,對防治糖尿病併發症有重要意義,中藥中已發現許多有效藥物,可能對今後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組方、用藥產生積極的影響。5.α-葡萄糖
抑制劑是降糖藥開發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如阿米波斯(Acarbose)是來自微生物的一種多糖,與腸內的澱粉
及α-葡萄糖
有高度的親和性,會干擾食物中雙糖和多糖的水解,因而糖的吸收量減少,且沒有類似乳酸中毒或低血糖等嚴重的副作用。中草藥中己發現不少影響糖的消化、吸收的藥物,值得深入研究。6.臨床上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治病人,雖然改用了更強的降糖藥,劑量也不斷在增加,但血糖仍高居不下,除因飲食、運動或用藥不合理等影響因素外,常常還有"血糖難控因素"在作祟,應盡快找出這些誘因,對症處理,常見的難控因素有:失眠、便秘、感染、情緒波動,此外,婦女月經不調、飲酒、過勞、或併發多種炎症、痛症都可能誘發血糖升高。
推薦閱讀: